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火了,中國動畫100年內幕藏不住了

2020-10-20 國館官方

一個值得我們知道的故事。

1984年,宮崎駿來到嚮往的中國。

作為如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動漫大師,當時深受中國動畫啟蒙。

在他心中,那時的中國動畫走在世界前列,能到此拜訪榮幸之至。

可當他滿懷憧憬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交流創作時,很多事情已發生變化。

上美領導對創作並無多大興趣。

更多的是關心日本動畫產業的薪酬制。

一腔熱情,被澆了滿頭冷水。


宮崎駿失落而歸,只留下一句:

「對於中國動漫,我失望至極,無以復加。」

一語成讖。

彼時人們尚未意識到,中國動畫正走下神壇。

往後幾十年,那份失望刻進了中國人的骨子裡。

時間拉回2020。

《姜子牙》重新定檔。

消息衝上熱搜,掀起一陣浪潮。

此時距離哪吒燃爆國人,不過一年。

人們滿目希冀,嚷嚷著:

「中國動畫在崛起。」

但,與其說是崛起,我更願意稱之為——

復興。

回望百年,這一路真不容易。

從萌芽到巔峰,從衰落到復興,這是關於中國動畫的故事。

一個足夠熱淚盈眶,值得每個中國人知道的故事。

01

O N E

上世紀20年代,國外動畫火熱。

傳至中國,影響了不少人。

可中國動畫,一片空白。

彼時南京,喜愛動畫的萬氏四兄弟萌生了念頭:

做中國自己的動畫。


時局動蕩,有些人連口飯都吃不起,他們沒有資金設備。

加上國外動畫技術資料通通保密,只能靠自己。

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但萬氏兄弟沒怕。

他們把7平米亭子間改成了工作室,四個人擠在裡面工作。

全家縮衣節食買來舊照相機,改成攝影機用。

反反覆覆摸索,接二連三地失敗。

終於,硬是給他們搗騰出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幾個年輕人卯足勁,推開了中國動畫大門。

此後,他們又摸索著拍出近萬張畫稿的動畫《大鬧畫室》。

一個在畫室搗亂的墨水小人為中國動畫再添薪火。

這年,是1926。

此後,萬氏兄弟一發不可收拾。

他們在那小小工作室裡,試驗了上萬次後,研究出國外嚴格保密的有聲動畫技術。

萬氏兄弟

經過十幾部動畫實驗,拍攝了有聲動畫《駱駝獻舞》。

中國動畫,自此萌芽。

可論實力,還是落後國外一大截。

迪士尼動畫長片《白雪公主》享譽海內外,而中國連一部像樣的動畫長片都沒有。

已是資深動畫人的萬氏兄弟當然不能忍,便下定決心:

拍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還要比國外更高質量。

這可不簡單。

時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們只能冒死躲進上海租界創作。

當時還很窮,資金一度短缺,拖欠了工作人員好幾個月工資。

但沒人有怨言,他們一心只想著要爭口氣。

原本只需要9000張畫稿,他們硬是畫了3萬張。

片中孫悟空在與火焰山對抗,現實中創作團隊也在過火焰山。

足足花了一年半時間,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面世。

這不僅僅借打敗牛魔王之意鼓舞了當時士氣。

更是宣告著中國動畫有了與國外分庭抗禮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鐵扇公主》在日本放映時,臺下有位少年入了迷。

看完之後,他成了導演萬籟鳴的擁躉。

跟隨偶像,少年果斷棄醫從畫。

他叫手塚治虫,《鐵臂阿童木》創作者,也是日本動漫之父。

歷史就此為後來的衰落埋下伏筆。

這是後話了。

手塚治虫(右)導演萬籟鳴(左)

在中國動畫即將大步向前之際,戰爭洗刷了希冀。

早期動畫片悉數被毀,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中國動畫,臥薪嘗膽。

當時國外已有彩色動畫,國內還是黑白,彩色技術尚屬機密。

這一次站出來的,同樣是萬氏家族。

萬籟鳴兒子萬國強僅靠一本載有彩色顯影液配方的雜誌,不斷試驗。

無數次失敗後,總算研究出了彩色顯影液。

自此,中國徹底告別黑白動畫時代。

《小小英雄》《野外的遭遇》等等彩色動畫呼之欲出。

越來越多動畫人加入其中。

他們懷揣夢想,認真低頭趕路。

無比虔誠勾勒著屬於中國動畫的烏託邦。

02

T W O

時間來到1955年。

那年中國動畫憑藉《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在國際上首次獲獎。

本該舉國歡慶,卻沒人高興得起來。

這部動畫模仿蘇聯畫風,由蘇聯專家指導,以至於一度被當成蘇聯動畫。

羞愧二字爬上中國動畫人心頭。

一場民族化改革由此拉開帷幕。

他們把京劇揉進動畫,隔年創作出《驕傲的將軍》。

反響之好,讓中國動畫愈發篤定,這條路走對了。

國內動畫創作熱情空前高漲。

借著東風,承包無數人童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橫空出世。

無數動畫大師慕名而至,中國動畫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

有木偶片《神筆馬良》《東郭先生》;

摺紙片《聰明的鴨子》;

還有拍攝難度極高的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漁童》等等。

不滿足現狀的創作者甚至想把中國水墨畫搬上熒幕。

放眼世界,沒人做過。

與歷來動畫做法天差地別,在當時看來很難。

可上美廠創作者偏不信邪。

於是,取材於齊白石名作的《小蝌蚪找媽媽》在一片質疑聲中誕生。

那一群水墨暈染下的小蝌蚪,幫著中國摘下了「第四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就連日本動漫導演高畑勳也為之震驚:

「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

他更沒想到,小蝌蚪之後,還有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孫悟空。

年少喜愛孫悟空的導演萬籟鳴心中一直有個執念:

要拍出桀驁、永不服輸的齊天大聖。

為此,他四處籌錢,不厭其煩和別人講大鬧天宮的故事。

受盡白眼才算拉來投資,但才半年便被撤了資。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坎坷遭遇使他更加專注於這部《大鬧天宮》。

當時條件相當艱苦,沒有先進技術,僅僅靠的是簡單的畫筆。

他們把每個人物的性格、故事背景等等都分析了個遍。

每個角色都經過精心設計。

畫師們跑到戲劇學校觀察演員們的動作,學上孫悟空的翻雲手、舞花棍。

甚至還請來「南猴王」,仔細觀察孫悟空的精髓動作。

前後經過四輪設計,才有了今天的美猴王:

黃上衣、虎皮裙、紅褲子、黑靴子。

勇猛矯健,神採奕奕。

畫的時候,他們都對著鏡子反反覆覆設計表情。

不僅人物角色,為使片中各色背景更加逼真,他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跑遍中國各地。

耗時耗力臨摹來中國古代建築、服飾等等。

幾十個人,整整花了7萬多畫稿。

配音演員也沒落下。

當時錄音棚不像今天,只搭在一個小小陽臺上。

時值夏天,棚內40多攝氏度,人待在裡面熱得慌。

為避免產生雜音,他們錄音時還不開風扇。

這樣的狀態,他們得工作上一天。

皇天不負苦心人。

《大鬧天宮》一舉成名,在國際上拿獎拿到手軟。

那個不畏強權,桀驁不馴的孫悟空把中國動畫送上神壇。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03

T H R E E

孫悟空之後,哪吒再掀波瀾。

原本作為中蘇合拍片的《哪吒鬧海》一度不被蘇聯人理解。

在他們認知裡,死而復生太不科學。

加上其他原因,合拍被擱置。

直到1978年,塵封已久的劇本再度拿了出來。

這一次,是為慶祝建國30周年。

匯集了當時聲名遠播的動畫班子。

幾十個動畫人,畫了5萬多張畫稿。

一絲不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念頭:

要比導演的要求完成得好。

當時為哪吒配樂的是作曲家金復載。

一貫以來,他從不批量生產,而是為每一部動畫量身定做。

當時正好遇上戰國曾侯乙編鐘出土,他不辭辛苦跑去錄下聲音,為動畫添磚加瓦。

耗時一年多,作為中國第一部寬熒幕動畫電影的《哪吒鬧海》終於面世。

不論是國內外,都讚不絕口。

在當時看來,這已是最高水準。

那年暴雨之中,哪吒身著白衣,揮劍自刎一幕,至今讓人淚目。

重生的哪吒為中國動畫再續巔峰。

還有那部堪稱奇蹟的《山水情》。

作為水墨動畫,畫稿都由毛筆完成。

這裡涉及很大的問題,毛筆畫很難把控濃淡,要使畫面不突兀,就必須做到濃淡程度一致。

可想而知,畫師們得花更多功夫。

不僅如此,為使片中彈琴動作更加逼真,他們請來琴師。

好幾個人圍著他,從各個角度畫。

匠人之心,溢於言表。

於是,人們看到中國水墨動畫巔峰。

峭壁之上,少年撫琴。

悠揚琴聲,山間迴響。

直到今天,這部全片沒有對白的動畫依舊令人震撼。

有人評價:「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

確實如此。

那個年代的動畫人,心中有光,眼裡有海。

他們懷揣夢想,為國人,為世界帶來一部又一部誠意之作。

諸如《天書奇譚》《阿凡提的故事》《三毛流浪記》等等都花去了動畫人們很多心血。

以上種種,成就了中國動畫盛世,也成了許多人童年的白月光。

哪怕今天看來,也很難超越。

原本以為這光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沒想到,很快中國動畫開始走向了下坡。

04

F O U R

看似風平浪靜的動畫圈,實則暗流湧動。

作為中國動畫代表的上海美影廠慢慢在掉隊。

500多名員工,一年僅能出品400分鐘左右的動畫片。

放眼日本美國,200多名員工就能生產3000分鐘。

相形見絀。

而中國動畫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低齡化,以致流失了不少觀眾。

不僅如此,第一批動畫人逐漸老去過世更是雪上加霜。

新生代動畫人卻始終未能獨當一面。

彼時上海美影廠還遭到各種代工公司高價挖人。

比起耗費心血的原創,年輕一代更願選酬勞優渥的動畫代工。

於是,人才迅速流失,原創能力江河日下。

《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捲入上海美影廠利益鬥爭後被辭退。

也因此,這部動畫片僅僅出了5集。

第五集的結尾,黑貓警長用槍打出「請看下集」,卻再無下集。

內憂之下,輝煌不復當年。

國際場上再難中國動畫身影。

當然,也有掙扎過。

中國進行過動畫系列片的嘗試。

如《葫蘆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與貝塔》等等也成了不少人的童年。

但,這也暴露出了上海美影廠問題。

葫蘆娃之所以全都長得一樣,是因為真沒錢了。

終究,這些耗盡了美影廠所有元氣。

還是未能挽大廈之將傾。

外患實在太多。

那個曾因為《鐵扇公主》而轉行的手塚治虫,多年後帶著《鐵臂阿童木》奔向中國。

一個被國外動畫割據的時代悄然開啟。

日本有《哆啦A夢》《灌籃高手》等等,美國則是《米老鼠》《藍精靈》等等。

那個時候,中國熒幕全被這些國外動畫霸佔。

為搶佔市場,這些動畫都被廉價轉賣到中國。

以至於中國本土動畫企業的生存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動畫都被別人甩在身後。

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屈指可數。

被逼到無路可退的上海美影廠做了殊死一搏:

迎合市場,創作《寶蓮燈》。

這部動畫被寓以中國動畫翻身仗。

但都沒想到,這仗還是打輸了。

1200萬的血本,學著好萊塢拍攝。

請來姜文、陳佩斯等人表演。

還請來劉歡、李玟、張信哲演唱主題曲《天地在我心》《想你的365天》《愛就一個字》。

上映之後,少年沉香,劈山救母,成為一段佳話。

但也僅止於此。

沉香救出了母親,卻沒能拯救中國動畫。

各種爛片還是橫行霸道。

上海美影廠於上世紀最後一年走向沉寂。

再往後,本土動畫越來越低齡化,再難出佳作。

各種劣質和只為賺錢的動畫層出不窮,把人們信心打擊了一次又一次。

中國動畫,走下神壇。

05

F I V E

多年的銷聲匿跡使得國人對中國動畫喪失信心。

每每提及,偏見頗多。

人們給中國動畫貼上了標籤:低齡、幼稚,爛。

那時的動畫,對於經歷過動畫巔峰的人而言,簡直不堪入目。

各種爛梗,各種無釐頭汙染著人們眼睛。

大家更願意為國外動畫買單。

復興何其艱難。

但幸好,匠人未曾離去,只是還在探索。

《藍貓淘氣三千問》率先撕開一道口子,為少年兒童普及各種知識。

《我為歌狂》推陳出新,令人眼前一亮。

《圍棋少年》接踵而至,動畫市場題材開始多元。

由作家餘華擔任顧問的《虹貓藍兔七俠傳》成了無數人童年的白月光。

還有那部七年磨一劍的《中華小子》,一舉拿下多個頻道收視冠軍。

國際動畫節上也聲譽滿滿。

中國動畫人在貧瘠土壤裡孕育著希望。

一個叫餃子的醫學生帶著這份希望轉行開始做動畫。

憑藉一部《打,打個大西瓜》在網絡上聲名大噪。

看過的人每每提及,都會連番稱讚:「牛!」

而作者本人自此沉寂,不是消失,而是醞釀著更加牛逼哄哄的作品。

這期間,其他動畫人也沒閒著。

《我叫MT》《羅小黑戰記》等等網絡動畫相繼誕生。

《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緣起》紛杳而至。

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

大聖身披銀甲,手持金箍棒,拼盡全力掃除那層籠罩很久的陰霾。

9.56億票房,成了中國動畫一個豐碑,像是在告訴人們:

中國動畫歸來了。

彼時那個叫餃子的年輕人正臥薪嘗膽。

兩年時間裡,他改了66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

對於動畫要求,極盡苛刻,

哪吒的設計稿,改了一次又一次。

全片特效鏡頭高達一千多個,每個都不含糊。

申公豹變臉那個鏡頭,製作了很多個版本都不如意,甚至嚇跑了製作人員。

其他人也經常被餃子的嚴苛逼瘋。

由於經費問題,他自己還身兼多職。

這樣艱苦的條件,很多人都在咬牙堅持。

2019年,魔童降世。

上映僅4天,票房達8億。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無數國人。

多年前,孫悟空和哪吒把中國動畫送上神壇。

多年後,還是大聖和魔童把中國動畫拽出低谷。

看著如今光景,我仿佛看到當年的先輩。

遙想當年,儘管那時技術落後,可先輩們一腔孤膽,創作了一個中國動畫巔峰。

說到底,更重要的是那顆心,赤誠熱烈的匠心。

如今,中國動畫人才真正從先輩手中接棒。

而我希望,我們都能保持先輩的匠人精神,續寫先輩傳奇。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世界提及中國動畫,一定會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

「中國動畫是真的牛!」

                                                               /今日作者/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姜子牙》領跑國慶檔!成都的實力藏不住了……
    昨天上映的《姜子牙》大家都去看了嗎?國慶檔首日票房成績喜人根據貓眼票房數據國慶檔國內首日票房超過7.2億元其中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首日我大成都的實力藏不住了!2013年《屍兄1》上線一舉登上百度風雲榜國產動畫第一位
  • 偷偷藏不住 · 愛上姜子牙大叔
    國慶檔備受矚目的影片之一,朋友圈刷屏,微博熱搜刷榜,上映第一天票房高達破億,打破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這樣多的焦點都融於一部電影——《姜子牙》。2015年的《大聖歸來》、2016年的《大魚海棠》、2017年的《大護法》、2019年的《白蛇》、《哪吒》再到今年的《
  • 《姜子牙》火了,因為「首日便刷新了動畫電影票房紀錄」
    《姜子牙》火了。動畫電影《姜子牙》到底有多火?就首日據貓眼數據來看,動畫電影《姜子牙》中國內地首日票房達1.45億人民幣,刷新內地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要知道曾經的紀錄是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
  • 《姜子牙》的「預期之內」,中國3D動畫的「邊界之外」
    國慶檔第一員猛將,當屬《姜子牙》。作為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的封神宇宙系列第二部作品,由光線影業、彩條屋影業、中傳合道出品的《姜子牙》原定於2020年春節檔上映。受疫情影響撤檔後,《姜子牙》重新定檔10月1日。「太公歸來」,引爆期待。貓眼平臺上,有142.5萬人標記想看《姜子牙》。
  • 《姜子牙》越火,我就越想念40年前的中國動畫
    今天,《姜子牙》上映三天,就打破了動畫電影首日、首周的雙料票房紀錄,創造歷史新高。看起來,中國動畫正在變得越來越好。然而,《姜子牙》越爆,我越擔心。因為早在四十年前,中國動畫也曾力壓日漫和好萊塢,站上過全球之巔。
  • 《我的師父姜子牙》國產精品動畫,中國傳媒大學再現中國風
    這支預告片曾於半個月前在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畢業設計展上首度公開,引發全場喝彩。隨著預告片的發布,這部動畫長片也將正式投入製作,預計將於2016年與觀眾見面。《我的師父姜子牙》預告 作為一部純國人打造的中國風動畫長片,《我的師父姜子牙》一片的主創團隊由傳媒大學的老師、學生擔綱。
  • 《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在中國做動畫不能照搬好萊塢模
    國慶歸來,《姜子牙》勢頭強勁,上映首日半天票房就破了2億元,排片和票房都位列第一,甚至超過了另一部更為「應景」、類型討喜、明星陣容強大的《我和我的家鄉》。同時,該片也刷新了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1.44億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這樣的成績是熱血的。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口碑國產動畫電影不斷演進的這些年裡,是越來越多觀眾對國產動畫越來越強的信心。
  • 《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在中國做動畫不能照搬好萊塢模式
    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口碑國產動畫電影不斷演進的這些年裡,是越來越多觀眾對國產動畫越來越強的信心。在製作上,《姜子牙》依然是一部有著100%中國團隊基因的動畫電影,但他的主場們帶著各自的光環從四方歸來,在製作模式上也作出全新的探索和創新。
  • 從《大鬧天宮》到《姜子牙》——三位動畫人談中國動畫的前世今生
    講述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製片人 高薇華早在2014年,我就開始研究「直鉤釣魚」的姜子牙。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成功帶動了動畫電影的繁榮,我們便希望通過姜子牙,找到解讀中國神話的鑰匙。
  • 《姜子牙》破15億還被罵?4位導演的故事揭秘中國動畫的艱辛
    彼時正在面臨改制的上美廠已經不是原來的上美廠,人員流失嚴重、製作經費不足,搞動畫首要想的是「怎麼節約經費」。回國後,宮崎駿對中國之旅隻字不提,決定有生之年不會來第二次。那是中國動畫的至暗時刻。60年代中國動畫憑藉《大鬧天宮》等達到巔峰,70年代迅速墜落,80、90年代《黑貓警長》、《舒克和貝塔》偶有亮點,一盤死水的狀態持續到了新千年以後。
  •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導語:動畫電影《姜子牙》中國內地首日票房達2.88億人民幣,刷新內地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此前該片在票房超過1.44億時已刷新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中國影市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2020年我們沒有沒有春節檔,也沒有暑期檔,所以國慶檔和賀歲檔是大眾最為期待的,而《姜子牙》的成功是對得住觀眾們的期待的,可以說,國慶檔是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最為重要的票房檔期,沒有之一。
  • 由《哪吒》開啟的中國動畫電影的大門被《姜子牙》關上了?
    《姜子牙》好看與否見仁見智。如果因姜子牙出師未捷,中國動畫電影從此偃旗息鼓,這麼說不僅是高看了姜子牙這部電影的能量,更是小看了中國市場。在某些小國家和地區,如中國臺灣,那裡的年度票房冠軍也就是七八千萬人民幣,按照票房達到製作成本2.5到3倍才剛回本這一國際慣例,一部臺灣電影的一個製作費上限就是3千萬人民幣左右,超出這個上限就意味著很難收回成本,臺灣當然有很多大老闆,但沒人會投資註定賠本的買賣。
  • 《哪吒》競爭奧斯卡全民皆嘲《姜子牙》還能火嗎?
    大學時候就知道程騰大神,從《紅領巾俠》到《紀念日快樂》再到《天外有天》,每一部都震撼到我,現在終於執導電影了,期待會是強大的片子,聽說該團隊還加入了很多優秀又年輕的動畫人才。希望能轟動一下中國動畫界!眾所皆知,中國動畫的特點:Flash,二維與三維的結合。
  • 《姜子牙》評分從 7.4 到 7.0,中國動畫電影路在何方 ?
    最近國慶檔電影《姜子牙》在微博頻頻霸佔熱搜,相關的評價褒貶不一。學姐特意去電影院看了熱乎乎的電影(絲毫沒有炫耀的意思)。沒有並為大家整理了一份《中國動畫電影分析指南》,請各位及時查收哦!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定在春節檔的動畫電影《姜子牙》於10月1日才與觀眾見面,其一上映便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記錄。
  • 《姜子牙》導演來漢感謝觀眾包容,中國動畫最不缺的是精氣神
    上映首日票房3.7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上映後每日票房持續領跑,不到4天便進入「10億元俱樂部」——這個《姜子牙》,和同門「師兄」《哪吒》一樣,一出生便風華正茂。程騰所謂的「不是安全牌」,是指《姜子牙》的故事立意有些反傳統,不是講述姜子牙如何封神,而是從封神大戰之後說起,講述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失去神力,活得狼狽不堪,直到10年後「小九」意外出現,才踏上解開心魔的旅途
  • 動畫「姜子牙」、封神「姜子牙」還是真實「姜子牙」!
    原本今年春節檔就該上映的《姜子牙》終於在國慶之際姍姍來遲。由於《哪吒:魔童降世》在去年取得的巨大成功,這部被認為同樣取材古典神怪小說《封神演義》的國產動畫大片也飽受觀眾的期待——首日上映票房破2億便是一個證明。不過,票房高並不能證明電影的成功,很多觀眾在觀影后表示,這部電影已經不是改編姜子牙,而是重新創造了一個姜子牙。
  • 動畫電影《姜子牙》破中國影史首日動畫票房紀錄!!!引發全民探討!?動畫製作幕後大揭秘來啦!
    《姜子牙》上映首日,實時票房突破3億元,領跑國慶檔。此前該片在票房邁過1.44億時已刷新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從入行28年,到1年。有為動畫破釜沉舟的堅持,也有因動畫正在年輕著的熱血。
  • 《姜子牙》被罵,誰藏在背後笑?
    從無到有才是崛起,我們的動畫,曾經是偉大過的。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動畫可以追溯到1926年的萬氏兄弟。從第一次接觸動畫,到愛上動畫,萬籟鳴只用了一眼。他偶然間看到一部美國的動畫短片《跳出墨水瓶》,激活了他那一直希望讓「畫」動起來的夢。
  • 動畫《我的師父姜子牙》預告首發 華麗中國風構建「六韜世界」
    《我的師父姜子牙》於今日發布時長5分半鐘的超長預告片,時光網全網首發。影片在美術設計上將傳統國風和現代CG相融合,大氣磅礴的畫面和宏大的世界觀設定,讓人看到代表中國動畫水準的創作實力。  這支預告片曾於半個月前在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畢業設計展上首度公開,引發全場喝彩,隨後流出的現場盜攝版預告也在網絡引發極高關注。隨著預告片的發布,這部動畫長片也將正式投入製作,預計將於2016年與觀眾見面。
  • 《姜子牙》票房破11億!1600人耗時4年,畫出中國自己的動畫
    儘管如此,《姜子牙》的製作團隊說,只要是中國動畫,我們願意為更好的細節「燃儘自己」!由練習時長3000年的姜子牙擔任隊長,陳塘關哪吒擔任rapper,花果山出道的大聖是靈魂主舞,龍族的希望、門面敖丙擔任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