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

2020-12-23 夜話人文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

最近《大秦賦》在央視熱播,震撼的場面和宏大的背景,給人一種氣勢恢宏的感覺,加上跌宕起伏的劇情,成為其熱播的主要原因。

作為《大秦帝國》的終結篇,它主要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如何隱忍九年,看著太后趙姬亂政,等到行冠禮掌權後,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人的輔佐下,除嫪毐,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對其中 一個場景一定很熟悉,就是每次有重大儀式的時候,所有秦人都會唱「豈曰無衣」,秦國君臣在昭襄王大喪時、嬴政和軍民在嫪毐造反時……他們都唱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有儀式感了!

那他們唱的這首歌出自哪裡呢?都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

豈曰無衣,源自《詩經·秦風·無衣》,全文如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整首詩描述了秦軍戰士在出徵前的高昂士氣,同仇敵愾。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氣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

這首詩分為三段。

第一段,誰說沒有作戰的衣服?和君王穿著同樣的戰袍,君王帶兵作戰,修整好我們的戈與矛,和君王一起抗擊共同的敵人。這段主要是統一思想。為什麼大家能夠克服困難、一同備戰呢?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敵人。

第二段,誰說沒有作戰的 衣服?和君王穿著同樣的衣衫,君王帶兵作戰,修整好我們的矛與戟,和君王一起上陣殺敵。這段主要是統一行動。有了共同的敵人,就要開始一起戰鬥,直到取得勝利。

第三段,誰說沒有作戰的 衣服?和君王穿著同樣的衣裳,君王帶兵作戰,修整好我們的甲與兵,和君王一起奔赴戰場。

這首詩,採用「賦」的寫法,每句都很整齊,層層遞進,在反覆的吟唱中把人們的情緒調動起來,慷慨雄壯。每段第一、二句,分別用了「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士們克服困難的情景。每段第三四句,「同仇」、「偕作」、「偕行」,表現戰士們那種愛國情緒和無畏精神。

關於《大秦賦》和《詩經·秦風·無衣》,大家還有什麼看法,你還有什麼喜歡的詩詞,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到底什麼意思?
    近日,《大秦賦》熱播,劇中不僅展示了戰國末年各國相互徵伐的場景,更為我們展現了2000多年前的生活、軍事細節。據悉,劇組為了儘可能地還原細節,先後搭建了1000多個場景,可謂用心良苦。劇中,秦國將士反覆吟唱過一首古老的歌謠,它就是著名的《豈曰無衣》。
  • 《大秦賦》唱的豈曰無衣是什麼歌 《秦風·無衣》完整版歌詞
    在《大秦賦》中昭襄王大喪,所有宗室還有大臣們一起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的場景實在是太有儀式感了。那麼豈曰無衣是什麼歌呢?  《大秦賦》唱的豈曰無衣是什麼歌  這是一首激昂的戰歌,名字是《秦風·無衣》,劇中贏稷大喪,秦國君臣齊唱《無衣》送別一代君王,場面太有感染力了,忍不住流淚!
  •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什麼意思?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出處及全文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前幾天,在日本醫藥NPO法人人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四家機構聯合捐贈的醫療物資上,則印著中國《詩經·秦風·無衣》的兩句話:「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醫藥NPO法人人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四家機構聯合捐贈的醫療物資 圖源:網絡)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你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
  • 《大秦賦》中秦王一掛就唱起《無衣》這首曲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前一陣子,歷史劇《大秦賦》很是火爆,深受觀眾的喜愛,在前面幾集當中,一任又一任的秦王接二連三地去世,劇中先是年邁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接著秦孝文王嬴柱登基三天後便與世長辭,而後面的秦莊襄王嬴異人在位也只三載,而後就輪到始皇帝嬴政大顯身手了。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何意?專家:多數人理解錯
    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古人的機智、重情重義,也讓我們看到了徵伐中的諸多無奈。作為一位文化和歷史愛好者,在筆者看來,這部劇的魅力就在於它對歷史的高度還原。這種還原既包括對人物經歷,更包括對當時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沙場上使用的兵器等。
  • 日本捐贈武漢物資上寫「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什麼意思?
    一些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針對個別國家出現的極端歧視性言論,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壞的是病毒,而絕非是人」。我還聽說,有日本學校給學生家長寫信,教育孩子們不要帶著惡意去談論中國武漢。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什麼意思?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同心協力、攜手戰鬥的意思。其原文來自《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雖是古語,不過,從字面上應該比較容易理解。兄弟,別怕沒衣服穿,咱們患難與共,有我穿的,就少不了你的。原文來自《詩經·秦風·無衣》,如下: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把戰友叫做同袍或者袍澤,就來源於此。此次武漢疫情,不但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也牽動著海外華人以及國際友人的心。
  • 東出函谷 一統天下 賦得無衣 秦風再起 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
    如今,其終章《大秦賦》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濃墨重彩地展現奮六世之餘烈的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合、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大秦系列前三部劇講述了秦孝公用商鞅變革圖強,秦惠文王用張儀縱橫捭闔,秦昭襄王在白起、範雎等人輔佐下弱六國、徵天下。
  • 從《大秦賦》看歷史正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劇《大秦賦》的火爆出圈,如春雨驚雷,激響歷史正劇沉寂已久的黃鐘大呂,讓觀眾酣暢淋漓的品味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大秦賦》中傳達出的中華傳統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層,一是以服化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具象表現,二是用語言臺詞輸出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與思想,三是以人物和故事為載體彰顯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核精神。
  • 大秦帝國第四部收官作《大秦賦》||《秦風無衣》、片尾曲譚維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而《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就還原了秦國是怎樣奮發圖強,立志東出的。 2009年首部大秦帝國之崛起播出,《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作為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於前幾日播出,講述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高光時刻。
  • 從熱播霸屏劇《大秦賦》探尋寶雞歷史文脈
    「豈曰無衣,秦風再起!《大秦賦》裡很多劇集的劇情,都出現秦國的士卒、庶人和宗親唱起《無衣》這首戰歌的場面,很是慷慨激昂,是貫穿整個劇的一大亮點。……《無衣》是收錄在《詩經.秦風》裡的,要理解詩的意思,先得弄明白它的創作背景。雖然目前關於這首歌的創作有多種說法,更多專家認為這是秦軍出兵救楚時所作。
  • 大秦賦憑什麼能進央視「劇推薦」?
    近來被推上高評熱潮的騰訊首播電視劇《大秦賦》 ,作為大秦系列的終結,呈現的又是中國歷史最重要的一個節點。《大秦賦》前面幾個系列片《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豆瓣都取得了高達9.3分的好成績,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評價相對降了些,但也是豆瓣8.5的高分劇。
  • 《大秦賦》今晚開播
    是什麼讓萬千網友直呼期待已久?是什麼讓萬千網友熱血沸騰、「老淚縱橫」?《大秦賦》劇照海報經過了前三部的大放異彩,大秦系列終章《大秦賦》也讓大家充滿了期待。三年過去,如今《大秦賦》終於來了。
  • 文產曲江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定檔央視,秦風再起
    豈曰無衣《大秦賦》也讓大家充滿了期待。也從《裂變》走到《大秦賦》與前三部不同的是《大秦賦》的篇章與格局更為宏大更多地著眼於對整體歷史趨勢的思考《裂變》中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到即將播出的《大秦賦》中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大秦系列史詩劇始終在溯源華夏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陝西大劇持續閃耀央視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明晚央視8套...
    豈曰無衣秦風再起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百花齊放,但歷史正劇卻極度稀缺。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裂變》播出產生巨大反響以來,社會各界好評如潮。該系列前三部劇不僅斬獲了飛天獎、金鷹獎等多個國家級大獎,更作為中國影視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享譽海外。
  • 《大秦賦》,嗯,是燒錢的味道!
    「我都替他們心疼錢!」 「每集裡燃燒的不止是大秦男兒的熱血, 還有劇組的經費吧!」 這個場面又十分重要,宗師子弟、王公大臣都身著披麻戴孝,一起吟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音樂一出,將情緒推到高潮,儀式感十足。
  • 《大秦賦》力求還原史實細節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推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作為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備受業內外關注。《大秦賦》延續「大秦系列」前三部大劇風格和史詩意蘊,以嬴政為主題承載者,描繪了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一統天下的非凡歷程。劇中既有「開天下萬世之太平,為黎民百姓謀安生」這樣的激昂臺詞,也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樣的經典吟唱。
  • 大秦賦趙姬結局是怎麼死的 趙姬人物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秦賦》中,趙姬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趙姬的結局是正常去世的,死後被嬴政追尊為「帝太后」。與秦莊襄王合葬茝陽。  雖然趙姬跟嫪毐的事情東窗事發,令秦始皇蒙羞,可是再怎麼樣她都是秦始皇的生母,秦始皇總不可能殺了她,也不可能把她囚禁起來。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8套 彰顯大秦美學
    如今,其終章《大秦賦》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濃墨重彩地展現奮六世之餘烈的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合、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大秦系列前三部劇講述了秦孝公用商鞅變革圖強,秦惠文王用張儀縱橫捭闔,秦昭襄王在白起、範雎等人輔佐下弱六國、徵天下。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熟悉的詩文背後,不止是七天泣血的故事
    尤其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很多成語典故,詩詞歌賦,在當時都是有著明確的時代背景和事件,比如說我們非常熟悉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首詩,他的背後就是個非常有趣的歷史事件。事情的主角,是反目成仇的好朋友伍子胥和申包胥,正是有了這兩個人,才有了今天最能代表秦風的這個作品,豈曰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