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藏有靈魂
電影賦予精神
音樂正是點綴的那一抹靈感
歡迎回到
華大華聲
忘記時間 聽說「光影文字間」
"網格 數字前沿科技 我曾努力構想電腦中來回穿梭的信息流 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 船或是摩託車嗎 電路是不是就像高速公路一樣 我一直夢想著 那個我從未見過的世界 直到 有一天 我進入了那個世界 - 電子網格世界 !"
- Kevin Flynn
本期 「光影文字間」 ,探索 「Tron legacy」 的電子世界
The Grid
感受 『完美』 所帶來的爭端
正在為你播放 - 《光影文字間 - Tron Legacy》
伴隨著在80年代最風靡全美的商業樂隊Journey的Separate Ways,我們回到電子世界爭霸戰遺產的故事。與前部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定位一致,本片還是基於賽博朋克風格的後現代電影,所謂賽博朋克 - 在英語中「Cyber」的這個詞脫胎於「Cybernetics自動控制論」。自動控制論是一種研究動物與機器之間的控制和交流的科學。這個詞起源於希臘語「導航員」或者「駕駛員」
在「Cyberpunk」的語境中,「Cyber」所描繪的是這樣一種景象:在未來,工業集團和政治組織不再以國家劃分,而是在信息網絡的控制下成為全球一體;在未來,人體的機械置換變得非常普遍,通過藥物和生物工程,人的軀體和思想產生了巨大的改變。Cyberpunk小說和電影的核心思想是「虛擬實境」
總之,「Cyberpunk」這個詞強調了兩個基本方面:科技和個人主義,我們可以概括地理解為「使用機器的無政府主義「或者「機器/電腦的叛逆運動。」一般而言,Cyberpunk小說和電影所描述的對象往往是科技高度發達的文化系統中的邊緣人群。在Cyberpunk的故事設定中,總有一種「系統」控制著絕大部分「普通」人群,該系統可以是專制性政府、家長制的大企業集團或者封建宗教。
這些系統通過某種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來強化統治系統內的人們。Cyberpunk文學的焦點就在這些追求純粹個人自由的人,而其世界觀往往是含糊的,很少存在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或者「好人」。
1989年,彼時的Kevin Flynn向他的兒子Sam Flynn講述著那個比他夢想的更美麗,同時也更危險的網格世界。在電子世界爭霸戰:遺產中,影片的開頭,帶我們重新回顧了為用戶而戰的Tron,同時牆壁上也掛著第一部在1982年上映時的海報,光碟大戰,光輪摩託。在這個被他以及Tron合手創造的網格世界中,Kevin Flynn創造了一個自己的影像程序 – CLU,也正是Codified Likeness Utility編碼克隆程序。直到某一天,一個奇蹟出現。
三十年前,人們大多集中討論電腦運算速度,而少有談及電腦網路的可行性。但在《電子世界爭霸戰》中,主角Kevin Flynn已將程序從MCP(Master Control Program)的專制中解放出來,好使大家也能在電子世界中自由活動。另外,《電子世界爭霸戰:遺產》亦透過Sam Flynn表達出程序碼開放(Open Source Code)的原則。所以,導演對電腦世界持自由開放的態度是很明確的
有人認為,當今的網際網路一片混亂:不良資訊、無視版權、製造謠言、人身攻擊……所以網際網路需要監管、劣質資訊更需要將之阻隔在連綿萬裡的防火牆之外。亦有人認為,程序碼是商業機密,公眾無權知道這些程序碼都在你的電腦中幹些什麼。明顯的,導演不認同這些觀點。
CLU和Sam Flynn分別繼承了Kevin Flynn的兩種極端,從而展開了一場道德之戰。CLU所追求的完美,正好與Sam Flynn所追求的自由開放相違背。只因「完美」是一樣需要塑造的東西,而塑造往往需要控制。
覺得一件衣服不漂亮,裁縫就會對衣物作出剪裁;執政者覺得這個社會不完美,就會制定政策加以控制。問題是,每個人對完美都有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往往是主觀的。當其中一方取得了控制權,就會將敵對勢力加以滅絕,以達至自己心目中所謂的「完美」;政治鬥爭如此,商業鬥爭也是如此。電子製造商為了爭奪市場佔有率,都會制定一些獨特的制式來將對手擠走;直至一家獨大,消費者失去選擇權時,大家只能被迫接受。
CLU心目中的完美是主觀的,他不能容忍「不完美」,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需要加強控制。當電子世界的一切都變得「完美」時,他會希望現實世界也變得同樣完美,於是,他的控制會由電子世界伸延至現實世界,最終走上MCP的舊路。電腦世界和網際網路有它的不完美,不過,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所謂的「完美」。電子世界必須保持開放和自由。這就是導演想表達的第一個訊息。
既然CLU不能容忍「不完美」,所以他必定不能容忍來歷不明的ISO (Isomorphic Algorithms)。
ISO是本片的另一個重點,在寫程序的同時,電腦的某些地方會自行製造一些莫明奇妙的數據出來;這些數據,並不是編寫程序的人有意將它們製造出來的,而是基於電子電路的不確定性,或是人類思維有異於電腦思維模式的緣故。這些不受控的數據,輕則產生錯誤結果,重則令電腦死機。片中的ISO,就正是形容這些數據。
反思:《電子世界爭霸戰:遺產》預言了網際網路最終會自行產生新生命(ISO),這種新的種族,正是人類之前所恐懼的東西。數碼化技術,讓人類可以進出電子世界,但同時,這種技術也能讓程序和ISO進入人類的世界。人類會怎樣應對新的形勢?是否會激起新一層的種族問題?
如果說電影的核心觀念有深度,那麼電影中的人物設定,造型和場景設計,還有契合場景的配樂和音效更是讓整個電影的升華不少。
Flynn作為創世者,即使沒有身份盤也可以操控裡面的一些基礎功能的系統層面和附加的敲一下就聽話的美式幽默。CLU,雖然權限很大,但是無法創造程序。TRON,雖然被改造,但是最後依然選擇為用戶而戰。Quorra,作為ISO,怎樣被教育引導和怎樣被開發,表達的人性本善的觀點。Flynn越反抗,CLU越強大的玄學邏輯,電子網絡世界裡面的玄學邏輯,就跟我們現在的病毒一樣,會自己演化變強。再完美的系統裡面也存在宙斯這種皮條客角色。
電子世界爭霸戰的魅力除了形式、思想方面的創新,它給當時人們帶來最大衝擊則是視覺上的。也就是說,它開創了新的電子美學風尚。我們也可以把這種電子美學看作是技術美學,它包含著對技術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的崇拜,進而對電子產品的設計風格產生出一種迷戀的感受。電子時代的美感來自於電腦中的字符、炫酷的螢光效果、猶如技術人員穿著的緊身皮裝或者工裝、機械或電子式的節奏與音響、鋁合金或鈦等貴金屬外殼、輕巧的外形、簡潔的圖形化界面等等方面。
本片電影配樂作曲由法國電子樂組合Daft Punk親自操刀。於是,我們在片中聽到了招牌式的電子風 - 例如Sam進入宙斯酒吧時的配樂 《End of Line》
亦或者,莊嚴肅穆的交響樂,CLU滅絕ISO時的《Nocturne》
最令人震撼的是,電子樂與交響樂所組合出的充滿宏偉又帶有濃烈科技範的聽覺盛宴 《Recognizer》
於我個人而言,視覺與音效的組合已然顛覆我所想並堪稱完美。影片所表達的觀念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強烈推薦各位重溫這部2010年上映已然10年的舊電影。如果可以,請在夜晚開車奔馳於寬闊的高速之上,將電影配樂調到最大聲,享受屬於自己個人的荷爾蒙大爆發吧!
電影原聲帶:《Tron:Legacy》 by Daft Punk
最後為各位帶來電影中Sam與CLU的首次交鋒,在競技場進行光輪摩託時的配樂,節奏隨著Sam打開光輪摩託時的慢景鏡頭逐步展開,
請欣賞Daft punk的誠意之作
《The Game has Changed》
按理來說這期節目就結束了,但是因為John主播九月份就要離開西雅圖了,這期精選也是本學期最後一期,雖然John以後還會繼續做 『光影文字間』, 但是社團的小夥伴們就不能經常看到John了
所以。。。
這是一份來自大家的禮物
最後,還有來自John給華聲,給聽眾,同事,朋友的一份寄語~
我們發聲、我們探尋、我們分享,
我們以聲音傳播溫度,以文字觸動內心。
華大華聲創立於2014年,隸屬於學校 Student Publication部門, 擁有獨立錄音室和辦公間。
我們致力於服務大西雅圖地區的中國留學生。
作為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梁,為大家提供最新的校內外新聞,最全面的留學生活資訊,舉辦多種創意活動豐富大家的校園生活,如聲臨其境,Movie Night等。
與此同時,華聲也近距離走訪各大校內活動,為大家講述創辦者們臺前幕後的故事。
Instagram:huavoice_uw
Linkedin: HUA VOICE
華聲小助手微信號:huavoiceradio
合作推廣:Sponsors@huavoiceuw.com
電臺節目收聽方式
1.掃碼下方節目二維碼即可收聽。(可微信浮窗收聽)
At Last, Sunrise– Maree Docia (We Were Legends) BGMThe Grid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The Son of Flynn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Recognizer – Daft Punk (TRON: Legacy) Armory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The Game Has Changed – Daft Punk (TRON: Legacy) Outlands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 Nocturne - Daft Punk (TRON: Legacy) End of line – Daft Punk (TRON: Legacy) Solar Sailer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 Disc Wars - Daft Punk (TRON: Legacy) 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