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豪 張 振 董 銳 本報特約記者 潘 明
編者按
當前,隨著軍隊文職人員制度改革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優秀人才湧入軍營,活躍在軍隊建設的多個領域、多條戰線。幫助文職人員適應新環境、擔起新使命,是各單位的一道必答題。
武警山東總隊堅持樹立「一家人、一條心、一股繩」的觀念,通過集中授課、幫帶提高、崗位實踐、榮譽激勵等形式,助推文職人員儘快適應角色、融入隊伍,在改革強軍徵程中儘快實現轉身。
精準幫帶,「磨合期」變為「快速成長期」
關鍵詞 融入
回想起一年前的窘境,許雲龍至今仍然能感受到那股深深的挫敗感。
去年初,許雲龍從現役軍官轉改為武警東營支隊的一名文職人員,主要負責財務工作。雖然軍校所學專業就是財務,但由於剛到新單位不久,難免對支隊現實情況不掌握、不了解。作為不熟悉新崗位的老同志,許雲龍因為業務工作上手慢、失誤多而一度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尷尬境地。「當時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許雲龍對記者說。
了解到許雲龍的情況後,支隊選派前財務助理員李思瑤為他開起了「培訓課」,從業務知識到相關流程,從人員設置到職責分工,一對一精準幫帶,手把手貼心指導。支隊還優先推薦他到總隊進行業務進修和學習。一項項暖心「紅利」,讓許雲龍投身部隊建設的熱情愈發高漲。上個月,許雲龍運用專業知識,加班加點攻關研究,優化了支隊工資審核軟體,受到上級通報表揚。
「有『老師』引導,我才能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熟悉崗位需求,高效履行文職人員職責。」許雲龍感慨道。
轉身子,更要轉腦子。總隊在調研中發現,許雲龍的情況並非個例,部分工作經驗不足、業務不夠熟練的文職人員普遍存在「第二適應期」現象。
他們堅持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通過以老帶新傳授經驗、精準幫帶正確引導,鼓勵各支隊業務尖子與文職人員結對子,幫助文職人員儘快提升業務能力,鼓足幹事創業動力。
據總隊領導介紹,無論是通過公開招考錄用的文職人員,還是現役轉改文職人員,都懷著對國防事業的無限憧憬和熱愛,但是他們也要經歷理想抱負與工作環境、才華施展與崗位需求不適應的「磨合期」。只有採取有效舉措把這段「磨合期」變為「快速成長期」,才能使廣大文職人員實現換擋加速。
提供平臺,靠進步贏得榮譽感獲得感
關鍵詞 信任
「縱然未著戎裝,但仿佛看見你執銳披堅;縱然未握鋼槍,可雙手匯聚出強軍力量……」8月下旬,武警濰坊支隊舉辦表彰大會,這段頒獎詞,是對文職人員徐雙媛的最好褒獎。
成為文職人員之前,年紀輕輕的徐雙媛就頭頂多個光環:北京某醫學院高材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康復理療師……可去年底換上「孔雀藍」後,她曾感到困惑:如何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學習研究成果轉化為扎紮實實的工作成績?作為部隊調整改革後的一個新群體,文職人員到底能有什麼作為?
去年以來,總隊先後兩次吸納文職人員40餘名,對這些人員的思想調查顯示,像徐雙媛一樣存在困惑的文職人員不在少數。
總隊結合主題教育釐清當前文職人員現實思想情況,採取思想辨析、研討交流等形式,引導文職人員進一步端正認識、堅定信念。
徐雙媛的迷茫沒有持續多久。到單位報到後,她很快被委以重任:負責全支隊官兵的心理諮詢和理療工作。組織的充分信任讓徐雙媛幹勁十足,她盡力發揮專業特長,不僅圓滿完成支隊年度各項保障任務,還結合部隊訓練現狀,匯總編撰了《告別訓練傷20法》《三分鐘緊急護理》等工作手冊。
在組織提供的各個平臺上,文職人員牢牢把握機遇,靠不斷成長進步,贏得榮譽感和獲得感。
泰安支隊文職人員田雨作為文藝骨幹,常忙碌在各類大型晚會和活動現場,由她策劃並拍攝的多部視頻情景劇受到官兵好評;煙臺支隊文職人員王苗苗參與籌辦支隊「四會」政治教員比武競賽,並擔任理論骨幹,輔導某中隊指導員劉守寶獲得總隊十佳「四會」政治教員……
總隊政治工作部領導說,他們在文職人員落崗定編時,注重人崗相適原則,積極搭建平臺,激發文職人員的智慧才幹。
在此基礎上,總隊黨委積極探索「給任務、壓擔子;搭平臺,唱好戲;重激勵,尚榮譽」的路子,引導文職人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幹出成績、實現價值。他們邀請老紅軍講述紅色故事,組織文職人員參觀單位史館,再現戰爭年代「跟著組織走」的場景,讓文職人員現場感受革命先輩在困難時期的堅定抉擇,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薰陶。
換位思考,把幫扶關心化為具體舉措
關鍵詞 保障
入秋的一場大雨,為官兵帶來陣陣清涼,也帶走了武警淄博支隊文職人員孫建波心頭的煩惱。
去年9月,孫建波轉改為文職人員並回到老家任職,本是全家高興的事,但煩惱也隨之而來。
「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比較麻煩。公立幼兒園要根據區域劃分,有時還需排隊搖號,私立幼兒園收費又太高。」孫建波告訴記者。
提起入園難,文職人員程萬山也有同樣的感受。程萬山女兒所在幼兒園離家較遠,路況複雜,每天接送孩子都是揪心事。本想著自己轉改文職人員後,可以依據政策在支隊附近的幼兒園上學。可沒想到,因為錯過入園時間,全家人的願望未能實現。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支隊立即安排專人到駐地教育局、幼兒園走訪協調。今年,支隊3名文職人員的子女,順利在單位附近的藍天幼兒園辦理了入園手續,收費標準與現役軍官子女一致。孩子的教育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文職人員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
扶到點子上,幫到關鍵處。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年初以來,按照總隊的指示要求,支隊黨委和機關業務部門先後3次現場辦公,深入了解現役幹部和文職人員的工作生活情況,分類梳理出家屬隨調、子女入學、官兵涉法、公寓住宿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7個方面、16類問題,為他們實實在在排憂解難。
「官兵的需求,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總隊各級領導注重邁開步子、撲下身子,換位思考、深入調研,及時了解官兵期盼、傾聽官兵心聲,並根據文職人員需求點對點慰問幫帶,把熱切關心真正化為文職人員期待的具體舉措。年初以來,他們先後為現役官兵和文職人員解決了探親休假、家屬就業、來隊探親、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困難救助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