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歷來沒有什麼存在感,我們所擁有的話語權與我們如此龐大的體量格格不入。在「輿論」這一戰場上,中國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但是從今年開始,中國將西方國家的「輿論霸權」狠狠地撕開了一個口子!
中國為什麼總是在國際上失去「輿論」高地?
1、導致這個結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對所有來自外界或者說國際媒體的言論都採取的防禦狀態。幾乎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去國際媒體或者社交平臺上與那些誣衊中國的言論進行反駁。沒有足夠的中國人去發出中國的聲音,那麼西方世界的人們就會聽信他們媒體的言論,媒體怎麼描述中國,中國就是怎麼樣。可笑的是,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外國人以為中國人都頭戴鬥笠,扎著長長的鼠尾辮。
2、其次就是價值觀的問題,西方世界國家無論是媒體還是普通國民,都有著對民主自由制度的絕對自信,對非西方道路的鄙視甚至是仇視。這就使他們天生對迥然不同的中國產生不了好感,在這種統一的價值觀下,所有針對中國的言論都很容易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追捧。
圖為美式「民主」
中國媒體並不弱
為何我們的一些商業性媒體不能夠衝出國門,和國外媒體「幹一架」呢?如果僅僅從「戰鬥力」方面來看,中華文化下養成的知識分子絕對不會弱,甚至可以做到一個頂倆,針砭時弊可是中國文人的一大特色,咋放到和國外就慫了呢?國內媒體在針對中國時事上所發出的言論不可謂不尖銳,所引發的思考也不可謂不深刻,能非常好地引起眾多普通人的共鳴,把這一點用在國外,何嘗不能奪回輿論高地。但其實,如今的眾多資深媒體人,剛好是改革開放初期,深受西方文化衝擊的那一群人,他們自己就不對本國抱有自信,在面對國外的抹黑時,明知道是造謠也沒有那股去反駁的文人意氣。在這一點上,甚至還不如我國的網友們。
中國在輿論戰場的反擊!
就在前不久,趙立堅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澳大利亞士兵虐殺阿富汗民眾的諷刺畫,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澳大利亞直接炸鍋,媒體乃至總統齊上陣,瘋狂抹黑中國在「造謠」,要求中國道歉。「漫畫事件」是中澳兩國之間的激烈交鋒,涵蓋外交戰和輿論戰,放在平時,西方媒體一定蜂擁而上對中國進行批判。然而,這次則不同,澳大利亞總理被中國摁在地上摩擦,支持澳大利亞的國家稍一露頭就被中國給徹底「懟」回去了。法國和紐西蘭曾站出來為澳大利亞辯護,但是都被華春瑩以十分精彩的言論給打了回去。無論是國際輿論還是國內輿論,這場輿論戰都是我方大獲全勝。
圖為趙立堅漫畫事件
社交媒體是近年來崛起的,對抗傳統媒體最好的方式。例如川普雖然在傳統媒體上不被待見,被眾多媒體人所抨擊,但是他仍然可以「推特治國」,充分利用了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在這一點上,中國完全可以借鑑,之前的「漫畫事件」也正是從推特上爆出來的。當傳統媒體被西方價值觀所綁架的時候,社交媒體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其實這也正是我國文化輸出的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單單一個網紅李子柒,就能在youtube上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她用她的視頻告訴了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中國其實是這個模樣。
圖為中國網紅「手工耿」在國外受歡迎
澳大利亞之所以會如此暴跳如雷,是因為我們踩到了他們的痛處,中國在輿論上開始能夠對西方世界進行對等的攻擊,而不僅僅只是自辯。我們必須認識到,在輿論這一戰場上,防守和龜縮是贏不了戰鬥的,必須要進攻才能獲勝。(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