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上天給予家長們最美好的禮物,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出息,但是孩子的成就與家長的教育息息相關。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我們就要做到教子有方,給孩子最正確的教育。
《知否知否》中,林小娘心心念念給自己的孩子謀劃好的前程,結果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反而影響了一雙兒女的一生。
她想要孩子有前途,卻教會了自己的孩子偽善、陰險、小氣。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日常所作所為被孩子看在眼裡,學了過去,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吸取經驗,以身作則的與孩子相處。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被教育的很好地孩子呢?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這幾種表現,就說明家長教子有方,把孩子教育的很好,孩子未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非常有主見】
一部分家長總是很溺愛孩子,限制孩子的行為,不許他做這個,不許他做那個。
時間一長,本是獨立個體的孩子們,開始變得猶豫不決,沒有主見。
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做了一些有主見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的鼓勵孩子。
世界各個領域的人才,沒有任何一位,連做決定都需要他人的幫忙,主見才是一個人有出息的基石。
而有主見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加容易成功。
【很喜歡閱讀】
蔣方舟曾表示:如果一個人從來不讀書,那麼他的價值觀,就是他親朋好友的價值觀。
所以要想看一個孩子未來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愛不愛讀書。
喜歡閱讀的孩子不僅會得到很多知識,還很會思考,會比同齡人更早的樹立三觀與底線。
而根據教育研究學院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家長經常閱讀的家庭,孩子會更加優秀。
曾經新聞報導一個家庭,一家四口擠在小小的屋子裡,而這個屋子狹窄的原因,就是其中一半的面積都擺放了書籍。
書就是孩子們打開眼界的最快途徑,會成為孩子走向新人生的起點。
所以孩子喜歡閱讀的家庭,家長自然而然屬於教子有方。
而家長們要想培養孩子閱讀書籍的好習慣,不如先從親子閱讀開始。
【處事較獨立】
拿破崙曾說過:「人數眾多不足以依賴,想要生存只能靠自己。」
只有獨立的孩子,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生活中的所有難題。
獨立是孩子有出息的最關鍵標誌。
而教會孩子獨立的父母,才是真正教子有方的父母。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
一位小男孩吐槽他的家長總是讓他做家務,而他的家長面對他的質疑,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只有獨立的人,他的人生才會充滿幸福。
而《歪歪兔成長童話一書中》的主人公蘇小懶是一位很不自覺地孩子。
直到他的媽媽把他分配到了拖拖拉拉國,他才意識到了拖延的壞處,最終成為了一名生活、學習都不用催促的獨立好孩子。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只有捨得放手,才會讓孩子真正得到成長。
《歪歪兔成長童話》這套書不僅會給家長們提出可科學的教育建議,還能輔助孩子養成獨立的好品質,提高適應集體的能力。
全書共10冊,每一冊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圖文並茂生動有趣,並且自帶拼音,方便孩子自己閱讀。
歪歪兔是我國著名的國產早教品牌,質量很有保證,陳孟敏繼「當當網終身五星圖書後的又一巨作,主要針對學齡前與小學階段孩子的獨立教育。
而且既可提高孩子的獨立品質,又能當做文學啟蒙繪本使用,是家長的上選之作。
【做事有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
「華人船王」趙錫成共有6個兒女,而他的孩子們其中四個畢業於哈佛,兩個畢業於常春藤,每個人都事業有成。
而孩子們的成功都源於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趙錫成對規矩的看重。
趙家很注重規矩,所以這6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很有規矩理念,而正是規矩導致趙家子女擁有自律的美好品質。
孩子有規矩,就是尊重這個社會,尊重社會,才會得到回報。
所以有規矩的孩子,才會更加有出息。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注重對於孩子規矩的培養。
《這是規定》主要從生活習慣、處事之道、情緒管理三方面對孩子進行規矩設立。
適宜人群為3到6歲的孩子,讓孩子有教養、有情商。
從而開啟成功的人生、過好品質生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除了家有家規外,校有校規也對孩子在學校的行為進行了規範,幫助孩子做到有規矩、懂禮貌。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最重要的一任老師,我們習慣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教育孩子,卻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另一位林小娘。
要想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做到教子有方,把孩子培養成有出息的人才,那麼我們就要吸取科學的經驗,光靠自己是不夠的,繪本教育很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