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淺釋》129.這一切的鬼神看見牆崩、房倒、屋塌了,都生一種恐懼心(宣化上人)

2021-02-28 法華楞嚴平臺

譬喻品第三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N2 明火起之由

是朽故宅 屬於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間

於後宅舍 忽然火起

是朽故宅:這個已經要牆倒屋塌這樣子的壞房子。朽故宅,就是形容「三界無安」,在三界裡邊,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到處都非常危險。這個宅子,不是現在造出來的,所以叫「故宅」。就是說三界沒有一個開始,所以它就朽故了。可是這個宅子,屬於一人:這是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之內,就是佛以應身來教化眾生的一個處所,所以叫「屬於一人」。

佛從發心到成佛,中間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樣長的一個時間,他發誓願──不單發誓願,而且還發大誓願;不單發大誓願,而且還發無量無邊這種大的誓願;這種大的誓願,就是要度所有的眾生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所以我們佛教徒,一定要學佛這種的誓願,也一定要學佛這種的大誓願,也一定要學佛這無量無邊的大誓願:要度脫一切的眾生!

你想度脫一切眾生,到哪個地方去度呢?就在你眼前。你所接近的人,如果他不明白佛法,你就應該盡你的心去度他們信佛;最先要由你的家庭裡來度起,因為你信佛,你知道佛法是好,所以你的父親、母親先要度,令他們明白佛法,令他們成佛。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你要是能度父母信真正的道理,這是為人子真正的孝順。然後就是兄弟方面,度他明白真理,走一個正路;姊妹方面,也要度她們明白真正的道理,遠離邪知、邪見。由親屬,然後再到朋友方面,要度朋友;這所謂「由近及遠」,由親戚而連帶到朋友,由朋友再連帶到一切的眾生。你這樣去教化眾生、度脫眾生,這就是仿照佛的大誓大願。你看!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還到忉利天為母親說《地藏經》;這就是成佛之後,還要度脫自己的父母。

這個三界是佛所應化的地方,這就叫屬於一人。這「一人」就是那位「大富長者」,也就是「佛」。因為這位長者在這個三界,在這家裡頭的時候,可以叫小孩子不要玩火,不要調皮;可是這位長者有事情到外邊去,家裡就剩下一些小孩子;這小孩子是無知無識的,沒有真正的智慧,不知道什麼是危險、什麼是安全,所以在家裡玩火。這一玩火,就把房子燒了!

其人近出:這個「人」,也就是這「一人」,也就是「佛」。這是說,釋迦牟尼佛在大通佛的時候,就教化這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降伏五濁;把五濁降伏,眾生這種業感也完了,所以佛也就入涅槃了。佛入涅槃之後,這一切的眾生,所謂「離了柺杖就倒了」;好像不能走的人,拄著一條柺杖,這柺杖沒有了,他就不能走了。那麼這一切眾生,等到佛入涅槃了之後,又起了五濁的思想了;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佛在這個世界入了涅槃,到其他的世界,因緣成熟了,又去教化眾生;可是到其他的世界去教化眾生,也不能常常在其他的世界久住,所以這叫「近出」。「其人近出」,就是不太久遠,佛又出世了。

又有一個說法,說佛教化的眾生,已經得到無生法忍了,所謂「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再生於三界,不到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來了,所以這叫「出」。雖然佛成佛,超出三界去;可是佛也會倒駕慈航,再來世上教化眾生,所以這叫「近」。在本經〈壽量品〉裡頭說:「佛數現涅槃」。數,就是很多的數;現,就是出現。這就是說,佛有很多次出世,很多次又入涅槃,這數目是很多了。所以說「數現涅槃」,這意思就表示「出三界火宅」。

「是朽故宅」的「宅」,是譬喻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舍」就譬喻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未久之間,於後宅在沒有好久的時間,就在這個舍宅後邊,忽然火起:忽然間就起了火了。怎麼起的火呢?就是這些個小孩子玩火玩的,所以不小心就發生了火警了。這火警一發生,你說這些小孩子在裡邊,是不是都要燒死呢?這就是表示我們這三界,猶如火宅;我們的五陰火,把三界都給燒壞了。

N3 明火起之勢

四面一時 其焰俱熾 

棟梁椽柱 爆聲震裂

摧折墮落 牆壁崩倒

四面:這是譬喻四念處。佛入涅槃之後,一切修道的比丘、比丘尼都要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一)觀身不淨。修四念處,首先要修不淨觀,就是破除我執。為什麼你執著你的身體,去幫助它?你就覺得它是好,覺得我這個身體非常可愛,所以也不肯叫它冷著、熱著、渴著、餓著;總而言之,時時刻刻都幫助這個身體。因為你不知道它是一個不乾淨的東西!你若知道這身體是個不乾淨的東西,你穿好衣服、吃好東西,有什麼用呢?穿好衣服,好像用美麗的衣服,來莊嚴廁所一樣。你把廁所裡邊,給它設備得非常美麗;可是怎麼樣美麗,那個地方還是屬於不乾淨的。

我們這個身體也是這樣子,你穿再好的衣服,也就等於莊嚴廁所一樣;你吃再好的東西,也不過製造多一點的糞,沒有什麼大的用處。所以要觀身不淨,對治你這個「我執」,不要把這身體看得那麼寶貴。可是話又說回來了,你要是貪而無厭地幫助身體造業,這個身體就是一個壞的、不淨的;你要是修道,這個身體就是一個乾淨的東西,它可以幫助你成佛的。

這「不淨」,有九種的不淨。身體怎麼會不淨呢?因為它種子不淨;怎麼是種子不淨?因為是父精母血和合而成。既然不淨,所以我們就不要把這身體看得太重要了!在我們這個身體來說,你若一個禮拜不沐浴,身體就生出一股汗泥味,並且有很多的泥垢在身上,所以這身體不能說是淨的。

九種不淨,也就叫九孔常流不淨。九孔──兩個眼睛,有眼淚、眼眵常常流出來,這是不淨;兩個耳朵又是兩個孔,也有耳屎這種不淨的東西,它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時間一久,耳朵裡就生這種東西;又加上鼻子有兩個孔,也有鼻涕流出來,這也是不乾淨的東西;口裡就有黏痰唾沫,也是不淨的。這七孔,再加上兩孔出大便、小便,這是不淨的東西。你認為這個身體是這樣寶貴,結果呢?這裡頭有多少不潔淨的東西!

我們的身體,和裝垃圾的桶子,沒有什麼分別;所以你要是想為這個身體勞勞碌碌、奔奔波波、辛辛苦苦,你說這有什麼價值呢?給這身體一個好房子住,給它買了很多好衣服穿,又預備了很多好東西吃;你對它怎麼樣好,可是它對你是毫不客氣的,還是一樣的會老。你對它再好,它到老的時候,也要老;它有病的時候,也要有病;到死的時候,也是要死的。所以這九孔常流不淨,這種不淨的情形,是一言難盡!這是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受,就是享受、領受、接受,總而言之,就要自己得到好的這一種感覺。觀受是苦,就是無論你所有的接受、領受,一切的境界,都是苦的。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就是既貧窮而又困難,這叫貧窮的困苦。壞苦,就是富貴不長久,半路途中,它就壞了,這叫富貴的壞苦。行苦,既沒有貧窮的困苦,又沒有富貴的壞苦,是平平常常的;可是雖然平常,這種行,就是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病,由病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它結果也是苦。所以要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是無常的,它念念遷變、念念不停,好像水波浪似的,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念又生。可是每一念都是無常的,每一念都是虛妄的。

(四)觀法無我。我們人在沒有明白佛法時,就有一個我執;明白佛法之後,又變成法執,執著有「法」。所以佛說四念處,要觀一切法都無我。

這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心、法也都不淨。身既然不淨了,受也不淨;受既然不淨,心也不淨;心不淨,法就也不淨。觀受是苦,觀身也是苦、觀心也是苦、觀法也是苦。觀心無常,觀身也無常、觀受也無常、觀法也無常。觀法無我,觀心也無我、觀受也無我、觀身也無我。這身、受、心、法,只要觀其中的一念處,其餘的三念處,也就都隨著這個觀成就了,所以要修這四念處。

一時:也是一種譬喻,譬喻我們有四倒、五濁、八苦,都很快就生出來,所以這叫「一時」。什麼叫四倒?本來是常、樂、我、淨,涅槃的德,可是外道和顛倒的眾生,就有這種顛倒的見。什麼叫顛倒見?就是「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本來不是常的,他就說是常的;本來不是快樂的,他就認為是快樂了;本來不屬於我的,他認為這是我;本來就不淨的,他說這是淨;正和修道的相反,所以叫四倒。在這世界上,因為有四倒,所以也就有連著就生出五濁了,這就是五濁惡世。因為有五濁,又有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種種的苦都生出了,所以這叫「一時」。

其焰俱熾:這同時,四倒、五濁、八苦互相幫助,所以這叫「其焰俱熾」。棟梁椽柱:棟,就是房子的一個柁,那個最大的木頭,能支持房子的力量。梁,是屋上邊的橫梁。椽,有椽子,有檁子,椽子細一點。柱,是柱子,也是支持房子架子的。這就形容我們四肢、脊骨和身上其他的部份。爆聲震裂:爆,就是斷命了,身命沒有了。裂,就像風刀解體──這風好像一把刀似的,把你這個身體都給吹散了。

摧折墮落,牆壁崩倒:命也斷了,骨和肉都分離開了,這就叫摧折墮落。怎麼叫牆壁崩倒呢?牆壁,就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在這時候,地、水、火、風這四大是各有所還,這叫四大解散了。四大解散,就是譬喻牆壁崩倒,這牆壁都壞了;我們這四大一分離,這個身體也化為烏有了。

N4 明被燒之相

諸鬼神等 揚聲大叫

雕鷲諸鳥 鳩槃荼等

周慞惶怖 不能自出

諸鬼神等:這合起來前邊所說的鬼和神,這就譬喻我們這個五鈍使和五利使。揚聲大叫:就是很大聲地大喊大叫。因為在突然間火起,這一切的鬼神看見牆崩、房倒、屋塌了,都生了一種恐懼心,所以就揚聲大叫。

雕鷲諸鳥:「雕」是雕鳥,就是吃鹿的那種紅嘴的鳥;「鷲」是鷲鳥,它歡喜吃不潔淨的東西。這是表示五鈍使裡邊最不好、最壞的使,也是最有力量的鈍使。鳩槃荼等:鳩槃荼,就是魘魅鬼,像個大冬瓜似的;這是譬喻五利使裡邊最厲害的。雖然這五鈍使、五利使它們這樣壞,但是周慞惶怖:他沒有一種目的地,在那兒亂跑,越跑就越驚慌害怕。不能自出:不能自出去這個三界。要是沒有佛、法、僧三寶,和苦、集、滅、道四諦,和四念處等種種的法,它們就不會超出這個三界,就不能自出。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不要受五鈍使和五利使的主動,不要被它們所轉,要把這個五鈍使、五利使都化過來;化過,它們都可以做護法。在前邊所講這些個道理,是譬喻欲界不容易出去,必須要藉著佛、法、僧三寶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他那個眼睛如果是三角的,你不要和他做朋友|每天一段《法華經》
    這部《妙法蓮華經淺釋》,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國萬佛聖城講演,以最淺顯的方式,解釋經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適合初中學人藉由此經淺釋,一窺法華經成佛之殿堂。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淺釋》·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嘆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
  • 宣化上人:執金剛神,就是佛教的護法|每天一段《法華經》
    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都是說最上乘法。這部《妙法蓮華經淺釋》,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國萬佛聖城講演,以最淺顯的方式,解釋經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適合初中學人藉由此經淺釋,一窺法華經成佛之殿堂。
  • 《法華經淺釋》01.【五時八教】佛究竟的極談,最究竟的一種法門(宣化上人)
    好像《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個「照」——觀照;觀照實相之理的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來觀照這種的般若。(三)實相般若。什麼叫「實相」?「實相者,無相也」,本來也沒有相,但是又具足一切諸相、包含一切諸相;一切諸相,都是從這個「無相」流露出來的,那麼這就是「實相」般若。
  • 誦〈大悲咒〉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宣化上人)
    誦〈大悲咒〉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宣化上人「誦持此神咒者」:誦持此〈大悲咒〉的人,……「亦能使令一切鬼神」:又能役使一切鬼神。什麼叫使令一切鬼神?「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或者你在深山裡,沒有人的地方,你在那兒念經,或者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有一切的山妖水怪,一切的魑魅魍魎,這些鬼神「橫相惱亂」:它們來搗亂你,來給你麻煩,來令你心裡生魔,生雜亂心、惱亂心。「心不安定者」:想要念經,你心裡就覺得很煩悶的:「念經幹什麼?」
  • 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五十一)----宣化上人講述
    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51)◎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就等於這一種的魔一樣的,專門投人所好,一般人好喜這個,他就講這個欲,說多幾個太太不要緊的,沒有關係。「為菩提道」:你太太越多,那就是菩提道嘛! 「化諸白衣」:他就用這種的方法,化一切的在家人。白衣,就是在家的居士。「平等行欲」:平等行欲也就是平等行淫。他說也不分彼此,大家都一起,遇到一起就行淫慾。
  • 263.遠豪勢、邪人邪法、兇險戲、旃陀羅、二乘眾【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和國王來打交道、做朋友,這叫攀高結貴,如果接近國王就是一種攀緣心。王子,就是國王的太子;大臣,就是國家的大官;官長,這一切做官的,菩薩不去交際這一些個人,不和他們來往。說不和做官的人來往,也可以和這些個人來往;就是他來接近你,而不是你這個菩薩去接近他。
  • 《法華經淺釋》263.遠豪勢、邪人邪法、兇險戲、旃陀羅、二乘眾!(宣化上人)
    和國王來打交道、做朋友,這叫攀高結貴,如果接近國王就是一種攀緣心。王子,就是國王的太子;大臣,就是國家的大官;官長,這一切做官的,菩薩不去交際這一些個人,不和他們來往。說不和做官的人來往,也可以和這些個人來往;就是他來接近你,而不是你這個菩薩去接近他。
  • 《法華經淺釋》31.就因為說了這麼一句話,他做牛五百世(宣化上人)
    序品第一◎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就向「房日兔」來求兒子。這一求,果然就靈了、有感應了,就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就把兒子叫「房宿」,劫賓那,就是「房宿」的意思。
  • 貪女色的下場丨十位夜叉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40(宣化上人)
    其他四個商人,都和羅剎女結了婚,因為貪愛女色,忘了自己的家鄉,後來,都被羅剎女所食。師子商人回國之後,這個羅剎女也來了。她請國王評理,說師子商人拋棄她,請國王命令師子商人回到她的身邊。這位國王,也是好色之徒,見羅剎女貌美而動了淫慾之心,於是決定和她結婚,師子商人警告國王說:「此女是鬼,貌美心惡,吃人為生,不可接近!」但國王為色所迷,不聽勸告,乃舉行婚禮,當天晚上就被羅剎女吃掉。這是貪女色的下場。
  • 193.佛具有這十種力量丨三乘都是佛神力所化的城【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化城喻品第七◎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既然知道到涅槃了,每一個人都證得阿羅漢果。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佛在這時候又召集大眾,為大眾說真實的佛法,開權顯實。真實的佛法,就是《法華經》;我們現在聽見這《法華經》的法,應該發勇猛心,不要再在這個化城休息了!
  • 《法華經淺釋》27.什麼是十二種頭陀苦行?(宣化上人)
    你穿上這個衣服,自己不起貪心,就滅自己的貪心,也不會說:「你看我穿這個衣服多漂亮!最值錢!」沒有這種驕傲心,就把自己的貪心制住了。旁人一看你:「哦,這個老修行,穿這麼破爛的衣服,不穿好衣服!這才真正是個修道的人,我們都應該照這樣學!」這是息滅人家的貪心;因為你這種的影響力,就令其他的比丘也都發起道心來了。所以既止自己的貪心,又息人家的貪心,這豈不是好處呢?這好處,你說能有限量嗎?
  • 供養、讚嘆這一部經,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宣化上人)
    供養、讚嘆《法華經》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 宣化上人 講述【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假使有人,看見受持《法華經》的人,又生毀謗的心。這個人本來也沒有什麼罪過,他就說:「嘿,我還不知道他嗎?他念經,根本就是『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呢!
  • 妙法蓮花經淺釋:以惡言毀謗讀誦法華經之人,其罪甚重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就像羅睺羅似的,羅睺羅是密行第一,他就念經也不叫人看見,念咒人也不知道;不是跑到人家前面,拿出一本經:「我這受持呢!你看見了沒有啊?我現在受持《法華經》了!」這是給人家看,這叫外受持。內受持,就是自己身心時時刻刻都修行用功,不一定教人知道;這讀誦,也是不論有人,他也讀誦,沒有人,他也讀誦。
  • 「魚籃觀音」在中國有這麼一個故事(宣化上人)
    菩薩有時教化眾生,因機逗教,亦用愛語,但這是慈悲心,不是私慾心。有時知道眾生貪於色慾,故偶然亦現身說法,好像中國唐朝,有魚籃觀音的故事。相傳在某時,村人都不信佛。觀音菩薩便化現一賣魚女人,生得十分貌美,人見人愛,尤其一般青年男人,更追逐裙下,要求和她結婚。魚籃說:「我一人只能嫁一夫,你們這樣多人,故要經過選擇。
  • 《法華經淺釋》124.早晨是修行最好的一個時期,一天裡修行的方法(宣化上人)
    譬喻品第三◎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人身好比一間房」,我們人的身體就像一間房子似。「口為門戶眼為窗」,口就是個門,眼就是窗戶。你看!我們房裡有兩扇窗,房裡頭就光了;我們人身體有兩個眼睛,就能什麼都看得見了。你能看得見,這就等於窗戶一樣的,所以兩個眼睛就像是兩扇窗戶似。
  • 宣化上人講述: 百衲衣的好處
    這衣服是怎麼樣做成的?這是一般人不願意穿的衣服,把它丟到垃圾裡;那麼出家人就到垃圾裡邊,把這些爛布從垃圾裡面的糞土裡撿起來,把它洗淨了,又縫在一起,做成了衣服來穿,這叫糞掃衣。穿這種衣服,有什麼好處呢?若講好處,是太多了;若講它不好,也不少。怎麼說太多了?你穿上這個衣服,自己不起貪心,就滅自己的貪心,也不會說:「你看我穿這個衣服多漂亮!最值錢!」沒有這種驕傲心,就把自己的貪心制住了。
  • 睡魔是很厲害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離諸戲笑」,是除掉悔蓋;「離痴眷屬」,是離瞋蓋;「親近智者」,是離痴蓋;「令心不亂」,是除貪蓋;現在「攝念山林」,就是除睡魔蓋。修行時,睡魔是很厲害的;人尤其是有一種懶惰性,睡魔就最歡喜幫著你懶惰。你有懶惰,睡魔就來了,「可以去休息,睡睡覺!」
  • 『「五時八教」』 宣化上人開示
    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而照平地之日光,又分出來「食時」、「禺中時」、「正中」三個時候,這叫「五時」。五時,就是「日出時、明照時、正照時、斜照時、返照時」。五味,就是「牛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這「五時五味」,是比方佛在這五個時期的教法是次第而生,所教化的機也次第淳熟;所以我們講這「五時八教」,也要知道這「五時、五味」。
  • 樂法光明三昧(宣化上人)
    要是一聽見有人講經說法,他就不吃飯也覺得飽了,不穿衣服也不冷了,不睡覺也不困了,愛樂佛法的這種精神超過世間所有的一切愛樂,這叫樂法三昧,就是一聽見有人說法,就高興了。我們這兒有一些人也都不錯的,有這個樂法三昧。我常常看見有的人,有病也不休息,還是來聽法。有的人有很重要的事情,不去辦,也來聽法。有的人有人請他吃飯,不去吃,也來聽法。有的人有人請他去喝酒,也不去喝,歡喜來聽法。
  • 179.無論是大毒小毒,都害不了誦〈楞嚴咒〉的人【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四種清淨明誨 · 楞嚴神咒◎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你應該知道,這個人盡他由生到死這一生,所有一切大、小諸毒都不能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