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品的犯罪紀實類電影,即便在世界影壇上都首屈一指,擁有一席之地,是同類型的犯罪電影中的翹楚。大多採用真人真事改編的手法,可能正是如此,觀眾在看這些電影時往往能感到愈發的真實。
今天這部電影也是根據1991年韓國李亨浩綁架事件改編的電影《那傢伙的聲音》,該片與《殺人回憶》《青蛙少年失蹤事件》並列為韓國三大未解迷案。與後兩部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案件的兇手至今沒有抓到。
正文來了:
一幅溫馨的畫面
母親一邊按住胖嘟嘟的兒子尚宇的腳踝,監督他做仰臥起坐減肥,一邊看著電視裡播送的新聞——新聞節目的主播正是這個家庭的父親。
此時新聞上播放的是一個綁架撕票的案子,殘忍的綁匪正在指認埋屍現場,受害者的家屬在一旁崩潰大哭。他絲毫沒有意識到一場綁架案將要發生到他的身上。
一切都很正常的,媳婦每天準時播放老公的新聞,並為9歲的兒子量體重,減肥,是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兒子賢宇,為了成為像父親一樣的新聞工作者出現在電視上,他不斷的減肥,雖然成績不好,還是個小胖墩,但父母從來不嫌棄他,把他當成寶。
一天,母親讓兒子在公園跳繩減肥,自己在家中準備晚飯,但9歲的兒子卻離奇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個空空的鞦韆,妻子告訴了上班回來的丈夫,商量該不該報警。正巧電視上播放的是昨天的綁架撕票案,這時丈夫的心中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忽然家裡的電話響了。接起電話,那邊卻毫無聲息,丈夫詢問地喊了幾聲兒子的名字,那邊卻把電話掛了。夫妻倆正納悶,第二個電話又打了進來。這次對方說話了——他就是帶走了尚宇的人,並告訴夫妻準備好一億(韓幣)贖金而且不能報警,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接著丈夫開始從銀行貸出一億韓幣,按照綁匪的要求把錢放到車上面,此時妻子已經在家為兒子接好了洗澡水、準備豐盛的晚餐等著丈夫帶著孩子回來。可是,他們面對的是看不見的對手,這個在電話裡冷笑的男人,不斷更改見面的地點,耍猴般戲弄著這對幾近崩潰的父母。
在萬般無奈下妻子選擇報警,警方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監聽他們的電話,並且動用了高科技調查手段,但這些對於狡猾的高智商罪犯來講一點作用都沒有,除了綁匪打來的11通電話,毫無任何其他的線索。警方甚至連犯人的長相都不知道,唯一的線索是犯人那陰鬱且冰冷的錄音。
讓人痛恨的不僅是兇手,還有電影中無能的韓國警察,在韓主播焦急萬分的時候,警察們居然還想著找他要籤名。
為了能夠儘快掌握更多的線索,警察躲在丈夫的車中監聽丈夫和綁匪的通話,可是綁匪太過聰明,被發現後警告了丈夫,並且把交易地點換成了機場。為了證明自己,丈夫不顧一起的甩掉了跟著他們的警察,並且上了纜車。
在纜車上眼睜睜的看著綁匪把車開走,夫妻兩人無能為力。最讓他們失望的是尚宇並不在綁匪讓他們去的那座山上,而躲在韓京培車後備箱的警察也被綁匪打暈後扔了出來。這個綁匪又給韓京培打電話,要求必須在交出一億的韓元才可以。
同時也給韓京培聽了尚宇在電話那頭的求救聲,這讓原本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小兩口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是警局的技術人員卻得出尚宇的求救聲只是磁帶錄音。
韓京培抱著一絲僥倖的心裡匆忙的趕去了綁匪說的交易地點—遊樂場,來到熱鬧的旋轉木馬這邊,丈夫來到售票處,將錢袋放在了售票窗口那裡,然後衝去木馬上尋找尚宇,丈夫爬進欄杆裡,衝上正在旋轉的木馬上,卻並沒有發現尚宇,而在在人群的掩護下,綁匪不動聲色地拿走了錢袋。
直到44天之後,韓尚宇的屍體在下水道被發現,法醫鑑定的死亡時間是在被綁架後的第二天。
在這44天裡,綁匪打來87通電話,得到了2億元的贖金,這對可憐的父母歷經希望、懇求、焦慮、憤怒、抓狂、絕望,瀕臨崩潰……最後,他們等來的卻是噩耗。
影片的最後,丈夫在新聞上播報兒子被殺的新聞,痛哭流涕凝視著鏡頭,
這樣說道:
我恨所有警察,因為你們就是無助的坐著傻等著。
我不需要你,我不需要上帝!
沒有完美的犯罪,我會一直追查你,哪怕到世界的盡頭,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要抓到你!
其實罪犯並沒有很高明,但警察卻是真的很愚蠢。在罪犯還未徹底銷聲匿跡之前,其實不是沒有機會抓住他,但是警察卻選擇了等待結果,自事發的1991年至今已經過去二十多年,兇手可能依然活著,活在你我身邊。
「有些事情,我們永遠都不該淡忘。」此片僅限紀念9歲男孩李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