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傢伙的聲音》根據1991年的真實綁架案改編,兇手至今逍遙法外

2021-01-08 翩躚舞態燕還鷺

韓國電影以其細膩的情感刻畫、巨細無遺的敘事風格和精美的構圖而聞名,當他們用這種細膩的敘事風格去描繪那些美好事物的時候,我們總會為其唯美而感嘆水已。可是當他們把同樣的這一切放在一些可怕的事物上去的時候,對於人性剖析的透徹則會讓人心驚肉跳了。我總說,韓國電影其實很殘忍,而他們的這種殘忍的底線在於他們對於醜陋人性觀摩之深入以及他們堅韌的抗擊打能力。

不管是作者、讀者還是觀影者,當一部作品裡的人物形象開始飽滿並且逐漸真實起來的時候,我們總會不由自主不自覺地同情他們,於是我們又會不自覺地渴望給他們一個完整而圓滿的結局,至少在我們創作完或者看完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不至於滿腔的無奈和絕望。而韓影卻似乎總在用他們獨有的細膩塑造起了人物之後收斂了這種本該有的同情憐憫之心再用他們巨細無遺的敘事風格和同樣精美的構圖給我們構建了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他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毀掉了我們曾經渴望過的美好。

電視臺主播韓京培的兒子被綁架了,綁匪打來電話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京培不得討價還價。京培與妻子智善都十分著急,無奈之下只好報警了,警方很快展開了調查。 警方的高科技調查方式對於狡猾的罪犯來說根本起不了作用。唯一有用的證據便是綁匪打來電話時被錄下了的嗓音。父母在等待歸家的孩子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無處表達自己的愛。極度抑鬱著。不知道孩子現在怎麼樣。犯人又是怎麼想的呢。那一聲冷笑有代表什麼呢。

世上沒有完美的犯罪計劃。卻因為公訴期。這個孩子就要這樣不明不白的離開。韓國片把人的心理和情感刻畫得很細膩,即便在處理這個需要冷靜和克制的題材時也如是。導演不去豐富其單一的敘事技巧,而是一味地煽情催淚和嘲諷警察。兒子在電話裡,對父親拼命的呼喊。他說,爸爸,救我。那樣聽話的孩子。想必,那是恐懼。然而沒有說痛,沒有說害怕。在失蹤後的第43天,依舊如此堅信,或是只能堅信,他強大的父親,會像往常一樣,拯救他於痛苦。那個中年男人,是他的神。

不容置疑,理所當然。即便他不敬畏上帝;即便他可以在母親禱告時,可以偷吃上帝所賜予的食物。男人在車上問孩子,我可以相信你嗎。孩子說,當然。回答沒有半點遲疑。44日,父子相見。兒子已是另外世界的人。那個被託於重任的神,最終承受背叛。如果兒子與父親相見,他會不會痛哭不止;他會不會握著男人的手問他,爸爸,我可以相信你嗎。男人能做的只有,站在悽悽江風中痛哭不止。罪犯44天對孩子父母的折磨,然而除了他的聲音,其他一無所知…

和《殺人回憶》一樣,一切都太過寫實,就好像身臨其境。演員們完美的演技,把絕望無奈的感覺發揮的淋漓盡致,表現希望和絕望交織的內心,同時也將社會中人性最本質的醜惡面顯露無遺,怒斥著社會裡最邪惡的犯罪。最後一段父親淚流滿面的對著電視和罪犯宣戰最終播放出他聲音的那段,也把故事推向了巔峰,震撼著每一個觀影者的心。算是一部極度抑鬱的優秀寫實電影,讚嘆它的同時,也不想再看第二遍啦。根據91年發生的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

到影片完成放映,已是16年華,過了韓國的有效訴訟期限。也就是說,即使抓到犯人,也對他無能為力。這是心痛的關鍵。影片最末,播放了真實版本的恐嚇電話的錄音,旨在喚起民眾意識,不要忘記這起案件。在每個不同體制的社會生活,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每日上演。不看不聽不想,只是一種逃避的藉口。怎樣低估現實或者高估理想,都無所謂,只是需得明白,有夢幻也有殘酷,這才是真實。那些夢幻或許是殘酷的一個留白,讓你有喘口氣的機會;那些殘酷是夢幻的中點,分隔綿延不止的夢臆。誰不是在樂觀和悲觀的交疊中掙扎呢?

相關焦點

  • 《那傢伙的聲音》: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結果至今懸而未決!
    近些年來,韓國在拍攝此類犯罪影片時,大多採用真人真事改編的手法,比如說《殺人回憶》、《孩子們》、《素媛》等等。根據1991年韓國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的電影《那傢伙的聲音》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1月29日,年僅9歲的李亨浩在家中附近的公園裡被不明人士拐走。李亨浩的父母發現了兒子失蹤的事情之後,立即報警,不久就接到了綁匪的勒索電話。
  •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真實案例改編《那傢伙的聲音》,結局令人淚目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真實案例改編《那傢伙的聲音》,結局令人淚目喜歡看韓國電影電視劇的小夥伴,不難發現韓國的影視題材很豐富,是因為他們很敢於反映社會問題,將真實案例改編成影視作品呈現在大眾的眼前。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真實案例改編的犯罪電影《那傢伙的聲音》。影片是根據1991年發生的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的,結局令人淚目。現在跟著小編來看看影片的內容吧。
  • 韓國電影《那傢伙的聲音》 根據一起幼童綁架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這時,家中的電話鈴聲響起,韓京培接起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陌生男人的聲音,在電話中,這個男子說出了綁架了尚宇的事實。如果他們想救出兒子,就必須按照他說的去辦。首先,在一天之內必須準備好現金,還需要韓京培在自己的車上安裝行動電話,並且電話響三聲必須接聽。第二天,韓京培按照綁匪的要求,在自己的車上申請了一部行動電話,又以個人名義向銀行借了一大筆現金。他一個人帶著現金去綁匪指定的地點交換人質。
  • 那傢伙的聲音令人顫抖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電影《那傢伙的聲音》是由真實案件改編。
  • 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其中三大未解迷案部部揪心
    《殺人回憶》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一部電影,案子至今未破。電影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片中男主激昂的演講了一番新聞對真相的追求,可是現實呢,很有可能是把質疑的聲音都壓下去,最後無可收拾的時候爆出來,或者成為一個謎團。當年的畝產萬斤也是類似的故事吧。6.《那個傢伙的聲音》影片根據1991年發生的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講述了孩子被綁架之後,孩子的父母與綁匪之間的鬥爭。是韓國三大懸案之一。
  • 韓國三大懸案之三:那傢伙的聲音
    圖為《那傢伙的聲音》電影海報,來自豆瓣電影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那傢伙的聲音》這部電影裡究竟講了什麼樣的故事。男孩死了,兇手卻逍遙法外,圖片來自電影截圖《那傢伙的聲音》的案件原型,就是開篇時我們所提到的「韓國三大懸案」中的「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 那傢伙的聲音:韓國三大未解謎案的銀幕重現
    ——《約伯記》第30章 今天的推送是講一部韓國的懸疑片,同時也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作品——《那傢伙的聲音1991年1月29日,在首爾鴨歐亭被綁架的9歲小孩李炯浩,44天後在漢江邊上他的屍體被發現。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並用威脅電話沉痛的打擊了李炯浩的父母。當時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蹤案」和「華城連環殺人案」被稱為是三大未破要案。這起案件很遺憾的已過15年訴訟期限。
  • 根據綁架案改編的電影大盤點 | 比電影更殘酷的真相
    代表影片:成龍、鄭則仕主演的《重案組》(1993-6)鄭則仕、秦沛、吳鎮宇主演的《綁架黃七輝》(1993-8)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香港當年轟動一時的王德輝綁架案改編。代表影片:薛景求、金南珠主演的《那傢伙的聲音》(2007)以韓國小學生李形昊綁架案為原型。
  • 《那傢伙的聲音》永遠都不該淡忘的記憶,兇手依然活在你我身邊
    大多採用真人真事改編的手法,可能正是如此,觀眾在看這些電影時往往能感到愈發的真實。今天這部電影也是根據1991年韓國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的電影《那傢伙的聲音》,該片與《殺人回憶》《青蛙少年失蹤事件》並列為韓國三大未解迷案。與後兩部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案件的兇手至今沒有抓到。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部部戳中淚點,你都看過嗎
    該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1991年3月26日,韓國大邱。就讀於城西小學的5個男孩子結伴上山,從此一去不回。該事件引起軒然 大波,雖然警方出動上萬搜查人員,卻始終一無所獲,孩子們的下落成為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該片原型為韓國"三大未解懸案之一"的"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 韓國三大懸案之《那傢伙的聲音》
    警方推斷兇手是30歲至39歲的男性,身高167cm至170cm,帶有首爾和全羅南道口音。警方在15年的時間裡共累計投入了15萬人力和10多萬警力,逮捕並調查了約420名嫌疑犯,分析了87份聲音和筆跡樣本,曾有抓捕到兇手的可能,但都被他機智地逃脫,同時贖金也被兇手取走。
  • 【韓流】來自韓國的恐怖聲音讓你驚悚一夏
    中文名:那傢伙的聲音主演:薛景求 / 姜東元 / 金南珠 / 金英哲 / 宋永彰 簡介:影片根據1991年發生的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
  • 7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看清人性的罪惡與醜陋……
    2009年,影片上映後,警察通過調查認定皮爾森是真兇。2012年電影改變現實,兇手皮爾森被遣返回韓國。《殺人回憶》根據韓國三大未解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真實事件改編。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發生的婦女強姦殺人案,15年後,追訴期已過,兇手仍未抓到,該案子終結,即使今後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本片站在了一個地方警察的角度去展現了整個事件的經過,因為設施資金人力等等的局限性,讓犯罪份子始終逃脫出警察的視線,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 韓國電影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合集A
    ,11年後,即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兇殺至今仍逍遙法外的故事。因此很多地方是根據猜測想像出來的。2011年,新片《孩子們》上映,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本案,劇情上更為有力,值得推薦。PS:這起被稱&34;的案件被稱為韓國三大未解謎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 兒子被綁架,綁匪索要2億仍殺人,這部電影,像極了白冰冰喪女案
    前幾天和大家分享了韓國三大懸案改編的電影:《殺人回憶》、《青蛙少年》、《孩子們》。三大懸案中,華城案已告破,其他兩個案子至今沒能抓到兇手。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三大懸案的最後一個案子——李亨浩綁架案。這個案子也被改編成了——《那傢伙的聲音》!
  • 韓國9歲男童綁架案回顧:15年追訴期已過,兇手是為財為何又害命
    1991年1月29日,住在韓國首爾江南區狎鷗亭的9歲男童李炯浩被人綁架,經過44天的周旋,在父母交贖金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3日,警方在漢江河邊發現男童的屍體。如今,15年的追訴期已過,兇手仍舊逍遙法外。
  • 九大世界未解懸案改編的懸疑驚悚電影
    曾經與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並稱,韓國三大懸案的另外兩起也都改編成了電影,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部真實懸案改編的懸疑片,這個是真懸疑,多高智商也不能看到一半就猜出兇手。那傢伙的聲音 그놈 목소리 (2007)由樸鎮彪編導,薛景求、姜棟元、金南珠、金永哲主演。影片根據韓國三大懸案之一,1991年發生的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1991年9歲幼童李亨浩被綁架後殺害。
  • 《救救我》、《信號》、《隧道》都是韓國真實社會案件改編!
    青蛙少年》、《孩子們》在1991年3月,當時5名小學生告知家人要去抓山椒魚(媒體誤報抓青蛙),不久便失蹤,11年後,因為一通匿名電話,5人屍體在臥龍山被找到,但都已化為白骨,警方起初認定為迷路後凍死,但是屍體發現當時,五具屍體呈上下疊放,運動服的袖口還用奇怪的方式緊緊綁住,最上面孩子的身上壓著一塊大石頭,根據屍骨上的骨折和槍傷,警方後來才改為一起蓄意殺人埋屍案
  • 韓國三大懸案之李亨浩綁架案:兇手縝密到毫無破綻
    Hi,各位久等了,今天吉利給大家講一講韓國三大懸案其中的李亨浩綁架案,該案件發生於1991年,當時轟動整個韓國,匪夷所思的是這麼多年過去,真相至今未知,兇手至今逍遙法外。9歲的李亨浩一家三口住在韓國首爾著名的富人區,父母離異,他和父親以及繼母一起生活,父親從事新聞行業,家庭條件不錯。
  • 十部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現實往往比電影更為沉重!
    熔爐類型:劇情導演:黃東赫主演: 孔侑 / 鄭有美 / 金賢秀本片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校長和另外幾名教職員從2000年開始經常對該校的殘疾人學生實施性暴力。據了解,受害學生有十餘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