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溫暖的抱抱》《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相繼上映,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20年重慶電影發展有哪些特點?未來重慶又應如何發展電影產業?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特點一:被帶火的熱門取景地
「29中、秀孃串串、千廝門大橋,這些都是我已經打卡的地方。」1月3日,湖南遊客楊雯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她的重慶打卡攻略。這些打卡點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曾經出現在《風犬少年的天空》《沉默的真相》等多部以重慶為取景地的影視劇作品之中。
2020年5月,隨著影視行業的逐漸復甦,重慶再度憑藉獨特的地形吸引了眾多劇組的目光。根據重慶市電影製片人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彷徨之刃》等27部電影在重慶取景,《復古神探》等數十部網劇、電視劇把取景地選在了重慶。
除了這些影視作品外,隨著之前在渝取景的電影《少年的你》榮獲多項大獎,以及由張一白導演的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推出,讓中山四路、鐵路中學、江北大興村等取景地迅速飆紅,也讓影視旅遊成為不少遊客遊覽重慶的首選。
「眾多劇組選擇在重慶取景,主要還是看中重慶獨特的地形。」四川外國語大學教師、重慶青年電影展創始人丁鐘錶示,現今重慶更需要的是能夠充分展示重慶人生活形態和樣貌的電影。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廣大影視從業者走訪重慶的大街小巷,把這些富有煙火氣息的故事挖掘出來外,更需要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鼓勵影視從業者到重慶長期生活,進而讓他們能拍出更多類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瘋狂的石頭》等符合重慶氣質的作品。」重慶籍導演張一白表示。
特點二:蓬勃發展的本土電影
隨著中國電影票房衝上200億元大關,重慶的電影票房數據也已出爐。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2020年,重慶的電影票房總額突破5億大關,《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成為市民最愛看的電影。
相較於這些電影,在去年的電影榜單上,還出現了諸如《橙妹兒的時代》《東溪突擊》等一批新面孔。這些新面孔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重慶本土電影。
在這些電影中,以《橙妹兒的時代》的表現最為突出。這部電影以海歸農業博士橙妹兒、長年研究柑橘種植技術的關怡、橙妹兒的爺爺奶奶等三代人為主線,生動講述了偏遠鄉村精準扶貧、脫貧致富歷程。自上映以來,就憑藉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和質樸溫潤的鏡頭語言打動了不少影迷,實現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該片不僅契合了當下觀眾的心理及期望,還在視覺表意和敘事張力兩個方面作出了突破。
除了《橙妹兒的時代》外,包括《東溪突擊》等重慶造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此外,《王良軍長》《挺進報》等一批重慶造電影也已經進入前期製作階段,有望在今年與廣大觀眾見面。
「《橙妹兒的時代》等重慶造電影的持續熱播,折射出重慶電影蓬勃發展的現狀。」市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何洪元表示,過去的幾年時間裡,為了強弱項、補短板,重慶不僅出臺電影扶垚計劃,還通過舉行「重影杯」電影劇本徵集大賽等活動,大力扶持本土電影生產。
「未來,重慶不僅會加快全域影視拍攝基地的建設,還會利用好數字影視製作基地,打造完整產業鏈。」何洪元說,重慶電影局還將利用創建「巴蜀電影聯盟」這一契機,與四川電影局共同實施「巴山蜀水情」電影培育工程,聯合打造一批反映巴蜀文化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就的優秀影片。
特點三:不斷湧現的電影人才
2020年11月1日,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現場,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的王念一憑藉影片《會考試的猛獁象》榮獲最佳編劇獎。之後不久,在重慶南濱路舉行的第三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中,王念一再次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導演獎。
在過去的一年裡,像王念一這樣屢屢獲獎的重慶電影人還有很多。例如,在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重慶演員鄧恩熙憑藉在電影《少女佳禾》中的精彩表演獲「最受傳媒關注新人女演員」榮譽;在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重慶籍導演李冬梅的作品《媽媽和七天時間》榮獲費穆榮譽最佳影片。
此外,在重慶市電影局、重慶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相關單位的協調下,2020年重慶還順利舉辦了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第三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等多項電影節展,並邀請了著名導演謝飛、演員楊子姍、青年導演李霄峰等知名電影人來到重慶,見證川渝電影的發展。
「以青年電影展為代表的重慶本土電影節展的持續舉辦,以及重慶青年電影人在各大電影節展屢創佳績,無疑體現了重慶電影人的茁壯成長。」謝飛說,要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青年電影人,不僅需要加強這些節展與相關國際影展的互動,還可通過設立專項資金,鼓勵青年電影人拍攝更多反映重慶地域特色、叫好又叫座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