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好Q的一籠小確幸

2021-02-16 紅餐網

5年打造4個網紅品牌,其中創辦一年多的「一籠小確幸」人氣最旺:平均排隊2小時,日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

那麼,這個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的團隊,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籠小確幸創始人殷良、張靚

聊產品團隊

看著他倆,你似乎能瞬間明白,為啥餐廳叫「一籠小確幸」,因為這對小年輕夫婦,本身就是「小而確實的幸福」的代言。

 

十幾年的相愛,兩人的默契,彼此的欣賞,沒特地撒狗糧你都啃了好幾口,特別當你聽著張靚這個女孩「呵呵呵」地笑,會突然覺得,做餐飲居然可以這麼幸福。

 

這是在紅餐網鏡頭前,第一次夫婦兩人同時上陣,也是年紀最小的一對,都是1989年出生。一起和小確幸兩位創始人——殷良、張靚,探討網紅餐廳背後的故事。

港式點心+花樣糖水,

全新模式的探索

2016年初,一籠小確幸旗艦店進駐上海最火的商圈——來福士,以一抹清新薄荷綠的文藝範,和全國首創的「港式點心+花樣糖水」紅了起來,平均排隊2小時,一天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很多同行也都好奇這背後是怎樣的團隊。

▲一籠小確幸門面

 

關於「港式點心+花樣糖水」模式的誕生,張靚很活潑地說了四個字,兼吃則明,吃多了自然就有靈感。在一籠小確幸創立之前,張靚、殷良經常跑去香港、廣州找吃的,一天吃十幾頓是常事,把各種點心和粵菜項目都看過為止。

不過,他們可不光是去看的產品,更是奔著研究模式去的。

 

比如「添好運點心專門店」,為什麼能從一家不起眼的街邊小鋪,成為米其林一星餐廳,而人均僅60餘港元?

張靚發現,添好運把傳統粵菜中一個品類細分出來並做精,只做點心,款式也只有三、四十樣,同時延長營業時間,做正餐、下午茶、夜宵多個時間段。

 

這種在「質」和「量」上看起來能夠很好結合的模式吸引了她,再加之觀察到多數女生愛喝糖水的現象,則基本定下這種「甜鹹組合」的模式。

▲一籠小確幸店內環境

當然,最終模式的確定,還在產品團隊更高層面的探討:產品能否實現標準化,是否具備可複製性,能否持續玩出創意。

 

確定所有產品都可以在中央廚房標準化製作,門店進行去廚師化的熱加工,創意團隊有好多有意思的產品創意可挖掘,這才使得港式點心花樣糖水一概念最終敲定並付諸實施。

▲張靚受邀參加《天天向上》節目錄製

作為產品團隊的「首腦」,張靚認為在產品設計上除了要好吃,還必須要好看、好玩。

 

她分享,在設計「蝦餃三溫暖」這款產品時,她就想,蝦餃除了裝大蝦還可以裝什麼?除了蒸著吃,還可以怎麼吃?然後產品團隊就想到做黑松露、蟹粉、鵝肝三種口味的蝦餃,並把蝦餃泡在蟲草花雞湯裡,用好看的茶具把它們盛起來。所以,客人吃的時候,要先喝湯,再吃蝦餃。最後,一個高顏值、趣味足的產品就誕生了。

 

▲蝦餃三溫暖

那傳統的菠蘿包,又可以怎麼創新呢?做成小烏龜造型,裡面還塞滿菠蘿奶油陷,還可以吃到一顆顆的菠蘿顆粒。

▲菠蘿龜包包

說起產品設計時,張靚總是滿臉幸福的樣子。她告訴我們,一籠小確幸近20款的原創產品,都是由團隊這樣腦洞大開而來。

 

而在問到做「一籠小確幸」品牌的初衷時,張靚說道:「現在大家生活都太累了,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卻很少有開心的時刻。一籠小確幸就是想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停一停,提醒大家去感受生命中那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就像他們有一句語錄,「凡是用盤子裝不下的幸福,都靠籠子來解決」。

CEO被踢出產品團隊,

產品總監是「鏟屎官」


前面我們提到小確幸的模式,最終由產品團隊確定。那麼產品團隊在小確幸到底是何等意義呢?

 

一般來說,餐廳要賣什麼,定價多少,基本由研發團隊完成。而在小確幸,研發團隊只負責執行,至於他們研發的方向,以及研發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推向市場,最終都由產品團隊來決定。就像張靚所說:「在我們公司,產品團隊還是蠻有話語權的。」

 

產品團隊源於網際網路思維,產品團隊專注於發掘用戶需求,產生一個想法後,把功能和訴求告訴代碼工程師,又把內容、經營、管理傳達給運維團隊,最終變成產品。

 

他們認為,產品團隊是品牌的核心,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產品團隊能夠非常準確地把握市場動向,甚至通過不斷創新引領市場潮流。」

▲小確幸創始人張靚(左)、殷良(右)

那麼對於像小確幸這樣的品牌,應該交給誰來打造呢?殷良說,基本都是交給張靚以及更年輕的90後小姑娘。

 

因為這些年輕女性消費者,本身就是小確幸品牌受眾。用戶畫像連勾勒都不必,直接就站在眼前。

 

反過來,如果不是非常匹配的管理層,能加入產品團隊嗎?

 

「作為智囊團,我被產品團隊踢出來了,因為被稱為『直男癌』的我,很難理解這些女性消費者的心裡訴求。」殷良大笑著說。

你能想像作為創始人兼當CEO的他,居然不是核心部門的一員嗎?可想而知,產品團隊對於每一位成員吻合度的要求有多高。不妨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找到最搭調的領導者。

 

去年年底,小確幸在自家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文《聘|小確幸創業合伙人兼鳳總專屬鏟屎官》。要招的人是合伙人兼產品總監。試想,如果你招一個這麼重要的角色,敢說成是招「鳳總(公司養的一隻小貓,也是一籠小確幸的代言人)鏟屎官」嗎?

 

誒,結果人家一看,有共鳴,說的正是自己,一位10年創意廣告人就真來了。

▲招聘產品總監的微信

5年做了4個品牌,

業態卻完全不同

兩個小年輕從2012開始,自創了4個品牌:

 ▲美拉得反應 推出「一杯搞定一餐」概念

你可能已經發現,4個品牌的業態完全不同,小吃、火鍋、點心、西餐,不像一個大型壽司品牌延伸開來做拉麵店、小吃店等的子品牌,它們看起來都搭不上邊呢。

 

如果不是像美心集團實力這麼雄厚的公司,也很少人敢去這樣操作,除非是打算東打一槍西打一炮,在短時間內造個品牌賺些加盟費。

 

面對紅餐網提出的疑問,殷良卻給出一個有意思的回答:

 

這裡邊有很多共通點:用戶畫像基本相似,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選址邏輯相同。也就是說,內核基本一致,找到一個群體,然後為他們輸送不同的東西。

 

一籠小確幸開拓一塊地方販售日式Zakka風雜貨是這樣,公司開拓新品牌的邏輯也一樣。既然目前服務的都是年輕女性,那麼只要能吸引這個群體的,都鼓勵大膽開發。

 

而這背後,讓殷良自信的依然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團隊。他希望團隊的成員能夠不斷實現自身價值,也希望能把公司做成一個平臺,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團隊,而非封閉式的堡壘。

▲希望不斷吸引優秀人才

 

目前公司推出新品牌的頻率是:一年到一年半推出一個品牌。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還將推出新的一個品牌。

 

這樣的頻率,確實很快。紅餐網再次提出質疑,不怕有些品牌短命嗎?

 

殷良沒有正面回答,倒是說起了2014年和投資方的討論,他認為生命周期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一個團隊能夠不斷自我更新,創新的速度比市場追逐新鮮感的速度快,那麼品牌的生命周期就可以無限長。」

 

他也很坦誠地告訴我們,「持續創新力」是他最看重的,最緊張的,也有可能是將來最恐慌的問題。

 

有創新力不夠,還要有持續的創新力才足夠,否則他們很可能被抄襲,甚至被超越。年輕的殷良很清楚,他們選擇了一條相當不容易走的路,但也已經在路上了。

復旦和上外學霸

大學時已種下餐飲種子


殷良和張靚,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有了7年的餐飲創業經驗,從大三就開始踏入餐飲行業,最初選擇加盟這個看似容易的敲門磚。而這就要追溯到兩名學霸的戀愛史了。

 ▲張靚、殷良合照

高中就開始談戀愛的殷童鞋和張童鞋,未能如願進入同一所大學,殷童鞋上了上海東北角的復旦大學,張童鞋則考上上海西南角的上海外國語大學。

 

他們不僅接受了長達4年的上海市內「異地戀」的組織考驗(當時地鐵還沒通,坐巴士單程要3小時),還瞄準了商機,把復旦大學門口一家僅6平米,卻每天都要排隊幾小時才能買到的創意美式加州卷,通過加盟的形式引入松江大學城。拉上兩個童鞋做合伙人,並親自參與所有環節,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收回了所有前期投入。

 

問起殷良為啥放著好端端的常人眼裡的500強求職路徑不走,而要做餐飲這麼辛苦的行業,這個少年眼中閃爍著光芒,「一開始是初次創業信心有些爆棚,後來是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行業內做出不一樣的事情,帶來一些新的思維。」

兩人帶領團隊,從創業初期投入300萬,做到如今估值3個億。有人感慨後生可畏,也有人認為是在「炒作」。而他們卻始終保持著對餐飲的熱情,並不斷創新下去。


記者 |  紅餐網_林如珍

視頻 |  紅餐網_羅小莊 王偉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這樣一籠小確幸,清新了整個魔都
    上海來福士廣場新張店鋪擁有「全國首家港式點心糖水專門鋪」這一名號,而這家港式餐廳還有一個令人少女心爆棚的名字:一籠小確幸。
  • 臺灣人的小確幸
    我所理解的小確幸,常常是指臺灣年輕人不屑於追求高大上的志願,只求生活中有小小的確定幸福就日復一日過下去了。不知道正不正確? 上網查了一下「小確幸」出處,小確幸一詞來源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的現代漢語。意思是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
  • 忙碌中的「小確幸」
    侯金鑫為孩子們上法治課抬頭盯一眼牆上的掛鍾,指針早已走過12點鐘的位置,辦公樓的窗外也早已一片靜謐,拿起剛剛寫好的起訴書,吉林省敦化林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侯金鑫又認真通讀了一遍,篩過每一個字,確保用詞用語精準。
  • 探店 舌尖上的小確幸!魔都首家港式點心糖水專門鋪來嘍!
    最近,有一個詞很火,叫「小確幸」。村上春樹曾說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小確幸」,就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當你尋覓飽食到一頓幸福溫暖味道的美食時,這就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小確幸全家福】
  • 沒有了大陸,臺灣哪有什麼「小確幸」!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第一時間宣布口罩禁止出口,臺「經濟部」1月23日發出公告,自1月24日起至2月23日止,1個月期間將限制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及活性碳口罩出口,連普通民眾攜帶口罩出境也進行數量管制,被認為是明顯針對大陸。
  • 生活巧思之美,家務生活中的小確幸
    生活巧思之美,家務生活中的小確幸   國內日化用品市場白熱膠著,國內外品牌在不同消費層中花樣競爭。   電商辦公面積達到2400平方以及倉儲面積20000平的大型倉庫(日吞吐量20萬單);截止2020年9月12突破了2019年總銷售額6億的成績。目前在行業前3的爆款連結達到了60個,類目主要涉及家居清潔用品,母嬰玩具,收納整理;家居清潔用品(核心店鋪為,益偉家居旗艦店,好巧家居旗艦店,)等。
  • 平凡人圖鑑,假期裡陪伴在你身邊的「小確幸」
    這是個特別的長假 因為閏月,中秋和國慶在同一天 為2020這一特殊年份增添一絲巧遇的暖意 全球疫情還未完全消退 8天長假和以往也有些不太一樣
  • 外媒觀察夾娃娃機風潮,日經新聞:臺灣的小確幸經濟學
    「好令人懷念,不知不覺就進來了」,在位於臺北鬧市區的一處夾娃娃機店,和女友一起來的公司職員小黃(36歲)這樣說。他還表示「玩1次只要10元新臺幣,很便宜,適合空閒的時間來」。夾娃娃機抓住了被稱為「小確幸」的臺灣現代消費傾向。隨著經濟發展告一段落,臺灣迎來低增長時代,工資難以提高。因此,不求大的成功,而是像喝上一杯咖啡等這些可以在日常獲得小小幸福的低價消費受到歡迎。
  • 趙剛 ▍「小確幸」:臺灣太陽花一代的政治認同
    ,然後你感到一種「小確幸」。或是,一陣帶著童年熟悉氣味的微風突然拂面而過,讓在異鄉的你驚訝感動駐足,直到那氣息與那回憶消失無蹤,於是你有了一段「小確幸」。或是,疲憊不堪的你,跳上一輛公共汽車,找到一個靠窗好座位,慢慢地一站一站地在雨季的夜暮的城市裡前進,像一個城市遊魂般,你靜靜地安全地端詳著人行道上或行或止的傘下的一張張或怔然或怡然或木然的面龐──於是,「小確幸」吧。
  • 我的小確幸電視劇全集觀看
    由邢菲、唐曉天、李川等主演的青春都市職場劇《我的小確幸》將於今晚正式開播。該劇根據東奔西顧小說《你是我的小確幸》改編,講述叢容和溫少卿、周程程和溫讓兩對情侶間的情感故事。溫讓一角由李川飾演,作為「讓開書店」的老闆,因其個性有趣、知識淵博,談吐間盡顯「文化綠洲」特點,人物趣味妙不可言。
  • 甜寵劇《我的小確幸》定檔1月13日上線,網友:顧未易知道嗎?
    甜寵劇《我的小確幸》定檔1月13日上線,網友:顧未易知道嗎?相信很多觀眾們都知道,如今電視劇的題材雖然很多,但比較受觀眾們青睞的還是當屬古裝仙俠以及青春甜寵題材,像《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都是高口碑之作。
  • 帶著父母一起旅行-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帶著父母一起旅行-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DAY5·再遇臺北開始的開始,結束的結束,再次回到這座豐富的城市,回味與咀嚼這座城市的細膩味道。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臺灣,這個充滿著明亮色調的島嶼,因為與爸媽的共同旅行而使其對於我們而有了更加溫柔的意義,不管是這裡的美景抑或美食,可能都因為爸媽的愛情而更加細膩,愛,永遠不會變老,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 鳥多福利社 【免費吃】來自BnB手作三明治的小確幸
    小編最喜歡的三個字是「小確幸」小確幸是怎樣一種感覺呢?
  • 屬於你們的小確幸!快來解鎖
    屬於你們的小確幸! 原創 微觀峰峰 微觀峰峰小確幸小確幸一詞來自於村上春樹的隨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電話響了,接起發現恰好是想念的人;等地鐵時,有空座的車廂剛好停在面前……這些生活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 找到了,福建深秋裡的小確幸!
    東南網11月5日訊 自入秋以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個柚子」等霸屏了朋友圈,這些都是屬於「秋天」的獨特溫暖。秋天也是層次豐富的,適合思考,更適合捕捉幸福。不知不覺已步入深秋,你有沒有留意過身邊的小確幸呢?
  • 你好,小確幸 發在2016臺灣大選前
    小確幸這個詞出自村上春樹的一篇散文,傳到臺灣後迅速成為臺灣人追求的一種社會風尚。▲春上村樹: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很多事物都可以產生小確幸,只要你用心體會就成臺灣小確幸的形成或許和臺灣飄零的歷史以及過了經濟快速發展有關。在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的時間裡,臺灣人民不斷反抗,也不斷學習日本先進的技術以及教育。在蔣介石去臺灣前又帶走了大批的財寶,軍隊與大量人才。
  • 臺北 | 吃一整天的小確幸
    臺灣『小確幸』的標籤更是在近幾年頻頻出現在大家眼中,老曹很好奇臺北的繁華忙碌,是如何與小確幸找到平衡的呢?抱著幻想與好奇,我開始了寶島的探索之旅。AM 8:00 | LOCOFOOD來到臺灣不難發現,這裡的大街小巷中早餐店分布十分密集,而每家店主打的早餐又各不相同,最常見的還是漢堡&三明治&蛋餅作為主打的早餐店,很多早餐店到了中午12點就打烊了,也還有一部分的店同時提供brunch會開到下午,如果想體驗地道的早餐,
  • 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
    ,臺灣人流行的所謂「小確幸」概念也是來自村上春樹的「微小而真確的幸福」,那到底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      或許不僅日本人,現代社會要感覺大幸福不容易,日本國內的一些調查也顯示30-50歲的上班族都覺得自己太忙了,因此沒感到幸福,或沒有感到幸福的餘裕。
  • 《我的小確幸》:寒冬臘月,有你真好!
    這樣一個凍到想把棉被隨身背到身上的季節裡,《我的小確幸》以一種溫暖的姿態席捲影視圈。邢菲、唐曉天主演,男帥女靚,醫生×律師的cp模式,「最萌身高差」「精英談戀愛」等標籤一貼,這部劇的靈魂或許就在於此吧!《我的小確幸》將在1月13日在騰訊視頻播出,話不多說,海外的劇粉們莫著急,快帆幫你解除騰訊視頻的播放限制,在寒冬臘月裡享受這部小甜劇的高光時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