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者遊戲:「泛海系」內房企美元債利差的套利交易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中房報記者 苗野 北京報導

「頻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嘆服;越買越跌,越跌越買,毫不手軟。」市場人士慨嘆泛海系近期動作。

5月5日晚間,泛海酒店、泛海集團和匯漢控股分別發布公告稱,4月29日至5月5日期間在公開市場上以總代價約228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總面值為2600萬美元中國恆大票據。

這2280萬美元票據分別為面值為500萬美元的債券在2022年到期,年利率11.5%,代價約為443萬美元;總面值為1600萬美元,年利率12%,2023年到期,總代價約為1400萬美元;面值為500萬美元,年利率12%,2024年到期,總代價約為438萬美元。

這是3月份開啟一系列「抄底」後,泛海系又開始在市場上「買買買」。

2020年以來,泛海系頻繁投資內房企美元債,僅一季度就在一級二級市場投資了票面價值達3.29億美元票據。3月至今,已累計斥資約8560萬美元購買中國恆大本金額總計1.03億美元美元債,折價約17%。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美元債流動性好、收益高,此前大量拋售被砸盤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吸引了不少境內私募基金開展境內外利差套利交易。結合市場走勢不難看出,泛海系是在美元債大跌行情下迅速開展抄底投資。

再看泛海系操作,5月4日至5日,其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總面值為1638.4萬美元的融信票據,總代價約為1699萬美元,該票據為融信發行的總面值為6億美元於2021年到期的11.25%優先票據。此前泛海系還累計出售了佳兆業面值4280萬美元票據,總代價3967萬美元,折價約7.3%。在更早之前的4月初,泛海系還透過匯漢控股出售面值500萬美元的合景泰富2023年到期7.875%票據,實現收益約1256萬港元。

「這可以說是無風險套利,一買一賣之間可以博取至少10%利差收益。從公開市場看,中國恆大的債券3月收益率就有20%,拿地產債做槓桿套息交易,加一倍槓桿並不誇張。」某投資基金債券交易員分析,這是一個機構市場,是勇敢者的遊戲。

勇敢者遊戲

這家帶有「泛海系」字眼且頻頻在高息債生意上出手的神秘投資客並不是內地所熟悉的資本巨鱷盧志強,而是香港潘政,其分別持有泛海集團、泛海酒店50.44%和66.71%股權。

1984年,泛海集團由潘政在香港成立,主要業務為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經營、旅遊代理及飲食業務以及證券投資。其中,該公司主要股東為匯漢控股,並透過旗下上市附屬公司泛海酒店間接經營位於香港、加拿大的4家酒店,另外還有部分旅行社、餐廳業務。

對於房地產投資者而言,潘政更為人熟知的或許是證券投資業務,因為除了佳兆業、合景泰富,他還大量涉足了其它內房企所發行的高息美元債。

潘政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撐起了「泛海系」業績半邊天。截至2019年9月30日,匯漢控股財務投資總額為166.3億港元,其中146.8億港元投資由泛海集團和泛海酒店持有。投資組合中92%為上市債務證券,且大部份由內地房企發行,5%為上市股本證券以及3%為非上市基金及證券。同期,泛海集團財報顯示,來自投資組合的收入為9.21億港元,增加是來自進一步債務證券投資。

一家香港投行債券承銷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潘政的泛海系這兩年主要收入是內資房企美元債利息收入,把上市房企作為「拿貨」渠道購買債券賺取高息。3月以來,美元流動性緊張,國際投資者紛紛拋售各類資產換取流動性,地產美元債受到重挫,跌出「黃金坑」,這給了偏愛房企債券投資的潘政趁機「抄底」機會。

在今年1月恆大債券新發時,泛海系就通過兩個主體分別認購了5000萬美元。2月26日,泛海集團以972.52萬美元發售價認購本金額為1000萬美元11.95%當代置業票據。在此一周前,泛海集團子公司泛海酒店也不約而同認購了2000萬美元當代置業的另一筆高息綠色票據,票面利率11.8%。粗略計算,11.95%和11.8%利息票據在短短一年時間將給泛海創造355.5萬美元利息。

緊接著,3月3日,泛海酒店發布公告稱持有本金額為2000萬美元15.5%當代置業優先票據已被有效投標,並將出售予當代置業,代價總額為2060萬美元。這一入一出,泛海酒店預期於本財年將錄得收益640萬港元。

涉足當代置業高息美元債僅是泛海投資布局的冰山一角,它還瞄準了其他發高息債券的房企。去年10月下旬,以4250萬美元出售所持融信2021年到期11.25%優先票據,出售完成後,匯漢控股、泛海集團及泛海酒店在本財年預期將分別取得收益約1890萬港元、1890萬港元及1430萬港元。緊接著次月,匯漢、泛海集團及泛海酒店認購人又分別以482萬美元、1205萬美元、1205萬美元認購本金額分別為500萬美元、1250萬美元、1250萬美元的花樣年12.25%票據。

「一些再融資能力較強的內資房企美元債交易價格已經被低估了。房企美元債已是高度國際化的品種,在這波美元荒下受衝擊較大。」上述某投資基金債券交易員稱,潘政買入的這些內資房企高收益美元債,票面利息平均約為12%,到期時間多在2023、2024年。疊加最近美元債暴跌,潘政的這些投資獲益頗豐。

抄底恆大美元債

泛海系還在繼續買入恆大美元債,潘政也因「買買買」進一步受到市場關注。

除5月5日在公開市場上以總代價約228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總面值為2600萬美元中國恆大票據外,在4月21日至22日期間,泛海酒店購買一筆面值600萬美元恆大票據,總代價約520萬美元;4月16日至21日期間,泛海酒店購入面值2180萬美元恆大票據,代價約1.51億港元。

「恆大流動性較好,收益也高,以恆大3年新發為例,最高時有91元估值,最低時到了60以下,到期收益率超過35%,自然是投資心頭好。中國恆大自身也參與了回購,為自證流動性沒問題提前4天打入兌付款,償還總額高達16億美元,這也是泛海系篤定投資收益。」某券商分析師說。

公開信息顯示,3月9日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全線重挫,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此刻泛海系逆市出手,在二級市場購入恆大2000萬美元2024年到期12%票據,支付對價1882.5萬美元,折價約5.9%。

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再次大跌,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觸發史上第3次熔斷。泛海系又一波兒反向操作,再購買恆大票面價值3240萬美元票據,支付對價2708.1萬美元,折價擴大至16.4%。

3月16日-20日,市場負面情緒達到極點,這一周泛海系再購入恆大、金輪天地、花樣年票面價值6295萬美元票據,支付對價4349.1萬美元,折價擴大至30%。3月23日-27日,「泛海系」單周就購買中國恆大共計8450萬美元票據,創下月內最高紀錄,支付對價5717.5萬美元,折價擴大至32.3%。

「房地產企業整體債券到期規模仍維持高位,資金需求量較大,地產信用債發行仍以借新還舊為主。不考慮行權和回售,2020年地產債到期金額約為3700億元,恆大存續債規模較大,又熱衷高息發債,自身也回購了一部分。」上述某券商分析師說。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泛海系借著全球市場低點,單月在二級市場抄底了票面價值2億美元的內房企高息美元債,代價僅1.47億美元,折價約26.7%。

北京某房企財務負責人表示,在美元荒陰霾下,房企美元債價格大跌,不少機構投資者選擇抄底並持有到期,套取約20%的利差收益。收益率大幅走高也變向推高了房企的海外發債融資成本,有的直接驟增至18%,遠遠超出企業可承受的財務成本。內房企對美元債需求的不斷膨脹,也讓潘政的泛海系在內房企高息美元債上賺得風生水起。

相關焦點

  • 克而瑞孫楊:中小房企美元債投資收益高,風險要分而觀之
    樂居財經訊 王彥傑 12月16日,由克而瑞證券和中證科技DMI聯合主辦的「高思在雲——地產美元債圓桌交流會」舉行。來自佳源國際、正榮地產、花樣年、聯合評級國際的多位嘉賓參會,探討單「B」中資地產高收益美元債甄選策略。
  • 房企「搭快車」發行337億疫情防控債 「雪中送炭」?
    房企發疫情防控債28隻,募集資金超337億今年2月初,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五部委聯合發改委、交易商協會和交易所相繼出臺防疫期間債券融資規定。「審批快、利率低」的疫情防控債在監管部門開闢的「綠色通道」下應運而生。
  • 近30家房企密集發債 美元債多、「借新還舊」是主流
    過往一段時間,房企在境內渠道被嚴控的情況下大多青睞啟用美元債融資。本輪梳理發現,中長期美元票據佔據主流,仍是本輪發債熱潮的顯著特徵。在記者梳理的發債名單中,發行美元債的房企佔比近六成;境內公司債券發行方面,包括龍湖、綠地、華僑城、金科等在內的房企,合計發行債券金額超200億元。
  • 房企11月境內信用債發行規模回升 美元債發行略有下降
    統計結果顯示,11月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共有15個債務主體發行境外美元債,共發行境外美元債16隻,發行數量相比10月份略有下降;合計融資金額為41.31億美元,相比10月份下降0.6%。從發行規模來看,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中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當月發行美元債規模均為5億美元,在當月新發美元債的內地房企中並列第一。
  • 馨月說財經:支撐美債的當前不是信用而是霸權
    一、日本大規模購買美債的原因 日本大幅增持美債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決定了日元對美元依然有狹窄的套利空間。而美國在新冠危機期間,大發國債,必須尋找國際買家的支持,因此美國加大了對日本的威懾,日本也不得不大量購入美債。
  • 星空獨家︱泛海爆雷背後,地產與金融,誰反哺誰?
    不得不說,泛海控股(000046)趕上了中國房地產和金融發展的黃金時代。1989年成立後,泛海陸續在北京、浙江、武漢、上海、深圳等8個一線城市構築起泛海高端社區,也為此後泛海進軍金融業積累了豐厚的原始資本。  1996年,審時度勢的泛海作為發起人股東入局民生銀行,這成為泛海控股加速擴張的關鍵一環。
  • 彰泰賣身旭輝並非偶然,房企「大魚吃小魚」戲碼繼續上演
    2020年,泛海出售地產項目、泰禾引入萬科,」以大吃小「不斷上演,而且會繼續在房企之間上演。」廣西一哥「彰泰的」急流勇退「2020年3月27日旭輝的業績會上,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疫情過後行業現金流緊張,破產房企將增多,收併購機會也增加了。年初到現在,我們接待了蠻多企業,他們要求被收併購,但是評估過後還沒有符合我們內部標準的,所以還沒有成功收購案例。
  • 【債市研究】2019年度公司債市場與利差分析報告——發行利差同比...
    在公司債推行註冊制、發債主體擴容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公司債發行規模將持續增長,發行主體和債項級別仍以中高等級為主。受益於流動性的充裕和資金成本下行,公司債發行利差或將收窄,不同資質企業信用利差仍將繼續分化。在違約常態化背景下,弱資質民營企業仍將為評級調整以及違約的「高發地」。
  • 香港美元存款利率漲100倍 阿根廷周內3次加息
    香港美元存款利率漲100倍,阿根廷周內3次加息,這並非巧合,中國投資者注意系好安全帶  滙豐宣布上調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阿根廷一周內第三次上調了基準利率…這並非簡單的巧合,利率全球普漲的時代正在來臨。  受美元指數連續走強帶動和美聯儲加息步伐的影響,全球流動性持續回流美國,帶動新興市場等地區的利率不斷上漲、貨幣大幅貶值波動。
  • 對衝基金預估引爆點:美國垃圾債or歐洲高負債國家?
    上周以來,美國垃圾債與同期國債的利差飆漲至1013個基點,創下2009年1月以來最高值。BBB級企業債債券收益率也升至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最高水平,令市場一度擔憂垃圾債與BBB評級企業債將引爆美國萬億美元債券暴跌風險。
  • 洛杉磯官場大地震,綠地、新世界、泛海、合正涉案
    檢察官還披露了一個戲劇化的細節,當局在惠澤爾家中衣櫃裡發現藏有12.9萬美元現金,這些現金摺疊塞在寫有中文字的中式紅包內。信封上寫著漢字:「大吉大利」。這就有問題了,惠澤爾是怎麼接觸到這四家中國地產商的?《洛杉磯時報》稱,為惠澤爾和中國地產商牽線的關鍵人物就是洛杉磯前華裔副市長陳紓樺。
  • 美股、美債都熔斷! 美元美股美債還值得投資嗎?
    一般在全球大跌的影響下,美元、美股、美債都被視為避險資產。在本次全球市場波動中,哪些資產具備避險價值? 新京報記者採訪、整理了多位分析師及研報後發現,目前共識是做空美元、美股已經進入下行周期,中長期美債更具備投資價值。
  • 來講一個,淨賺70%的套利
    回到今天的話題,也是最近小夥伴們問得最多的,螞蟻戰配基金在場內漲瘋,據說套利能賺超70%。哇,這等好事,我們能做嗎?是不是看到了兩個專業名詞,場內和套利。場內,是相對場外而言,指的是不同的交易渠道。場內指的是股票交易市場,必須有證券帳戶才能操作。場外指的非股票交易市場,比如各基金公司、銀行等平臺,或支付寶和天天基金網等第三方平臺。套利,是利用利率差來獲取收益。即同一商品,把利率低的賣到利率高的市場上,獲取利差收益。
  • 深度解讀|為什麼本輪債熊未看到信用利差走闊?
    歷史上債市牛熊轉換過程中,從債牛轉債熊時利率的抬升往往伴隨信用利差走闊,如2010年9月-2011年9月、2016年10月-2017年4月;而債熊進入債牛初期往往伴隨利差的壓縮,2011年10月-2012年6月、2014年1月-2014年6月。而本輪債熊運行至今,並未發生信用利差的大幅走闊,信用利差5月以來基本維持收窄態勢,期限利差、評級利差均收窄。
  • 債聞見第6期|不可忽視的中資美元債
    從發行模式來看,中資美元債的發行可以分為直接發行、間接發行和紅籌架構發行。具體來看:直接發行直接發行指的是境內企業直接在境外離岸市場發行中資美元債。間接發行間接發行指的是境內企業通過其境外子公司發行美元債,主要包括擔保發行和維好協議發行兩種架構。
  • 辭任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幕後繼續操盤泛海系 金控夢功虧一簣
    5月21日,泛海控股(000046.SZ)發布公告,稱將召開新一屆董事會,選舉宋宏謀為董事長、張博為總裁,此外還有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副總裁、財務總監、法務總監、審計監察總監、行政總監等高層職位全面改選。這就意味著,盧志強將卸任泛海控股董事長。但是否真能相忘於資本江湖,一切懸而未決。
  • 牧原股份的資本盛宴:可交換債最高可套利12倍
    帶著這疑問,我們將對其可交換債及可轉債背後的資本運作深層次的邏輯進行分析,看看其對投資者利益影響幾何。  資本的盛宴:可交換債最高可套利12倍  2016年5月4日,牧原股份公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50億元,其中控股股東牧原實業認購金額不少於40億元,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認購不超過10億元。
  • 最近很火爆的刷水套利是怎麼做的?究竟能不能掙到錢?我來帶你們揭曉
    在經濟學上,套利行為也叫價差交易。指試圖利用不同市場或不同形式的同一金融或實物資產的價格差異牟利,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格賣出,從而獲取無風險收益。 廣義上的套利有軟體套利、遊戲套利、外匯套利、期貨套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