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醉生夢死》:絕望之為虛妄 正與希望相同

2021-02-09 光影鋪子


有一種人生叫醉生夢死,醉夢之間方顯生死!


今天早晨我還未完全清醒,在半夢半醒的時候看完了影片《醉生夢死》,這部可以算是去年最好的華語影片之一,我想這也許是一種機緣。



影片講述一個家庭中母親、兄弟和房客的悲傷故事。母親被丈夫拋棄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為了求生去做媽媽桑(妓院老鴇)整日醉酒,死後被蛆蟲蛀蝕;同性戀哥哥去美國留學失戀後,自殺未遂回到臺灣勾引表姐夫;弟弟(外號老鼠)整日不務正業,追逐啞巴妓女;碩哥(表姐夫)是夜店牛郎,欺騙過很多女人。



一個代表醉(母親),一個代表生(碩哥),一個代表夢(哥哥),一個代表死(弟弟),當醉生夢死齊聚在一起時,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生是那麼的陰暗逼仄,就像潮溼狹窄的巷弄,看著很不舒服。



影片導演張作驥說影片就是想表示「生活的一種醉生夢死的狀態」:生和死,本來就是一個輪迴,為什麼要醉和夢這個事情,希望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補償。筆者認為影片的主旨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概括。



很多人都知道把生活掰開了揉碎了,生活的常態就是「生老病死」,誰也逃脫不了,但是有了醉和夢,一切似乎大不同了,試問誰沒有醉過,誰沒有夢過,在醉和夢的時候一切是多麼的美好?!世人買醉、吸毒者不計其數,更別說做夢者更是如你我!



母親、碩哥、哥哥、弟弟對現實的不滿轉變成對醉、生、夢、死的追逐,也許他們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哥哥勸母親不要做媽媽桑,母親勸弟弟不要混日子,表姐勸碩哥不要欺騙她,弟弟勸啞女不接愛打人的客人,他們厭惡著別人的生活卻迷戀於自己的生活,到最後不過是難言的痛。



看完影片筆者懷著壓抑的情緒洗了個澡,試圖衝走赤裸骯髒的影像帶給我心靈的霧霾,我幾乎大聲喊叫,在某一刻關掉了水龍頭,弟弟和啞女比賽喝飲料的鏡頭在我眼前閃現,他們的臉越靠越近,最後那一吻似乎是黑夜中的一盞燈,隨即熄滅掉。



記憶最清晰的是弟弟(老鼠)的那句獨白:又是一個平靜的下雨天,我又想起了我思念的人,真希望他們能像螞蟻一樣,一直圍在我的身邊,不會離開。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你我都是如此。



PS:第52屆金馬獎上影片《醉生夢死》獲得10個提名,最後包攬最佳剪輯、最佳女配角在內四獎,而在領獎的當天,導演張作驥正在獄中服刑(因性侵案獲刑3年10個月)。

光影鋪子

微信|guypuzi

影視資源、經典影評、深入挖掘、合理搭配

相關焦點

  • 《劍來715》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這足以證實,「老瞎子」是等待著希望出現,是期待著人間能夠更好些。「老瞎子」出走,主要因為「劍修」的命運,認為人類對劍修不公。陳清都和老一輩劍仙都離開了,但「劍修之城」佔據「清白天下」的核心,隱隱的是儒、道、釋後的另一個天下,人類已經給了「劍修」公道,儘管很晚,但公道就是公道。
  • 黃海《黃金時代》電影海報欣賞,兼談「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多年後偶然間,因為一張海報,愛上一部電影。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你或許不知道這個人,但一定被他的海報驚豔過。(黃海參與的部分電影海報設計)黃海自稱是「為電影做嫁衣的人」,為人極其低調,幾乎從不接受媒體採訪。 因為天才用作品說話,羨慕!
  • 希望:為愛而生,在絕望中開出希望之花
    再說回電影:因為殘酷、虐心《素媛》常與《熔爐》並列。相比後者,《素媛》的拷問色彩柔和了很多,也有迴旋,重點放在治癒上,意在表達於絕望中開出希望之花。於絕望中尋找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 《醉生夢死》:十年來唯一被臺灣文化部列為限制級的藝術電影
    什麼樣的電影能被臺灣文化部列為限制級,並且冠以藝術的稱號?同性。倫理。親情與愛情的交織與無望。有人評價《醉生夢死》講述的就是當代臺灣底層人物的故事。只是被導演將多個家庭多個矛盾集中到這幾個人物的命運身上,在一個多小時裡,爆發揭露給人看。所以這部電影是文藝之上的那種黑暗感特別強烈。
  • 《金剛經》:微塵世界,只是虛妄所建立的假相
    網圖在《金剛經》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中,在為眾生於前分開示了如來法身無有來去坐臥之相後,又怕眾生生出分別之心,以為有來去者為化身,無來去者為法身,卻不知法報化三身非一非異、無有分別,以此法報化三身的無來無去,顯明真如實性的
  • 電影《畫皮2》:色相是虛妄,愛情又何嘗真實過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講講電影《畫皮2》。記得幼時讀白話版的《聊齋志異》,畫皮是印象深刻的故事之一。
  • 電影資源 No.56《醉生夢死》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hrw4tjm 密碼:6e0p《醉生夢死》
  • 《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是導演張作驥的新片,整個電影基本上都是暗色調,拍的隱晦而且難懂。
  • 論彈丸論破2:絕望與希望
    彈丸論破的系列作品都是以希望與絕望這兩者的對立展開的自相殘殺的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絕望與希望似乎從來未被賦予準確的定義。故事的框架定格在絕望的代表想要傳播絕望,而希望的一方要通過希望去打敗絕望。但是超高校級的絕望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如果絕望代表的是一個人的狀態的話,超高校級的絕望為什麼不是如同網抑雲一樣自暴自棄沉淪在絕望之中而是不斷傳播自己的絕望?
  • 大事件,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
    根據筆者對《古惑仔》及港產黑幫片多年沉醉,更加相信另外一種說法: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的原型人物,大概率是灣仔之虎陳耀興。陳耀興,香港三合會骨幹成員,銅鑼灣話事人。1993年11月到澳門參加賽車比賽,11月21日凌晨,遭到澳門黑幫伏擊當場身亡。而提到陳耀興,必談的就是傳記電影《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
  • 大事件 | 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
    而提到陳耀興,必談的就是傳記電影《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本片由任達華、劉青雲、張耀揚、尹揚明主演,於1994年8月公映。放眼整個黑幫電影體系,該片實在算不得什麼上乘之作;然而置於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與其他黑幫片相比,它又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 電影《醉生夢死》:那種愛恨交織的感覺,是用力活著的姿態
    這是會讓人想看第二次的電影,這部電影就像烈酒一樣,看了第二次後,連帶著把第一次的情緒一起席捲到你心中。如果你願意看第二次,或許能嘗到潰堤的滋味......《醉生夢死》電影主要圍繞著四個角色進行,分別是母親、上禾、老鼠、碩哥。
  • 觀影札記 | 醉生夢死的江湖
    1995年影片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第51屆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攝影等獎項,男主角張國榮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在這部電影裡,導演王家衛構建起一個顛覆傳統的武俠世界,運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口吻將空間與時間呈現為具象,在光影流動中反映人物的多重心理。
  • 影評 丨 醉生夢死一杯無:王家衛的另類武俠
    ——慕容燕/慕容嫣 林青霞飾一切從那壇「醉生夢死」開始,便註定了這幾對男女之間的愛恨痴纏。歐陽鋒未曾把愛說出口,以致於戀人賭氣成為了他的大嫂,只為「讓他嘗嘗失去的滋味」。因此他也離開了白駝山,成為隱居在沙漠中的殺手生意中介人。
  • 絕望的主婦希望的結尾
    □看劇8年後,給ABC帶來無數利潤的《絕望的主婦》終於走向了大結局。然而,大團圓式的結尾一點兒也不絕望。裡面的每個角色似乎都註定要像童話裡的主人公一樣,從此以後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只有老太太麥克羅斯基除外,她一直在與癌症做抗爭,最後還是難逃一死,不過卻是以她希望的方式壽終正寢,死時還聽著她最愛的JohnyMathis的唱片。
  • 電影《迷霧》--遲來的希望更讓人絕望!
    電影《迷霧》拍攝於2007年,這是一部科幻驚悚片。
  • 張國榮最鍾意的作家,寫盡了人間的醉生夢死
    最近看了一部老電影叫《青蛇》,特別感觸。因為電影拍得太好了,我還專門去看了一遍李碧華的原著。篇幅不長,看得快的話,不到兩小時就能搞定。個人感覺小說比電影更精彩一些。作者:李碧華《青蛇》是根據《白蛇傳》創作的,但相比白蛇傳的唯美、三觀正,青蛇更現實、更妖孽一些。
  • 為「狀元」送酒?到底是誰在醉生夢死?
    我的天哪,時至今日,還有人敢冒教育部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的天下之大不韙在學校門前掛上巨大的橫幅炒作,而且是給送酒,是想讓這兩個「狀元」醉生夢死嗎?!哪位鬼才想出來的創意?而且登上了官方的報導?這個事情之中四處透露著濃濃的詭異之處:誰允許將這個橫幅掛在學校門口上?又是公司哪位老總想到給學生送酒,而不是資助學費之類的?
  • 《鯊海逃生》絕望與希望
    本片的亮點就是無數的絕望與希望。當我都感到絕望之時,她們又找到了希望,當希望來臨之時,又面臨更大的絕望。從鯊魚嘴裡逃生,氧氣罐裡的剩餘,通向大海的一條條險路,以及最終到達大海時面對的鯊群。四個女孩和一位父親兩個助理,最終只存活兩人。四個被鯊魚咬死,一個在掙脫鯊魚時放棄氧氣罐,剩下的二姐妹也雙雙負傷,但活下來已是萬幸。
  • 杯光夢影《離開拉斯維加斯》:醉生夢死
    編者按1995年,尼古拉斯·凱奇還不是爛片之王,他也會出演文藝至極的《離開拉斯維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