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酸嫦娥五號鬧笑話!民進黨搞「綠色恐怖」,媒體人變「喜劇人」

2020-12-23 中國軍魂v

文丨六七 審丨高靜

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引爆了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如果本次「嫦娥五號」順利完成了採集月壤樣本並返回地球的任務,中國探月工程就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成功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立取得月球樣本的國家。

同時,中國科研領域開放、包容、合作的態度,也讓包括歐洲、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都對在該領域與中國展開合作充滿了信心。自「嫦娥」升空伊始,歐洲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乃至美國的NASA,都第一時間送出了自己的祝賀。

不過,在臺灣海峽的另一邊,民進黨當局的報導卻顯得有些不是滋味,甚至因為盲目「挑刺」,鬧了個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的大笑話。

「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資訊」

這個笑話是親綠的臺灣媒體人黃創夏鬧出來的。在報導「嫦娥五號」升空、降落、採集,乃至返回的過程時,因為全程幾乎可以說是無可挑剔,因此,即使黃創夏的政論節目一向被視為「民進黨的喉舌」,這位「名嘴」也沒能找到可以「下嘴」的角度。於是,他極富創意地選擇拿「對岸網友」開刀。

節目中,黃創夏先是稱讚了一番美國此前的「阿波羅計劃」取得的載人航天的成就,然後畫風一轉,他和節目主持人一唱一和稱,因為大陸的民眾「看不到外面的資訊」,所以可能會認為沒有其他國家登陸過月球,而自己是第一個。

「裝瘋賣傻」的黃創夏

黃創夏的「資訊論」一出,連島內網友都紛紛看不下去了。由臺灣網友直接批評,黃創夏在政論節目上的言論已經成了笑話。甚至有人直接留言質問,這位作為民進黨喉舌的「名嘴」是否真的有知識?

不過,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其實,在7年前的政論節目中,黃創夏還並不是這樣「張口就來」的。當時的黃創夏,與現在相比,顯得冷靜、務實得多,甚至還直接出言提醒島內媒體,「臺灣早就已經是井底之蛙,而這個井底之蛙,媒體應該負很大責任」。

民進黨正把媒體人逼成「喜劇人」

事實上,黃創夏並非個例。從「茶葉蛋」到「資訊論」,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在談論大陸相關的問題時,媒體人似乎只有通過無腦抹黑大陸,才能夠在蔡英文、蘇貞昌等人的「獨裁」高壓下求得一絲喘息的餘地。

民進黨當局已經容不下一點理智的、異見者的聲音。此前,批評民進黨當局的中天電視臺在政治迫害下被悍然關臺,更讓不少媒體人噤若寒蟬。

民進黨當局現在搞的「綠色恐怖」,是不僅自己要做「井底之蛙」,還要拉著所有媒體人一起做「井底之蛙」,拉著臺灣民眾一起做「井底之蛙」,實在是可悲、可笑、可恨。部分民進黨政客不講歷史、不講民情、不講事實、不講是非,是實實在在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相關焦點

  • 綠媒酸嫦娥五號鬧笑話!多少媒體人已變「歡樂喜劇人」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最新消息顯示,嫦娥五號已完成月壤樣品轉移,「挖土」成果將帶返地球。這件大事令國人振奮,但在臺灣綠媒的政論節目中,卻變了味兒。
  • 臺灣名嘴「碰瓷」嫦娥五號,再鬧笑話
    然而在臺灣綠媒的節目中,這次完美收官的探月任務卻變了味。臺灣評論員黃創夏聲稱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信息,不知道阿波羅11號早在1969年就已登月成功,一旁的主持人更是「出口驚人」,聲稱大陸網友以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登月的國家。把無知當有趣,可見所謂的臺灣「名嘴」也不過如此。
  • 果然,臺灣「名嘴」沒有放過嫦娥五號
    導讀:近日來,中國人見證了一項奇蹟,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中國航天領域最複雜,最為困難的任務之一。月壤採集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新的進展。這是一件值得國人高興的事情,但臺灣「名嘴」並沒有放過酸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2020-12-07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陸「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島內政論節目又鬧笑話。綠媒5日一檔政論節目提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一事時,主持人聲稱「大陸人都以為中國第一個登月」,不知美國「阿波羅11號」的存在。主持人言論一出,被網友群嘲「井底之蛙」。節目中提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時,臺媒體評論員黃創夏先是稱這當然是成就,然而話鋒一轉又提到,「1969年,那時候的阿波羅11號已經上去50年了。」
  • 蘭斌強:韓國瑜說出這四個字讓民進黨綠媒抓狂!
    綠媒為何這麼怕這四個字?「九二共識」對臺灣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如果經過這次「九合一選舉」慘敗後,民進黨及其綠媒還沒有醒悟,還沒有清晰的認識,還採取這種的卑劣手段煽動民粹,別說2020沒戲,最終必將徹底被臺灣民眾唾棄。「臺灣同胞」這四個字絕非大陸專有的用語,所有認同中華民族的人都可以,且經常對臺灣民眾使用的最溫馨稱呼。
  • 臺名嘴抹黑嫦娥五號,這就是臺灣的「言論自由」?
    近來嫦娥五號已經進入了攜帶月球樣本返程的階段,在談到這一話題時,評論員黃創夏稱:「阿波羅11號早在五十年前便上去了!由於大陸人無法看到外面資訊,所以他們自認為已經很厲害了!」隨後該節目的主持人也「補了一刀」,稱「大陸人自以為中國是第一個登月的」。兩個人一唱一和非常有意思,就像是在演小品一樣,但又完全暴露了他們「井底之蛙」的形象。再等上一百年,臺灣能登月嗎?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圖為12月17日凌晨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
  • 臺灣藝人歐陽娜娜登上春晚合唱,歌詞讓綠媒酸了
    臺灣藝人歐陽娜娜登上春晚合唱 歌詞讓綠媒酸了還有網友誇春晚製作水準:「看看人家的排場,臺灣根本製作不出那個水準。」臺灣藝人歐陽娜娜登上春晚合唱 歌詞讓綠媒酸了也有網友質疑為什麼「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只針對歐陽娜娜。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據新華社報導,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民進黨「綠色恐怖」加碼升級
    12月12日,成立26年之久的中天新聞臺被民進黨當局借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之手關停。但當天NCC卻在臉書(Facebook)發布一則講述美國對於網絡服務供貨商(ISP)判例的帖文。島內輿論擔憂民進黨追殺中天行動,恐怕要延伸到網絡空間。
  • 「綠色恐怖」!綠媒為抹黑大陸 又對臺灣網紅下手
    「綠色恐怖」再現!臺灣知名網紅「臺妹PKGIRL」,因為自己的自媒體講述了在大陸的生活而大火,繼而綠媒紛紛對其下手。就在一周前,臺灣的綠媒,以「臺妹PKGIRL」為主體,發布了一條新聞,指責她是「大陸官方」找來發布在大陸的消息,繼而1450們(綠營網軍)紛紛出動,在她的平臺上,對她進行言語上的攻擊。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
  • 嫦娥五號背後的國家大計
    據悉,2020年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追「嫦娥」的人:精準測控 為嫦娥五號找到回家的路
    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在即,為提供更加精準的測控數據,準確預報返回器落點,精準指引搜索回收分隊快速實施回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兩支活動測控分隊千裡轉場,分別來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和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靜候「嫦娥」「回家」。
  • @嫦娥五號 來了,老妹兒!
    嫦娥五號為您搜到爆款頭條 2020年12月17日內蒙古四子王旗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網友留言:待嫦娥五號平安回家 土特產要帶回來了!感覺土特產回來要分不少人回來還帶東西了,有來自宇宙的明信片嗎!熱烈祝賀凱旋而歸嫦娥小姐姐,天冷了,多穿點兒白晝流星嫦娥「仙女」 等你回家!@嫦娥五號老妹兒,你不在家的這些日子「凡間」的我們可是想死你啦!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來源國家航天局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採樣返回時間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 2 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21時24分,嫦娥三號重新回到月球正面,根據地面測控站監視數據分析判斷,嫦娥三號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約100千米的環月軌道,成功進入近月點高度約15千米、遠月點高度約100千米的橢圓軌道 軟著陸 發射軌跡 2013年12月14日20時59分,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嫦娥三號開始動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