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品牌的營銷它的底層學科是傳播學,而且傳比播更重要,所以一個廣告能不能傳起來,能不能傳得廣、傳得久,就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其實從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就可以了解什麼樣的信息能夠傳起來。整體來說在傳遞效率方面:歌曲>諺語>口語>書面語。
首先是口語肯定是大於書面語的,因為口語更符合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習慣。比如「困了累了、喝紅牛」,大家經常會說困了累了,但是不會說「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然後諺語大於口語,特別是一些押韻的諺語。在古代很多人都是不識字的,那這些諺語能夠被大家口口相傳留下來就已經證明了它們傳播力。
比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還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等等。
押韻的話不僅更容易記,也更容易讓人相信。不管什麼話,只要一押韻聽上去就好有道理的樣子。比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完全沒有道理的一句話,但是很多人還是信。
所以押韻的廣告語也很多,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送禮只收老白金。」「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
最後是歌曲大於諺語,很多廣告語也會用到這個技巧,比如很多年以前的步步高,甚至專門寫了一首歌。再比如幾年前的拼多多,它的廣告語也是一首歌改編的,拼得多省得多,也很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