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眾所周知,科技是社會的第一生產力, 從古自今我國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增長,只有這方面的成功才能從全世界中脫穎而出,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自從改革開發以來,我國所取得卓越成就也是顯而易見的,就連很多外國老百姓都不得不佩服中國的發展速度,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我們也在不斷地突破,向美好的未來靠近。
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據中國載人航空工程了解,我國新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以長徵五作為基礎,在進行改制和研發最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號」問世,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這火箭是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中最大的。 為我國空間站建設、深空載人探測等工程有了重要的支撐。不遠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我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正式運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在航空技術方面突飛猛進,造福人類。
圖為北鬥三號
北鬥三號
北鬥三號是第四個進行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繼美國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之後的,其作用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免費的約10米精度的定位服務,進一步提高導航定位能力,不僅如此,還增加了衛星搜救功能和全球位置報告功能,相比其他定位系統,這是我國的優勢。不僅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更走出世界,為其他國家提供這項服務,不僅展示了我國的形象,更促進了國家之間的相處,未來「北鬥」必將照亮發展的道路。
圖為九章量子原型
「九章」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技大學等一行人構建的量子計算機。目前「九章」是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最快的,只需一分鐘就可以完成。由此可見,這種速度是非常之快的。更是一個震驚中外的成就,這個實驗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意義,解決了非常多技術上的問題,這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實驗,現在從夢想走進了現實。相信未來我國計算機領域在全球領先,這一願望絕對不會太遠!
圖為「奮鬥者」號
「奮鬥者」號
「奮鬥者」號研製海試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國具有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領域中的技術實力。相比以往的「蛟龍」號、「深海勇士」到現在的「奮鬥者」號,一次次刷新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使中國在科技方面站起來了,中國科學家以嚴謹的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勇氣,為世界科研樹立了風向標。這不僅僅是向萬米深海迸發,而是要挑戰地球海洋的最深處,不斷突破「中國深度」,再次為中國科學家點讚。
近幾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在科技方面尤為突出,以上是2020年來我國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由此可見,我國科技的大跳躍,不僅讓中國人民以祖國為傲,更震驚了無數的外國媒體和技術人員,向他們展現出我國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可以引領世界的風潮,成為各個領域的領頭羊。(朱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