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地耳草是。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中醫認為地耳草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田基黃,雀舌草。
來源產地:地耳草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主產於華南及西南各省。
採收炮製:夏、秋兩季採收,曬乾生用或鮮用。
性狀性味,苦、甘、涼。歸肝、膽經
功效: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應用
1.溼熱黃疸
本品苦涼,入肝膽經,能清肝膽溼熱有利膽退黃作用,單用大劑量煎服或與金錢草、茵陳蒿、虎杖等配伍。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均有治療作用。
2.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本品苦涼,能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療肺癰可單用或與魚腥草、桔梗、甘草等配伍;治腸癰與敗醬草、冬瓜仁、紅藤等藥同用;治乳癰,可伍蒲公英、穿山甲等藥。若治毒蛇咬傷,可單味水煎服或以鮮草搗外敷
3.跌打損傷
本品活血消腫,用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單用或配骨碎補、乳香、沒藥等煎服;亦可同時用鮮品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