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處境以及輿論宣傳戰

2021-02-07 清風談國際

我國的處境以及輿論宣傳戰

      一、我國的處境目前是即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馬上就迎來曙光。這個時期也是"非常期",壓力增大,付出代價也會增加,但這種相互消耗性的投入是值得的。

       (1)西方媒體心知肚明,在疫情應對、關心人民生命健康、如何有序在疫情下發展經濟方面,西方敗了,而且敗的非常慘,更多的西方普通老百姓知道了真相,雖然心有不甘,但西方面對的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如果再深挖從社會體制與有效治理,行政能力角度,這場疫情讓中西整體對比就更加顯性。

      由於我國在疫情方面處於相對安全的"孤島",所以西方一方面嫉妒,一方面想故意給我們帶來病毒,指責我們的防疫政策就是這個目的,但它們不可能成功,從石家莊疫情反應看,用迅速高效準確來形容不為過,所以西方媒體只能失望或者絕望的製造假新聞糊弄西方老百姓。

       BBC最近在中國突然"名聲大噪",原因是製造假新聞 。雖然西方製造關於中國的假新聞已經司空見慣,但這次由於太假讓西方普通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這些從事新聞工作的西方記者何嘗不知道每製造一次關於中國的假新聞,自己的名聲就降低一次,美國的CNN就是例子,現在CNN在中國幾乎成了過街老鼠,在中國沒有任何影響力了,BBC目前正在走這條路。對BBC、CNN之流媒體,到它們在西方的公信力象在中國一樣的時候,就是它們的末日。

         這種靠製造假新聞而博取眼球,使得BBC這種世界級的媒體已經淪落到英國太陽報這種級別的小報層次了,所以只能算是面臨困境的哀嚎!

       (2)撒克遜族在做垂死掙扎。所謂人權、自然價值觀,言論自由是英美集團與猶太資本集團勾結後的蠱惑非西方族群的工具。

       首先美國人的"言論自由"之燈已經熄滅,它們開創了禁止現任總統言論自由的先河,這個事件的影響才剛剛開始,以後會逐步發酵。當西方強權霸權再以言論自由忽悠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時,只要輕輕的拿美國禁止川普發言這個例子,西方的面子就會掛不住!

      其次西方媒體也在分裂。目前英美集團的媒體鼓譟的厲害,主要是撒克遜族人看到掌控世界的日子不長了,發自內心而絕望的哀嚎。

      從佔領華爾街到今天佔領國會大廈,美國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一次次的被踩到腳下,而疫情應對又把美國所謂的醫療、福利衝擊的七零八落。

         二、美國亡我之心不死,垂死掙扎在所難免,我們面臨的局面會更加複雜。

     (1)關於輿論宣傳戰,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說得非常清楚:今年政法工作要認清世情、國情、黨情、敵情、社情、疫情和輿情。陳一新稱,中國崛起是一大變量,既是自變量也是因變量,國際格局發展態勢對我有利。

       「美國遏制打壓是一大威脅,既是遭遇戰也是持久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大考驗,既是風險挑戰也可危中轉機,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將會對全球各方面造成重大影響。」

         (2)境內外敵對勢力從未停止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新疆暴恐風險仍存,涉藏反分裂鬥爭形勢複雜,反中亂港勢力妄圖策動「顏色革命」,臺灣當局「臺獨」活動加劇。

       網際網路可能成為輿論風險的策源地、傳導器、放大器,各種錯誤思潮會藉機泛起,經濟社會問題也易向意識形態領域傳導,具體問題演變為政治問題、局部問題演變為全局事件的風險不容忽視。

         (3)我國目前仍然爭取美國人,「謀劃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相關舉措」「嚴密防範打擊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推進香港國安法實施」等。

        (4)司法準備基本部署完成。在10日舉行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最高法方面強調,依法嚴懲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等犯罪,深入推進反滲透反間諜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鬥爭,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5)我們在完善關於貿易戰的相關法律,2021年1號文件——《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並自即日起開始實施。實際是對中美貿易戰階段性總結,即兩年的中美貿易戰打下來,我們的結論是:美國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我國也不象想像的那樣弱,我們面對美國可能繼續打貿易戰做了充分準備,策略基本上是"力爭談,爭取和,不怕打"。從總結貿易戰經驗教訓看,如果美國繼續升級貿易戰,中國的反擊會刀刀到肉。

        三、疫情重創西方,金融的灰犀牛正快速向西方奔馳。

     由於應對疫情不當,西方政府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封鎖怕影響經濟,不封鎖會大幅度感染,所以西方想出了歪招:集體免疫,現在已經證明集體免疫是西方各國政府無人道的行政,造成大量無科學常識的民眾感染,國家開支增大,赤字上升。

        目前西方都採取了發錢度日的辦法,比如川普臨下臺還給每人發2000美元,許多人認為是好事,但只發錢而沒有進項國家是無法維持正常運轉的,都指望著從外部掠奪取得補充,如果掠奪不到就只能等翹辮子!

         這個方面恰恰是我國最為警惕的。我國為預防西方為轉嫁危機,採取了幾條措施:第一經濟發展方面採取"雙循環",由於中美貿易戰的提醒,讓我們不得不提前預防最複雜的局面,兩條腿走路更為保險。第二就是發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這是應對西方集體發難的策略。

         如果西方抱團取暖針對我國,則我國可暫時的採取內循環,讓西方討不到便宜,激發它們內鬥同時激活它們的金融危機暴發。

         國內則強化金融管理。大家看到最近處理了金融、證券方面的四隻虎,實際是強化管理的舉措,特別是賴XX被判死刑就是例子,警告個別吃裡扒外、損害國家金融安全的敗類,怎麼吃進去就怎麼吐出來。而對昆蟲公司的動議也是為了金融安全,預防它們吸金後解套跑路。據說央行已經準備接手處理昆蟲公司的某壩借貸平臺,也是預防金融暴雷。

        只要中國做好防守,讓西方無處下口,西方的金融災難暴發就不會太遠,到時候無非要麼是"講救援條件",要麼是我活西方翹辮子。


相關焦點

  • 扎克伯格成輿論中心,種族歧視者盯上中國
    華人的處境是前所未有的艱難!因為疫情爆發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一直在針對我國,稱病毒是在我國發生的,是中國人將病毒傳播到了全世界,要對我國進行徵討,在輿論的惡意引導之下,國人和華人,甚至亞裔在國外的生存空間都被大大壓榨!疫情期間發生了很多華人在海外被襲擊的事件,知道現在還沒有任何平息的跡象,甚至我國的大使館都數次發布消息讓國人在外注意安全,保證自己的安全是首要前提!
  • 香港皓天國際集團旗下品牌,門店宣傳戰之:傳單技巧!
    香港皓天國際集團旗下品牌,門店宣傳戰之:傳單技巧!2021年01月11日 19:36:22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品牌門店傳單內容設計宜簡單、粗暴、直擊痛點。  現在市場上大部分餐廳的傳單設計嚴重缺點就是:內容太多!
  • 林輝鋒 、黃寶撰:吳佩孚逝世後的社會輿論反應
    該報導甫一面世,輿論便為之譁然。《申報》、《大公報》(重慶版)、《大公報》(香港版)、《新華日報》以及寧波《國民日報》等紛紛予以轉載,此後一系列雜誌亦予以刊發,當時即有人稱對於「遇害說」是「堅決相信的」。蓋民眾早已對「壽終說」有所懷疑,《中央日報》既言之鑿鑿稱吳佩孚係為日方殺害,空穴來風,事必有因,雖然對關鍵人物的姓名秘而不宣,仍然不降低其影響力。
  • 林輝鋒、黃寶撰:吳佩孚逝世後的社會輿論反應
    2該報導甫一面世,輿論便為之譁然。《申報》、《大公報》(重慶版)、《大公報》(香港版)、《新華日報》以及寧波《國民日報》等紛紛予以轉載,此後一系列雜誌亦予以刊發,當時即有人稱對於「遇害說」是「堅決相信的」。蓋民眾早已對「壽終說」有所懷疑,《中央日報》既言之鑿鑿稱吳佩孚係為日方殺害,空穴來風,事必有因,雖然對關鍵人物的姓名秘而不宣,仍然不降低其影響力。
  • 中國2020年「輿論戰場」翻身仗!撕開西方「輿論霸權」!
    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歷來沒有什麼存在感,我們所擁有的話語權與我們如此龐大的體量格格不入。在「輿論」這一戰場上,中國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但是從今年開始,中國將西方國家的「輿論霸權」狠狠地撕開了一個口子!
  • 囂張的喬安娜被張偉麗擊敗後,波蘭人網絡輿論,對此有何看法?
    波蘭選手喬安娜輸掉比賽的處境也不好過,這與賽前的囂張跋扈形成了巨大反差。喬安娜為此前PS仿佛面具照向大眾致歉,也在賽後採訪恭喜肯定了張偉麗獲得冠軍。更解恨的是,在波蘭本土也掀起了輿論風暴,媒體刊登了喬安娜的賽前賽後對比照,明顯是在諷刺喬安娜的失敗,以及被張偉麗胖揍到已經變形的臉。波蘭吃瓜群眾也是一片譁然,畢竟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賽前信心滿滿的大神,最終輸掉比賽。
  • 輿論:懸在虛空的大地?——李普曼《公眾輿論》閱讀札記
    輿論:懸在虛空的大地?——李普曼《公眾輿論》閱讀札記黃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本文發表於《新聞記者》雜誌2005年11期「輿論」這個東西有點「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味道,觸摸不著又無處不在。不過這一概括的確重要萬分,因為正是這公共討論的基礎以及由此產生的公眾意見,一直被公認為是西方民主憲政和理論的基石。可李普曼以為這無異於天方夜譚。從交流的角度,形成米爾斯那樣的討論首先需要材料,至少對有關討論對象的基本情況要有相當的了解,否則就像無米之炊,哪怕具有最好的良知也不免無的放矢。
  • 堅決打贏戰「疫」輿論鬥爭主動仗
    關鍵詞:戰「疫」;輿論鬥爭;現實舉措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需要同時打贏戰「疫」輿論鬥爭主動仗。
  • 段子、公知與水軍:美國大選期間的中國輿論場
    回顧大選期間的各種「紛爭」,可以看到在前期,大選結果充滿的不確定性,在境內輿論場引發出一輪討論高峰;後期,美國選民對立情緒嚴重,同時出現抗議示威和上街慶祝活動,相關信息傳回國內輿論場,刺激了第二輪討論高峰的出現。梳理發現,除了常規的針對美國大選程序規則的介紹、對大選結果的預測及對中美關係影響的分析等議題外,兩輪輿情高峰所折射出的國內網民心態方面的表現及變化也值得關注。
  • 一隻狗的生存處境
    說起關於狗的名片,無論是美系的《101斑點狗》,還是日系的《忠犬八公物語》,比起我國電影中緊貼現實的Hard模式,還是顯得太過夢幻和溫情。1995年,導演寧瀛拍出了反映北京「限狗令」的《民警故事》。一條狗的生存處境,讓「抓狗者」與「救狗者」的命運都被牽連,讓立場開始對立,讓利益開始對決,從來都應該是一個值得謹慎思考的問題。一條狗的生存處境,又像是個生活的隱喻。
  • 《誰是第三者》:師生戀禁忌的背後,是輿論對女性的壓迫
    究其本質,「師生戀」道德禁忌的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是:輿論對女性的壓迫。在過往保守的思維觀念之下,師生戀的問題癥結,被歸為年輕女性的不自重、「第三者」的插足,而忽略了男性的責任缺失與道德汙點。女性作為輿論的弱勢方,其「被壓迫」與「被審視」的處境,早在30年前的電影《誰是第三者》中已經給出了很深遠的探討。而影片之大膽前衛,放在今天都足夠震撼人心。
  • 辛巴被"輿論"裹挾的,會面臨"新生"嗎
    辛巴被"輿論"裹挾的,會面臨"新生"嗎 來源:資訊中國 • 2021-01-12 11:36:49 在這個全民直播的時代,如果你大紅大紫,就要隨時接受炮火的洗禮。快手主播辛巴的燕窩事件,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
  • 後沙月光本尊:警惕中國輿論場不帶槍的「皇協軍」
    英國佬的爆料被有意淡化,過濾,什麼是熱點,什麼不是熱點,並非以事件的重要性排列,而是有一股力量在操縱網絡輿論場。英國智庫拿太君的金票,日本大使館直接掏錢,經費自然來自外務省,2016年,日本外務省的文宣公關撥款達7568億日元(約405億人民幣),這筆錢絕大部份用到了哪國?英國嗎,當然不是。中國有沒有人拿外務省經費在為日本做文宣工作?
  • 草本食用油與木本食用油區別以及我國油料未來發展規劃
    我國油料未來發展規劃我國是一個食用油大國,每年的消費量接近4000萬噸,除花生油、芝麻油可以實現自給外,其它食用油自給率不足40%。隨著國際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迫切需要提高國內油料生產能力,擴大種植規模。
  • 甲午戰爭後日本壞事做盡,輿論卻還偏向日軍,只因清朝做一蠢事
    現在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出了高度文明,再也不是那個,籠罩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下的生活,我們有了更加先進的思想,有了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人們也不再從一面看事情,輿論總是能主導,事情的動向。因為在輿論的推動之下,人們更容易偏向,具有輿論優勢的一邊,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件,在我國近代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情,那是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相信大家對於這場戰爭都不陌生,我國是失敗的那一方。
  • 完美分析丨許曉諾處境太艱難!如何破局?
    在各方粉絲支持下,許曉諾重回人氣第一名,但是她的處境其實並不樂觀。看中肯派評論員阿勳給曉諾支支招。但反觀今日的許曉諾,處境之不利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過了曾嘉琪。她的處境有多不利呢?她最忠誠的盟友曾嘉琪已經淘汰。她之前的站隊選擇,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跟人氣同樣很高的3W站在了對立面。順帶她一直都不喜歡的Jason。對可兒她沒有明確的劃清界限,態度曖昧,這樣的不定時炸彈放在她身邊,讓人心驚膽戰。
  • 李商隱經典的一首詩,別出新意的揣摩神話,解讀了自己的處境
    高中進士與娶妻看似是風光的兩件事,不曾想是禍患的起源,自此李商隱一生都陷於黨派和感情的糾葛之中,而李商隱在仕途的處境就如同他一首詩中的處境一樣。今天小編就要向大家推薦李商隱的一首詩,這首詩完美地解讀了李商隱處境的孤寂,那就是《嫦娥》。《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首詩或許大家一看到「嫦娥」名字就知道是詠嘆嫦娥的詩。
  • 談談我國的原生觀賞蝦以及由其改良而來的觀賞蝦
    蘇蝦眾所周知,水晶蝦是由日本玩家選育改良而來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水晶蝦的原生品種,蜜蜂蝦,卻是產自於我國本土的一種原生蝦。而且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觀賞蝦,都是我國的原生蝦種以及其改良品種。黑殼蝦講原生觀賞蝦,勢必繞不開黑殼蝦。黑殼蝦,物美價廉,而且性情溫和,雖然偏愛葷腥飼料,但是對藻類尤其是絲藻也是來者不拒,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被用來進行除藻。
  • 解讀┃做好新形勢下輿論引導工作的科學指南
    增強輿論引導自信,關鍵在於準確把握自身優勢、清醒認識自身不足、科學判斷未來發展。新聞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要講大局、顧大局,識大局、為大局。我們要胸懷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把各種問題放到大局中去考慮、去掂量。只有這樣,輿論引導才能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定位、把好導向,提高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否則,就可能以偏概全甚至產生誤導,影響或幹擾大局。  把握大勢,就要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