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訂閱,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逆潮ni
圖:網絡/侵刪
王俊凱在最新播出的《我們的樂隊》中講到一句話:「我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們內部喜歡的,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我覺得在照顧市場的同時呢,也可以試著用作品引導市場。我很欣賞小眾,也支持原創,但我們不應該用音樂是否主流去判斷音樂的好壞!」這句話是對於音樂圈鄙視鏈和標籤化的正確回應。
音樂圈的鄙視鏈和標籤化
就像臧洪飛在《吐槽大會》中的發言,音樂圈有一條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又看不起玩流行的。而這幫人、所有人瞧不起玩說唱的。
先暫且不去爭議臧洪飛說得對不對,但音樂的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的。聽歐美音樂的看不上聽日韓的,其中也包括學院派對野路子的輕視,音樂類型的歧視等。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
在《我是唱作人》第一季的對決中,高進的音樂往往是投票數目最少的。他表示許多觀眾明明喜歡他的歌卻不為他投票,好像投了他就是在支持口水歌,是在認同網絡歌曲。
《天賜的聲音》中丁太升對某期張韶涵、王晰的演唱的點評。他說到好的歌手應該向上突破,而不是向下兼容。這一觀點受到了很多人的爭議,就像王晰說得應該像花一樣向上開花向下紮根。
除了音樂圈的鄙視鏈,還有標籤化現象。就像是今年《我是唱作人》的播出,張藝興的首場表演《Joker》驚豔眾人,讓GAI、鄭鈞等人刷新了對於張藝興流量藝人的認知,這是對於歌手的標籤化體現。
就像是許多人的青春,汪蘇瀧、徐良、許嵩的歌曲被許多一直稱之為網絡歌曲。至今為止,他們也一直背負著這樣的帽子。不管他們的歌曲有多優質,他們多有才華,總是敵不過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王俊凱:用作品引導市場,不應該用音樂是否主流來判斷音樂的好壞
對於音樂,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區別。我們應該尊重音樂的多樣性,不應該用音樂是否主流來判斷音樂的好壞。現在出現的問題是,音樂人希望把音樂都劃到一個圈子中,希望自己的音樂都是屬於高級的那一層。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就像王俊凱所說的欣賞小眾,支持原創。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聽眾喜歡和不喜歡的區別,音樂本身就沒有正確答案!當然,其中的抄襲是另一回事。王俊凱的這一番言論圈粉無數,有許多網友在評論區表示王俊凱是很有思想的藝人!
音樂圈的鄙視鏈,只是一場盛大的誤讀。音樂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鄙視的。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王俊凱的這句話說到了很多的內心:「不應該用音樂是否主流來判斷音樂的好壞!」
音樂的是否主流取決於市場,那麼市場需求高的音樂就真的是所有人喜愛的嗎?倒也不見的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用音樂作品引導市場是可行的。對於音樂圈而言,尊重音樂是前提,享受音樂才是最終目的。你怎麼看待王俊凱的這句話?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華語女歌手熱度榜:鄧紫棋第一不可撼動,網絡歌手扎堆佔據前列!鄭雲龍翻唱《償還》致敬鄧麗君,梅溪湖佔據大龍評論區前排!《相信未來》在線義演:阿雲嘎三唱《就在這瞬間》,現場太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