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下一起曾經轟動黃巖的殺人案,疑犯潛逃後又改名換姓,上演了「人間蒸發」。多年後,他已經成家,有5個孩子,還當上了爺爺,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是,在黃巖警方的不懈努力下,歷經34年,依然將其抓獲,正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1986年1月23日早晨,在原黃巖縣民主鄉下莊盧村(今台州市路橋區桐嶼鎮下莊盧村)的一處田野,早起的村民發現田野中有一具女屍。雖然那個年代還沒有微信、微博,但是稻田裡出現女屍的消息很快還是傳播開來,引起了社會上的強烈反響,警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當時的刑事科學技術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也沒有視頻監控可以調查,偵破難度很大,黃巖警方組織了大量警力,全力開展了偵查工作。
死者當時被發現的位置
通過緊張的初查,警方成功查明了死者身份:死者姓張,22歲,溫嶺人。經了解,1月22日早上,張某帶著電子計算機和電子表從溫嶺到黃巖城關來販賣,一直沒有回家。民警們分組在城區進行了全面的走訪,逐步查清了張某22日在黃巖的活動軌跡,確定了她最後消失的地點在天長南路寺後巷至仁風路一帶,圍繞這一線索開展的調查中,發現了幾名可疑人員,其中一名叫李某的嫌疑較大。
然而,就在警方進一步的調查過程中,李某忽然不知去向,消失在茫茫人海。同時,在他家中發現了張某的部分衣物及電子表。無疑,李某就是本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李某出逃後,警方立即組織多路追捕組,趕往金華、杭州以及上海一帶開展追捕工作。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後,並沒有發現李某的蹤跡。
在此後的34年中,為了抓捕李某,警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民警們的腳步幾乎踏遍了整個中國。
原黃巖當年街景
1986年,也就是案發當年,有人反映在中越邊境的雲南省麻慄坡縣看到李某。警方立即派出追捕組,整整工作一個多月,也確實發現了李某曾經在此地出現過的信息,但是最後線索還是中斷。
2011年,「清網行動」中,黃巖警方組織了3個追捕組輾轉在安徽、廣東等地,沒有能夠發現李某的蹤跡。
2015年,有線索反映李某可能在中緬邊境,警方再次派出追捕組,工作了半個多月後沒有發現線索。
…
雖然一直沒有能夠找到李某的下落,但是對李某的追捕一直在持續。每次的追逃專項行動,李某的名字總是排在第一位。
34年後,當年辦案的民警有的已經走上領導崗位,有的已經退休,然而李某沒有落網,始終是他們心頭無法消除的遺憾。
今年7月,在台州市公安局的組織下,又一次命案在逃人員的追捕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台州民警分組趕往內蒙古、青海、甘肅等地開展追捕工作。
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中,關於李某的線索終於浮現。警方發現,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有一個名叫「陳顯明」的和李某的特徵比較符合。通過外圍調查後,發現此人並非土生土長,而是32年前移居此地,而且他對自己移居前的住址、家人等情況從來沒有說清,非常可疑。
7月17日,警方決定正面接觸陳顯明,將其帶到派出所後,一方面開展審查,一方面提取指紋、採集血樣準備進行比對。
在警方強大攻勢下,「陳顯明」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承認自己就是李某,並對1986年1月22日在黃巖城關殺死張某後,拋屍於民主鄉下莊盧村野外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34年前,他在作案後,發現警察似乎已經懷疑到他,驚慌之餘立即逃跑。兩年後,他輾轉逃到了甘肅天水武山縣一個偏僻的村莊落腳,利用當時戶籍管理的不健全,他「漂白」身份,在當地娶妻生子,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被抓獲時,他已經有5個孩子,還當上了爺爺!
「這麼多年了,還能找到我,真沒想到!」李某對民警說。
正義有時會遲到,但是從來不會缺席。7月21日,李某被押解回黃巖,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