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死去的情節令人潸然淚下
文/高英
昨晚看到網上有人談到1983年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死去時的情節引發自己落淚,對此我也頗有共鳴之情。
一直喜歡83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首先是因為喜歡黃日華與翁美玲塑造的郭靖、黃蓉男女主角形象鮮明,其次是其他主要人物塑造得也相對生動。以前總是對劇中的楊康深惡痛絕,自然因為他是個可憎可惡的反派形象而令人不齒。
前幾日再度重溫這部電視劇,卻和家人一起品味出因為飾演楊康的演員演技非常高超,所以才會讓觀眾對楊康厭惡無比。正讀研的侄女問我飾演楊康的是誰,我竟然回答不知道——以前才不管演這個大反派的人是誰。趕緊百度,原來人家叫苗僑偉。
楊康被苗僑偉演繹得有血有肉,舉手投足以及富有變化的眼神,都傳神地表達出楊康陰險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客觀地說,觀眾越厭惡楊康,越證明苗僑偉演技之高。
在83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楊康中毒身亡之前,最想見的是已有身孕的妻子穆念慈。當郭靖通知了穆念慈來看他,楊康拼盡全力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用平日的正常口吻跟穆念慈說話,以至於穆念慈誤以為他裝作要死騙她前來,生氣跑了。然後,楊康就頹廢下來,單純的郭靖奇怪他何苦如此。顯然,因穆念慈以前曾不顧性命為其吸毒而從此對穆念慈動了真情的楊康,就是想最後再見一次對他痴情無比的妻子穆念慈一面,並盡力留給她最為美好的印象,不想讓她因知道自己即將死去而過度悲傷。
楊康的臨終心理活動,苗僑偉演繹得入骨三分,將楊康罕有的真情一面展現出來,此情此景,令人心酸不已,我的眼角隨之溼潤了。
在電視劇中,以為楊康裝死騙她來會面的穆念慈聽到烏鴉慘叫,感覺不對勁重新回來,眼見楊康不行了,兩個人深情對話,仿佛忘了生死,在穆念慈描述的夫妻倆男耕女織、生兒育子的美好畫面中,嘴角流血的楊康面頰掛著眼淚氣絕身亡。
應該說,楊康之死的劇情設計得相當好,加之苗僑偉深刻的演繹,楊康之死激起的觀眾情感,並非單一的大快人心,而是讓人真切感受到楊康這一悲劇人物產生的震撼力量。這是藝術上的巨大成功。
有人納悶楊康死了何以沒有棺材,奇怪郭靖做事不周到。其實,不給楊康買棺材,既不符合郭靖的性格又不能體現穆念慈的情愛之深,這樣處理自有原因。首先,楊康死後被黃土掩埋沒有棺材,是為了體現穆念慈葬夫那段獨白的內涵,將楊康生前的富貴榮華與死後的悽慘悲哀加以對比,啟迪世人且莫一味追逐和貪圖榮華富貴;其次,當時的場景應該在荒郊野外,無棺材鋪不說(穆念慈何以立即換了孝服經不住推敲,且不求全責備),且楊康身中劇毒,屍身只能迅速深埋,否則腐爛之後毒氣散發,於環境有害。此乃題外話。
楊康活著,終不悔改,他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為什麼他的死亡令人潸然淚下呢?如前面所說,首先是劇情設計得好,同時苗僑偉演繹得好,其次是楊康是個悲劇人物,成功的悲劇人物都會震撼人心,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楊康這一悲劇人物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發生發展過程,追究起來,既有歷史政治原因,又有人性弱點原因,還有教育缺失原因。如果沒有金國對大宋的侵略戰爭,如果不是其母包惜弱的婦人之仁和性格軟弱以及對兒子的溺愛,如果不是長於舒服的安樂窩玩物喪志,如果其師父丘處機不一味爭強好勝只在乎楊康的成績(武功)而疏於做人教導,楊康就不會如此作惡多端,以至於讓人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方才痛快。
楊康的悲劇人生,發人深省。苗僑偉演繹的楊康之死,令人心酸之餘痛定思痛:做人,不要做楊康那樣的人;養孩子,當以楊康為戒,除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還要教其好好做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一個有骨氣、有品格的堂堂正正的人!這就是楊康之死令人潸然淚下的價值所在。
寫於2015年8月12日下午;2018年10月20日個別詞句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