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爸小啟:
花影,花花草草,枝枝葉葉,無論是陽光下影影綽綽,還是月光下朦朦朧朧,自帶詩情畫意,別有一番風味。
花影,在古詩詞裡搖曳多姿,撲朔迷離。花影裡有政壇的惆悵失意,也有情場的春意萌動,花影裡有故事,也有傳奇。
今夜萬籟俱寂,月華如水,請大家和果爸一起,盤點一下在唐詩宋詞裡晃動的花影。
蘇軾: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
《花影》(宋)蘇軾重重迭迭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
《花影》大意是: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三番五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麼也掃不走啊!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初讀這首詩,你會認為這是一首詠物詩,明白通俗;細細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含蓄隱晦。
這首詩是蘇軾用以抒發政敵被起用的憤懣不滿情緒。原來是蘇軾在慨嘆他的政敵即那些所謂「熙豐小人」,他們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臨朝時,全被貶謫——剛被太陽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親政時,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將來。
除了這首以《花影》為題的詩,蘇軾詩詞中,最少還有5次出現「花影」這個詞語: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中有「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根據詩題和詩的前兩句「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可以得知花影是杏花之影;
《浣溪沙》中有「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顏未稱五年兄」;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中有「」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題潭州徐氏春暉亭》中有「」穿竹鳥聲驚步武,入簷花影落杯盤」;
《次韻錢舍人病起》中有「坐覺香菸攜袖少,獨愁花影上廊遲」。
不過,後面四首詩都沒有明說,花影究竟是什麼花的影子。
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
《天仙子》(宋)張先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北宋詞人張先,號子野,詩句精工而受人稱讚。
張先一生仕途通達,盡享榮華富貴,他的作品雖然沒有那些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詞人那種過於深沉的悲痛之情,但是也不乏文人詞中那種淡淡的哀愁。
張先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被人稱之為「張三中」。
張先對人說:何不稱為「張三影」,「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稱之為「張三影」。
《天仙子》是張先的代表作,該詞將書齋文人式的生活情趣一覽無餘。
其大意是:飲酒長歌,酒醒愁情依舊未散,獨對春景徒然慨嘆韶光易逝,似水流年,前塵往事隨風而去夢幻成空。
沙洲上鴛鴦成對,好花弄影,簾幕遮燈,夜深人靜,遐想著明日早上,猩紅的落花應該會鋪滿庭院裡的小路。
詞人淡淡惆悵之下,百無聊賴而又無可奈何之心躍然紙上。
「雲破月來花弄影。」該詩句運用擬人的寫作手法,造詞精巧,從動態中刻畫月色,生動傳神,為千古佳句。
元稹: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明月三五夜》(唐)元稹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中唐詩人元稹,寫了一篇著名的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實際上是元稹年輕時的親身經歷,故事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窮書生張生愛慕貴府遺孀的女兒崔鶯鶯,崔鶯鶯於是寫給張生一首詩《明月三五夜》, 讓自己的丫環紅娘送給張生,紅娘識字不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張生一看就明白了:這是鶯鶯在約他半夜過來,並為他開著門。
但張生與鶯鶯有情人最終未成眷戀,後來張生因要進京趕考,只好與崔鶯鶯分別,約定考取後回來求親。誰知張生名落孫山,只好滯留在長安不歸。
兩年多以後,崔鶯鶯已另嫁他人,張生也已另娶。張生雖然對鶯鶯舊情不忘,但鶯鶯毅然而然慧劍暫青絲。
這是一出愛情悲劇。後世跟據它的內容,編寫了很多小說和戲曲,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王實甫的《西廂記》。
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春夜》(宋)王安石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這首《春夜》的大意是:夜已經深了,香爐裡的香早已經燃盡,記時用的漏壺裡的水也快漏完了。初春的寒風削麵,尖刻刺骨,讓人感覺到一陣陣寒涼之意。
春天的景色使人心煩意亂,夜不成寐,只得呆呆地望著窗外,看到隨著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曾經身居宰相高位的王安石,在春夜如此焦躁不安,想來莫不是因為變化失敗的緣故吧。
李清照: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小重山》(宋)李清照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這首詞閒適淡雅,表惜春之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李清照結婚後,夫妻倆雖然情投意合,可是丈夫趙明誠或因負笈遠行,或因異地為官,常年在外,與李清照聚少離多。如今算來,已有兩年三個春天沒有在家裡度過了。詞中「二年三度」是在加重表現其痛惜之情。
李清照作為千古才女第一人,她這首思春懷人之作,沒有落入表現同一題材的其他許多作品之窠臼,她沒有寫個人獨居之苦悶,也沒有寫良人不歸之怨恨,而是熱情地呼喚遠行在外的丈夫早日歸來,一同度過春天的美好時光。
「花影壓重門」,寫梅花的倩影投射在重門之上顯得很濃重。此句有梅妻鶴子的林逋《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治意境。
這首詞寫景如畫 ,意境淡遠 。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一句,《疏簾淡月》後成為詞牌名。
果爸思詩:
與花影有關的古詩詞,除了上述名篇妙句,歷朝歷代都有佳作迭出。
那些古詩詞裡的花影,古香古色,美輪美奐,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中華文化就是這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妙不可言。
朋友,還有哪些古詩詞裡的花影,給你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呢?歡迎大家在果爸文末評論區留言!
關注果爸,詩與遠方,皆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