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冰川又是情況糟糕的一年

2020-11-19 騰訊網

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冰川,位於瓦萊州的阿萊奇冰川表面從其底部開始每年降低五米以上。Keystone / Anthony Anex

儘管今夏氣溫相對較低,但瑞士冰川仍在融化。兩位攝影愛好者的照片顯示了阿爾卑斯山正在發生的變化。

今年瑞士「 7月份典型的夏季炎熱並沒有特別明顯」,炎熱天數「大大低於」 2019年7月。

聯邦氣象辦公室(MeteoSwisse)月報證實了瑞士民眾的感受:除前幾天外,到目前為止,今年夏天還沒有過去兩年那麼悶熱。

這對於老人、病人、孕婦以及高危人群來說是個好消息。對於那些在山區度過夏天,觀察阿爾卑斯山冰川健康狀況的人來說,也是個好消息。

瑞士冰川記錄網(GLAMOS)主任馬蒂亞斯·胡斯(Matthias Huss)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根據對六個冰川進行的中間測量結果,今年的情況要好於最近的極端年份。

然而,「對於冰川來說,2020年也可算是糟糕的一年,因為我們觀測到冰川的總量大大減少。」馬蒂亞斯·胡斯指出,氣溫比過去兩年低,但冬季末的積雪(保護冰川免受太陽光線侵蝕)並不厚。

通過圖像能看到的變化

1850年來,阿爾卑斯山冰川總量減少了近60%。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在《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冰量減少最為嚴重。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地理系的克裡斯蒂安·索默(Christian Sommer)評論說: 「瑞士有最大的冰川,但也有最高的冰川融化速率。」 例如,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冰川,位於瓦萊州的阿萊奇冰川表面從其底部開始每年下降五米以上。

但僅憑數字還不足以了解冰川正在發生的事,以及冰川的後退如何改變整個阿爾卑斯山的景觀和生態系統。因此間隔數年拍攝的冰川照片具有很高價值。例如,丹妮拉(Daniela)和西蒙·奧伯利(Simon Oberli)十多年來在其網站GletscherVergleiche.ch上記錄了瑞士冰川發生的許多變化。

瓦萊州羅納冰川,海拔2210米。照片拍攝於2007年6月28日(上)和2019年7月5日。Copyright By Simon Oberli,

瓦萊州朗格冰川,海拔2068米。照片拍攝於2006年10月16日(上)和2016年8月22日。 Copyright By Simon Oberli,

瓦萊州格裡斯冰川,海拔2500米。照片拍攝於2003年8月19日(上)和2018年9月27日。 Copyright By Simon Oberli,

相關焦點

  •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 為什麼會出現粉色冰川?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 為什麼會出現粉色冰川?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冰川突然出現粉紅色冰和雪的神秘外觀,引發科學界高度關注。
  • 瑞士冰川崩塌,阿爾卑斯山被蓋...
    「出門就是蒸桑拿」絕不是笑話 雖然總是調侃著 這個溫度願意陪你外出的人 妥妥都是真愛 但每年見長的高溫天氣 卻提醒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全球變暖的情況日益嚴重了
  •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那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全球變暖藻類生長染紅冰川#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據外媒7月5日報導,義大利北部的普雷塞納冰川部分地區首次出現了粉紅色的雪。據悉,這一現象是由於雪融化時藻類生長,同時使冰的顏色變深,而藻類又通過加速吸收輻射而增加了雪的融化速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 阿爾卑斯山的冰川什麼水平?絕美秘境正在消失,你給打幾分?
    因為緯度夠高,所以為大雪提供了溫度低的條件,想看冰川,也可以選擇歐洲,因為歐洲有著舉世聞名的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貫穿歐洲很多國家的大陸,歐洲一些知名的河流都是以阿爾卑斯山的融雪為起源。就像萊茵河、多瑙河之類的名河,大都是以純潔、清澈、冷冽如寶石之類的詞而被大家所熟知。
  • 阿爾卑斯山,瑞士之魂!
    ,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12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約4000平方千米,被世人稱為「大自然的宮殿」和「真正的地貌陳列館」。 ▲世界遺產——阿萊奇冰川,是歐洲最長、最大的冰川。
  • 《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
    《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時隔一年更新了第二集,很多人直呼過癮,兩集根本不夠看。
  • 什麼是阿爾卑斯山穿心之旅?瑞士瓦萊州來震撼你了!
    總計有12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雄偉山峰這其中一半,被瓦萊州囊括其中玩轉瓦萊州=穿越阿爾卑斯山的心臟!阿萊奇冰川長達 23 公裡,最大深度達 900 公尺。專家曾測試:若整條冰河融化,可供全球人口每人每天一公升飲用,且長達三年之久。阿萊奇冰川的壯闊之勢,震撼了無數到訪的旅客。Photo: www.aletscharena.ch雖然少女峰被許多人認為是欣賞阿萊奇冰川的最佳地點,因為在那裡可以看到冰河的源頭。
  • 阿爾卑斯山在哪個國家,世界著名雪山大盤點
    勃朗峰山頂上白雪皚皚,約有200平方公裡為冰川覆蓋,山上設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體育設施,是登山運的勝地。勃朗峰山峰雄偉,風光旖旎,為阿爾卑斯山最大旅遊中心。登上勃朗峰舉目四望,法瑞意三國的阿爾卑斯壯麗景象盡收眼底,群峰崢嶸,甚是美麗。四、阿爾卑斯山的水源發源地
  • 格陵蘭島冰川變黑,多地環境遭受破壞,地球已經變了!
    格陵蘭島冰川變黑,多地環境遭受破壞,地球已經變了!今年很多新聞報導,似乎都和溫室效應有關,很多冰川都出現異變,前段時間內南極圈出現了「西瓜雪」,北極圈內山火熊熊不斷。轉眼到了7月初阿爾卑斯山竟然出現了粉紅色的雪,似乎都和地球的環境變化有很大關係,對於這些現象的發生,科學家們也比較納悶,隨後開始了研究探索,初步研究發現生成不同的雪的原因是因為藻類植物。
  • 阿爾卑斯山的生靈史詩
    阿爾卑斯山,一條綿延1300公裡的巨大山川,成百上千座3000多米高的雪山封鎖住的冰川足有上千萬立方米,含氧量低得殘酷,荒野、峭壁、狂風,長達8個月的漫長冬季,最低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在這人跡罕至之地,大自然展現著令人窒息的神秘之美,動物們上演著在極端條件下尋求生存的生靈史詩。
  • 戈爾納格拉特:《夜班經理》的取景地,俯瞰戈爾內冰川全景!
    還可以看見阿爾卑斯第二長冰川——戈爾內冰川(Gorner Glacier)纏繞其中,緩慢移動、靜靜消失著。不過很多時候,走出火車,眼前一切都被風雪遮蓋,只有白茫茫一片。出行前切記至官網查看天氣情況。來到這裡,瑞士阿爾卑斯山的眾多著名山峰,如歐洲最美的馬特杭峰、阿爾卑斯第二高峰羅莎山、布賴特峰、小馬特杭峰,上、下羅特峰、瑞士境內最高的多姆峰,都歷歷在目。 推薦一早上山,可以在高山湖看到平靜如水的湖面和美麗的馬特宏倒影。
  • 全球變暖也擋不住阿爾卑斯山升高,測海拔居然靠宇宙射線
    一項關於新的研究表明,瑞士阿爾卑斯山正經歷著高速增長,該山脈的一部分上升的速度快於其被侵蝕的速度。 這一發現與之前兩項研究的結論背道而馳,前兩項研究表明阿爾卑斯山既沒有增長也沒有萎縮。
  • 這是一輛通往探索的「冰川列車」
    正如Gray所說:「只有在阿爾卑斯山,你才能在山的一側找到隧道,它可以把你帶到山的另一側。」最新播出的這一集分為五部分,他們搭乘著世界上風景最美的列車——冰川快車,從Zermatt前往St. Moritz。這部影片跟隨三人一起探索了原始山谷,高聳的山峰和傳說中的瑞士山區小鎮。
  • 海平面上升,主要不是因為冰川融化?
    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更是接連不斷:兩極冰雪迅速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世界各地森林火災越來越嚴重,夏天都變得一年比一年熱……而現實情況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糟糕。10月13日,在「國際減災日」特別直播中,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魏科副研究員和北京林業大學劉曉東教授,就「氣候變化危機」作了全面介紹。有一些事實,你一定沒想到。
  • 豆瓣9.5 | 一部震撼又壯美的紀錄片《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
    《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時隔一年更新了第二集,很多人直呼過癮,兩集根本不夠看。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5,妥妥的年度第一。
  • 冰川雙子(下)
    在可以上學的年齡段,冰川紗夜需要夜以繼夜練習才好不容易學會的東西,冰川日菜卻能夠在短時間內輕鬆掌握並熟練,在冰川紗夜看來這無疑是在否認自己的所有努力,也是從這個意識誕生起,冰川紗夜逐漸對自己的妹妹流露出惡意。  最後加劇兩個人關係惡化的原因則是來自旁人的比較,只要提起冰川紗夜就會提起冰川日菜,而提起冰川日菜更多的是提及天才的那部分,少數人則會對冰川紗夜表示惋惜。
  • 《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紀錄片,我得第一個推薦給你們看!
    今天推薦一部最新的BBC寶藏紀錄片——《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片如其名,講述的是動物們在阿爾卑斯山的環境中相互依託、成就、成長的關係。自然法則是殘酷的,但這部紀錄片卻讓我看到深深的愛意。阿爾卑斯山。一條綿延1300公裡的巨大山脈,成百上千座超過3000多米的雪山,鎖住的冰川足有數千萬立方米。這裡的冬天長達8個月,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0,空氣中的含氧量低的殘酷。即使環境這般惡劣,但仍有很多動物生存在這裡。因為這裡是歐洲最後的庇護所,也是動物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 阿爾卑斯山的野花
    ---雖然阿爾卑斯山是令人仰止的高山,但幾乎隨處都有標誌清晰的徒步路線,公共巴士通行在崇山峻岭間,對這樣豐富而普及的徒步資源無比羨慕。 說起來對阿爾卑斯山野花的最初印象來自於瑞士的一種潤喉糖Ricola,包裝顯示的是阿爾卑斯山的地理特徵和濃濃的民俗氛圍,製作這種糖的原料就是各種阿爾卑斯山的野花品種,但早已是大規模工廠化種植。
  • 2020年,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庚子年撞上白元年
    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很多人都說這是近百年來最糟糕的一年,僅僅2020年就足夠以後的歷史課本寫好幾頁了,雖然每一個庚子年都會有一些災害,但是2020年遇到的確實太多了。而在地球的極端也出現了問題,2020年2月9日,巴西的科學家在南極檢測到了該地歷史最高氣溫20℃,這使得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越來越快,而冰川的融化可能會帶來一些遠古病毒,這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 2019 | 瑞士·馬特洪峰冰川徒步+布萊特洪峰攀登
    這將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將由高山嚮導帶領踏上一段冰川之路。這裡的冰川成散射狀冰川群,像一把流線型的巨大傘蓋。靠近冰川,寒氣逼人,藍光耀眼,偶爾有碎石鋪陳。素有「冰川之城」美稱的小鎮採爾馬特(Zermatt),位於阿爾卑斯山的群峰之中,坐落於馬特洪峰山腳,不僅吸引著戶外愛好者,這裡也是世界著名的無汽車汙染的山間旅遊勝地。最獨特的是這個城中沒有汽車只有電瓶車。為保護馬特洪峰的環境,採馬特小鎮禁止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一切車輛入內。這裡環境幽雅、空氣清新,可以欣賞到宏偉壯麗的山峰和冰川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