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2020-12-20 騰訊網

第一,嬴政是個錯誤的叫法

我們老說秦王嬴政,其實這是一個錯得離譜的叫法。為什麼呢?「嬴」是秦始皇的姓,「政」是他的名,放在今天,姓+名當然就叫「嬴政」了。可是先秦不是這樣叫的,先秦沒有一個人的稱謂是姓+名,一般情況下是氏+名。

今天姓與氏已經不分了,合稱姓氏,但是先秦分得很清楚。這兩者的區別,相當於是大家族與小家族的分別,比如嬴姓,不僅秦國是嬴姓,趙國也是嬴性,兩國是有共同祖先的。大家就沒看到哪個趙國國王被稱為「嬴某某」,因為姓是不用來稱呼的。

第二,不叫「嬴政」叫什麼呢?

秦始皇不叫嬴政,那麼要叫什麼呢?

《史記》裡面說,秦始皇出生後,以趙為氏,稱為趙政。那麼趙政的叫法對不對呢?

也對,也不對。

先秦的姓氏學非常複雜。我說個大概。

有幾種情況下,名字前面不加「氏」。

第一種情況,國君不稱氏而稱國。你一旦當上國君,以前的「氏」就不用了,改用國名。比如秦始皇最早叫趙政,當上秦王后,就不能叫趙政了,而是叫「秦王政「或「秦政」。

第二種情況,公子不稱氏而稱國。公子就是國君之子,也不加姓氏,而是加國名。

第三種情況,公孫不稱氏而稱國。公孫就是公子的兒子,同樣不加姓氏,而是用國名。

好了,下面我說說,秦始皇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能叫「趙政」。

秦始皇出生時,他的曾祖父是秦昭王,祖父安國君是太子,也就是「公子」,父親子楚是安國君的兒子,也就是「公孫」。秦王、公子、公孫都不在名字前加「氏」,秦始皇剛出生時,是第四代,不屬於「國君」、「公子」、「公孫」之列,所以可以有一個「氏」,他以「趙」為氏,稱為趙政。

但是,隨著他身份的變化。成為「公孫」、「公子」之後,就不能再用「趙」氏了,而應稱為「公孫政」、「公子政」,或者加個『秦』字,即「秦公子政」、「秦公孫政」。成為國君後,則稱為「秦王政」。

第三,扶蘇與胡亥都是名,沒有氏

扶蘇與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扶蘇,不是姓「扶」名「蘇」,胡亥,也不是姓「胡」名「亥」。扶蘇與胡亥都是名字,不涉及姓氏。

有人把扶蘇稱為「嬴扶蘇」,胡亥稱為「嬴胡亥」,大錯。扶蘇與胡亥都是皇子,但是依傳統一般仍是稱為「公子」。因此,扶蘇的正確稱呼是「公子扶蘇」或「秦公子扶蘇」,胡亥的正確稱呼是「公子胡亥」或「秦公子胡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他的兒子自然也姓「嬴」了,所以他家老大其實是「嬴扶蘇」,老十八的全名是「嬴胡亥」。 只不過到了戰國末年,天下人口太多,同姓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在同姓人中,開始以氏族區分同名之人。因為五百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一個姓,根本無法做出具體區別,所以一般五代之後就會另開氏族。
  • 人們叫秦始皇連名帶姓,為什麼到胡亥和扶蘇就失去了姓氏?
    現代人的名字通常分為姓和名,也可以合起來成為姓名,可能大家會認為「姓」和「姓氏」是一回事,但這只是在現代看來,古代人的姓氏其實是分開的,「姓」是「姓」,「氏」是「氏」,這樣聽著是不是很拗口呢?
  • 扶蘇、胡亥的生母是誰?為什麼《史記》裡沒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秦王嬴政9年,年滿22歲的嬴政行冠禮親政。按道理說第二年他就應該迎娶王后,但歷史資料上沒有任何記載。這兩年發生比較著名的就是公子成蛟和嫪毐叛亂,然後就是呂不韋被罷相。公子扶蘇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是公元前212年,這一年秦始皇四十八歲,再有兩年即將領盒飯。
  • 秦始皇長子為什麼被稱為「公子扶蘇」?
    為什麼要叫扶蘇為「公子扶蘇?中國古代的爵位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在位時,諸侯最高也只能是「公」,公之子乃至所有諸侯之子就冠以公子的稱呼,比如公子小白、公子糾等等。公子扶蘇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時遺詔已經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公子扶蘇自殺秦始皇死後,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胡亥派使者將遺詔送到上郡給扶蘇,扶蘇看到遺詔內容,就哭泣著走入內宅,準備自殺。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現在幾乎看不到贏這個姓了,他的後人去哪了?
    秦始皇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但總的來說,他的功績遠勝於他。我國對秦始皇仍然十分敬重、敬重。以其聲望和功績,稱自己為秦始皇的後代,也是比較光榮的事情,但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聽到孔子的後代,秦檜的後代,林則徐的後代,等等,但卻聽不到秦始皇的後代,甚至連贏姓也聽不到。秦始皇的子孫去哪裡了,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國家連贏姓都聽不見。
  • ...裡記錄許多皇后,怎麼沒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誰?扶蘇胡亥的生母是誰?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冠以皇帝稱號的近五百人,其中名氣最大的秦始皇,而謎團最多的也是秦始皇,從他的生,到他的死,以及身後繼承人的選擇,歷史記載也不盡相同,更讓人不解的是始皇帝嬴政為秦王36載,在皇帝位11年,竟從未有過關於他王(皇)後和後宮妃子的一點介紹,甚至他的帝陵也不像之前國君陵寢那樣呈現國君、王后、夫人等多中心的狀態,而是只有一座高大的墳墓
  •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將兄弟姐妹誅除,為何卻留下扶蘇的兒子子嬰?
    相信秦始皇死後也不會想到,自己喜歡的小兒子胡亥竟然在篡位後把自己的子女全部殺光,還把自己辛苦一生建立的大秦帝國毀掉。胡亥當上皇帝之後,在冷血殘忍方面不是他爹秦始皇可以比擬的,由於自己的皇位是從哥哥扶蘇手裡搶過來的,胡亥明白自己的皇位來的是名不正言不順,擔心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大臣不服,從而影響自己的統治,就開始殘害前朝重臣和兄弟手足,甚至連自己的姐妹的也沒有放過。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現在幾乎聽不到贏姓了,他的後人去哪了
    秦始皇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但總的來說,他是一個比以往更有功績的人物。我們民族還是高度認可和尊重秦始皇的。秦始皇名氣大,成就大。說他是秦始皇的後代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但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聽到孔子、秦檜、林則徐的後代,卻聽不到秦始皇的後代,甚至很少聽到勝利者的聲音。秦始皇的後代去了哪裡?為什麼我們國家今天連他們的獲獎姓氏都聽不到?
  • 嬴政不是呂不韋之子,沒有坑儒,背後有以華陽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
    秦始皇的兒子中,最有能力和聲望的是長子扶蘇,他是眾望所歸的繼承人,但一年前扶蘇因為政見觸怒始皇帝,被貶斥到上郡的蒙恬軍中。此刻守在病榻前的唯一兒子是胡亥。胡亥天性頑皮直率、沒有政治野心,是秦始皇格外寵愛的幼子。
  • 扶蘇被殺,胡亥上位二世而亡,秦始皇的皇位到底傳給了誰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秦始皇會真的將皇帝的位置,大秦好不容易得來的江山交到胡亥的手裡去,很多人都傾向於扶蘇,比起胡亥的無能,扶蘇明顯要好的多,文治武功都屬一流。秦始皇的死十分突然,他是北巡的時候猝死的,身邊除了胡亥,趙高,李斯之外就只有宦官而已,他死了之後,他的死訊都沒有被公布,而是保密,繼續朝著北方進發,各地馴養,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置放在通風的地方,駕駛馬車的人也是他們自己人,飲食什麼的一切照舊,一切都像是秦始皇還活著,好好坐在馬車上的樣子。
  • 秦始皇:我高看扶蘇了!手裡握著王牌,卻把大秦拱手讓人
    直到後來,秦始皇覺得處理政務實在太多,耗費時間,耽誤自己「證道長生」,於是他就想到了讓兒子們幫自己處理政務,其中最賢德的就是公子扶蘇,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的母親是楚國公主羋華
  • 李斯那麼聰明,為什麼不支持長子扶蘇,而支持紈絝子弟胡亥呢?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形容李斯最合適,李斯是一個聰明人,至於他為什麼幫助紈絝子弟胡亥,不幫長子扶蘇,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接下來說一下李斯糊塗的原因:原因一:被趙高說服趙高是一個宦官,但是他卻十分善於察言觀色、逢迎獻媚,就連自己犯下重罪,將要被處治的時候,他都能通過巧言令色,讓秦始皇不但赦免了自己,還官復原職,趙高善於拍馬屁,就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公子胡亥十分賞識趙高,成為了胡亥的心腹
  • 扶蘇不死秦國不亡?其實在秦始皇眼裡,扶蘇的水平可不怎麼樣
    秦始皇的情感生活,至今在歷史研究中還是一個空白,特別是神秘的始皇后,關於她的所有痕跡似乎都被人為抹去了。因此有好多人在小說裡把秦始皇描繪成絕情絕愛的那種人,說他不近女色、性格冷漠。可實際上秦始皇有20多個兒子,10幾個女兒,所以想必他的感情生活是相當豐富的,對女人也應該是抱有極大興趣的。在秦始皇的諸多兒子中,扶蘇和胡亥的名字是出現頻率最高的。
  • 湖南發現秦簡,胡亥繼位之謎終揭開?專家: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年
    秦始皇駕崩於公元前210年第5次東巡途中,他臨死前身體已經非常差了,但他不喜歡臣子說他可能要死,誰提誰遭殃,於是,沒人敢請求立太子。直到最後一刻,秦始皇終於感覺無力回天,匆忙寫詔書想讓長子扶蘇回鹹陽繼位,但中車府令趙高截住了詔書,瞞住秦始皇已死的真相,改立胡亥為太子,賜死扶蘇蒙恬,等胡亥回鹹陽,立刻擁他做了皇帝。
  • 秦始皇一生未娶嗎?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他的兒子最知名的就是公子扶蘇,還有後來即位的二世胡亥。這些都是足以證明,秦始皇是有女人的。我們先說為何秦始皇的女人不出名,他不立皇后。秦始皇的女人有很多,到底有多少呢?因為他的母親趙姬的私生活很亂,先是跟了呂不韋,又跟了嫪毐,還給嫪毐生了兩個孩子,這件事讓秦始皇一生抬不起頭來。秦始皇怕自己身上也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他不讓自己的女人被世人知曉。女人對他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們也就不知道他的女人叫什麼,他最寵幸的女人叫什麼了。
  •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篡奪大權,他最終是什麼下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但是對秦朝來說,最終的存在時間只有10多年。對於秦朝的滅亡,趙高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秦始皇嬴政突然去世後,趙高篡奪了秦朝的大權。他依靠秦二世胡亥的偏袒,擾亂國政,陷害忠良,加速了秦國的滅亡。那麼問題來了。趙高最終會怎麼樣。戰國末期,趙高成為秦朝皇宮內的宦官。
  • 秦始皇雄武一世,手下將相如雲,胡亥為何能登上皇位?
    但是,秦始皇沒想到的是,趙高竟然如此大膽,扣下了那封詔書沒發出去。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扶蘇為人正直,很看不慣他的一些行為,他擔心扶蘇即位後殺了他。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臺逝世。趙高勾結了丞相李斯,打算擁立隨行的胡亥。
  • 秦朝宦官趙高,偷天換日逼死扶蘇,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趙高的出身不詳,歷史上對其出身眾說紛紜,有的說他一出生就是宦官身份,也有的說他來自於秦王嬴政的宗族,具備嬴氏血脈,而總而言之,趙高的出身並不是特別的好,因此對於趙高本身而言,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的背景之說,趙高出人頭地是因為他自己才能出眾,因為他自己的才學,所以才被秦始皇看重,委以重任,並且讓其教導自己的兒子胡亥,就這件事上來說,趙高真的可謂是一步登天。
  • 秦始皇女兒墓,棺內混亂不堪,為什麼胡亥要處死所有的兄弟姐妹?
    秦始皇的功績確實非常大,統一了六國,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基礎。但他的統治卻讓百姓極為的難受,當然,這並不是否定他的功績,因為稍不注意,百姓們就會受到嚴格的刑罰,每天生活在膽戰心驚之中。連自由談論的權利都沒有,當然,在中國封建時代,確實很多人沒有談論自由的權利,但是秦朝卻是最為嚴格的朝代之一。眾所周知,秦朝是一個短命王朝,在秦始皇死後由胡亥即位,而胡亥卻沉迷於玩樂,導致秦朝最後的滅亡。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不過可惜的是,為了追求江山永固和長生不老,秦始皇的苛政,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最終,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就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上。而秦始皇自己,也由於對長生的執念,死在了第五次東巡的路上。在秦始皇於沙丘去世後,本來留有一封給長子扶蘇的信。在沒有確立太子的情況下,誰都知道這封信,必然是要扶蘇即位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