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星標 ★」哦。
點擊上方藍字「南周知道」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不少腐女認為,「兄弟羅曼史」比男女愛情更加純粹,因為男女愛情再唯美最後終將結束於結婚生子的設定,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讓愛情蒙上塵垢,但「兄弟羅曼史」發於情,止於情。
「知道」(nz_zhidao)和你談談,「耽改劇」中的「社會主義兄弟情」。2019年7月12日,天津,王一博,肖戰出席《陳情令》粉絲見面會。
暑期檔落下帷幕,《陳情令》成為劇集類最大贏家,不是說它口碑最好,而是說它最賺錢。50億+播放量收官,1.56億提前看大結局點播付費收入,2250萬+OST音源收入——製作方由此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出演該劇的兩個男演員王一博和肖戰,也從籍籍無名成為時下炙手可熱的新晉流量小生。《陳情令》火爆之後,更是有一批改編自耽美小說的影視劇紛紛立項。有人統計,除了《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熱血傳奇》三部作品本已經殺青的作品外,還有50餘部「耽改劇」正在拍攝、立項或者籌備的路上。「耽改劇」就一定能成爆款嗎?得CP就能得天下?
毫無疑問,每一部爆款的「耽改劇」背後,站立的是一群數量龐大的腐女。何為腐女?這個詞來自於日本。「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而「腐女子」是專門指稱對於CP情有獨鐘的女性。在日本,腐從70年代開始出現,並於上世紀90年代比較廣泛地進入到中國大陸。用《衛報》的一個詞形容:Bromance(兄弟羅曼史),「bro(兄弟)輕輕地加到 romance (浪漫)」。在大陸,它就演變成了「社會主義兄弟情」。「兄弟羅曼史」的第一個特點是,「耽美」。雙方必須是美的,必須要長得好看長得帥,或者至少必須具有相當的人格魅力。如果倆人都長得不夠好看,可能就會被批為「耽醜」。當然,這種「美」更體現在倆人感情的唯美上。不少腐女認為,「兄弟羅曼史」比男女愛情更加純粹,因為男女愛情再唯美最後終將結束於結婚生子的設定,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讓愛情蒙上塵垢,但「兄弟羅曼史」發於情,止於情。其次,「兄弟羅曼史」並不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同志。他們或許只是純粹的直男,彼此之間卻有著深刻的曖昧與純情。戴錦華教授曾說,她的年輕學生告訴她,「同人文化、同人群體的三原則是:珍愛、耽美、遠離同志。」用腐女們通俗的話形容,她們是「盜亦有道」,默默遵循著某些不成文的規則。從《鎮魂》到《陳情令》,兩個男主角都是「社會主義兄弟情」,劇集中並沒有任何地方透露出他們有什麼同志情愫,卻又處處留白,顯示了他們彼此信任之深、用情之深。
腐女的名字裡直接帶有「女」是因為這個受眾群體絕大部分都是女性。這個「絕大部分」究竟有多大?有文獻稱80%,也有文獻稱高達90%。比如《陳情令》,藝恩數據顯示,該劇的男女觀眾比例為23%:77%,女性觀眾是絕對主體。 那麼,為什么女性觀眾尤其熱衷於觀看「兄弟羅曼史」?首先,可能僅僅是因為兩個男主角長得賞心悅目。女性觀看「兄弟羅曼史」,觀看的其實是男性。在傳統男權社會裡,女性的性別身份必須通過男性凝視予以定義。好萊塢電影中,女性往往成為滿足窺探欲的客體,男性是目光的擁有者。但在「兄弟羅曼史」當中,女性可以直視男性,這對於以往的以男性趣味為主導的主流文化與敘事方式是一種改寫。且不論這種方式是否高明,它在平衡男性與女性在身體消費上不對等關係確實有所裨益。而女性的觀看也打破了傳統的性別觀念。像「兄弟羅曼史」中的一方,往往偏向嬌小、文弱、可愛,並且是女性無話不談的知心閨蜜,這並不符合傳統的男性角色設定和特徵。但在「兄弟羅曼史」,這樣的男性得到了極大的尊重與包容。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現實生活中男女關係的失望,比如男女戀愛關係中的不平等、因物質考量而導致的情感不純粹、指向婚姻的功利性等。相較之下,「兄弟羅曼史」因不存在等級與性別上的差異,也不受「男主內、女主外」二元空間結構、婚姻、傳宗接代等外在因素影響,顯得更加平等、自由。經由對「兄弟羅曼史」的想像,女性擺脫了傳統男尊女卑的性別權力關係的束縛,並找到了探討愛與性的另外一種的新的可能,那就是基於愛與美之上的純粹的、唯美的、深摯的關係。因此,有觀點以為,這是女性意識自覺的一種體現:「作為一種女性實踐,女性通過創作和欣賞耽美作品,表達了自身對純愛、自主、平等的訴求。」
不過,戴錦華也提醒道,腐女們的女性主義訴求其實頗為薄弱。她說道,「儘管它毫無疑問地凸顯了女性的消費群體,類似於所謂的女性向,但迄今為止,並未因此而創造出具有不同於主流/男權文化的價值和表達……流行作品中的種種CP組合幾乎不僅恪守著君君臣臣的權力等級,甚至復活了諸多異性戀敘事中曾有的陳腐公式:身高與權力、金髮碧眼型與淺黑型的『偽人種學』。」也就是說,「兄弟羅曼史」看似超越,其實它複製的是傳統男權的結構與表達。比如兩方一方強,一方弱;強的那一方,是偶像劇中高富帥的翻版,弱的那一方,是灰姑娘的翻版;有錢有權的高富帥可以為所欲為,長得好看的「灰小夥」才能恃寵而驕……這「羅曼史」就成了金錢、權力、顏值的羅曼史,窮的、醜的,仿佛就不配擁有美好感情。另一方面,女性想像「兄弟羅曼史」,並自以為這是女性的勝利,不過她們沒有想到的是,資本之所以鼓勵女性對男色的消費,是因為它們反過來在利用著女性。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張起靈和吳邪二人之間的曖昧情感吸引了一大堆腐女。南派三叔在腐女的一封信中坦誠道,「腐女粉絲往往是粉絲中傳播形成最旺盛的,一個腐女百萬兵,得腐女者得天下。早就是商家的共同覺悟……『腐』現在幾乎成為了一種宗教。」直白點講,看中的不過是女性口袋裡的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兄弟羅曼史」的劇集播出期間,兩個男主角線上線下互動火熱,相互捆綁,讓CP粉們興奮莫名,但劇集一播畢,雙方趕緊解綁,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好像誰也不認識誰。如此看來,扎堆而上的「耽改劇」只不過是一種扁平的、充滿利益算計的、可重複生產的商品。值得慶幸的是,商人們雖精明,觀眾也不傻。女性觀眾並不會因為一部劇集中有「社會主義兄弟情」,就腦子發熱地嗑起CP,心甘情願掏錢;想要火的前提是,這部劇是劇集製作起碼得合格,演員們演技得在線,在此基礎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或許才能錦上添花。
這個暑期檔,CP粉前所未有地活躍。有人說,要看一部劇是否受年輕人喜歡,一個評判標準是,這部劇的同人UGC生產是否活躍——換句話說,CP粉是否活躍。
點擊藍字標題,即可閱讀《「童顏、忘羨、藕餅」:這年頭,CP營銷要有怎樣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