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叔又來深夜放毒了。
不過今天的「毒」,不是看完會食指大動的美食片,而是一部讓你心驚膽戰的電影。(不是恐怖片!不是恐怖片!不是恐怖片!)
「4月不減肥,7月徒傷悲」「要麼瘦,要麼死」……這些話你們肯定聽過。
聽說每個女生的減肥過程都能寫本血淚史。
但看完下面這部新片,姑娘們,你們可能就會把那套過午不食的規矩,拋到腦後了。
骨瘦如柴
To the Bone
這部由網飛發行的新片,讓女主角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成功躋身「橡皮人」俱樂部。
先看看俱樂部老成員的表現——
馬修·麥康納:
克裡斯蒂安·貝爾:
傑瑞德·萊託:
小姑娘狠起來,絲毫不遜前輩。
片中她飾演一位厭食症患者艾倫,才20歲,就已經嘗試過各種康復治療。
本來就瘦的莉莉·柯林斯為此狂減九公斤,片子裡的樣子,觸目驚心。
不放臉,就一個脊背特寫,肉叔已經看得一顫。
這種病態還被導演以更赤裸的方式展現出來。
清晰可見的肋骨,突兀的肩胛骨,極度不協調的身體比例。褪去外套的她就像一具行走的骷髏。
為了不讓艾倫香消玉隕,家人將她送去一個很牛掰的治療所。
基努·裡維斯飾演的主治醫生,原則很酷炫——只接受有求生想法的人。如果你在裡面不能保持體重或讓體重上漲,就會被趕走。
治療方法也很酷炫——患者們不住醫院,而是被安排在在一棟居民房。
雖說房子氣氛溫馨,但裡面實行的是全封閉軍事化管理。
有一位管家嚴格照料他們的生活,包括監控進食,防止他們做出傷害自己的舉動;
患者不能輕易出門,但有積分獎勵制度,表現好的話,可以用積分兌換一次出門機會。
在房子裡跟艾倫一起接受治療的,還有另外幾個年輕人。
安娜,有過暴食期,但現在更多的是厭食。
珀爾,厭食嚴重,甚至需要插鼻管輸營養液來維持生命。
梅根,曾因厭食住院六次,如今還有孕在身。
盧卡斯,膝蓋受傷的前新澤西芭蕾舞團成員,風趣幽默暖男一枚。
他也是治療效果最好的一位,待了六個月,體重終於從最開始的89斤,有望突破120……(忍不住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大肚子)
既然這群人都是想要被治好,想要活下去,他們就能輕鬆痊癒嗎?
不。
艾倫只要一吃東西,就會瘋狂做仰臥起坐;
珀爾對所有食物的卡路裡倒背如流,在知道營養液含高卡路裡後,控制不住崩潰大哭;
安娜則在床底藏了一袋嘔吐物;
懷孕的梅根更是因為催吐導致流產。
吃對正常人來說,不過是張嘴咀嚼,吞咽消化。
可對他們而言,吃不是享受,一桌美食等於一桌恐慌。吃下它們,就等於毀滅自己。
我想到吃東西就恐慌,好像世界要分崩離析似的
那麼,恐慌從何而來?
電影一開頭就在用各種細節暗示,如今的媒體、雜誌、時尚圈,無時無刻不在給年輕姑娘們洗腦:
瘦是自控力強、生活精緻的體現。瘦才是美。
它們合謀為年輕女孩打造了一座隱形監獄,培養出病態的審美。
那厭食症就僅僅是因為對外形過度重視麼?
女主艾倫是個多重身份的存在。
她生長在一個破碎乃至有些「奇怪」的家庭。父母離異,母親出櫃,之後雙方都重組家庭。就算同父異母的妹妹跟她關係親密,但對誰來說,她都是個沉重的包袱。
基努醫生為了解情況而舉行的家庭會議,不僅生父拒絕出席,生母和繼母還大吵一架,甚至最後吵著吵著,艾倫竟成了親生父母離婚的「罪魁禍首」。
聽完爭吵,醫生問艾倫有什麼感受。她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卻是:
「我很抱歉,都是我的錯。」
她還是個極具天賦、小有名氣的藝術家,她把自己的厭食過程傳到網上,卻意外引發了女粉絲模仿,最終導致一個女粉絲的死亡。為此她內疚不已。
她(粉絲)割腕自殺時,給我留了張紙條
你知道她父母做了什麼嗎?
他們給我發了照片,好讓我知道我做了什麼
因為外界施加的壓力和不正常的家庭,艾倫不僅無法找到認同感,反而產生了不必要的「愧疚」。
為了讓愧疚消失,她不停追求飢餓、催吐、過度運動帶來的快感。這才是導致她患上厭食症的最重要原因。
厭食反倒成為她獲取安全感的途徑。
所以最後艾倫治好了自己的厭食症嗎?
肉叔只能說不知道,但也不是毫無希望。
影片中,梅根流產離開治療所後,醫生讓另一個患者給大家讀了一首詩,安妮·塞克斯頓(普利茲詩歌獎獲得者,生前也患精神疾病)的《勇氣》。
當你被稱作愛哭鬼、窮人、胖子或瘋子
被當做一個異類
你咽下他們的刻薄並將其隱藏
之後,如果你面對炸彈與子彈的威脅
你不會舉旗投降
而只會用帽子蓋住心臟
你不會撫摸內心深處的軟弱,儘管它的確存在
你的勇氣,就是你不斷咽下的一小塊煤炭
這首詩也是電影的核心。
能拯救女主的,不是她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愛情和關懷,而是她在跟自己的心結和解後,鼓起勇氣自己做出的選擇——
主動地生,還是被動地死?自主權都在你自己手中。
從這一點看,《骨瘦如柴》不光適合厭食症患者,也適合每一個人。
總的來說,這部片有優點也有缺點。
它讓我們認識了厭食症這個比較少被關注的群體,劇本卻稍嫌平淡,人物也不夠立體。
片中也有靈光乍現的一幕。
為幫助女主進食,母親把成年的女兒抱在懷裡,唱著搖籃曲餵她喝奶。這一母性的舉動,讓蜷縮在懷裡的艾倫重返最安全的嬰孩時代,填補了她心中愛的空洞。
莉莉·柯林斯的演技也讓人信服,這很大程度上源自她自己的親身經歷。
她和本片導演馬蒂·諾克森,都曾遭受過厭食症的折磨。但當時她並沒有尋求醫生的幫助,而是獨自硬扛。
片中最開始病情嚴重時,她整個人頹廢不堪,眨眼頻率都比較慢,還經常呈現雙眼一睜一閉的「翻白眼」狀態;
之後病情好轉,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不同,眨眼頻次也恢復正常。
在中國,對厭食症的重視程度比外國低太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死亡率最高的心理疾病,而且近年來患病群體一直在擴大。
肉叔真心希望以後在百度上搜「厭食症」,不會再出現這樣觸目驚心的條目:
不說了,我去吃口肉壓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