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半年觀眾達到40萬!濟寧博物館濟寧千秋展覽多維度展現燦爛歷史...

2020-12-27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 2019年9月底,濟寧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記者獲悉,濟寧市博物館新館和「濟寧千秋」展覽面向觀眾開放以後,開館僅半年時間,展覽觀眾人數已達40萬人,其中未成年人觀眾數量15萬人,有力地宣傳了濟寧的燦爛歷史文化,擴大了濟寧影響力。

展陳內容:以史為線 熠熠生輝

始祖文化、儒家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梁祝文化、佛教文化、李(白)杜(甫)文化,是濟寧古代文化積澱之精華。「濟寧千秋」展示從濟寧大地出現人類開始,到清末民初一萬多年的濟寧文明發展史,共分為文明曙光、孔孟之鄉、漢晉華彩、唐宋風採、運河之都——元明清輝煌等五個板塊,整個發展史由濟寧大地上發現的歷史文物遺蹟為鏈條,具體展示了歷史鏈條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凸顯濟寧歷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經濟亮點、文化精粹、著名人物,並輔以出土和傳世文物,將一個具有厚重歷史、優秀文化的濟寧展現在世人面前。

「濟寧千秋」各展覽板塊,依據博物館新館定位、館藏文物類別、數量、歷史及藝術價值,選取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採取高標準、全新的、最具前沿科技的展覽方式(知識性、普及性、互動性),全方位展示具有濃鬱的地域歷史文化特色的古老濟寧。各板塊根據內容設計、展線長度和藝術效果的需要,適當安排相應文物。整個展覽展品數量達500件(套)。

各部分的主要展覽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文明曙光」:分為「人文初現」、「拓荒歲月」「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三個單元。一萬多年以前,濟寧境內就有人類居住,在汶上縣與兗州區的交界處汶泗流域發現細石器38處,是濟寧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蹟。進入新石器時代,濟寧地區是東夷族的大本營,先後發現東夷族創造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遍布濟寧十一個縣市區。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汶上賈柏遺址、兗州王因遺址,曲阜西夏侯遺址、鄒縣野店遺址、泗水尹家城遺址、兗州西吳寺遺址等。伏羲(太昊)、女媧、神農(炎帝)、黃帝、蚩尤、少昊、顓頊、虞舜、皋陶等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或出生於濟寧境內,或在此建都,或死後葬於此,至今濟寧境內仍存的伏羲陵廟、黃帝出生地壽丘、少昊陵、蚩尤冢等等遺蹟以及史籍記載,無一不是佐證。

第二部分「孔孟之鄉」:分為「嶽石文化遺存」、「少康在濟寧」、「夏商方國」、「周代列國」4個單元。夏代國王少康在任國長大,並以此為據點,策動復國,實現了中興,是為「少康中興」。商代的南庚、陽甲、盤庚三個國王曾在奄(今曲阜)設國都,盤庚後期國都遷殷。周代濟寧境內的鄒國(即邾國)和魯國,農業發達、經濟繁榮,文化進步、物質雄厚,此時民風淳樸、儒學初興、重教崇文,文學、史學等取得輝煌成就,鄒魯文化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魯國湧現出的名人有伯禽、魯僖公、卞莊子、臧文仲、左丘明、墨翟、曹劌等。魯國是周禮的堅守者和繼承者,魯禮發源於周禮,並逐漸轉化形成自成一體的禮制。魯禮內容包括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以及殷禮、夷禮、王禮。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儒家五聖——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與元聖周公、巧聖魯班、和聖柳下惠,被尊為儒學故裡八大聖人。儒家五聖創立的儒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與主脈。

第三部分「漢晉華章」:分為「秦漢雄風」「魏晉流光」兩個單元。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炫耀功德、威昭四方,開始東巡。首站經鄒城嶧山,在丞相李斯等官員的陪同下,登嶧山觀美景,令李斯書碑立石頌秦德,所立之石就是著名的《嶧山刻石》。濟寧是孔孟儒學的誕生地,也是漢代經學的中心地。這裡經學大師輩出,學派林立,明經入仕者居多,他們或成為經學博士,研經傳經;或成為朝廷高官,參政理政,充分發揮了振興儒學、經國濟世的作用。秦漢魏晉時期濟寧名人有經學家匡衡、文學家王粲、孔融、玄學領袖王弼、政論家仲長統、白衣尚書鄭均、亂世英雄劉表、誠信楷模範式、文學家劉寶、脈學大師王叔和、軍事家檀道濟等。

第四部分「唐宋風採」:分為「百業興旺」「煙雨樓臺」「鬱盛文昌」「詩與遠方—李白杜甫在濟寧」「宋江起義——《水滸》的前世今生」五節。唐宋以來,不同的思潮和文化在濟寧交匯融合,形成了濟寧熠熠生輝的獨特文化風貌。濟寧至今尚存崇覺寺院、文峰塔、崇寧佛塔(鐵塔)、太子靈蹤塔、景靈宮等唐宋代建築遺存。唐代,詩仙李白移家任城,定居二十餘載,在此重逢杜甫,二人交遊東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一段千古佳話。宋末,以宋江為首的起義軍以梁山為大本營奮起反抗,成書於明初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即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事跡,書中勇武俠義的水滸文化對濟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五部分「運河之都——元明清輝煌」:分為「京杭大運河」、「物阜民豐」、「尊孔風尚」、「文化發達」四節。元代開鑿大運河後,濟寧迅速崛起成為南北物資運輸的水運重鎮。到明永樂年間,濟寧已是「水陸交會,南北要衝之區;襟帶汶泗,控引江淮、灌運咽喉」。在運河水脊的南旺分水樞紐,是永樂九年工部尚書宋禮採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議修建的工程,它疏浚三湖作水樞、建閘壩、調水量,保證漕運暢通,堪與都江堰相媲美,是我國京杭大運河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元明清三朝總管運河河道的河漕衙門一直設在濟寧,濟寧因而被譽為「運河之都」。濟寧運河的開通,不僅關乎封建王朝的經濟和政治命脈,也促進了濟寧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使濟寧成為京杭運河沿岸的七大商埠之一,位居運河四大名鎮之首,成為魯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濟寧市博物館新館和「濟寧千秋」陳列面向觀眾開放以後,為更好地服務廣大觀眾,提高社教水平,濟寧市博物館開展了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宣教工作。宣教部門制定了《展覽接待方案》,重新撰寫了展覽講解詞,重新設計製作了導覽標識,配備了自動語音導覽器,為觀眾提供人工、機器自動講解選擇。觀眾服務設施配備齊全,諮詢臺、留言臺、宣傳資料架、輪椅、雨傘、嬰兒車、手機充電一應俱全。開展期間,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講座和「考古小博士」、「泥巴升職記」、「一言九鼎誠信立身核心大講堂」以及中小學生「第二課堂」、「金燦姐姐講故事」等多樣社會教育活動,收到不同受眾群體的歡迎和好評。開館僅半年時間,展覽觀眾人數已達40萬人,其中未成年人觀眾數量15萬人,有力地宣傳了濟寧的燦爛歷史文化,擴大了濟寧影響力。

文創研發:新穎豐富 特色鮮明

配合《濟寧千秋》展覽,濟寧市博物館文創開發部同步介入策展,依託豐富的館藏文物資源,以薈萃館藏的國寶精華為設計元素,先後開發出一系列蘊含著獨特文化意味的文創產品,包括室內陳設類、家居生活類、辦公用品及文具類袋、書籍類、影像資料類、兒童動漫科普故事等,內容豐富,品種齊全,質量上成,滿足了遊客參觀完之後通過購買商品「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期盼和需求。

同時,積極參與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選手們充分利用科技和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與館藏資源進行深度對接,創作出一系列兼具創意與實用的文創產品,共有10項作品。其中,孔子問道茶布藝十件套、「菱花形寶相團花獸鈕銅鏡」時鐘等產品深受大家的喜愛和推崇。

濟寧市博物館《濟寧千秋》展覽,用時尚現代的展陳語言激活深沉厚重的歷史,讓觀眾在現代展陳藝術語言的音韻中浸遊歷史、品讀文物。展覽自開展以來,得到來自專家、學者及普通觀眾的眾多好評,也收到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把保護遺產當成義務、把傳承遺產當成責任,我們正堅定走在路上。面對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濟寧市博物館將牢記文博人的使命,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不斷探索,創新求變,滿懷文化自信,開啟新的輝煌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李蕾 通訊員 高震 濟寧報導

相關焦點

  • 濟寧新、老博物館同步開放 每日限額接待500人
    自4月1日起,濟寧市博物館新館、老館同步恢復開放,五大固定展覽已經「上線」,每日總接待觀眾量限額500人。新館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
  • 參觀濟寧新博物館
    濟寧新博物館由古槐路搬遷到了北湖文化中心,它是由世界著名設計大師馬裡奧.波塔主持設計的,他的設計風格簡約時尚具有國際範,是我們濟寧又一個現代化建築之一,在它的周圍還有圖書館,美術館它們都做落在環境優雅,風景區美輪美奐的市民公園對過。
  •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讚山東濟寧: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
    這些項目密集投入使用,成為展現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教育部和山東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成為與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孔子文化節、世界儒學大會等重大文化活動齊名的國際儒學研究交流平臺;孔子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尼山聖境景區、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功能不斷完善提升,成為傳統文化愛好者青睞的「新三孔」。
  • 濟寧博物館搬走了?不過,在我看來還是舊館更有價值
    前幾天想去位於濟寧市區古槐路東側的博物館舊館參觀,大門口的保安告訴我:「都搬空了,裡面沒東西了,現在不對外開放了。」聽了之後,我有些失落,同時也覺得保安人員說的「都搬空了,裡面沒東西了」這句話值得商榷。
  • 《十二生肖之獸首傳奇》即將在濟寧上演
    《十二生肖之獸首傳奇》即將在濟寧上演 2021年01月13日09:53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豔茹 謝炳俊 日前,兒童劇《十二生肖之獸首傳奇》即將在濟寧大劇院上演
  • 濟寧市博物館假期正常開放 看展需提前預約
    濟寧新聞網訊  為豐富市民的國慶假期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10月1日至8日)期間,濟寧市博物館(新館)正常對外開放。開放時間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10月1日至8日),濟寧市博物館(新館)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8:30—17:30(17:00停止入場)。
  • 2019年全國博物館共舉辦展覽2.86萬個,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
    2個多小時的活動裡,近300名小學生分組參與展廳尋寶、製作紀念幣、文物拼圖遊戲、博物館課程等,在手腦結合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吳文化的內涵。吳中博物館今年6月正式開館,定位「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綜合體」。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  鄉村產業振興碩果纍纍  濟寧市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生產能力持續加強,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58萬畝,累計達到560萬畝,佔基本農田的75%,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49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0萬畝,分別佔全省9.4%、12.5%。
  • 古色古香妙筆生花的女書畫家作品展與你「相約」博物館
    濟寧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李志豪)博物館展覽廳大門一打來,一幅幅古風悠然,新意別致的書畫作品「齊刷刷」地映入眼帘,讓人耳目一新。「儒韻華芳 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今天上午在濟寧市博物館與市民觀眾見面,百餘幅「接地氣、有人氣」的作品,端莊靈秀、明淨淡雅,皆出自濟寧市女書畫家們妙筆生花的「筆頭」。
  • 文明新風漾濟寧 濟寧市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與日俱增
    市創城辦加大日常督辦,三年累計下發督辦單2788份,整改問題3.14萬餘個;濟寧日報、濟寧晚報等媒體曝光問題2113個,並全部整改到位;「濟寧文明隨手拍」網絡平臺,吸引市民參與互動、監督評議,反映問題1.8萬餘個,全部高效解決並及時回復;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環境衛生、公共服務、社區小區管理等開展視察14次,形成專題報告推動問題解決;組織第三方模擬測評13次,測評成績在媒體通報,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 「聖地石華」大展揭開濟寧石刻書法的千古面紗
    「聖地石華·濟寧漢魏石刻書法大展」是第五屆孔孟之鄉漢碑行的重頭戲,該展覽以拓片形式集中展出了唐以前的濟寧石刻書法,重點突出了漢魏石刻,整個展覽分為漢魏石刻、摩崖石刻、漢畫像石題記三大版塊,展出各類拓片百餘種。
  • 濟寧歷史上三大家族,顯貴令人望塵莫及
    曲阜孔家曲阜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誕生地,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屬於國家第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曲阜憑藉孔子出生地這一優勢資源也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所以,在濟寧歷史上,曲阜孔家第一家族的地位無可替代,榮耀至極。鄒城孟家孟子作為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後世稱為「亞聖」,尊崇地位僅次於孔子。
  • 濟寧有什麼特產,說出來這些炫耀
    說起濟寧特產,你可能說不出幾個,當外地人想在濟寧買點土特產,你更一臉懵的狀態,特產?什麼特產,濟寧哪有什麼特產?下面是經過多位網友推薦,整理出來,如果下次說濟寧特產,這些一定用得上。排在濟寧特產第一位的是:金鄉大蒜圈裡有句話說的是,全球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從這裡可以知道金鄉大蒜的地位了吧。在濟寧特產數第一,沒其他特產敢競爭。濟寧市金鄉縣大蒜種植歷史已達2000餘年,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年均產量80萬噸,產品出口到海內外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金鄉大蒜分為白皮和紅皮兩種。
  • 濟寧上美國電視了,全視角大美濟寧!揚名世界!激動!
    2020年濟寧宣傳片 濟寧,山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鄰臨沂市,西與菏澤市接壤,南面是棗莊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
  • 濟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14家 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由「十二五」末的277家增加到目前的614家,增長12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8.87%達到39.3%,提高了10.43個百分點。區域創新格局不斷優化。全市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達到7家。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實現縣區全覆蓋,數量居全省第一位。任城區、鄒城市、金鄉縣獲批2019年度山東省技術轉移先進縣(市、區),獲批數量居全省第二、西部地區第一。
  • 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開館4年的成博新館有多牛?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坐落於天府廣場西側,佔地面積17畝,總建築面積65000平米的成都博物館,展示著成都45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自新館開放以來,成博海納百川,推出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臨展共40餘個,涵蓋歷史文化、東西方藝術、自然科普、民風民俗等不同的領域。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成博憑什麼?
    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什麼是成博?它的超高人氣是如何煉成的?記者梳理發現,自新館開館以來,成博不僅有石犀等展現成都深厚歷史文化的鎮館之寶,還是中國最大的皮影博物館。
  • 中國銀行濟寧分行圓滿完成「百行進萬企」對接工作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6日訊 自「百行進萬企」活動開展以來,中行濟寧分行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嚴格按照活動方案及時間節點推進活動。活動開展以來,中行濟寧分行制定了「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行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由普惠金融事業部牽頭,召開全轄宣講會安排部署走訪工作,嚴格按照對接時間和環節組織開展走訪活動。關注企業融資需求動態變化,全力推進二次對接。
  • 濟寧大劇院開啟首演季!演出惠民票價低至20元
    明年,濟寧大劇院還將陸續推出「打開藝術之門」、「藝術大講堂」、「市民音樂會」、「藝術進校園(社區)」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讓千萬家庭走進劇院,走進藝術。除了演出活動,濟寧大劇院還將通過開展藝術教育培訓、舉行藝術名家交流活動,運營大劇院會員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為濟寧市民帶來多豐富的藝術文化活動和多樣化的高雅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