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井伊直政為何在關原之戰違反軍令,率先點燃戰火?
日本戰國時代,當關原之戰爆發時,率先點燃戰火的並非東軍前鋒福島正則等人,反而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那麼,為何不是由先鋒的福島正則等人打響戰鬥,反而是由井伊直政開始,這是否違背了德川家康的軍令?
井伊直政並非德川家的元老家臣,而是在天正三年(公元1575)才追隨德川家康的新人,藉由不斷立下赫赫戰功,才能爬到德川四天王的位置上。在與西軍的前哨戰中,他和本多忠勝一起被德川家康任命為東軍前鋒的軍監。
德川家康還在江戶城的時候,命令東軍的武將:在我到達之前,所有的事都要聽從井伊直政的指示。但是前鋒都是豐臣系的大名,他們並沒有要幫德川家取得天下的想法。東軍的豐臣系大名以武斷派居多,他們對石田三成這些文官積怨頗深。
換句話說,他們將這次的戰爭視為豐臣政權的派系之爭,完全沒有想到之後會出現德川幕府。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參與侵略朝鮮時,領內經濟凋敝,可謂是民不聊生。誰都希望在戰後的論功行賞時能多獲得一點賞賜,以此彌補侵略朝鮮帶來的損失。因此,這些武功派成員經常為了功勳而任意行動。
即便如此,西進的東軍先鋒仍展現強大的戰力,瞬間就攻破了岐阜城,之後又繼續向西推進,像是要直接衝向西軍本隊的態勢。東軍先鋒的進攻效率讓德川家康瞠目結舌,急忙從江戶出發,等不及德川秀忠抵達就前往關原為決戰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家康率領的德川軍是由3萬雜牌部隊組成,德川家真正的精銳全在德川秀忠指揮之下。鑑於東軍前鋒過於生猛,如果德川家康沒有及時趕到,由豐臣系武功派解決石田三成等西軍將領,對於德川家康的威信將造成重大打擊。
德川家康判斷:如果決戰在這裡拖太久就不好了。不知是因為理解德川家康的心情,還是收到德川家康的密令,井伊直政在關原之戰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行動。
按照戰前布置,關原之戰的第一先鋒原本決定是由福島正則擔任,同時並列在最前列的還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細川忠興、黑田長政等豐臣系大名,而井伊直政是這群人當中唯一一位德川家康近臣。
西軍和東軍在九月十五日上午六點到七點左右完成布陣,這時候雨也停了,但卻出現了濃霧。正當兩軍還在對峙,從福島正則隊伍的旁邊,衝出了穿著赤色甲冑的五十名騎兵,不用說,這正是井伊直政的隊伍。
福島正則麾下的可兒才藏看不過去,對著井伊直政大罵:「今天第一個動手的必須是我們,你們不能通過這裡。」井伊直政則回道:「在你面前的是松平忠吉大人,今日初次上戰,為了學習打仗,才跟斥候一起行動。」
話剛說完,井伊直政就很自然地移動到福島對前面,直接向前推進,之後戰爭開始。令人驚訝的是,在對峙過程中,井伊直政竟然突襲了有一萬七千人的宇喜多秀家軍。
事實上,德川家康在同年七月的會津徵伐中,特別嚴令禁止戰場「偷跑」行為:跑在前鋒之前,即使是為了功名,也算違反軍紀,應該接受嚴懲。井伊直政的行為明顯違反了德川家康的軍令,但是戰後,福島正則並沒有提出指控。
福島正則是位意見很多的人,在關原之戰的前哨戰岐阜城攻防戰中,曾因對池田輝政的違紀行為感到激憤不已,而讓兩人陷入一觸即發的狀態。但福島正則卻沒有對井伊直政提出控訴,這是一件很難想像的事。更重要的是,通過戰功才有可能獲得更多賞賜,而先鋒才有望獲得頭功,面對這種情況,福島正則為何不提出控訴?
井伊直政率領了三千人的軍隊,但都留在本陣,他以偵查為名,只帶著五十人行動。因為人數稀少,對於一場高達十幾萬人的戰鬥,福島正則並不認為這是搶在前鋒之前。此外,井伊直政以早上濃霧為由,意外遇見敵人才不得不硬著頭皮戰鬥,偵查部隊與敵遭遇後發生戰鬥也是稀鬆平常之事,如果為這種事情控訴,反而會被人譏笑不識大體。
無論如何,德川家康對此感到非常愉悅,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兒子和近臣在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中第一個出手,在德川軍主力未能趕到的時候大大提升了德川家的聲譽,就算福島正則真的提出控訴,懲罰也微乎其微。
德川家康被迫提前到達,並計劃在關原之戰展開最終決戰,其目的在於將東軍置於德川家的控制下,以德川家的名義與西軍決戰,使得最大利益落於德川家之手。但德川軍的真正主力已然無法趕赴戰場,已經摸透德川家康心思的井伊直政為了不刺激東軍前鋒等人,只率領五十騎近衛武士和德川家康兒子松平忠吉率先衝向西軍,打響關原之戰,滿足了德川家康的最大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