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遇刺案為什麼會成為歷史懸案?只因許多要人參與其中

2020-12-21 書古論今談史官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但殘餘勢力並不甘心他們的失敗,依然在做垂死掙扎。民國初期的宋教仁遇刺案轟動國內外,被稱為「民國第一案。」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即將動身離開上海,前往北京組建內閣,當晚10時,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是民國元勳,他親手創建的國民黨在首次國會大選中獲得壓倒多數的席位。宋教仁理所當然地成了責任內閣的組閣人,並有望出任國務總理。

眼看一個新生的憲制共和即將誕生。但遺憾的是,隨著宋教仁的死,共和就像刮過的一陣旋風,瞬間成了曇花一現。

宋教仁遇刺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震動,激起了國人的共憤,紛紛要求嚴懲兇手。孫中山也從日本匆匆回國。代表國民黨,懸賞10000大洋緝拿真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一個名叫王阿發的人向巡捕房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青幫大亨、江蘇駐滬巡查長應桂馨,曾以一千大洋的酬金要他殺一個人,並給他看了這個人的照片。

但王阿發只是一個古董商人,天生膽子小,甚至連武器都不會用,就沒答應。後來在報紙上看到緝拿真兇的布告後才知道,原來應桂馨要他殺的這個人就是宋教仁。

巡捕房得知這一消息後,在「青和坊」妓院迅速將應桂馨抓獲,又在他的住宅內抓捕了被應桂馨收買並親手殺害宋教仁的武士英。至此,兩名案犯都已落網,案情應該真相大白了。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搜查應桂馨的住宅時爆出了一個驚天黑幕。在應桂馨的房間內,發現許多發往外部的信件和密電,這些密電都是發給國務總理趙秉鈞和內務部秘書洪述祖的。而這兩人均為袁世凱的心腹爪牙。

於是,國民黨把矛頭指向了袁世凱,稱宋教仁之死是由袁世凱一手策劃並導演的結果,袁世凱才是殺害宋教仁的幕後真兇。

原來宋教仁歷來不滿袁世凱,他主張的內閣制限制了總統太多的權力,成了袁世凱的絆腳石,導致袁世凱對宋教仁動了殺機。應桂馨發給趙秉鈞和洪述祖的密電就是最好的證明。

國民黨方面的這些指責可以說鏗鏘有力、言詞確鑿,袁世凱的確有除掉宋教仁的動機,有殺害宋教仁的最大嫌疑。

但袁世凱一方失口否認,他駁斥了國民黨方面的指責,認為宋教仁之死是國民黨內部傾軋的結果,是陳其美刺殺了宋教仁。

理由是宋教仁重新打造的國民黨引起了一部分同盟會元老的不滿,由此產生了矛盾。而陳其美就是其中反對最激烈的一個。

陳其美名為革命者,卻是一個靠暗殺起家的,他曾任過瀘軍都督,與上海一些青幫大佬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上海並非北洋的勢力範圍,要殺宋教仁並不容易。而陳其美在上海卻是一呼百應。

袁世凱把這個球重新又踢給了國民黨。

袁世凱一方的駁斥也無懈可擊,陳其美也的確是一個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人。後來在對應桂馨的審訓中陳其美和他的許多部下都牽連其中。

甚至連國民黨內部都有人認為是陳其美殺害了宋教仁。因陳其美不僅和宋教仁有矛盾,而且還有取代宋教仁成為國民黨總裁的野心。

由於始終沒有找到他們當中任何一方殺害宋教仁的證據,所以,宋教仁之死便成了一個歷史懸案。但無論怎麼說,袁世凱和陳其美這兩人都是殺害宋教仁的最大嫌疑人,宋教仁之死和這兩人有關,非此即彼。

至於趙秉鈞、洪述祖,只不過是當中的執行者,他們根本沒有殺害宋教仁的理由。在內閣尚未組建、憲制還未實施前,內閣總理不過只是一個虛職。

因此,趙秉鈞犯不著為了一個虛位去鋌而走險。洪述祖更不用說了,殺掉宋教仁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況且,在宋教仁死後,趙秉鈞即引咎辭職。

那麼殺害宋教仁的幕後真兇到底是誰?時至今日,仍無定論,依然是一個歷史懸案。

但是,不少人卻忽視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袁世凱和陳其美暗中勾結,共同殺害了宋教仁。趙秉鈞和洪述祖就是其中的執行者和傳話者。

首先,在中華民國是實行內閣制還是總統制這個問題上,袁世凱和陳其美有著共同的利益。

宋教仁力主實行內閣制,將權力賦予國會。他認為,國會不正,可以更換。總統不正,則無力更迭。

內閣制極大地限制了總統的權力,所以,袁世凱把宋教仁視為他統治國會的最大障礙,更是他皇帝路上的絆腳石。

而陳其美作為同盟會的元老,自認為更有資格領導國民黨。如果除掉宋教仁,他就成了國民黨的領導者,國務總理的不二人選,甚至還可以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宋教仁的存在和他推行的內閣制極大地損害了陳其美和袁世凱的私人利益,自然成了他們兩個的共同敵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有了共同的敵人,袁世凱這個野心家和陳其美這個暗殺者便走到了一起。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除掉宋教仁,我當總統,你任總理。

就這樣,在袁世凱和陳其美暗中的聯合絞殺下,宋教仁喋血上海火車站,一個新生的共和國隨著宋教仁的死胎死腹中,不能不令人痛惜。

相關焦點

  • 假如宋教仁沒有被刺殺,民國的歷史將會怎樣被改寫?
    宋教仁準備進京時,議會政治、政黨政治的實現,使得責任內閣成為現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是,中國的議會政治和政黨政治是在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打擊壓迫的夾縫中生長和發展起來的,十分軟弱無力。袁世凱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專事破壞責任內閣制,順利登上大總統寶座,又改造「約法」,解散國會,最後乾脆宣布恢復帝制。
  • 洪述祖因捲入宋教仁遇刺案,被判處絞刑,不料行刑時發生了意外
    因洪述祖有殺害宋教仁的嫌疑,到後來還是難逃一死,沒想到行刑時卻發生了意外。洪述祖在沒發跡前原本是天津一洋行的夥計。可他心比天高,朝思暮想著有朝一日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終於有一天,得知他的摯友趙秉鈞與袁世凱關係不錯,就通過趙秉鈞認識了袁世凱。
  •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案之一:暗殺宋教仁,卻不知道兇手是誰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案件特別撲朔迷離,基本可以說是最大謎案之一,這個案件就是宋教仁被暗殺一案,看似這個案件比較簡單,可是經過深入分析,你又會覺得一點都不簡單,因為在案件的背後,兇手究竟是誰,已經無從知曉,讓人覺得十分迷惑。
  • JFK遇刺案的陰謀論在墨西哥被拆穿
    數位JFK遇刺案的專家,像是前《紐約時報》的調查記者菲利普·謝儂認為就可能的陰謀和幕後黑手來說,墨西哥是尋找答案的最佳地點。 在甘迺迪死前一個月,奧斯瓦爾德乘車從德克薩斯州來到了墨西哥城。根據美國和墨西哥情報機構,他於1963年9月27日星期五抵達這裡,又在10月2日周三清晨離開。
  • 宋教仁兒子宋振呂:千裡追兇為父報仇,促成中華民國第一宗絞刑案
    最終,這場刺殺成功了,它帶走了一位滿懷壯志凌雲之心的青年,同時也帶走了一個家庭全部的希望,彼時的宋教仁,正醞釀著滿腔抱負,希望能夠拯救這片滿目瘡痍的大地上的每一個同胞,然而,壯志未酬,他已經以身殉國。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這場刺殺背後的真兇,而這其中,有一個不滿12歲的少年,一夜之間長大,他就是宋振呂,宋教仁唯一的兒子。
  • 宋教仁案的兇手到底是誰?
    1913年3月20晚,國民黨的重要領袖、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滬寧火車站遇刺,兩天之後不治身亡。這一震驚中外的「刺宋案」隨後引發了反袁的「二次革命」,讓辛亥革命後相對穩定的政局急轉直下,民國初年轟轟烈烈的議會政治與政黨活動由此被新一輪的革命和混戰取代,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懸案,至今無人揭開謎底,其中兩位名人下落不明
    中國五千年歷史的發展,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或許今天的我們已經無法還原那段謎一般的歷史,只能靠科技和後人的猜測來試圖揭開那些謎底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作者/樓下新垣《歷史懸案》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等方面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收錄了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大、最有研究價值和最為人們關注的三十六大懸案,內容涉及失落的文明、帝王身世、名人之死、文化謎團、神秘寶藏等。
  • 為什麼失蹤案經常會成為懸案?
    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警方明知道誰是最大嫌疑人,卻還需要把消息按下來,因為破案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要找到死者的屍體。 否則,這案極有可能最終被定性為一件普通的失蹤案。 01 話說,在2000年就發生了一件轟動臺灣的無屍失蹤案件。
  • 宋教仁組織開會,為何一群女子衝進會場,抓住宋教仁就打耳光
    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會議召開不久,突然有一群女人大鬧會場,甚至領頭的女子還當眾打了負責會議的宋教仁數個耳光。為何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呢?要說清楚這件事,還得從領頭女子唐群英說起。唐群英出生於清朝末年,其父唐星照官至湖南提督,母親曹氏亦是官宦千金。由於家境優渥,再加上唐星照極重視子女的教育,因此設了家學,讓族中子弟們讀書。
  • 宋教仁刺殺案中的「陳說」和「袁說」,是從何而來的依據呢?
    相信大家對他們都有了相對程度的認識和了解,其實介紹這三個人是有原因的,據說宋教仁先生的死與這另外兩個人有關,這就是著名宋教仁迷離死亡案件中的「陳說」與「袁說」。其中的受害者宋教仁,相信一提到這個人就會想到像「民主憲政」這樣類似的字眼,我所認識的宋教仁是一位有著推翻帝制、建立民主思想的「傳教士」,在他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在無償向群眾們宣傳新思想、新變革,相信除了譚嗣同就數他了,他一直將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的社會任務為己任,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不小心危及到了陳其美或袁世凱的地位和利益,才導致他死後「陳說」和「袁說」這兩種說法的出現。
  • 為什麼要人隱忍?
    勸人大度是要人隱忍,而隱忍的潛臺詞也很明白,就是息事寧人。被人欺負了,傷口還在冒血,卻被人勸要隱忍,是不是手段流於奸詐?隱忍是有條件的,當事情很小,無傷大雅的時候,也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也就「難得糊塗」了,不需要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計較。當事情很大,涉及根本利益的時候,就不能隱忍了,不然會被欺負,有時候因為一時隱忍而被欺負一輩子。
  • 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撲朔迷離的天涯十大懸案 —
    巴人是先秦時期一個英勇善戰的民族,武王伐商封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封,前歇後舞也」。巴人為何突然失蹤,十數萬巴人在歷史中毫無音訊。公元976年,趙匡胤做了十七年皇帝後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死亡的明確記載,。「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
  • 曾祖刺殺宋教仁!
    果然,三兄弟的親爹不是什麼一般人物——洪金寶的親曾祖父洪述祖,是刺殺宋教仁的主謀之一。 宋教仁,中國憲政之父,以一己之力促成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的重大勝利,卻在勝利的第二個月遇刺身亡。這樣一個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大人物,說殺就殺了,牛嗎?洪金寶他曾祖幹的。
  • 美國歷史上的十大懸案
    說到殺人懸案,想必很多人對於「白銀連環殺人案」有所耳聞。
  • 黃金榮得到線索,應桂馨是刺殺宋教仁的兇手,他找杜月笙幫忙抓人
    宋教仁在當時影響力巨大,國民黨內僅次於孫中山,就連當時已經奪取大總統權力的袁世凱,對宋教仁都忌憚三分,因此宋教仁的死,引起的多方面的重視,孫中山和袁世凱紛紛要求儘快緝拿兇手,並且互相指責對方是幕後指使,當務之急捉拿兇手成為了最棘手的一件事。黃興、陳其美、于右任等人不幹了,要求租界當局儘快緝獲兇手破案,並懸賞一萬元。
  • 這名瑞典自由撰稿人,如何破解了30多年前首相遇刺懸案?
    當瑞典檢方在6月的記者會上宣布,由於已有「合理的證據」可確定兇手身份,將結束這場耗時30年的瑞典首相遇刺案調查時,記者託馬斯·彼得森(Thomas Pettersson)的電話開始頻繁響起。兩年前,彼得森發表了一篇雜誌文章及一本書,介紹他自己對1986年社會民主黨人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遇刺案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