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天國內科技產業熱點不少,一個是華為鴻蒙手機版發布,另一重磅事件就是中芯聯合CEO梁孟松辭職。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開始討論梁孟松是否會去華為,任正非是否又會邀請梁孟松入職。
這裡聊聊自己的看法吧!個人是覺得不會,少短期內不會。
如果華為正要請梁孟松這意味著華為將要全面進入晶片代工領域,這對華為來說將是重大的戰略調整,不管是對華為還是對整個國內半導體產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現在的核心問題件就是,華為會不會走這條晶片代工道路?個人的判斷是不會!
晶片代工產業太燒錢:目前國內真正有實力的代工廠商其實也就是中芯,但看看中芯從建成到現在花了多少錢?
根據近期的新聞,中芯今年的資本支出全年預計67億美元,2019年的為18億美元,僅2年的時間需要投入80億美元,而這還是中芯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代工的情況下,是已經有基礎的情況下。
而華為如果要加入這個領域,屬於零基礎一切都需要自己重新建設,那這個開銷將遠遠超過現有中芯的投入水平,尤其是想要儘快提升技術水平的話,這砸入的資金就更大了。而且這個行業是重資產行業,設備、工廠建設、研發人員薪資都需要資金投入,並且轉換出成果也比較慢。
但是,當前華為所處的全球環境其實相當糟糕,作為主營的消費者業務其實已經逐步頹廢,海外手機銷量大幅下滑,5G訂單不斷受阻,未來1、2年華為的營收可能會收窄。
這個時候拿出巨額資金去填這塊將會危機到華為自身的安全,有可能導致其他業務線受損。畢竟華為目前研發的主力項目已經很多了,鴻蒙、HMS等等一系列業務也都非常燒錢。
華為的晶片業務會更為務實:在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還沒有完全起來之前,華為顯然不會請梁孟松入職。
早前傳言華為要自建IDM,建設一條純國產生產線來生產晶片,這的確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但是,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還是較為薄弱,光刻機這塊現階段還沒有完全解決,能量產的也就是上海微電子的90nm光刻機,傳說中28nm節點光刻機還沒影,即便近期能出來,到量產也要2-3年的時間。
這期間如果梁孟松入職等於是處於無米之炊的狀態下,這不是挺尷尬嘛!既不能快速提升華為晶片的建設速度,也不能讓梁孟松在技術前沿工作,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
此外,建設純國產晶片生產線,也不是光有一個梁孟松就行了,從製造設備、生產工藝等各方面都需要,包括各種人才。這時候,我想華為的選擇肯定更為務實,會把聘請梁孟松的薪資用在請其他更多領域的人才,畢竟國內半導體產業人才並不多,需要搶。
Lscssh科技官觀點:綜合來說,華為應該從自己的實際角度出發,短期內並不會請梁孟松入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未來華為不會邀請。如果時機成熟,並且華為自建的IDM體系完成,再有需要的時候,還是有可能請梁孟松來幫一把,畢竟這樣的技術天才全球也沒幾個人,非常難得。
感謝閱讀,給點個讚鼓勵下唄,歡迎關注【Lscssh科技官】,謝謝~~
#中芯國際梁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