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千年「酒杯」,怎么喝都喝不空,X光掃描後專家恍然大悟

2021-02-07 歷史風彩

曹操在《短歌行》中高呼:「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從杜康造酒之時起,酒就成為了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歷史上因為飲酒而出名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千古流芳者非酒聖杜甫和酒仙李白莫屬。

酒仙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人生在世不稱意」之時,也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有酒就不提到盛酒器具,酒缸、酒桶、酒壺、酒杯,當裝入了瓊漿玉液時,便成為了一醉解千愁的靈丹妙藥。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第一、南京象山出土東晉古墓

1965年考古隊在南京象山,考古專家子啊古墓中發現了墓志銘,原來這座古墓竟然是了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而墓主人則是東晉時期的王興之,雖然古籍中對王興之的記載十分吝惜筆墨,但是他卻是王羲之和王獻之家族長輩。

考古專家在對象山東晉墓葬群,進行長達五年的搶救性發掘時,不僅在古墓中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文物,而且在無意間還發現了一個,造型別致、奇特的

經過測量得知海螺長14釐米、高10釐米,最令人驚奇的是海螺邊緣部位,竟然還有鎏金通口。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正在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有一位專家從史料中,查閱到了有關這個海螺的資料,發現古代詩人不止一次,用動情的筆觸去描繪這個海螺。

當鸚鵡杯和葡萄美酒聯繫在一起,可以驚奇地發現原來這種存在於詩歌中的盛酒器,竟然是一個海螺造型。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鸚鵡杯深君莫訴」、「翡翠屠蘇鸚鵡杯」等詩句,也可以證實鸚鵡杯在古代,確實是一種比較精巧的酒杯。而詩仙兼酒仙的李白則在《襄陽歌》中寫道:「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第二、取之不盡的「鸚鵡杯」

如果單從外表上來看,確實無法看出這隻大海螺的獨到之處。後來為了了解海螺內部構造,於是在x光線的照射下發現了玄機。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人們倒酒的時候只會倒出其中的一小部分酒水,不會一下子全倒出來。這就會給人們造成一種用之不竭的錯覺或假象,就好像酒杯中的酒永遠也喝不完似的。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而考古學家借X光線掃描後發現了這個秘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人的智慧。

由於鸚鵡杯的特殊構造,所以在倒酒的時候也應該是涓涓細流,這樣就會出現細水長流的現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一千多年前,能夠設計出這種造型別致的酒杯,也絕非一般工匠所為。當鸚鵡杯的秘密被徹底揭開之後,很多人都不禁感嘆,並認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傳世之寶。

<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left: 22px; 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ZY7Yv9EjujKWkBNy1zlKcV4sJp6BbHJ7M5X1xFTL7tzThHDqmJeExeNj4tfqkVicKHFxafSsBqa1wS0rO5WXPw/640?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

結 語

東晉時期的門閥士族,幾乎每天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使用這種造型精巧的酒杯,每天都醉生夢死、顛倒黑白。甚至很多頹廢的士大夫、名士,更是將心思放在了服用「五石散」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文化藝術,確實達到了一定高峰,否則也不可能創造出如此精美的,可以無限續杯的盛酒器。

相關焦點

  • 古墓發掘詭異「酒杯」,鸚鵡杯為何喝不空?X光下專家才恍然大悟
    這種永遠喝不完的酒杯,究竟是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導致千杯有餘,萬杯有飲呢?而到了宋代,著名詩人陸遊更是留下了「鸚鵡杯深君莫訴」的千古佳句,鸚鵡杯在當時愛酒之人可以說是非常受到歡迎的。為了證實古人們留下的懸疑,國內專家們更是對鸚鵡杯懷有無上的好奇心。很可惜,這些問題在數千年的傳承之中都沒有人找到過答案。
  • 古墓挖到奇異「酒杯」,怎么喝都喝不空,X光檢測發現不簡單
    品種繁多,直到現在,中國名酒都是享譽海內外的。美酒的享用也離不開精美的器皿,在中國歷史上,關於飲酒的器皿更是繁多,款式各不相同,做工也有所區別,其精美程度絲毫不亞於當今的工藝品。曾經,在古墓挖到一個奇異的「酒杯」,怎么喝都喝不空,X光檢測發現不簡單,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千年古墓出土2壇古酒,考古家喝了一口,說了三個字:不可能
    千年古墓出土2壇古酒,考古家喝了一口,說了三個字:不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古代的先祖們憑藉著他們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先後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驚豔世界的文物瑰寶,為後世子孫留下了世代傳承的璀璨文化。
  • 湖南古墓挖出千年老酒,打開後專家親自嘗了一口,喝完只說了2字
    「一壺」酒常常都被用作美好的事物上,「一壺」也可以理解為美酒,元好問在《後飲酒》中寫道:當其得意時,萬物寄一壺。酒存放的時間越長,就越醇香,那麼一壇存放上千年的老酒呢?自從中國發展考古工作以來,古墓當中就挖出了不少的酒,2003年,西安的一座漢代古墓就出土了2000年前的西漢古酒,因為是青銅壺,腐化的相當嚴重,酒已經揮發了,很難確定這裡面是不是存在過酒。
  • 2700年古墓現世,出土一「怪物」無人能識,留洋專家一語驅散疑雲
    據《鄭莊公新論》記載:鄭莊分即不陰險狡詐,也不虛偽,他是一個頗具才幹但思想守舊的政治家。像鄭莊公這樣有名的人物,很多人都想要找到其墓葬的所在地,有些人是為了保護文物,而有些人是為了牟取暴利。然而,這令人尋找了上千年也沒有發現的墓穴,卻是在意外中被發現了,並且,人們還從墓中發現了一個「怪物」!2700年古墓現世,出土一「怪物」無人能識,留洋專家一語驅散疑雲。
  • 古墓出土千年前的筵席,令在場的專家,感到諸多的「不可能」
    古墓出土千年前的筵席,令在場的專家,感到諸多的"不可能"。一、意外發現古墓1933年,張家口河子西鄉下八裡村意外發現了一個古墓。一位村民晚上澆地的時候發現水被灌下去後,水位卻並沒有升上來,而緊接著就出現了兩個三四米的大坑。村民嚇了一跳,但出於好奇就去兩個坑中看了一看,沒想到他看到坑下面似乎有地下房屋。
  • 陝西出土千年古墓,棺材上寫四個字,打開後欣喜若狂
    陝西出土千年古墓,棺材上寫四個字,打開後欣喜若狂陝西挖出千年古墓,棺材上寫著開者即死,打開後卻欣喜若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上世紀50年代在西安城西梁家莊附近的一個工地上,工人們正在施工結果卻意外挖到了一些青磚,他們立刻意識到了可能挖掘到的古建築,於是迅速聯繫到了當地的有關部門,考古專家到達後立刻展開了保護性的挖掘工作。挖掘後發現這是一座古墓。
  • 兩千年的美酒是什麼味道?古墓出土西漢時期美酒,一口醉千年
    兩千年的美酒是什麼味道?古墓出土西漢時期美酒,一口醉千年最近洛陽發掘出了一處古墓,這個墓裡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一瓶有著兩千年歷史的美酒。說起劉邦,項羽,張良,很多人耳熟能詳,這座墓就是同時期的墓穴。保存的相對比較好,出土的文物,有一百多件。
  • 千年古墓內出土大量藍色人骨,考古專家急忙換上防護服,揭開謎團
    村裡人立即將此事匯報給當地文物部門,文物部門的考古隊和專家趕到後,立即對該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仔細發掘勘探後,專家確認這是一座2000年前的古墓群。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在此墓葬內發現了大量的棺槨,卻多浸泡在地下水中。由於其原料大多是烏木,得以完好保存。這座古墓群到底出自哪個朝代?
  • 山東古墓出土大量竹簡,專家奔赴現場興奮不已,千年謎題有答案了
    是到今日為止我國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我國還出土了很多做工精緻美麗的瓷器。我們通過觀察這些文物,你能設身處地的想像當時造就他們的大環境和感受時代的變遷。在我國山東臨沂這個地方出土漢朝文物頗多的地方,經過專家們辛勞的挖掘,這裡出現一個極其重要的文物,這個文物不僅推動了我們對漢朝歷史文化發展的了解進程,而且幫助我們考古學家分析並解決了一個千古難題。
  • 古墓出土「神劍」,考古家立即「滴血認主」,X光下現代科學無解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戰亂頻繁,各個諸侯國之間進行著激烈的鬥爭,城濮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都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而戰國時期的一場戰役,不像這些戰役一樣聞名於世,甚至是被歷史忽略的,它就是楚滅越之戰,
  • 五千年華夏食為先,盤點古墓中的美食鮮湯與美酒!
    在靠天吃飯的古代農業社會,一切活動都是以吃飽飯為主。老百姓對土地糧食感情很深,深知食物的來之不易。美食文化深入每一個國人的心中,讓我們來看看,就算死後入土,古人們在墓中陪葬著哪些」可口「的食物吧!一:早點早上吃什麼?當然是雞蛋最有營養!這一罐子雞蛋出土於一座西周墓葬,距今已經2800餘年,蛋身已經石化了。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雞蛋文物。
  • 這個千年古墓,被一場洪水衝出,專家看到密室興奮不已
    一場洪水衝出千年古墓,專家破門而入發現個密室,令專家興奮古代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如今的人們仍然對其迷之愛好,在平時的時候也十分的喜歡去琢磨與研究
  • 新疆阿斯塔娜古墓出土現時中國發現最早的餃子
    新疆阿斯塔娜古墓出土現時中國發現最早的餃子   (記者王瑟)記者從新疆博物館了解到,今年春節前,新疆博物館專門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品
  • 結婚時喝交杯酒用的杯子,女子拿去鑑寶,專家:價值不低於120萬
    因為不是真喝,新娘新郎只是涮一口,然後就倒了,接下來將葫蘆往床底下一扔,如果是一個葫蘆在上面,一個葫蘆在下面扣著,表明這兩口子生活美滿,婚姻幸福,家庭安康。那個時候喝交杯酒不是真的喝酒,而只是漱口。新婚夫妻先是各自喝下自己杯中的酒,然後再喝對方杯中的酒,喝完酒後還要將酒杯放在地下進行佔卜,就是我們上文所提到的寓意,夫妻之間百年好合。
  • 成都發現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每具都是無價之寶
    成都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過來查看後,確認了這就是船棺材,而且這下面很有可能是個墓地。說到「船棺」,這裡面還大有文化。所以北方出土的墓葬群多以車馬坑為主,而南方的喪葬文化中,多以船棺入葬。而成都市中心出土的船棺墓地則是南方喪葬文化的典型代表。
  • 三門峽出土的青銅壺內盛有6斤西漢藥酒,專家:重金屬超標不能喝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彭衝)日前,考古人員在河南三門峽後川村古墓群發掘出一個鵝首曲頸青銅壺
  • 非洲出土明朝古墓,被挖開後專家感慨:600年前中國果真是強盛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憶昔二首》杜甫曾追憶了從前的開元盛世,那是一個每家每戶都能夠吃飽的盛世,倉庫裡面都堆滿了糧食,道路旁邊也沒有豺狼虎豹,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延續得很長久,朋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密,百餘年都沒有災禍降臨。
  • 河南古墓挖出一把匕首,遠超越王劍還改寫歷史,專家:這不可能!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逃不開中原文化,河南就是從古至今的戰略要地,是古代封建制度下的核心地帶。中原文化是厚重且多元的,不止是史前文化,還有聖賢文化,抑或是農耕文化,戲曲、漢字、詩文、武術等都屬於中原文化。文化與歷史不分家,擁有久遠的歷史,也就擁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河南就是如此,從古都到文化重鎮,這是不能分開說的。而真要論河南的歷史,那自然不能離開考古學。
  • 孩子發現古墓群,專家拎出兩麻袋「渣渣」,今成「不可複製」國寶
    或許在很多朋友看來,這僅是一件先秦青銅器,殊不知它還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更令人驚訝的是,雲紋銅禁出土時竟然是兩麻袋的「銅渣」,今天的樣子是修復專家「拼湊」出來的。說這話還得回到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江口水庫」,1977年,南陽附近發生了罕見的三年大旱,水庫水位急劇下降,導致某些區域河床都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