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西域,民族英雄班超投筆從戎!班超:這是我的志向,也是使命

2021-01-11 老四劇說歷史

#紀錄片中國#紀錄片《中國》自開播之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第6集《班超出使西域》讓人看到民族英雄班超可歌可泣的故事,並為之熱血沸騰。

班超

說到東漢時代的班超,人們都會想到一個成語,就是「投筆從戎」。班超年輕時家裡窮,他被朝廷任命為校書郎,以抄書為生。一次,班超抄書之時,突然把筆給丟了,說:「大丈夫雖沒有計謀才略,也應該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於域外,豈能在這裡抄抄寫寫?」他的同事們都笑話他,他又說:「普通人又怎能理解壯士的志向呢?」

班超說到做到,他真的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獲勝之後他又奉命出使西域。當時的西域有大半已經投靠匈奴,班超的使團只有36人,西域距離長安有數千裡路,漢朝的軍隊無法給班超以支持。在這種情況,班超幾乎是靠一己之力去經營西域。班超在努力之下,成功地讓鄯善、且末、疏勒投靠漢朝,打通西域南道,並讓漢朝恢復在西域建立西域都護。漢明帝去世之後,匈奴曾趁機攻破西域都護,漢朝在西域的勢力也被逐漸拔除。漢朝朝廷認為事不可為,曾下詔令讓班超回朝。但班超明白,他一旦回朝,西域會重新落入匈奴手中,他的努力將前功盡棄。後來,班超堅持留在西域,以疏勒為大本營,開始反擊匈奴。最終班超擊敗匈奴,讓整個西域重歸漢朝。班超在西域前後長達31年,收服了西域50多個國家,打通絲綢之路,為西域重新回歸漢朝做出了巨大貢獻,班超也被封為定遠侯,世稱「班定遠」。時至今日,班超的英雄事跡也為後人敬仰。

班超

說到班超為什麼會投筆從戎,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因為班超有志向,其實這種看法是膚淺的。對於班超而言,光有志向是不夠的,這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使命,而班超勇敢地擔負起了這個使命。

班超出身於一個文人世家,他父親班彪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班彪出生於西漢末年的亂世,曾投靠一方諸侯隗囂,也曾為東漢名將竇融出謀劃策,並勸說竇融投靠劉秀,這就是著名竇融歸漢。劉秀任命班彪為司隸茂才,官並不大,班彪卻多次上書向劉秀建言經略西北,包括《復護羌校尉疏》、《奏議答北匈奴》等。由此可以看出,班彪雖是文人,卻有沙場建功的志向。到了晚年,班彪才開始潛心修史。

班超

班超自幼跟著父親,受父親的影響很大。在耳濡目染之下,班超不僅繼承了父親的才學,對軍事也有一定的理解,也繼承了父親的志向,希望建功於沙場。

漢朝經歷了西漢末年的戰亂,直到光武帝劉秀統一全國,建立東漢。針對戰亂後生產凋敝、人口銳減的實際情況,劉秀認為漢朝國勢衰落,於是制訂了休養生息的國策。對周邊少數族的威脅,劉秀採取了以守為主的邊防政策,對匈奴趁機吞食西域也置之不理。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鄯善、車師等國曾遣使入朝,要求歸附,並希望漢朝重啟西域都護,被劉秀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為由拒絕。

西域

劉秀的休養生息政策產生很好的效果,漢朝逐漸恢復了昔日的興盛,史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駕崩,漢明帝劉莊繼位。劉莊勵精圖治,漢朝也越來越強大。到了永平十五年(72年),看到漢朝國內一片祥和,劉莊開始把目光瞄向西北,並做出經營西北的決定。

對於班超而言,建功沙場一直是他的夢想。如今,漢朝決定經營西北,班超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所以才會有他投筆從戎這一幕。永平十五年(72年),劉莊派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率兵駐屯涼州,其目的自然是為攻略西北做準備。永平十六年(73年)春,劉莊命竇固、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據史料記載,班超是隨竇固一起出徵的。實際上在此前班超曾被任命為蘭臺令史,卻因犯錯被罷免官職。以班超當時的身份,劉莊不大可能會讓班超隨軍。所以我猜想,班超可能是自己找上竇固,請求竇固讓他隨軍。竇固官拜奉車都尉,又率軍出徵,作為軍中主帥,他自然可以帶一些親信隨軍。按照當時的規定,竇固還有權設置從事中郎、司馬等屬官,班超在軍中任假司馬,即司馬的副手,這樣的官職自然是由竇固任命的,而不是漢明帝劉莊任命的。

西域戰亂

《後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列傳第十三》:以固明習邊事,十五年冬,拜為奉車都尉,以騎都尉耿忠為副,謁者僕射耿秉為駙馬都尉,秦彭為副,皆置從事、司馬,並出屯涼州。

竇固是竇融之侄,而班超的父親班彪曾在竇融手下任職,並勸竇融歸漢,可以推斷出班家與竇家關係應該不錯。此時如果班超找上竇固,表達自己的志向,並希望竇固讓他隨軍,竇固斷不會拒絕。到了軍中之後,班超的才能逐漸顯現出來,於是竇固又讓班超出使鄯善。竇固只是一名將軍,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竇固沒有權力真的讓班超代表朝廷從事外交活動。當時,竇固已率軍進入西域,派班超去鄯善,其目的多半是穩住或爭取鄯善,為大軍攻略西域北道提供方便。或許竇固也沒有想到,面對本已打算投靠匈奴的鄯善,班超堅決果斷,消滅了匈奴的使團,逼迫鄯善轉向漢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西域地圖

《後漢書·班梁列傳第三十七》: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懼使西域。

班超的才華真是讓竇固大吃一驚,竇固上表朝廷,不吝美言,這位出色的外交家終於進入漢明帝劉莊的眼裡。劉莊提升班超為軍司馬,讓他正式以外交使臣的身份,代表朝廷出使西域。從此班超開始了他在西域的傳奇生涯。

班超

由此可以看出,班超不僅僅是有建功於域外的志向,還時刻關注朝局動態。一旦朝廷有了經營西域的打算,班超就明白,他的機會來了,隨竇固出徵是他爭取來的,出使也是他爭取來的。當他成為朝廷的使臣出使西域時,他明白讓西域回歸漢朝是他的使命,所以他才會在西域經營了30年時間,把自己人生的一半都貢獻給了西域。

相關焦點

  • 班超經略西域31年還鄉,傳授繼任者任尚經驗,任尚聽後:就這?
    班超,是我國東漢時期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投筆從戎,率領36人的微弱力量,在東漢王朝支援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憑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氣,以及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外交技巧,縱橫西域31年。經過班超的攻伐、經營和治理,西域50多個國家盡數歸附東漢。
  • 民族英雄班超僅憑36人就能橫掃西域?班超:只是祖國強大而已!
    #紀錄片中國#新疆是我國的一部分,而這塊在古代被稱為西域的地方,自漢朝以來,我國就有很多人在這塊土地上努力耕耘,東漢時的民族英雄班超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收復西域的故事堪稱傳奇。班超帶著36個人出使西域,為西域回歸漢朝,並重新開闢絲綢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時,東漢朝廷其實根本就沒有給班超多大的幫助。
  • 班超:書香門第?艾瑪我是平定西域的大將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領略了絲路文化的魅力,有這樣一個人,在兩千年前,付出一生去建設這片熱土,他仗劍徵西域,縱橫三十年,醉臥沙場,圓滿歸來。班超班超(32年-102年),雖然出生在文仕家庭,但他的成名並不是因為文學成就:他投筆從戎,投身於為漢朝穩固邊疆的事業中,成為東漢名將,被稱為平定西域第一人。
  • 班超:人到中年不認慫
    擺在39歲班超面前的人生,就是這個狀態。班超的人生,究竟是哪樣?郎春的《班超傳》,圍繞班超 「二通絲綢之路」的史實,講述了班超縱橫西域30年的軍事鬥爭、政治建樹以及生活故事。就在大家都對班超的前途擔憂時,有一個相面的人對他說:「你額頭如燕,頸脖如虎,飛翔食肉,這是萬裡封侯的相貌啊!」有時候相面之術還真是神奇,這句話正好說中了班超一生的使命和宿命。
  • 班超的悲劇,獨自奮鬥在西域30年,趕走了妻子,兒子也被陷害入獄
    班超的一生無疑是絢麗光彩的,可是在這絢麗之下更是充滿著悲劇,他少時被兄妹的光芒遮掩,出使西域,為這個民族立下赫赫功勞,卻沒有人理解,更是被逼趕走了自己的妻子,最後兒子在自己死後也被陷害而死。班家始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宰相)子文,據說這個家族是被老虎養大的所以叫」班「(在楚語中,「班」這個字的本意是「老虎」)班家出現過很多「任俠雄邊」式的人物,到了後來班家卻成了書香門第之家,其父班彪更是當時最著名的"儒學大師"。也許將來班超投筆從戎正是由於骨子裡的這種豪爽氣質。他曾去找人看相,相面的人說:「你日後定當在萬裡之外封侯。
  • 投筆從戎不服就幹,憑一己之力威震西域30年,靠的就是這十個字
    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已過不惑之年的班超決定投筆從戎,以假司馬之職隨軍北徵。班超這個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他一到軍隊,就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在與北匈奴的交戰中,斬獲頗多。班超的頂頭上司竇固很欣賞他的才幹。
  • 話說扶風歷史名人之班超
    家鄉扶風是千年古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傳四千多年前,以神農氏為首領的姜氏部落在此定居。商代後期,周人先祖古公亶父帶領族人遷居至如今岐山和扶風相接的周原沃土。扶風自古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歷史上湧現出名垂青史的文化家族。其中,班氏家族首屈一指。本文就來說說扶風人民心中的男神,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班超。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鹹陽市)人。
  • 他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只帶領三十多人,便讓西域臣服幾十載
    起初,他也是按父親的要求,在史館工作,只是在寫史時,突然感嘆到大丈夫應該徵戰沙聲、建功立業,於是他把毛筆一扔,便離家從了軍。時值,竇固帶兵攻打北匈奴,班超在軍隊中擔任了個小官職,因他有膽有識,深得竇固的賞識。於是,竇固決定派班超和郭恂出使西域,以聯合西域諸國共擊北匈奴。班超和郭恂最先到達了鄯善國,鄯善國王見漢朝使者到來,自不敢怠慢,禮敬備致。
  • 談古論經|投筆從戎
    這裡是全球見證福音電臺《談古論經》節目,我是東鶴。歡迎收聽本期節目。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為您講述成語故事投筆從戎,之後會和您分享神的話語。如果您對今天的節目有感動或是對節目有意見、建議分享給我們,請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號「全球愛之音」,在微信平臺上給我們留言,我們的牧者會給予回復。
  • 紀錄片《中國》第六集《視野》:班超書寫新歷史 再通絲綢之路
    匈奴對西域的騷擾,讓班超棄筆從戎,奉命出使鄯善國。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此次班超使團的任務,就是代表漢朝安撫鄯善國國王,使其站在自己的一方。然而,本來對班超一行熱情備至的鄯善國國王卻因為匈奴使團的到來態度有變,班超使團面臨著被鄯善國國王當成禮物送給匈奴的風險。
  • 班勇再通西域 父子青史留名(班超:從洛陽到西域6)
    班勇畫像(攝於班溝村)班溝村的藏兵洞柳中城遺址 (資料圖片)  「班超投筆氣如山,萬裡封侯出玉關。」東漢時期,書生班超在洛陽投筆從戎,率領36名勇士建功西域。30多年間,他在西域縱橫捭闔,平定各國叛亂,重樹大漢國威,將已阻斷65年的絲綢之路再次打通。
  • 東漢班超出使西域被冷落,憑藉8個字,讓國王回心轉意,更成名句
    說起西域、絲綢之路,大家立刻就會想到"張騫",而在東漢,有一個功勞絲毫不弱於張騫的"班超"。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曾經屢次出使西域,憑一己之力威震西域30年。漢明帝時期,曾經派遣他與同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西域鄯善王國後,鄯善王廣禮節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後來忽然就變得馬虎怠慢起來。
  • 筆·文房之首: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裡戎
    今天,我們就通過下面這首詩,來了解一下歷史上與筆相關的一些故事。《詠筆二首》其一(唐)徐夤秦代將軍欲建功,截龍搜兔助英雄。用多誰念毛皆拔,拋卻更嫌心不中。史氏只應歸道直,江淹何獨偶靈通。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裡戎。
  • 鑑史百戰:班超鎮西域(柳)
    要知道大漢什麼利益都沒有輸送,就讓西域諸國那麼多世子前來長安作為人質,而且這一千多的犯罪分子沒有譁變被班超調教成為人民衛士,這不是一個光知道摟外國妞的人幹得出來的。漢章帝要求打小報告的李邑火速到班超那裡報到,要他聽從班超的調遣。
  • 夜航船~姊妹/聶政姊/李勣姊/班超妹/宋太祖姊/姚廣孝姊/季宗妹/
    後來,他的姐姐認出了弟弟,跑到屍體旁邊哭著說:「這是軹深井村的聶政啊!因為不想牽連我這個姐姐才自己毀了容貌。我怎麼可以因為怕死而泯滅我弟弟的賢名呢!」於是,便在弟弟身邊自殺了。李勣姊【原文】唐李勣①性友愛,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②其須。姊戒止之。答曰:「姊且疾,而且老,雖欲進粥,尚幾何?」
  • 借景甜談《班淑傳奇》
    東漢時代,班超是一代名將,在西域揚名的時候,與一位西域王女相愛。但是,由於班超是漢朝名將,有受到了皇帝的封賞,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因此,這位西域王女為了班超的前途,忍痛割愛,離開了班超,在自己的國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班淑。當班淑長大之後,知道自己的父親是東漢名將班超,並聽說自己的父親已經病逝,於是不遠萬裡的來到漢朝奔喪。我們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漢使臣只帶36人徵服55國,千古唯一
    班超出生於文人家庭,哥哥班固妹妹班超,歷史上都很有名,但用的都是筆,他們都是文人。班超當然也是一介文人,但他不甘心只做一介文人,他的理想是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成為萬戶侯。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班超被叔叔輩的軍隊幹部竇固所看好,於是得到了投筆從戎的機會,他隨竇固出徵,作戰中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受到皇帝的賞識。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戰狼2》中的這句臺詞居然源自2000年前
    其實班超本來也是個筆桿子。哥哥班固入仕擔任校書郎,班超為了掙點錢,也為公家抄書為業。但是這個年輕人不甘於此,決定「投筆從戎」,從此班家少了一位文史大家,多了一位縱橫外交場的英雄人物。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跟從竇固出擊北匈奴,並表現出他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才華。於是,打完仗他沒回去,而是作為漢使留在了西域,他沒帶什麼兵力,身邊只有「吏士三十六人」。
  • 她是漢順帝的親姑姑,下嫁班超長孫,卻成為夫家滅門的「元兇」
    陰城公主,本名劉賢得,可能在那個時候她的父親和母親想要讓她成為一個賢惠有才能的人吧,她在還沒有嫁人的時候,就和普通的公主一樣,一直到陰城公主該嫁人的時候,皇上把她許配給了忠臣之家班家的長子班始,說到班始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關於班超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他是班超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