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熟了,身在異鄉漂泊,又開始懷念家鄉兒時那香甜的味道

2021-01-08 軒懿漂流記

無意間打開朋友圈,發現童年的小夥伴刷的全是芒果相關的內容,才意識到芒果成熟的季節到了。

兒時記憶裡,農村老家的水果非常的稀缺,想要吃到自己喜愛的水果,也只能等到水果成熟的季節,大部分家庭的果樹也只是選擇自給自足,選擇在老屋前面種上幾棵水果樹,當然芒果樹是必不可少的。

每當夏天到來時,也是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因為許多水果也相繼孰了。放學回家的路,也一定是選擇走那條有果樹的路,每當路過那些果樹,抬頭看看,心裡琢磨著,這些水果什麼時候才成熟。

要說哪種水果最受歡迎,那一定是香甜多汁的芒果,特別是金黃色的果肉,看起來是多麼惹眼。而許多年後的如今,卻只能離開家鄉在異鄉漂泊打拼,兒時的點點滴滴也逐漸模糊……

作為廣西西部不太知名的小縣,家鄉百色市田東縣,地處右江河谷地帶,屬於南亞季風氣候,日照充足,獨特的天然氣候,也為田東種植芒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隨著田東大力扶植芒果種植產業,人們開始大規模的種植芒果,先後引進了高達幾十種類的芒果品種,比較出名有青芒,紅橡牙,玉文,金煌,紅凱特,臺農等。

玉文芒,金煌芒以及紅凱特,這幾個品種果子比較大,口感很好,但價格相昂貴,屬於比較高檔的品種。如果想要購買好吃又相對便宜的品種,推薦臺農和青芒。

臺農

相對桂七,臺農品種的個子小,果肉非常甜,纖維少,味道香濃,最特別的是它那金黃色的表皮,非常的吸引人們的眼球,臺農作為銷售最大的一個品種,最重要的是因為價格相對要便宜。(以下連結可購買)

臺農

青芒

桂七

青芒是廣西特有的品種,熟稱桂七,青芒即使熟了外表依然是青色,因此好多朋友不知怎麼分辨是否成熟?其實也很簡單,拿到芒果後,手指按一按,若是變軟了,那說明果子已經熟了。(以下連結可購買)

作為土生土長的田東人,本人更喜歡吃生的桂七,因為沒有成熟的桂七帶有一點酸味,加上本身果子的皮很薄,將果去皮,削成薄片,根據個人的口味,或者灑上鹽或者辣椒鹽,也可以加糖,攪拌後,吃起來非常的酥脆。

近幾年,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普及,以及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加上田東芒果文化的不斷推廣,田東的芒果越來越多的被全國各地的人們所熟悉,許多人也選擇通過電商的形式進行購買。

而身在異鄉的我,不用出門,也能如願以償地吃到那熟悉的味道。

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文章,麻煩您點讚一下在離開,歡迎轉發及收藏,歡迎大家留言吐槽。

相關焦點

  • 城市華燈初上,漂泊何時能休?| 異鄉過年
    家鄉,是胸口那顆難以言說的硃砂痣,定格了我們出生和成長過程中最美的記憶。那時候,父母是那麼年輕力壯,朋友是那麼可愛單純,曾喜歡過的人兒是那麼懵懂有趣。這一切,都隨著我們離開家鄉的那天,一去不復返。後來,家鄉成了故鄉;孤獨,從此漂泊在凝望故鄉的路上。用一天抵達了異鄉的我們,發現自己,可能一輩子也回不到故鄉。
  • 一菜一餚皆是故鄉情懷,獨一無二的家鄉味,最懷念的家鄉味!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身在在異地的我們,無論遊走了多遠,看了多少風景,吃了多少的他鄉的佳餚美味,卻始終忘不了隔壁大爺慈祥的笑臉,一望無際的田野,媽媽燉的雞蛋糕。中國人的思鄉之情,要說濃縮在家中那一整桌的美味中,一點兒也不為過。
  • 味道 就想吃一碗家鄉的牛肉麵
  • 你懷念的是這個味道嗎?
    如果要問你現在最懷念的是哪種味道,你也許會說:「一種是小時候的味道,一種是媽媽的味道。」食神蔡瀾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是的,媽媽的味道伴隨我們成長,陪伴我們長大,這種印刻在記憶中的味道,是任何美食、任何美味都無法替代的。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味道:山粉圓子燒肉
    兩情相悅,用在家鄉的山粉圓子和紅燒肉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兩種美味恩愛纏綿,你儂我儂,水乳交融。"而在我看來,家鄉的山粉圓子要比張志和的鱖魚更加美味多了。所謂"餘味繞梁,三日不絕。"山粉圓子燒肉是山粉圓子和紅燒肉的珠聯璧合,那麼我就先說說山粉圓子吧。山粉圓子的食材是山粉,山粉我們叫山芋粉,學名紅薯粉。
  • 既然你選擇了異鄉,那就必然失去熟悉的故鄉
    室友們幫助她化妝打扮自己,男友帶著她去尋找快樂,異鄉漂泊的孤獨感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她的工作也變得有聲有色起來。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的順利,仿佛一個弱小女孩完成了一次中規中矩的勵志奮鬥,直到艾莉絲收到姐姐病逝的消息,原本以為的勵志故事,開始有了新的走向。
  • 「飄啊飄,搖啊搖,無根的野草」——草根女孩漂泊異鄉的清明哀思
    很奇怪,老天爺總是愛在這個時節下雨,孤獨的人兒也總會在這個日子思鄉流淚,尤其漂泊異鄉的草根女孩,比平日增添更多惆悵和憂傷。漂泊異鄉的草根女孩,不像穩定在家鄉的女孩們,可以隨家族父兄長輩們一同去給故去的親人掃墓,不論有沒出嫁,只要心中有懷念的人,每年的清明都有機會去憑弔、去寄託哀思,想說的話、想敘的舊、未解的結和未了的情,都能有寄託之處,仿佛親人們不曾離開,在同一片天空繼續關愛著你。
  • 異鄉漂泊,家鄉是我永遠的牽掛
    我的家鄉是中原大地的一個普通農村,地勢一馬平川,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莊稼以麥子、玉米、大豆為主,祖輩都是農民,以種地為生。那時候一到暑假,我們一幫小夥伴就早早偵查好哪個叔叔或伯伯地理種了西瓜、甜瓜什麼的,然後每天琢磨著到他們地理去摘。反正被他們看到了也就訓斥一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臭小子們,你們吃歸吃,別糟蹋了就行。」
  • 懷念兒時味道之自製南瓜餅,香甜軟糯這個詞,簡直為它量身定做
    懷念兒時味道之自製南瓜餅,香甜軟糯這個詞,簡直為它量身定做時間過得可真快啊,馬上又快到年尾了,還有不到一個禮拜就要迎來新的一年了,小時候我最期盼的就是過年了,小時候過年不為別的,為的就是兜裡比小夥伴多的那幾塊糖還有鞭炮,過年時候的好吃的也要比平常多很多
  • 筆尖|兒時記憶——兒時的味道
    人是感性的動物,常常不會對大事動容,相反常常被生活裡的小細節、小溫暖和小確幸弄得熱淚盈眶、記憶深刻,大概只為了我們兒時那份無憂無慮的跳脫和肆無忌憚的吃相罷了。有人說,兒時刻在記憶裡,深藏不露;也有人說,兒時刻在舌尖的味蕾裡,足夠你品味一輩子。生活從來都不會欺瞞人,讓你用足夠的時間親自用心去體會,如果非要說什麼印象更深刻,大概就數舌尖的味蕾吧,兒時的味道最獨特且有質感!
  • 泉州特色燒肉粽,口感軟糯味道鮮美,搭配蘸醬更是妙不可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家鄉的特色粽子之一「泉州燒肉粽」。而關於福建的代表粽,那必須得說一說閩南特色的泉州燒肉粽。除了選用上等的糯米、豬肉外,還會包入香菇、雞蛋、乾貝、蝦、黑豆、蓮子、板慄、花生、滷蛋等等,僅僅只有紅燒肉、香菇兩味食材坐鎮,燒肉粽已經足夠令人食指大動了,更不用說加入這麼多豐富的材料了。
  • 思念以前的故鄉,月光下的鄉間小路,懷念兒時的童趣
    家鄉變化很大,中國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沿海城市,變化翻天覆地,田園牧歌式的農村已經不見了,一棟棟小洋房屹立,很多田野消失了,留下一間間工廠。昔日,山清水秀,荷葉飄香,稻穗沉甸欲墜的家鄉不見了,只留在腦海中,時不時的在夢中出現。
  • 家鄉是什麼?人生的根基,心靈的歸宿
    家鄉是什麼?家鄉是在無聊寂寞時,想到它就會覺溫暖,富有安全感的地方。家鄉是什麼?家鄉是一個人念念不忘的根,只要根在,家就在,只要父母在,思念就在。家鄉是什麼?家鄉是漂泊在外,不管經歷了多少的人,看到多少的風景,然而,外面的風景再美,最美的還是家鄉山水;外面的人再親,也不如家鄉親人。
  • 【懷念】家鄉味道之鶯歌海小吃
    現在的海鮮,即便還算好,卻沒了當年的豐盛,也沒了當年的味道。記得小時候,漁獲很多,海龜海蛇和各種大魚比比皆是,吃法也是原味為主,我還吃過像一串串葡萄一樣的魚籽,那才是名副其實的魚蛋,只下鍋用開水滾煮一番,再佐以簡單的食鹽等調料,就是美味。那時候吃蝦歌曲和螃蟹,是一筐筐地煮、一筐筐地吃的,大氣豪放得很。蝦蟹的膏也很多很結實,口感和味覺都妙不可言。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每一個身處異鄉的人,都會從這部電影看到自己
    每一個身處異鄉的人,或許都會在某一個瞬間,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影子。而艾利絲也僅僅是眾多愛爾蘭移民群體的一個投射。預示著新生活的開始,也包含著未知的等待。在家鄉工作時,面對刁蠻老太凱麗時的膽小、柔弱。而此處這樣一個咄咄逼人,但卻說話一針見血的老太,卻是最終提醒艾莉絲做出選擇的那個人。
  • 懷念兒時的味道——今夏的冰粉兒
    今年成都的天氣熱了涼,涼了熱,五月的下旬了穿啥的都有;今晚上下班早,其實晚上也不熱了,出門走走,路邊已經開始多多的燒烤和冰粉兒攤子了,很久沒吃冰粉了,走路走得渴了,走向一個冰粉兒攤子——老闆,一個紅糖冰粉兒,「妹兒,醪糟/芋圓/小湯圓/西米/葡萄乾/花生/芝麻/山楂/涼蝦/布丁,有沒哪樣不要?
  • 身在異鄉,惆悵有時來自一種喚醒記憶的聲響
    文丨萱小蕾、圖丨網絡▼有許多年,我在異鄉的小城裡,有天夜裡貪戀那寂靜時光,不知不覺到了凌晨時分。聽到窗外傳來幾聲雞啼,突然間有種恍然不知身在何處的感受。站在雪中,眼睛的確很享受,那時也沒有朋友圈一類的,會有無人分享的落寞感受,但也似乎還不懂那是落寞。長大後,長期身在城市高樓裡,漸漸忘卻了那些一起醒來的聲音。偶爾聽見,便誤以為身在鄉下某一處,自己家?或是親朋好友家?但終究只是一場想像。
  • 回異鄉的人
  • 一部10分電影,詮釋了漂泊異鄉的艱辛,演繹了生活中的真實
    其實,導演徐展雄的這部作品,是表達了漂泊在外、身在異鄉的年輕人們生活和夢想的奮鬥歷程 。傳繪給正在拼搏的人們,一種不要輕言失敗的精神 。可是,六千卻看到了更多的東西,那不僅僅是生活不易 。影片宣傳語中,有一句才是整部作品的最終蓋意,「唯有愛與理想,值得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