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節英)小麥倉滿囤圓,玉米堆如小山……2月24日,農曆正月十五,永年縣講武鄉小北汪村農民郝科向整潔的農家小院裡,前來領取土地流轉「二次分紅」的鄉親們笑聲不斷,處處充滿歡樂祥和。
「科向,春節前不是剛發了700元的承包費,咋又通知來領錢?這是發的啥錢呀?」60歲的土地流轉大戶郝紅祥高興地問。
「年前發的是最基本的每畝700元的承包費,經過核算咱們的糧食盈利不少,決定給大傢伙每畝再補發120元的紅利,這叫『二次分紅」。」郝科向一邊遞過紅包一邊笑著回答。
48歲的侯紅如前年秋天就把自家的7.5畝耕地流轉給郝科向,沒有了對耕地的更多掛牽,一家人可以一門心思地做門帘加工,一年下來能掙3萬多元。「我家七畝半地可不是一整塊兒,是零碎的三四塊兒,耕種收穫都挺麻煩的。流轉給科向後,每年能淨領五六千元的承包收入,還與土地徹底脫了鉤,現在和家人搞繡花門帘加工銷售,銷路也越來越廣,收入也越來越高了。」問起一家的收入,侯紅如顯得非常開心。
據郝科向介紹,全村及附近村已有大約500戶的村民把土地流轉給自己或參加了自己註冊登記成立的永年縣華翔糧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土地面積達到了12000多畝,這為土地化零為整、提高使用率和推行機械化作業提供了可能。由於實行了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生產資料能夠實行大批量採購,在農機、秸稈還田、播種、肥料、農藥等費用上要比普通農戶節省許多。
「我們還推行了測土配方施肥、節水栽培、小麥等行密植、玉米害蟲生物防治、雜草秋治、深松作業等技術,引進種植了蒿優02—1優質小麥、富硒黑小麥、冀豐223、鄭單958、矮單286等耐密型和永研四吃等糧飼兼用玉米,建成了1700畝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夏秋兩季糧食畝產達到了1500公斤以上,與河北光牌面業、杭州娃哈哈集團籤訂供糧合同,實現了訂單種植,價格比市場價格能高10%—30%。」郝科向說。
談起下一步打算,郝科向告訴筆者和現場的村民,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流轉的政策,自己對流轉村民土地和發展合作社更有信心。華翔糧食專業合作社將繼續發展社員,成立華翔健康食品農業集團,建立一套科學的有機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擴大建設有機小麥、玉米、棉花、黑綠豆、油葵基地,推行「社員+基地+工廠+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模式,成立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有機食品戰略研發中心,提高核心糧食產品等級,發展現代化食品加工、食用菌種植、畜牧養殖業、生態休閒觀光農業園等,為鄉親們贏得更多的收入。
「好!我贊同!」聽完郝科向的發展規劃,村民郝建廣情不自禁鼓掌贊同。「我也支持!」「我同樣」,小院頓時響起一陣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