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2020-12-20 一凡親子教育

文|一凡

朋友的兒子5歲,她說自己快要被孩子逼瘋了:擠個牙膏用了五分鐘,又過了五分鐘,還沒開始刷牙!問他在幹什麼呢?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

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

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孫儷曾發過一條微博,專門寫自己是怎樣催促孩子洗手的。

「兩個孩子,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然後,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孫儷的字裡行間,也充滿了身為老母親的無奈。有時候,你在旁邊急得直跳腳,可孩子卻仍然不緊不慢的,總會讓家長心裡不由得無名火起。

孩子的拖延讓不僅孩子做不好事情,同時也分分鐘都在考驗著家長的忍耐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磨蹭和拖延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

01.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呢?

我們只要在網上隨便一搜「孩子磨蹭」,就會出現500多萬個結果;再搜「孩子拖延」,竟有700多萬個結果……

由此可見,孩子磨蹭拖拉是大部分家長需要面對的共性問題。結合生活中周圍寶媽們的傾訴以及自己的「實戰經驗」,我認為,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說話特別愛嘮叨,有時為了顯示事情的重要,一定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知道一件事情,如果說得多了,反而在孩子心中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父母不停地催促,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支配、被拉扯。可是他又不敢反抗父母,只好採取磨蹭拖延進行反抗。父母越嘮叨,孩子越逆反。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超限效應」。

2、父母的事事包辦。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沒錯,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看到孩子吃飯慢,就急著自己去餵;看到孩子卡倒了,趕緊跑過去扶他起來;上幼兒園怕遲到,就忙著幫孩子穿衣服……

結果孩子事事都習慣了等父母來幫忙,從小養成了散漫和依賴的心理,做事情也變得越來越磨蹭和拖延。

3、孩子對做的事情不感興趣。

孩子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主動去做,並做得很快。對於不感興趣卻又被父母逼著去做的事情,就會動作慢吞吞的,磨蹭拖延。

比如他不喜歡刷牙,就會一邊玩一邊刷,甚至在刷牙的時間玩別的東西;他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會放在嘴巴裡咀嚼得沒完沒了,就是不咽下去。

作家陶立夏認為,孩子的拖沓,就是拒絕。對於不喜歡的事情,他們用拖延表達著內心的拒絕。

02.那麼,家長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告別磨蹭?

比爾蓋茨說:

「很多人喜歡拖延,他們對手頭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這是最大的惡習。」

一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拖拉磨蹭的習慣,上學後寫作業等學習上的事情,以及將來長大後工作上的事情也會變得拖拖拉拉,人生的步伐也會越來越慢,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後面。

那麼,家長要怎樣做才可以幫助孩子改掉磨蹭和拖延的壞習慣呢?

1、用鼓勵代替嘮叨。

我們發現,你越是著急,孩子越是不急。馬上就要上學遲到了,孩子突然說想拉屎;你催促孩子快點吃飯,他就「咳咳」乾嘔……家長越是嘮叨,孩子越是會用磨蹭來對付家長。

對此,我們不妨用鼓勵代替嘮叨。比如,發現孩子今天表現好,馬上就用誇張的語言去表揚和鼓勵:「今天寶寶好厲害啊!把牙刷得又快又乾淨!」「哇!寶寶今天飯吃得真快,一個米粒都沒有剩!」

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表揚的,就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如果孩子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刷牙、吃飯等任務,就給孩子一個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做事情快的動力。

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做事情快是一種特別快樂的事情,從而讓自己做什麼事都會加快速度,不再磨蹭。

2、用興趣代替催促。

孩子都特別喜歡玩遊戲,所以應對孩子做事磨蹭,最好用做遊戲的方式,將生活中無趣的事情變成有趣的事情:

比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刷牙,並且比賽看誰刷得又快又乾淨;晚上睡覺時,比賽看誰先把衣服脫完;吃飯的時候,比賽看誰最先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飯等等。

還可以讓孩子與幼兒園裡的好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比賽看誰跑得快就可以得到獎勵。和小朋友玩比賽拼圖、比賽找不同等遊戲,去激發孩子做事要「快」的意識。同時也體會到做事快的樂趣。

3、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家長不要隨便去打擾他。讓孩子保持做事專心的習慣。孩子因為年齡小,做事會很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兒童心理學家德魯克森告誡家長,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只有讓孩子走出舒適區,他才能夠學會獨立。

一個不依賴家長,懂得獨立處理問題的孩子是不會在做事情上磨蹭和拖延的。而家長適時的放手,會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守時和責任,這些優秀的品質會點亮孩子整個的人生。

03.結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紀錄片《鏡子》

孩子的拖拉習慣,多數都是父母從小教育不當造成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到孩子磨蹭拖拉的根源,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工作。不要動不動化身為「咆哮教主」,或者操起雞毛撣子。我們要耐心、科學地陪伴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快樂地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沙溢在《未知的餐桌》中,激動地控訴輔導孩子寫作業「難」,並強調:「孩子一看到簡單的題很多,居然寫得更慢了,甚至不會做了,這讓自己瞬間化身噴火龍。」沙溢還特別搞笑地安慰自己說:「這是親生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太拖拉!主要反映在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一點點作業可以寫很長時間。家長很心煩,孩子們為此也很委屈。陪伴嘮叨與過度溺愛是導致孩子拖拉磨蹭的真兇。孩子的拖拉磨蹭其實是家長的責任!
  • 孩子拖拉磨蹭幾個原因,除了催促還有更好的辦法。從小養成是根本
    孩子越催越磨蹭,幾個方法讓他們主動積極做事不拖拉上學之後家長一天之中感覺時間最緊張的就是孩子上學前和放學後,早晨起床到出門,可能要催好多遍。放學回家從吃飯開始,就恨不得孩子能有個一鍵加速的按鈕,這樣就能快點吃,快點寫作業早點睡覺。
  • 孩子磨蹭,是催出來的
    每家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催起床的場景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叫第1遍沒聽見,叫第2遍沒聽見,提高音量叫第3遍,哼哼唧唧回你一聲,大吼第4遍,才不情願地坐起來,眯著眼,等待你給ta穿衣服。眼看要遲到,只好敗下陣來,替孩子完成一切,急急忙忙把孩子送進學校,再趕到單位,依然遲到兩分鐘。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我們一手催出來的。孩子做事一慢,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做事拖拉,做什麼都慢慢悠悠的怎麼辦?
    以後起床後動作要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刷個牙要20分鐘,都上三年級了,自己要有個時間觀念,我每天催你,你不煩,我自己都煩……上次國慶回老家,要不是你磨嘰半天,我們就不會塞在路上半天了……」這是今天早上我送元寶去幼兒園,一路上一個母親送兒子上學,走一路訓孩子一路的大概對話,我想起了前幾天網上有人調侃:「最近,人類幼崽中分布廣泛的一個流派終於被人發現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磨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今天好友向我「求解」,她那倆丫頭,寫作業總磨蹭,能用的方法她都用了,就是沒有效果,問我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求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八年時間裡,有太多家長問過我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怎麼辦。
  • 孩子越來越磨蹭?都是因為他常聽這兩個字
    下面這些話, 似乎每天家長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熟悉吧,是否發現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一下孩子。因為爸媽覺得孩子,實在是太磨蹭了.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父母學會用「三隻青蛙」,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
    花花媽媽因為花花的這些毛病十分苦惱,幾乎每天都要因為孩子做事拖拉跟孩子產生衝突。絕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拖延的壞習慣時,都是以命令的口吻來催促孩子,時不時在孩子的耳邊叮嚀,但是效果可見一斑,有時候孩子還會覺得嘮叨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孩子磨蹭,比父母嘮叨一百遍管用的是,用這一招
    上周一早晨,我早早起床,準備送孩子到站牌,讓他乘車去寄宿學校,叫他起床,磨蹭半天,問他在家吃早飯還是出去吃,他說出去買著吃,我說行,我說不早了,再磨蹭就遲到了,我收拾好在樓下等他,等的心急如焚,一遍遍看手機的表,不是想著凌晨別人都在睡覺,真想大聲吆喝他趕緊下來,10多分鐘後他才下來
  • 你的每次「催」孩子,其實是在「毀」孩子
    頭圖:攝圖網01育兒群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早上不愛起床叫他第一遍肯定是不起的,等到第二遍就哼哼唧唧回你一聲,直到第三遍終於不情不願地起床,那個磨蹭啊,穿個衣服都要二十分鐘;回家不寫作業剛坐下沒5分鐘,肯定又是想上廁所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每天要催孩子起床,催孩子洗漱,催孩子吃飯,催孩子上學,催孩子寫作業,催孩子去睡覺,一整天的時間都在催促孩子做這做那的,磨蹭確實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想要孩子告別磨蹭,得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人的時間知覺大概是在3歲開始慢慢建立的,也就是說孩子在3歲以前是沒有任何時間概念的,5分鐘和1個小時在他看來都是一樣的抽象,他能理解的大概也只有早中晚或者過去現在未來而已。2)畏難情緒作祟何為畏難情緒呢?
  • 孩子越來越磨蹭?都是因為他常聽這兩個字……
    歡迎分享到班群、朋友圈、幫助更多孩子。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熟悉吧,是否發現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一下孩子。因為爸媽覺得孩子,實在是太磨蹭了.這就是老師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
  • 媽媽輔導兒子作業,竟怒吼致骨折內傷: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催催催……
    為了趕校車,早上必須6點就變身高音喇叭,催孩子起床;好不容易磨蹭到7點起床,又要開始催著孩子洗漱、穿衣、吃飯……這邊媽媽火急火燎扯著嗓子生怕閨女錯過校車,那邊閨女卻像是個沒事人一樣,任憑你怎麼催,她就是不緊不慢。閨蜜說:光是孩子每天出門磨蹭這一下,就常常搞得她一肚子火!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磨蹭真相竟然是這樣……(深度好文)
    來源國館丨(ID:guoguan5000)孩子開學了,各位家長還好嗎?在為早上叫起床和催刷牙以及上學煩惱麼?孩子磨蹭到底該怎麼辦?上個周末在等地鐵的時候,看到一幕:一個媽媽咆哮說:「我不罵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師怎麼罰你!」在她身後,是個背著書包的可愛小男孩。當然,小男孩低著頭,滿臉沮喪不敢吭聲。
  • 孩子磨蹭是有原因的,99%的家長不知道的秘密!
    ,先是不停地催促「快點快點」,如果催促不管用,就乾脆搶過勺子餵起飯來。這時,我通常會很溫柔地催促他兩遍,見他不為所動,頓時河東獅吼,於是每天上學都像打仗一樣。父母為什麼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節奏,於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奏。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 孩子磨蹭怎麼辦,家長不要一直催,換種方法或許有作用
    孩子出現慵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情況,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只要是人,都會有個惰性。靜靜媽媽也相信,平時在家裡你也沒少催孩子,抓緊起床,快點穿衣服出來吃飯,快點穿鞋,這就走了……這些都是我們的日常,但是,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催促過程中依然沒有加快速度的意思,這就讓各位家長非常的生氣了。在這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中,孩子真的能有改變嗎?
  • 孩子做什麼事都磨蹭,沒完沒了的,誰來幫幫我
    焦慮讓孩子徹底告別磨蹭拖拉家長要立足長遠,不急不吼不焦慮,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對待,一旦取得進步立即做出積極的反應,同時,要多讀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比如《讓孩子徹底告別磨蹭拖拉》這本書。目錄本書幫助家長認識孩子拖拉磨蹭的真正成因,了解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過程。
  •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真相: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第1次催,起不來,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曾經我也擔心我的孩子磨磨蹭蹭,但現在,我更不希望自己只懂催催催。
  • 孩子做什麼事都要催,好氣哦!3個技巧讓孩子爽快行動,不再拖拉
    就算我們能耐著性子一遍遍地催孩子,也難保他不會哭鬧、發脾氣。其實,孩子做事磨蹭是有一定的客觀原因的。一方面,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做事的節奏本來就比成年人慢,不會像我們一樣,看到晚上8點了,就想著趕快給孩子洗澡,不然睡覺又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