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死去的情節令人潸然淚下

2021-02-19 高英讀人生

楊康死去的情節令人潸然淚下

文/高英

昨晚看到網上有人談到1983年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死去時的情節引發自己落淚,對此我也頗有共鳴之情。

一直喜歡83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首先是因為喜歡黃日華與翁美玲塑造的郭靖、黃蓉男女主角形象鮮明,其次是其他主要人物塑造得也相對生動。以前總是對劇中的楊康深惡痛絕,自然因為他是個可憎可惡的反派形象而令人不齒。

前幾日再度重溫這部電視劇,卻和家人一起品味出因為飾演楊康的演員演技非常高超,所以才會讓觀眾對楊康厭惡無比。正讀研的侄女問我飾演楊康的是誰,我竟然回答不知道——以前才不管演這個大反派的人是誰。趕緊百度,原來人家叫苗僑偉。

楊康被苗僑偉演繹得有血有肉,舉手投足以及富有變化的眼神,都傳神地表達出楊康陰險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客觀地說,觀眾越厭惡楊康,越證明苗僑偉演技之高。

在83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楊康中毒身亡之前,最想見的是已有身孕的妻子穆念慈。當郭靖通知了穆念慈來看他,楊康拼盡全力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用平日的正常口吻跟穆念慈說話,以至於穆念慈誤以為他裝作要死騙她前來,生氣跑了。然後,楊康就頹廢下來,單純的郭靖奇怪他何苦如此。顯然,因穆念慈以前曾不顧性命為其吸毒而從此對穆念慈動了真情的楊康,就是想最後再見一次對他痴情無比的妻子穆念慈一面,並盡力留給她最為美好的印象,不想讓她因知道自己即將死去而過度悲傷。

楊康的臨終心理活動,苗僑偉演繹得入骨三分,將楊康罕有的真情一面展現出來,此情此景,令人心酸不已,我的眼角隨之溼潤了。

在電視劇中,以為楊康裝死騙她來會面的穆念慈聽到烏鴉慘叫,感覺不對勁重新回來,眼見楊康不行了,兩個人深情對話,仿佛忘了生死,在穆念慈描述的夫妻倆男耕女織、生兒育子的美好畫面中,嘴角流血的楊康面頰掛著眼淚氣絕身亡。

應該說,楊康之死的劇情設計得相當好,加之苗僑偉深刻的演繹,楊康之死激起的觀眾情感,並非單一的大快人心,而是讓人真切感受到楊康這一悲劇人物產生的震撼力量。這是藝術上的巨大成功。

有人納悶楊康死了何以沒有棺材,奇怪郭靖做事不周到。其實,不給楊康買棺材,既不符合郭靖的性格又不能體現穆念慈的情愛之深,這樣處理自有原因。首先,楊康死後被黃土掩埋沒有棺材,是為了體現穆念慈葬夫那段獨白的內涵,將楊康生前的富貴榮華與死後的悽慘悲哀加以對比,啟迪世人且莫一味追逐和貪圖榮華富貴;其次,當時的場景應該在荒郊野外,無棺材鋪不說(穆念慈何以立即換了孝服經不住推敲,且不求全責備),且楊康身中劇毒,屍身只能迅速深埋,否則腐爛之後毒氣散發,於環境有害。此乃題外話。

楊康活著,終不悔改,他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為什麼他的死亡令人潸然淚下呢?如前面所說,首先是劇情設計得好,同時苗僑偉演繹得好,其次是楊康是個悲劇人物,成功的悲劇人物都會震撼人心,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楊康這一悲劇人物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發生發展過程,追究起來,既有歷史政治原因,又有人性弱點原因,還有教育缺失原因。如果沒有金國對大宋的侵略戰爭,如果不是其母包惜弱的婦人之仁和性格軟弱以及對兒子的溺愛,如果不是長於舒服的安樂窩玩物喪志,如果其師父丘處機不一味爭強好勝只在乎楊康的成績(武功)而疏於做人教導,楊康就不會如此作惡多端,以至於讓人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方才痛快。

楊康的悲劇人生,發人深省。苗僑偉演繹的楊康之死,令人心酸之餘痛定思痛:做人,不要做楊康那樣的人;養孩子,當以楊康為戒,除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還要教其好好做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一個有骨氣、有品格的堂堂正正的人!這就是楊康之死令人潸然淚下的價值所在。

寫於2015年8月12日下午;2018年10月20日個別詞句略有修改。

相關焦點

  • 楊康與穆念慈
    對於穆念慈來講,是「一遇楊康誤終身」。一開始的穆念慈,對楊康的愛是卑微的,因為人家是金國太子,自己只是一個跑江湖的養女,在門第觀念深刻的那會兒,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但是,穆念慈很死心眼兒,在比武招親時,楊康贏了她以後,她的一顆心就沒有再交給過別人。
  • 誰為「楊康」的死買單
    今天朝羚第一次用案例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討論刑法學裡的刑罰歸責原則,歡迎各位朋友加我微信一起討論「金大俠」的《射鵰英雄傳》是最經典的武俠小說之一,其中有段情節非常有趣
  • 悲壯,令人潸然淚下!電影《八佰》觀後有感
    故事情節在日寇鐵蹄踐踏上海展開。在30萬日寇的強大攻勢之下,上海即將淪陷。聽到這席視死如歸的訓話,令人潸然淚下!88軍在蘇州河一側的浴血奮戰,不斷的感動和激勵著蘇州河英法租界一側的同胞們。在88軍英勇堅守的4天時間裡,租界裡的同胞目睹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悲壯!他們的抗日激情也瞬間被點燃。募捐、投送食物、在租界裡戲臺上給堅守的軍人演出等等。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租界裡女孩跳進蘇州河冒著槍林彈雨給守軍送「國旗」。雖然88軍的堅守,最後淪落為政治博弈的籌碼。
  • 王晴飛|楊康之死
    由於這一故事主要是講「吳季謙改秩」緣由,所以故事細節上不如玄奘故事豐滿,但關鍵情節則基本相符:男主角未出世時父親即被水賊害死,母親被霸佔,自己被流走,留下表記(咬斷腳趾,銀片,黑盒,汗衫等),成年後(一般是十八年)母子相認,惡人遭到報應。這兩個故事都與水有關,可見中國古代一般人心目中水路的兇險。不過單從故事情節本身的完整性來看,「水」並非必要因素。
  • 高英聊金庸:楊康與穆念慈
    例如楊康、歐陽克看上去都是一表人才,內在品質卻是不值一提。因此,婚姻大事,不可取決於外在條件,而應以人為本,看要選擇的對象本身是否值得去愛。相對單純的穆念慈正值情竇初開的年齡,別說楊康在比武招親中贏了自己,就是走在路上看到楊康如此俊朗的人物,也會萌生愛意。因此,楊康的調戲不但沒有讓穆念慈不齒他的為人,反而激發出穆念慈平生最為強烈的愛意,是以她在惱羞之下,寧可在楊康面前死去。
  • 《射鵰英雄傳》「長歪」的楊康死的悽慘:養育男孩,這兩點很重要
    電視劇裡,楊康最後與穆念慈見了一面,郭靖和穆念慈為他掩埋了屍體。而原著裡楊康死後是被群鴉啄食身體,死無全屍的。但即使改編後,楊康死得依然悽慘,他死得那年才二十歲。認賊作父、作惡多端的楊康終於死了,按理說應該是大快人心,可是,年少時看到這一幕,心裡五味雜陳。
  • 楊康有沒有愛過穆念慈?
    楊康與穆念慈就如同擁有兩種信仰的人一般,愛著恨著活著死去。完顏洪烈拿穆念慈的命威脅「靖蓉」,穆念慈發誓死也不能讓他拿到《武穆遺書》。她拼命掙脫,直衝懸崖而去,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穆念慈臨死前心心念念的就是楊康能知錯就改,她也早已留下書信,希望他不要一錯再錯。而她在跳崖的那一刻,楊康也緊跟著要往下跳了。如果沒有手下的人拉著,楊康應該也會隨著下去了。
  • 網友評價羅嘉良版楊康:這哪裡是十八歲楊康,分明是四十八歲楊康
    楊康在《射鵰英雄傳》出場時候是十八歲,一個年紀方好的青春少年郎,而且長相在眾人眼中是容貌俊美,人品秀雅,丰神雋朗,臉如冠玉,唇若塗丹。反正就是一年美少年,外加一種自帶的天然貴氣。所以「楊康」這一角色還是很挑外貌長相和氣質的。
  • 楊康在破廟中了蛇毒,為什麼會被完顏洪烈拋棄,真相如此簡單!
    楊康在破廟中了蛇毒,為什麼會被完顏洪烈拋棄,真相如此簡單! 楊康中了蛇毒之後,曾有人想去幫助他:「哪知楊康右手反勾,擒住他的手腕,左手在他手臂上狠狠抓了一把」,結果這個人馬上也中了蛇毒,不得不壯士斷腕。
  • 83版射鵰英雄傳的經典橋段:楊康三戲穆念慈
    曾經有一個傳說叫呂洞賓三戲白牡丹,如今這麼有趣的事也發生在了金庸武俠劇中,83版射鵰英雄傳裡就有一段非常經典的情節,叫楊康三戲穆念慈,熟知這部劇的朋友一定會記得。楊康對穆念慈的一片深情表達的也是費盡心思,從坐在人家門口守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跟著穆念慈出門,然後在布匹行的那段生意經接著,穆念慈去買豬肉,跟賣肉的老闆多說了幾句話,楊康裝著吃醋的樣子,硬是把那塊一斤的豬肉切掉了一半,再拿給穆念慈,還怪賣肉的老闆多給了,真的太好笑了穆念慈明知道楊康是存心戲弄她,兩個人一言不合,就重現了當初比武招親的過招場景兩人過招
  • 楊康和穆念慈,一眼萬年的悽美愛情
    其實不然,楊過是因為「名草有主」,心裡早就有小龍女,所以裝不下郭襄;楊康則是因為太多原因,導致他此生註定要辜負穆念慈。試想一下,如果楊過對於郭襄一樣的天真少女來者不拒,照單全收,楊康借用他小王爺的地位朝三暮四,那他們才是渣男。曾經看完由苗僑偉飾演的楊康,楊盼盼飾演的穆念慈83版《射鵰英雄傳》,我內心久久不不能平靜。
  • 郭靖與楊康——母親對孩子命運的影響
    金庸先生畢竟是人文高手,處理這樣的情節合情合理,寫下這個人物時,應該是更多的同情憐憫,而決非諷刺,只是這個人物的個性卻著實是有些諷刺意味。許多人責怪包惜弱,說她枉為知識分子,遠不及一個不識字的普通農婦——郭靖的母親李萍。說她只知道一味的軟弱心慈,對楊康又太過寵溺,自己又沉湎於過去,成天躲在仿製的舊房子裡扶著犁頭哀嘆垂淚,掩耳盜鈴。
  • 94版《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提出的成親條件,楊康:我太難了
    每一部翻拍的影視劇版《射鵰英雄傳》,其劇情內容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有的距離原著相差甚遠,有的在原著的基礎上增添或刪減一些情節,總之,各個版本之間各有特點
  • 楊康一生的悲劇!
    楊康也是如此,但是先天環境的不足是否能用後天的教育來彌補呢?這就需要他身邊最親近的人----漢人師傅丘處機和母親穆念慈的努力了。假如此二人能不斷耳提面命,用漢人的大義來教育幼年的楊康,那麼楊康未必不會如郭靖一般頂天立地,然而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 楊過成名後重新安葬了楊康,為何對穆念慈卻不管不顧?
    這兩種觀念造成了楊過成名之後重新安葬時,對待穆念慈與楊康的差異態度。楊過重新安葬楊康是楊過對楊康之死做的最後終結,是楊過為人子的孝道,是一種救贖。也是金庸先生對「俠」精神的一層詮釋!根據原著中的情節可以知道,楊過對於父親楊康的為人和死因有著很深的執著,一直在尋找這位宿味蒙面的父親的真正為人,並試圖為父親報仇。
  • 黃蓉美豔無雙,為何楊康不喜歡黃蓉而喜歡穆念慈呢?
    他便是楊康了! 楊康雖然作為書中的一大反派,但是他的顏值很高啊,出場就是富家公子的打扮,英俊瀟灑,一看就是一個風流倜儻的主。還特地調戲了比武招親的穆念慈。從這裡看來,楊康應該是很風流的呀,為何他卻獨不喜歡黃蓉,而喜歡穆念慈呢?
  • 最經典楊康苗僑偉:演員與角色相互成就
    黃日華扮演郭靖,翁美玲扮演黃蓉,而苗僑偉所扮演的楊康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楊康。苗僑偉因為楊康這個角色吸引了一大批迷妹。楊康這個角色仿佛就是為苗僑偉量身定做的。看過訪談苗僑偉自己都說當年演楊康這個角色是蠻難演的,後來有前輩教他:你不用刻意去演,劇本怎麼寫你就怎麼演就好了。後來苗僑偉慢慢找到感覺慢慢進入角色。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和楊康放到現代社會,楊康更容易功成名就
    那麼我們分析一下,在現代社會中,郭靖和楊康誰更容易功成名就呢?我認為楊康更容易,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楊康的官二代身份當今社會,有身份背景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楊康作為小王爺,官二代身份,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商場,都有先天優勢,他不管是去做什麼,都要比郭靖有優勢。郭靖雖然有駙馬爺的身份,但是畢竟是人家的女婿,而且還是沒有成婚的,沒有楊康的身份有優勢。
  • 盤點苗僑偉楊康和古天樂楊過撩妹全過程,父子倆神相似
    》中關於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有所改動,不過,也遵循了原著,換作楊康在大街上同別人比武,不小心撞到了觀眾中的穆念慈,然後兩個人相對而視,一眼萬年,這個場景,其實用「一見鍾情」來比喻的話,不太準確,所以說用「一眼驚豔」更足以形容楊康對穆念慈以及穆念慈對楊康的第一印象。
  • 苗僑偉:三哥出演的小王爺楊康,是無人超越的經典
    1980年,22歲的苗僑偉參加了無線第9期藝員訓練班,籤約出道,1983年就因為出演《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書中描寫楊康:這公子容貌俊美,約莫十八九歲年紀,一身錦袍,服飾極是華貴,內裡穿著湖綠緞子的中衣苗僑偉現代裝反而沒有古裝扮相如此出彩,古裝的髮型將他五官的優點完全顯露出來,眉眼細長,五官周正,再加上眉宇之間的一股貴氣,和微笑時的一絲邪氣,雖然書中對楊康的定義為「奸」,但苗僑偉的出演讓這個角色有血有肉,反而有一番令人同情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