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泥董事長辜成允清晨病逝臺北振興醫院,享壽62歲。
據報導,辜成允前天晚間出席友人在晶華酒店舉行的迎娶媳婦婚宴時,在樓梯摔傷,經救護車緊急送往馬偕醫院,再轉往振興醫院加護病房治療,在今天清晨辭世。
辜成允是臺泥集團大家長,旗下上市公司包括臺灣的臺泥、中橡與信昌化,以及在香港上市的臺泥國際。
2003年,辜成允正式接手臺灣水泥的時候,臺灣已面臨石灰石礦枯竭、本地水泥市場萎縮、東南亞水泥傾銷態勢。儘管如此,創立於1946年的臺灣水泥,仍列名臺灣製造業前十位,佔據臺灣半數市場,從來沒有虧損過。
但是,在辜成允的眼裡,臺泥已呈現遲暮氣象,30年前名列臺灣第一的企業,如今營業額已排至第36名。「必須要改革,要糾正政府機關式的辦事態度,臺灣水泥業萎縮,那就去大陸發展。」
鹿港辜家,名門之後。自畢業後進入家族創辦的企業,辜成允一直與壓力為伴,「很擔心別人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是我的家族,或只看到我的父親。」執掌臺泥後,辜成允也經歷了臺灣水泥產業需求的急劇萎縮,在這種壓力下,臺泥通過協同競爭對手、降低管理成本、拓展新的市場和銷售渠道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2004年前後,辜成允看多中國城市化進程,外資對大陸的水泥產業充滿興趣。鑑於監管與文化差異,外資機構投資者有些踟躕。這給辜成允提供了一個「共同入市」的機會。他說服這些機構通過投資臺泥,來分享大陸市場增長的收益。
在辜成允身上,看不到那段磨礪的痕跡,或者新貧乍富暴髮式的患得患失。相反的,對於金錢,他有種豁達的慷慨,他不諱言自己懂得享受。例如,耽於美食,在大陸出差,他會走街串巷就為了吃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偶爾,還會放浪形骸,在晚輩的婚禮上,與一群老友們醉得忘乎所以。
過去四年間,辜成允出資出地,支持臺灣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李家維在臺灣建造一座「諾亞方舟」,用於保存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尤其是瀕臨滅絕的或者未被發現的種類。這個植物保種中心以辜成允母親嚴倬雲的名字命名,零零總總的投入,總計已經超過30億臺幣(約合人民幣6億元)。
即便對於自己富二代的身份,辜成允亦不以之為傲。「富二代們不要以為財富就是你應得的另外一個,你今天如果投胎在一個貧困的家庭,或者中等的家庭,你就不是富二代,不是你的選擇,所以不要自己以為那個是你應得的,每一個人應該,尤其是富二代,你常常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基層的狀態,或者說你根本沒有辦法深入了解整個社會到底在發生什麼事,你需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環境裡面,在這個過程之中去經歷,去體會,那你才能夠真正找到說你到底有沒有能力。」
不久前,辜成允先生參加在中國年度管理大會時演講時,仍提出他對中國企業未來的思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企業已經從獨善其身,到擁有兼濟天下的氣度,把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人類的利益結合,中國企業可以對全世界做出巨大的貢獻。」
辜成允1954年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1977年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會計系畢業,1981年獲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學院企管碩士學位。次年回國,加入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專職負責規劃及執行全公司業務與管理系統的信息化。辜成允1985年升任企劃室主任,1988年因業績卓著獲聘為副總經理,主管財務調度、投資規劃與執行研考業務。1991年辜成允升任總經理。2003年獲董事會推選擔任董事長,去世前一直擔任臺泥總經理,並負責臺泥企業團所屬13家附屬企業之聯合發展。
相關閱讀:《英才》雜誌專訪:《辜成允:臺泥競合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