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
灑滿陽光的農家小院,暖意融融的炭盆炭火,從村頭村尾趕來的鄉親們,開心入座由數十張小馬扎、小板凳組成的觀眾席,興致勃勃地聽4位天心區「百姓名嘴」講述他們的故事和心聲。
1月8日下午,天心區暮雲新村屋場「陽光小院」裡,「就認這個理」天心區微宣講以美麗鄉村為宣講臺,將好故事、好聲音傳遍天心區鄉村屋場的田間地頭。
陽光小院裡,「百姓名嘴」激情開講
「抗疫路上,我們每個人都了不起。」新村屋場「陽光小院」的主人、「中國好人」湯俊傑以《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為題,率先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這個土生土長的長沙伢子,其實是一位雙下肢截肢的殘疾人,家中多位親人也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面對命運的重擊,他卻勇往直前,在眾人的關愛幫扶下,自立自強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2020年疫情發生後,湯俊傑憑著一雙義肢,當起憂心鄉親的「急先鋒」,第一時間採摘自種蔬菜150餘公斤、發動鄉鄰籌集蔬菜250餘公斤、募集口罩16000餘個。「8年的志願服務路,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點貢獻,我很滿足。」他說,這條路,他還會繼續走下去。
「湖南最美鄉村醫生」顏新豔,從為興馬洲居民守護健康、「醫」路無悔的從醫經歷講開來,袒露了她要一直當好島上居民「健康守門人」的不變初心。
「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楊士泉通過講述多位被服務對象主動加入志願者服務隊伍的身邊故事,展示了新時代雷鋒志願者們薪火相傳的生動實踐。
麗發社區黨支部書記丁甜從十餘載耕耘基層的生動經歷,講述了社區居民從「進城」到「融城」的感人蛻變。
藍天下的鄉村風景宜人,「名嘴」們的講述「聲入人心」。現場的村民認真聆聽之餘,不時為他們的堅定誓言齊聲鼓掌,為他們的感人故事溼了眼眶。
「黨員小院」「板凳課堂」拉近理論與群眾的距離
在天心區,遍布全區的「黨員小院」「板凳課堂」,拉進了理論與群眾之間的距離。這次活動,也是天心區建設學習型城區「五個一」活動之「每周一學」活動的第68期。
多年來,天心區堅持將理論宣講作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有效途徑,在全區廣泛組織開展「新思想進基層」理論宣講,充分結合宣講員實際和基層需求,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的宣講,精心打造精品理論視頻課6個,推出主題微宣講40餘個、理論宣講課程180餘個。
天心區創新性通過專家學者+「草根名嘴」宣講的方式,為新思想「傳好聲」,讓宣講面對面、實打實、心貼心。目前,天心區依託社科理論教育服務中心的宣教資源,充分吸納高校名師、模範榜樣、文藝人才、鄉土名嘴等加入天心講師團。注重從基層一線挖掘和選樹先進典型,堅持用「小故事」來說「大道理」,請身邊人來宣講身邊事,用身邊事來感染身邊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
天心區還制定並全網發布宣講菜單,實行「菜單式選學」和「針對性宣講」,使理論宣講與民眾需求有效對接。目前,全區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認這個理」等主題,精心組織了「新思想進基層」理論宣講活動500餘場,直接受眾8萬餘人次,在全區掀起理論宣講新高潮,讓新思想在天心大地「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