「頻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嘆服;越買越跌,越跌越買,毫不手軟。」市場人士慨嘆泛海系近期動作。
5月5日晚間,泛海酒店、泛海集團和匯漢控股分別發布公告稱,4月29日至5月5日期間在公開市場上以總代價約228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總面值為2600萬美元中國恆大票據。
這2280萬美元票據分別為面值為500萬美元的債券在2022年到期,年利率11.5%,代價約為443萬美元;總面值為1600萬美元,年利率12%,2023年到期,總代價約為1400萬美元;面值為500萬美元,年利率12%,2024年到期,總代價約為438萬美元。
這是3月份開啟一系列「抄底」後,泛海系又開始在市場上「買買買」。
2020年以來,泛海系頻繁投資內房企美元債,僅一季度就在一級二級市場投資了票面價值達3.29億美元票據。3月至今,已累計斥資約8560萬美元購買中國恆大本金額總計1.03億美元美元債,折價約17%。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美元債流動性好、收益高,此前大量拋售被砸盤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吸引了不少境內私募基金開展境內外利差套利交易。結合市場走勢不難看出,泛海系是在美元債大跌行情下迅速開展抄底投資。
再看泛海系操作,5月4日至5日,其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總面值為1638.4萬美元的融信票據,總代價約為1699萬美元,該票據為融信發行的總面值為6億美元於2021年到期的11.25%優先票據。此前泛海系還累計出售了佳兆業面值4280萬美元票據,總代價3967萬美元,折價約7.3%。在更早之前的4月初,泛海系還透過匯漢控股出售面值500萬美元的合景泰富2023年到期7.875%票據,實現收益約1256萬港元。
「這可以說是無風險套利,一買一賣之間可以博取至少10%利差收益。從公開市場看,中國恆大的債券3月收益率就有20%,拿地產債做槓桿套息交易,加一倍槓桿並不誇張。」某投資基金債券交易員分析,這是一個機構市場,是勇敢者的遊戲。
勇敢者遊戲這家帶有「泛海系」字眼且頻頻在高息債生意上出手的神秘投資客並不是內地所熟悉的資本巨鱷盧志強,而是香港潘政,其分別持有泛海集團、泛海酒店50.44%和66.71%股權。
1984年,泛海集團由潘政在香港成立,主要業務為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經營、旅遊代理及飲食業務以及證券投資。其中,該公司主要股東為匯漢控股,並透過旗下上市附屬公司泛海酒店間接經營位於香港、加拿大的4家酒店,另外還有部分旅行社、餐廳業務。
對於房地產投資者而言,潘政更為人熟知的或許是證券投資業務,因為除了佳兆業、合景泰富,他還大量涉足了其它內房企所發行的高息美元債。
潘政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撐起了「泛海系」業績半邊天。截至2019年9月30日,匯漢控股財務投資總額為166.3億港元,其中146.8億港元投資由泛海集團和泛海酒店持有。投資組合中92%為上市債務證券,且大部份由內地房企發行,5%為上市股本證券以及3%為非上市基金及證券。同期,泛海集團財報顯示,來自投資組合的收入為9.21億港元,增加是來自進一步債務證券投資。
一家香港投行債券承銷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潘政的泛海系這兩年主要收入是內資房企美元債利息收入,把上市房企作為「拿貨」渠道購買債券賺取高息。3月以來,美元流動性緊張,國際投資者紛紛拋售各類資產換取流動性,地產美元債受到重挫,跌出「黃金坑」,這給了偏愛房企債券投資的潘政趁機「抄底」機會。
在今年1月恆大債券新發時,泛海系就通過兩個主體分別認購了5000萬美元。2月26日,泛海集團以972.52萬美元發售價認購本金額為1000萬美元11.95%當代置業票據。在此一周前,泛海集團子公司泛海酒店也不約而同認購了2000萬美元當代置業的另一筆高息綠色票據,票面利率11.8%。粗略計算,11.95%和11.8%利息票據在短短一年時間將給泛海創造355.5萬美元利息。
緊接著,3月3日,泛海酒店發布公告稱持有本金額為2000萬美元15.5%當代置業優先票據已被有效投標,並將出售予當代置業,代價總額為2060萬美元。這一入一出,泛海酒店預期於本財年將錄得收益640萬港元。
涉足當代置業高息美元債僅是泛海投資布局的冰山一角,它還瞄準了其他發高息債券的房企。去年10月下旬,以4250萬美元出售所持融信2021年到期11.25%優先票據,出售完成後,匯漢控股、泛海集團及泛海酒店在本財年預期將分別取得收益約1890萬港元、1890萬港元及1430萬港元。緊接著次月,匯漢、泛海集團及泛海酒店認購人又分別以482萬美元、1205萬美元、1205萬美元認購本金額分別為500萬美元、1250萬美元、1250萬美元的花樣年12.25%票據。
「一些再融資能力較強的內資房企美元債交易價格已經被低估了。房企美元債已是高度國際化的品種,在這波美元荒下受衝擊較大。」上述某投資基金債券交易員稱,潘政買入的這些內資房企高收益美元債,票面利息平均約為12%,到期時間多在2023、2024年。疊加最近美元債暴跌,潘政的這些投資獲益頗豐。
抄底恆大美元債泛海系還在繼續買入恆大美元債,潘政也因「買買買」進一步受到市場關注。
除5月5日在公開市場上以總代價約228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總面值為2600萬美元中國恆大票據外,在4月21日至22日期間,泛海酒店購買一筆面值600萬美元恆大票據,總代價約520萬美元;4月16日至21日期間,泛海酒店購入面值2180萬美元恆大票據,代價約1.51億港元。
「恆大流動性較好,收益也高,以恆大3年新發為例,最高時有91元估值,最低時到了60以下,到期收益率超過35%,自然是投資心頭好。中國恆大自身也參與了回購,為自證流動性沒問題提前4天打入兌付款,償還總額高達16億美元,這也是泛海系篤定投資收益。」某券商分析師說。
公開信息顯示,3月9日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全線重挫,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此刻泛海系逆市出手,在二級市場購入恆大2000萬美元2024年到期12%票據,支付對價1882.5萬美元,折價約5.9%。
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再次大跌,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觸發史上第3次熔斷。泛海系又一波兒反向操作,再購買恆大票面價值3240萬美元票據,支付對價2708.1萬美元,折價擴大至16.4%。
3月16日-20日,市場負面情緒達到極點,這一周泛海系再購入恆大、金輪天地、花樣年票面價值6295萬美元票據,支付對價4349.1萬美元,折價擴大至30%。3月23日-27日,「泛海系」單周就購買中國恆大共計8450萬美元票據,創下月內最高紀錄,支付對價5717.5萬美元,折價擴大至32.3%。
「房地產企業整體債券到期規模仍維持高位,資金需求量較大,地產信用債發行仍以借新還舊為主。不考慮行權和回售,2020年地產債到期金額約為3700億元,恆大存續債規模較大,又熱衷高息發債,自身也回購了一部分。」上述某券商分析師說。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泛海系借著全球市場低點,單月在二級市場抄底了票面價值2億美元的內房企高息美元債,代價僅1.47億美元,折價約26.7%。
北京某房企財務負責人表示,在美元荒陰霾下,房企美元債價格大跌,不少機構投資者選擇抄底並持有到期,套取約20%的利差收益。收益率大幅走高也變向推高了房企的海外發債融資成本,有的直接驟增至18%,遠遠超出企業可承受的財務成本。內房企對美元債需求的不斷膨脹,也讓潘政的泛海系在內房企高息美元債上賺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