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磨蹭拖延?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娃做得...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錢志亮工作室 ,作者錢志亮

錢志亮工作室

北京師範大學錢志亮老師主辦的家庭教育平臺。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創文章,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許多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好,便傾盡所有為孩子付出,無微不至地呵護孩子成長,恨不得為孩子打造一條完美順遂的人生道路。然而這份心情越迫切,越容易模糊了愛的界限。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做得不夠還糟糕的,是父母做得太多。

小時候,嫌孩子吃飯慢、吃得身上到處都是,就給孩子餵飯吃;上幼兒園了,幫孩子穿衣服鞋襪、整理書包、催孩子起床、睡覺;孩子大了,幫孩子檢查作業、收拾房間、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做選擇做決定……

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當父母事無巨細,為孩子做得過多,孩子就缺少獨立做事、鍛鍊能力的機會,於是逐漸變得懶惰、依賴、被動、缺乏自信,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發展。

當孩子有下面這5種表現,就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需要引起警惕。

孩子常常指責、怪罪於你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一邊享受著父母的照顧,一邊嫌棄、挑剔著父母。習慣了父母面面俱到的安排、提醒,一旦出了點什麼差錯,就責怪父母的不是,從不會反思自己。

上學遲到了,怪父母不早點喊自己;課本忘記帶了,怪父母不替他檢查一下書包;媽媽身體不舒服中午沒做飯,怪她不早點說害得自己白回家一趟……

當父母一味地為孩子打點好一切,攬下了許多本該他自己負責的事情,那麼孩子就會習慣於父母包辦自己的生活,出現了問題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父母的責任。

在這種成長模式下,孩子會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意識,將來長大了遇到問題也會習慣推卸責任,抱怨他人,不懂得反省自身。

抗拒做事

不少家長對這類孩子都不陌生:平時好吃懶做,上網玩手機興致勃勃,一讓他做點什麼事,就面露不悅,怨聲載道,有時候甚至根本叫不動。

當父母做得過多,各種事情上都不用孩子操心、動手,孩子就會安於舒適享受,以自我為中心,沒機會感受父母的辛苦,於是也不懂得關心體貼父母。

而且,孩子在勞動上的惰性也容易遷移到動腦思考、學習上來,形成思維上的惰性,影響學習。

遇到什麼問題都要找你

有一個朋友,曾經很擔憂地跟我談到他的表弟。

這個孩子從小被媽媽和姐姐關懷、照料著,現在都上了大學,竟還是遇到一點小事都要求助家裡人。

英語考試需要買耳機,就在群裡找媽媽,媽媽聽了馬上買了寄給他;和室友鬧矛盾了,問媽媽該怎麼辦;天氣冷了,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換被子;學院有轉專業的機會,問媽媽要不要轉……

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一遇到問題馬上給孩子解決,孩子就會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主見,沒有決斷力,將來進入社會很難適應。

這類孩子,往往從小時候就開始,遇到一點事情就喜歡找父母。

作業不會做,自己也不想想,馬上找爸爸媽媽;筆找不到了,喊爸爸媽媽;參加活動不知道穿什麼衣服,問爸爸媽媽......

孩子向父母求助是合理、正常的,但也有一個限度。如果你發現孩子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表現得很脆弱,茫然,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會找爸爸媽媽解決,就要引起注意。

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替孩子做決定和選擇太多,是不是給孩子安排地過於周到,讓他失去了獨立思考、實踐自己想法的機會。

缺乏主動性

孩子磨蹭、拖延、不自覺,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而且反反覆覆,難以「根治」。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起床、吃飯、睡覺要催100遍;沉迷玩耍不願學習······這些問題背後,反映的是孩子主動性的缺乏,對這些本該是自己的事情感到厭煩、懈怠。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父母管教太多、催促太多,破壞了孩子的內驅力。

對於孩子的作業、學習,表現的比孩子還積極、著急,孩子不自覺地就把責任轉移到父母身上。「你不催,我就不學。」「反正有爸媽盯著,能偷懶一會兒是一會兒。」

想要孩子主動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作業、學習更加積極、自覺,父母必須學會放手,給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間,不要因為看不慣就插手幹涉、監督提醒。這樣孩子才能發展出內在驅動力,而不是依賴於外部的推動力。

家長應讓孩子明白: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不做自己想好,到時候承擔相應的後果。

關於起床、吃飯、睡覺這些生活習慣的事情,家長適當提醒,不要過問太多,自己做好示範作用,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自信心不足,遇到挑戰膽怯退縮

父母總是幫孩子做各種事,本質還是因為不信任孩子的能力,覺得孩子做不到,或做得不夠好。然而當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孩子缺乏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功體驗,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錯誤的評估,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長此以往,就會缺乏自信。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經常表現出自信心不足,遇到難題和挑戰就膽怯、退縮,就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包辦、替孩子做得太多。

即便孩子做事很慢、不熟練、常出錯,那也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必經過程,是不可跳過、省略的環節,孩子正是在這些試錯、實踐的過程中鍛鍊能力、收穫經驗,不斷成長和成熟。

因此,家長請多一點耐心,等等孩子,不要因為著急、為了省事而幫孩子做;多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給孩子創造「成功做成某事」的體驗,讓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信心。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心理學家大衛·伍德認為:「父母應該充當孩子的腳手架,為孩子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框架,讓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我們愛孩子,不能盲目,應把握好界限,該孩子自己做的讓他自己做,鼓勵孩子獨立嘗試、不怕犯錯。

過度的以愛為名的付出和犧牲,只會耽誤了孩子。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材料來源/錢志亮工作室

圖片/網絡

原標題:《寫作業磨蹭拖延?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娃做得太多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寫作業磨蹭拖延?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做得不夠還糟糕的,是父母做得太多。小時候,嫌孩子吃飯慢、吃得身上到處都是,就給孩子餵飯吃;上幼兒園了,幫孩子穿衣服和鞋襪、整理書包,催孩子起床、睡覺;上學了,幫孩子檢查作業、收拾房間,幫他們做大大小小的決定……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當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有時候,你在旁邊急得直跳腳,可孩子卻仍然不緊不慢的,總會讓家長心裡不由得無名火起。孩子的拖延讓不僅孩子做不好事情,同時也分分鐘都在考驗著家長的忍耐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磨蹭和拖延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01.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呢?
  • 孩子磨蹭,是催出來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磨蹭拖延行為也不是一天養出的。…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會讓孩子滋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有些事不願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媽媽跟在後面「擦屁股」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是不用為磨蹭買單的。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沙溢在《未知的餐桌》中,激動地控訴輔導孩子寫作業「難」,並強調:「孩子一看到簡單的題很多,居然寫得更慢了,甚至不會做了,這讓自己瞬間化身噴火龍。」沙溢還特別搞笑地安慰自己說:「這是親生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幼兒園孩子起床磨蹭,不要著急吼叫,原因可能在於父母自己
    天氣冷了,孩子起床磨蹭賴床,成為母子一天的開始。父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而火山爆發,孩子被吼叫、責罵,委屈的哭泣,帶著糟糕的心情去上學,磨蹭真是互相傷害啊。每一個孩子磨蹭的原因都不相同。但抽絲剝繭之後會發現。根本原因有可能都是父母自己。
  • 孩子磨蹭,比父母嘮叨一百遍管用的是,用這一招
    那天不湊巧,司機左等右等不見來,等司機來也不早了,拉上他們就往學校趕……這周一早上一叫他,他不磨蹭了,立馬就起床了,我剛下樓,他也下來了,問他上星期去學遲到沒?說沒有,不過再有幾分鐘就上課了,上周一餓半天肚子。這次去包子店買點包子、粥,給他送上去學校的班車。
  • ★對付孩子磨蹭,我有絕招!
    剛剛將內衣穿好我便拿起給她準備好的褲子,她卻說:「我不想穿這條褲子,我要穿有花邊的那條」,「都快遲到了,明天再穿那條吧,要不然奶奶還得給你去找」,她皺著眉頭小聲說:「我不想穿這條,小朋友和老師都說花邊那條褲子好看,我就要穿」,為了在早晨能讓孩子有個好的心情上幼兒園,我只好趕快去給她找帶花邊的褲子,找到後她邊自己穿邊樂呵呵的說:「明天我還穿這條,奶奶快幫我把褲子提起來呀,我要去刷牙洗臉了」。
  •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真相: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在假期裡,孩子因為失去了幼兒園、學校的約束,所以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起床(用時:0.5小時)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曾經我也擔心我的孩子磨磨蹭蹭,但現在,我更不希望自己只懂催催催。
  • 拖延的娃遇上焦慮的媽,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該怎麼辦?
    能讓媽媽們集體吐槽的大概也只有娃的拖延、磨蹭了。娃淘氣起來那真是花樣百出、各有不同,可為什麼拖延、磨蹭起來卻能做到全國統一呢?真是讓人想不明白。而面對娃的磨蹭,媽媽們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快點吃,飯都涼了;快點睡覺,明天上學起不來了;趕緊寫,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做完啊?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求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八年時間裡,有太多家長問過我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怎麼辦。在這八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接觸過幾百個孩子,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玩玩筆,一會兒喝點水吃點零食,一會又去廁所,各種瑣事,一件接一件。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
    當孩子磨蹭時,越是高聲喊和不斷催,孩子的動作反而越慢。我們應該多用"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等表揚的話語,也可適當給予一些獎勵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表揚讓孩子體會到認同感,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便會下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了。
  • 很久之前,你也是個寫作業磨磨蹭蹭的孩子
    你永遠也想不到,一個孩子做作業前能有多少準備活動,做作業中又有多少突發狀況。上廁所、吃零食、喝水、換筆、換本子、發呆、咬指甲,雖然娃作業是不會做,但別的事情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呢。我不想做他媽了。」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崩潰。聽到視頻裡這位媽媽的抽泣,老母親的眼眶也紅了。一位四川的爸爸實在對孩子的拖拉忍無可忍,為了防止孩子再去喝口水上個廁所,他把地上放滿了小龍蝦。快做,做不完今晚就不是麻辣小龍蝦,而是火爆熊孩子了!好不容易孩子磨蹭完,開始認真寫作業了。有經驗的陪讀父母都懂,戰鬥這才剛!剛!開!始!
  • 為什麼父母越催促,孩子越磨蹭
    文 | 喬木本文首發小十點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快點起床,快要遲到了!」「快點穿衣服,我們還有好多事沒做!」「快點刷牙,不要磨磨蹭蹭,我們要來不及了!」「快點吃飯,我們只剩下不到5分鐘了!」快點!快點!家裡面每天都會迴蕩著大人的催促聲。
  • 孩子不愛寫作業,多半原因在父母(小學生怎麼學英語)
    孩子不愛寫作業,已經成為了家長們眼中的一大難題。有家長經常抱怨:孩子不愛寫作業,還經常撒謊。放學回到家後,孩子總是愛找各種理由,就是不願意寫作業。尤其是英語,特別牴觸,一些家長們就想知道小學生怎麼學英語?
  • 陳小春怒吼兒子「快走」:每個磨蹭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急性子的家長
    (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每次家長不厭其煩地催促,孩子仍然慢慢悠悠的呢?其實,孩子並不是故意要拖延的,他們這麼愛磨蹭是有原因的。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發現,2歲以下的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6歲以下的孩子仍然沒有抽象的邏輯思維,不能理解時間。直達上小學後,孩子才有一點時間概念,知道要按時上學,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所以,孩子們愛磨蹭真的不是故意的,而是沒有時間觀念。
  • 小學生「花式」磨蹭,媽媽笑出眼淚:一模一樣的娃
    聽聽這位家長的心聲:「現在一個大問題就是,明知每天起床應該有個好心情,開始新的一天,每個晚上應該帶著平靜的心情入睡,可現實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忍不住因為孩子的磨蹭而火冒三丈……關鍵這拖延症還無解,不管用什麼方法,打也好罵也好哄也好,都解決不了問題!」
  • 想要孩子長得高就得「睡懶覺」?科學證明有道理,家長卻很為難
    我表姐家兒子今年13歲了,身高才一米四多,跟他同齡的男孩都有170cm的了,女孩也普遍150cm左右了。所以表姐特別焦慮,生怕兒子以後成矮個兒。但是,她很注重飲食營養,也注意讓孩子早睡早起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還是這麼矮。後來,有寶媽告訴她:「你光讓孩子早睡不行,關鍵還得晚起,因為早上也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期啊。
  • 易烊千璽自爆磨蹭被「嫌棄」!家長可以用這3個辦法應對
    然而這樣一個優質偶像卻在採訪中自曝了自己的一個小毛病,那就是從小喜歡磨蹭,沒少被父母和身邊的人嫌棄。,比如「你看看人家都已經去上學了,只有你遲到」。,不要表現出不耐煩。而是應該多鼓勵多誇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讓孩子願意去繼續完成。否則家長的負面情緒很容易感染到孩子,讓孩子自暴自棄,結果效率就會變得更低。貝多芬說過:「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你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做事拖拉,做什麼都慢慢悠悠的怎麼辦?
    「你能不能快點,已經快要遲到了,還象沒事人似的,連跑都不跑,是你上學還是我上學啊,你這個孩子,以後快點把作業寫完,早點睡,每次寫到十二點,第二天能起來嗎,別人家的孩子9點前就寫完了,你在幹啥呢?以後起床後動作要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刷個牙要20分鐘,都上三年級了,自己要有個時間觀念,我每天催你,你不煩,我自己都煩……上次國慶回老家,要不是你磨嘰半天,我們就不會塞在路上半天了……」這是今天早上我送元寶去幼兒園,一路上一個母親送兒子上學,走一路訓孩子一路的大概對話,我想起了前幾天網上有人調侃:「最近,人類幼崽中分布廣泛的一個流派終於被人發現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磨
  • 孩子越來越磨蹭?都是因為他常聽這兩個字
    下面這些話, 似乎每天家長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熟悉吧,是否發現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一下孩子。因為爸媽覺得孩子,實在是太磨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