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樸樹唱起《送別》時,那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少年哭了

2020-10-04 檸檬八卦小驛站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送別》李叔同

當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他聽到了《旅愁》。

這是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曲調寫出了的一段歌詞。

於是,李叔同取調了這首歌,並寫出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送別》。

之後,這首《送別》也被許多歌手重新填詞過,樸樹就是其中一位。

樸樹對於《送別》這首歌有著一些別樣的情感。

在樸樹的音樂生涯中,他特別希望自己能做出一首像《送別》這樣的歌曲。

當年,他在節目《大事發聲》的現場,演唱了這首歌曲。

可是,不管他怎麼控制自己,眼淚還是流出來了。

他哽咽著,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演唱這首歌曲,他想訴說自己內心的情感。

最後,樸樹用一秒的尖叫,來完成了這首歌曲的演唱。

樸樹在節目的現場演唱了許多自己的歌曲,唯獨這一首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總有那麼一首歌、一幅畫、一件事,或者一個人讓你刻骨銘心。

它無需多麼多麼的偉大,只要能夠觸碰到你的心弦即可。

看看樸樹,他也被歲月的長河推到了現在。

有人感概說,樸樹已經不再年輕了,他也變得蒼老了。

是啊,當年那個唱著《New Boy》的年輕小夥子,現在的臉上也長滿了「歲月的痕跡」。

但是,我發現我定義不了樸樹的「蒼老」。

2017年的4月30日,樸樹發行了一張名叫《獵戶星座》的專輯。

這張專輯收錄了11首歌曲,其中就有我們大家熟知的《平凡之路》

每當這首歌的旋律響起,總有一些人會慢慢的跟著唱。

同樣,歌曲《Forever Young》(永遠年輕)和《No Fear In My Heart》(我心中沒有恐懼)也收錄在這張專輯中。

這兩首歌曲也讓我明白了,樸樹還是當年的那個樸樹。

歌曲《Forever Young》是對當年歌曲《New Boy》的重新填詞和編曲。

歌詞中的「Just」就像是當年的「樸樹」,他與當年的「樸樹」進行了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

「Just 那麼年少 我向你招手 讓你看到 我混帳到老 天涯海角 天荒地老 等你摔杯為號

Just 那麼年少 親愛的 我的戰友 我一直都以你為榮

Just 那麼年少 跟它幹 一直幹到 我們全都被幹掉 就跟他幹......」

——《Forever Young》樸樹

對於歌曲《No Fear In My Heart》,僅僅那一句歌詞,就無需多言了。

「因為沒有草原

就忘了你是馬」

——《No Fear In My Heart》樸樹

樸樹老了嗎?

不!

他反而比一些年輕人,更加的「年輕」。

開始製作《獵戶星座》這張專輯時,那年是2010年,樸樹37歲。

可以說,當年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這張專輯上,生活裡的一切瑣碎都被他先擱置了。

當他遇到瓶頸時,他跑到了印度,在這裡.,樸樹開始學著放空自己。

當他回來後,他又重新的投入到了歌曲的創造中。

當樸樹44歲時,他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製作出了這張專輯,其中光錄歌就錄了三年。

結語

在這個物慾橫流、科技成果滿天飛的時代,能有多少個少年會去用七年的時間堅持一件事。

樸樹是一棵樹。

他是切斯拉夫 米沃什口中的樹:

「我不想成為上帝或英雄。只是成為一棵樹,為歲月而成長,不傷害任何人。」

他也是《潘石屹的博客》中的樹:

「自由而有根是生長極快之樹木。」

最後,我也希望他也是你、我心中的一棵樹,遮陰避陽,滋養你我。

相關焦點

  • 當樸樹唱起《送別》時,那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少年哭了!
    ——《送別》李叔同當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他聽到了《旅愁》。這是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曲調寫出了的一段歌詞。於是,李叔同取調了這首歌,並寫出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送別》。之後,這首《送別》也被許多歌手重新填詞過,樸樹就是其中一位。樸樹對於《送別》這首歌有著一些別樣的情感。
  • 樸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最近,樸樹在錄音棚開唱《送別》,當音樂緩緩響起,樸樹唱著唱著突然失控大哭,一度哽咽失聲。  樸樹那麼灑脫,那麼酷,仿佛早已看透一切。他平和,也炙熱。他是不曾改變的少年,永遠不會打敗。樸樹,你怎麼了?  樸樹說: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  《送別》是一首怎樣的歌呢?
  •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樸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他是不曾改變的少年,永遠不會打敗。樸樹,你怎麼了?樸樹說: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 《送別》是一首怎樣的歌呢? 弘一法師在俗時,有年冬天,大雪紛飛,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
  • 【專訪】劉芳: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分別時集體落淚的場面,大概也只有在劉家芳芳這樣的團隊才能看到吧。會賺錢、會拉業務、會當老闆、會做微商,在芳姐看來,這些都比不上「我很會生活」,拼事業時不遺餘力,在事業之下,她也時刻不忘保持著女人特有的優雅和感性。細心打理著每一天的形象,簡單地喜歡著包包、首飾和衣服,感恩每一個信任她關心她的人,一顆年輕的心,一直在路上。
  • 《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 第二季》夢回少年 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看了最近幾期少年合宿,突然有很多感慨想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聊聊對這個節目的感受。一是從真正的名校校草中挖掘出的少年們大部分並非成熟藝人,上綜藝沒有表演的自覺,也不是出於造星和選秀競技出道的目的參與,所以區別於任何被流水線塑造過帶強烈目的性的男團真人秀,純粹依賴智力腦力和鮮明個人特質的PK令人耳目一新;二是尚未褪去校園感天然去雕飾的獨特個性各有互補又火花四射的化學反應,從密逃時期的陌生到熟稔到默契到名學第一季的多組合多角度磨合,到了第二季已經錘鍊出了靈魂相契團魂交融的感覺,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有清晰的定位和風格特質
  • 當樸樹唱起死亡
    還年輕的海朋森唱,「你說我常常變得冷酷,我有時想像死亡」,已老去的寸鐵唱「目擊你剛剛完成這一跳」「通向這趟旅行的最後一扇門」。這個終極命題,可以年輕得立意高遠,可以年邁得平易近人。可以拿來當輕描淡寫的口頭禪,也可以嚴肅莊重到抬不起頭。
  • 《樂隊的夏天》2來啦 | 搖滾—永遠年輕 永遠在路上 永遠熱淚盈眶
    聽《生命因你而火熱》,跟著節目裡的人一起哭,聽《你要跳舞嗎》,恨不得自己也要跳起來,聽《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感嘆著人終究要放下妄想,歸於平淡。第一季讓我對搖滾有了更深一點的認識,我原本《樂隊的夏天》2來啦 | 搖滾—永遠年輕 永遠在路上 永遠熱淚盈眶以為搖滾樂就是嘶吼、炸裂、瘋狂,但是這個節目讓我看到了更多的搖滾類型,可以抒情,也可以溫柔。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樂隊的夏天,「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看樂隊的夏天或音樂類的節目時,我總是很容易被打動,除了發現更多的好聽的音樂的同時,好像還有更多的感受在其中:看了無論是落淚也好,還是有許多的話要講也好,或者是覺得有一種叫「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感覺在其中也好,還有揮動所有的細胞跟著一起唱跳也好。……這都是一些能形容得出的感受。
  • 直播課33期 | 導演汪維偉: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是汪維偉導演寫在自己首頁的Slogan。
  • 跟山東碼頭菜決一死戰,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跟山東碼頭菜一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但好歹是贏了。我去把單買了,大家手拉手,相親相愛一家人,天乾物燥好生走路。 突然又像想起什麼,有人哀嚎出聲。 孔鰩。眾人群情激奮,差點打起架來。我一個人領情坐回去,吃了幾口。 是蜢子蝦醬,配上醜椒,烘出來的雞蛋又鮮又辣。小郭久等不見我,又回頭來找,見我愣坐在那兒對著一盤雞蛋。 小郭問,你還在做啥子?我說,我想起海子有首詩,好像寫的是,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小郭說,啥子意思?
  • 【朗讀者第二季】第6期路·董卿: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小路、大路、水路、航路、網路……它們串聯起了整個世界。而對於我們每一個生命個體來講,我們也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蹣跚起步便永遠無法回頭。在這條路上充滿歡喜、憂傷、平順、坎坷、陽光、風雨,這是一條屬於我們的人生的路。「路」這個字是由「足」和「各」組成的,仿佛告訴我們,路在腳下,各有各自的路。
  • 溫暖面孔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要做永遠的「孩子王」
    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是永遠的主陣地。張曉萍既是一校之長,也是學校的「首席教師」,她始終活躍在小學科學教學的第一線,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清新簡約、樸實大氣」的教學風格。   伴隨百年嘉實的輝煌徵程,張曉萍也點亮自己的教育生涯。
  • 為你讀句子:「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身體會老,心也許不會
    文∣閒時翻書君(原創文字,拒絕轉載,歡迎關注)讀到這樣一句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在這許多種可能中,最讓人驚詫的便是:心的年輕,可以跨越維度。03第一個維度。和身體一樣,心靈也會指向衰老,一去不復返。
  • 飆車 戴涵涵:永遠年輕,永遠病嬌,永遠熱淚盈眶.
    跟許多男星一樣,涵涵早年剛出道時也演過很多不良少年的形象,與根紅苗正的好青年有本質出入。當然這種嬌花一樣的面貌實難充當惡霸,於是他的熒幕形象徹底轉向「心智不健全的問題少年」的。《捫心問診》第三季,飾演同性戀高中生傑西▼
  •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金門海島體驗師楊柳瑩
    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我想這句話大概是我喜歡旅行的意義。很榮幸被選中成為本次廈門五通碼頭招募的四位海島體驗師中的一員,帶著吃貨的心和浪子的心,9.9號我們抵達美麗的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乘坐8:00航次迅安遊輪前往海島金門,全程大約半小時。
  • 少年永遠不會被打敗
    樂隊的夏天那時候我們年輕,有理想,相信一切。這是我看《樂隊的夏天》時,腦子裡跳出的一句話。很多個沒想到。一個沒想到是米未傳媒繼《奇葩說》後又出了一檔這麼有種的節目。刺蝟的歌永遠有一種少年感,真誠、倔強,但不滄桑。像是對長大後的世界永遠充滿期待的高中生,嚮往年輕的愛情明日的朝陽,即使失落了垂頭喪氣了也會慢慢重新找回希望。聽刺蝟的歌我總是想哭卻哭不出來。還有遲來的驚喜海龜先生。大千世界,悲憫眾生,於是有了《Where are you going》,藝術誕生。
  • 「來時莫徘徊」 樸樹為何唱弘一大師的《送別》時泣不成聲
    有一個畫面在我記憶裡定格了多年,錄製現象一貫沉默寡言的樸樹唱,一開始他還笑問大家:「《送別》會唱嗎」?所有人都笑了。隨後樸樹像自言自語般感嘆了一句:有時覺得生活就像是煉獄一般。現場安靜下來,人們似乎都被這句話給戳了一下,接下來樸樹開口起了那首送別。
  • 5月4日青年節發朋友圈說說,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一直以為,精神的高地總在別處,尋尋覓覓,才知道腳下的人生永遠是你的詩與遠方。最美的風景,是心中盛開的愛之花園,最高的境界就是靜水流深的歲月裡,那一處默然。人生就是這樣,得失無常,凡是路過的,都算風景;能佔據記憶的,皆是幸福。等走遠了再回首,我們才發現,挫敗讓人堅強,別離令人珍惜,傷痛令人清醒。
  • 心聲|願你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至少每次寫到事業方面的目標時,我會寫,從事熱愛的工作,努力讓自己發光發熱;在家庭方面,和喜歡的人兒在一起,相知相伴相愛,一起創造美好的人生…… 近期學到一個新詞——成年初顯期,從Know Yourself的知乎回答裡看到,主要指18-25歲的人生階段。為什麼這麼定義呢?
  • 每日音樂:樸樹唱哭一曲《送別》,歲月的渡口, 你我皆過客
    樸樹演唱《送別》或許是歌曲背後的故事,讓樸樹感動到無法忘懷,將自我代入到李叔同的體驗之中,被好友遠去而天地茫茫的意境所打動。也有可能是歌詞描述的知交零落,這一人生況境觸動了樸樹心底的琴弦,讓他聯想到自己也歷經歲月風雨,知交飄零的真實遭遇。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樸樹提起《送別》時說:這樣一首歌,哪怕一首,如果是他寫的,他死了也甘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