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曝光美軍軍情的電影,圖說《急先鋒》裡航母艦載戰鬥機!

2020-10-03 小小軍迷Z

已經開始在中國內地全線上映的電影《急先鋒》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震撼。

這部由唐季禮指導,成龍領銜主演的動作大片,不僅場面宏大,還首次出現美國航空母艦的身影。相信很多觀眾都會驚訝於國產電影中會出現如此清晰的美國航母鏡頭,而且從航母上緊急彈射起飛的F-35C「閃電II」隱形艦載戰鬥機,還發射飛彈擊落了偷襲航母的無人機。這樣的場面想必會讓很多影迷印象深刻,多年之後依舊能記憶猶新。

電影《急先鋒》中最真實地展現了現階段美國航母艦載戰鬥機新老交替的狀態,不僅有F-35C還有較老的F/A-18E/F「超級大黃蜂」,這一點非常的真實。要知道,很多美國的戰爭大片中,美國航母要麼全都部署F/A-18E/F,讓人懷疑用了資料片,要麼就全都部署F-35C,讓人感覺看科幻電影,像這樣如此反映美國海軍真實裝備狀態的電影還是比較少的。

F/A-18E/F由之前的F/A-18C/D「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升級而來,機體尺寸增大了25%,機載設備更是進行了大幅升級,因此綽號改為「超級大黃蜂」,是美國海軍現役主力艦載戰鬥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進氣口改為平行四邊形,E為單座型,F為雙座型。從現在的角度上來說,「超級大黃蜂」依舊算是一款先進的艦載戰鬥機,但是美國海軍並不會因此減緩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步伐。為了追求「代差優勢」,美國海軍參與了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搞的「聯合攻擊戰鬥機(JSF)」計劃,F-35C就是該計劃的產物。

電影《急先鋒》中,出現了F-35C「閃電II」艦載戰鬥機的彈射起飛鏡頭,這絕對是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在彈射器的巨大拉力之下,F-35C輕盈地升空,給人一種最直接的視覺衝擊力。由於F-35C具有雷達隱形功能,因此普通的對空警戒雷達很難發現這種艦載機,無形中極大提升了美國航母的戰鬥力,改變了未來戰爭的格局。這就是美國海軍斥巨資追求的「代差優勢」,而實現這個優勢的就是F-35C隱形艦載戰鬥機。

作為艦載戰鬥機,F-35C的研製工作比F-35A空軍型、F-35B海軍陸戰隊型都要複雜。因為作為艦載機,F-35C需要嚴格控制重量,這讓備受「體重超標」困擾的F-35項目很難推進下去,F-35C也成為三種型號中最晚服役的一個,其中的難度可以想像。

為了滿足著艦的速度要求,以及起飛時所需的升力,F-35C的翼展是F-35系列中最大的,外部機翼可以摺疊,這樣可以減少佔地面積,讓航母可以多搭載一些戰鬥機。而為了達到艦載部署的要求,還增大了結構強度,採用了結構更粗壯的起落架,配備著艦鉤。所有改進都經過無數次著艦和起飛,反覆進行測試才最終確定。

電影中還展現了F-35C打開機腹彈艙,發射空空飛彈的鏡頭,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同,整個過程非常迅速而流暢。相信拍攝過程中,製片方查找了大量資料,才能實現這樣的效果。

為了實現F-35C「閃電II」的雷達隱形功能,通常情況下,F-35C的彈藥都掛載在兩個機腹彈艙中。這樣可以避免機翼下的掛架和彈藥破壞隱形線條,讓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實現最小化。在雷達顯示屏上,F-35C就會與背景雜波混淆在一起,從而實現雷達隱形的目的。

當然,機腹彈艙容積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F-35C的彈藥掛載量,進而制約了它的任務彈性。不過在實際作戰中,從航母上起飛的F-35C會在第一個攻擊波中利用隱形優勢,首先摧毀敵方的對空雷達系統和防空武器系統。這樣敵方就不會使用雷達搜索和鎖定F-35C,同樣也沒有飛彈對其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屆時,F-35C就會在機翼下掛載各種彈藥,全力投入到對地攻擊任務中,這樣的滿載攻擊狀態就是所謂的「野獸模式」。未來,美國海軍航母介入一些熱點地區衝突時,由於對手太弱,沒有防空系統,因此F-35C可能會直接以「野獸模式」執行打擊任務。

F-35C「閃電II」艦載戰鬥機的服役,讓美國海軍航空兵一舉進入「雷達隱形時代」,對其他國家形成了「代差優勢」。美國航母戰鬥群在幹涉熱點地區事務,「維護美國利益方面」會更加肆無忌憚。這是因為,很多國家空軍的戰鬥機連一架隱形戰鬥機都沒有,更別說與F-35C抗衡了。這也讓我們對中國艦載隱形戰鬥機的研製,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電影《急先鋒》中,從美國航母上彈射起飛的兩架戰鬥機,除了那架擊落無人機的F-35C「閃電II」之外,還有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不過,後者在飛行甲板上就被無人機發射的飛彈擊毀,這是否也預示著「超級大黃蜂」被F-35C所取代的最終命運?

這樣一部「曝露美軍軍情」的電影,很值得軍迷來看一下呢!

相關焦點

  • 圖解《急先鋒》裡航母艦載戰鬥機,這是一部大曝美軍軍情的電影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驚訝於國產電影中會出現如此清晰的美國航母鏡頭,而且從航母上緊急彈射起飛的F-35C「閃電II」隱形艦載戰鬥機,還發射飛彈擊落了偷襲航母的無人機。這樣的場面想必會讓很多影迷印象深刻,多年之後依舊能記憶猶新。
  • 《急先鋒》有美軍核動力航母和F35戰鬥機的電影
    成龍大哥這幾年出的影片都反響平平,所以去看急先鋒的時候沒抱太大希望。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越來越激情澎湃。尤其是最後出現了美國的航母和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把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一個動亂的非洲國家:為了營救客戶的女兒,急先鋒升級成美軍裝扮,有直升機,各種武器,嫣然一個特種部隊的樣子。匪徒裝扮成了恐怖分子,出來都帶著黑色頭套。雙方激烈交火,手槍、自動步槍(AK\F16),輕機關槍,重機關槍。腳踏類似風火輪的單兵(法國閱兵曾經出現過)。直升飛機,綁架人質用的會跳的炸彈,各種無人機。
  • 罕見,美國首位航母女艦長誕生,竟然沒有飛過艦載戰鬥機
    自從2013年美國解除了女性參加戰鬥的禁令後,美軍中開始有大量女性士兵走向了部隊的戰鬥崗位,如今美國陸軍所有的旅級作戰單位都將納入女兵,未來還將和男兵混編一起部署;海軍的水面艦隻已經普遍都有女兵,而且水下的核潛艇都有女兵了;空軍的戰鬥機,女飛行員已經很普遍了,就連F-35隱身戰鬥機都有女飛行員了
  • 航母、無人機、單兵飛行器,來看看《急先鋒》裡那些重裝武器
    國慶檔唯一超級動作大片《急先鋒》將於9月30日上映,該片的預告出現了"衝鋒在前、火力全開"的字樣,而在預告槍林彈雨、驚險爆破、飛車追逐等刺激的場面中,我們看到了多款重裝武器。這些武器中,既有"老明星"、也有"未來之秀",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急先鋒》裡的那些重裝武器。
  • 《急先鋒》花式武器展:成龍大哥端槍掃射 無人機轟炸美軍航母
    在這樣一部名槍雲集的電影中,這款經典手槍的亮相想必會讓不少人眼前一亮。,由於提前接到了「急先鋒」的情報,美軍戰艦都做好了反擊準備,因此才能啟動「密集陣」近防系統,對來襲飛彈進行攔截。如果沒有情報預警,停在岸邊的美軍航母戰鬥群就不會做出如此有效的攔截措施。要知道,軍艦在靠泊時不會時刻保持發動機的運行,因此全船只有較低的電力供應,無法滿足作戰系統的使用需求。
  • 二戰十大致命武器之一,日本零式艦載戰鬥機
    這款零式艦載戰鬥機是日本的一型單座單發直翼活塞式艦載戰鬥機,在二戰剛開始的時期,這款零式艦載戰鬥機憑藉其速度快,轉彎半徑非常小同時它的航程還非常遠這些優點,遠遠領先於其它同種類型的艦載戰鬥機。這款零式戰鬥機在日本的飛機史上,具有著一種裡程碑式的意義,因為當時這款戰機是第一款採用全封閉可收起落架,大口徑機關炮一個超硬鋁承力構造等等別的戰機從未使用過的裝備,而也正是因為這些裝備,才使得這款零式艦載戰鬥機在當時領先與美國的艦載戰鬥機。
  • 靠不住的「海支點」——印度海軍米格-29KUB艦載戰鬥機墜海
    據印度媒體報導,11月底,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KUB「海支點」艦載戰鬥機(以下簡稱米格-29KUB)從「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上起飛後不久,在果阿邦附近阿拉伯海域上空失事,2名飛行員跳傘落水後,1人獲救1人死亡。這已經是印度海軍米格-29K系列戰鬥機的第6起事故,引發外界關注。
  • 零式之後,二戰日軍為何沒有優秀的艦載戰鬥機了?
    隨著戰爭進行,美國針對性研發的新式艦載戰鬥機相繼服役,逐漸找回並形成了對零式的優勢,日軍的後續機型卻日漸乏力,老邁的零戰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不得不以「神風」的方式謝幕,那麼,什麼原因導致日本海航戰鬥機的後繼無人呢?
  • 國產艦載預警機首飛,遼寧山東艦恐怕無緣,專為003航母量身定製
    我國目前已經服役了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這兩艘航母所使用的殲15艦載戰鬥機與美國目前的主力F/A18大黃蜂基本上沒有代差,即便是因為滑越起飛犧牲了一點載彈量和航程,二者的綜合實力也相差不大。但是在艦載預警機上,我們與美國仍然有較大差距,現在仍然在使用直18Y艦載直升機,這款直升機雖然已經採用了相控陣雷達和高度信息化的指揮系統,但是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實在有限,這款雷達只有不到200公斤重,最大探測距離只有約250千米,遠遠比不上美軍E2D的483公裡的探測距離,並且直18Y的多目標識別鎖定、作戰半徑、巡航速度、滯空時間、多任務處理能力都完全無法與E2D相比。
  • 印度國產航母通過系泊試驗:一艦載裝備令人匪夷所思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印度的雄心,印度的國產軍事裝備,總會在不經意間有些「拉胯」,不過相比較於LCA戰鬥機、阿瓊主戰坦克和國產直升機,印度國產航母至少一直給予印度不少的希望,雖然時間有點長。要知道,美軍一艘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從開工到服役,一般也就5-7年的而時間,而印度的維克蘭特號標準排水量僅有3萬7500噸,還沒有到海試節點,就已經用去了15年的時間,從安放龍骨算,也用了11年的時間了。
  • 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降的
    前言  本文作者、原日本海軍戰鬥機飛行員、海軍少佐山本重久(海軍兵學校66期畢業)是舊日本海軍橫須賀海軍航空隊飛行審查部的試飛員,他曾經駕駛「紫電」戰鬥機的艦載型號:「紫電改二」,在「信濃」號航母的甲板上成功起降。
  • 7月4日美國國慶,卻讓雙航母到別國門口示威!美軍還能猖狂多久?
    美軍發言人稱,尼米茲號和隆納·雷根號兩艘美國航空母艦在南中國海進行了演習,以「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圖為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在夜間從羅納德裡根號航母甲板起飛。美軍稱:「這次演習顯示了美國的持久承諾,即維護所有國家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的權利。」
  • 印度光輝戰鬥機成功著艦,世界第6!自主研發成功艦載戰鬥機!
    二戰結束後,印度繼承了英國海軍的思路,大力發展航母技術,長期以來,印度是亞洲唯一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印度航母也在多次作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於印度海軍來說,印度半島漫長的海岸線,假如都使用陸基戰鬥機,所需數量會大的無法承受,而使用航母艦載機,則僅僅需要東西海岸各一艘就行。
  • 隱形戰鬥機:以制空作戰為主,對航母的威脅有限
    此外,美海軍滿載排水量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上,擁有由數十架F/A-18 「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包括E-2C「鷹眼」固定翼預警機等機種所組成強大的艦載機聯隊,有以航母為核心周邊600公裡的作戰半徑。
  • 美軍史上第一位航母女艦長誕生,一個優勢非常明顯
    (圖/星條旗報) 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網站12月23日報導,美國海軍於當天宣布,美國海軍有了首位女性航母艦長!她就是艾米·鮑恩施密特。她在6名航母艦長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艦長。她的新職務,也填補了美軍女兵又一任職空白。
  • 美軍E2C預警機墜毀實錘,中國空警600疑似首飛
    美國軍隊繼續在世界各地充當著惹事急先鋒的角色,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美國軍方的各型偵察機和軍用飛機的出動頻率,已經達到了接近戰前偵查的強度。不過在美國人咄咄逼人的形象背後,隱藏的卻是美軍官兵上下疲憊不堪,和裝備過度勞損的風險。
  • 雙發3.0版FC-31:最大起飛重量28噸,有望成為海四型艦載戰鬥機
    目前,我海軍遼寧號、山東號航母裝備的殲-15重型戰鬥機,制空水平包括對海對岸打擊能力,不輸F/A-18、「陣風M」等著名的艦載戰鬥機,遠超米格-29K艦載戰鬥機,綜合作戰能力還是非常了不起的。
  • F-14戰鬥機:可變後掠翼的「大貓」,美國海軍艦載機的巔峰作品
    1986年美國主旋律電影《TOP GUN》在全美上映,結果當年獲得巨大成功,不僅票房一路飄紅,當年報名參軍的美國青年也比以往年份多了20%以上,而這一切除了湯姆·克魯斯的演技外,還要歸功於最重要的道具——美國海軍F-14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
  • 「航母無用論」再現!美媒:美國海軍應削減7艘航母,換成飛彈船
    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每艘可攜帶60~80架各型艦載飛機,通常是48架F/A-18戰鬥機、4架E-2C預警飛機、4~8架EA-18G電子對抗飛機、4~6架SH-60海鷹直升機。按照美軍的規劃,"武庫艦"至少要攜帶500枚左右的各種飛彈,防空、反艦、反潛以及對地攻擊等任務全部由艦載飛彈完成,簡言之就是一句話:用艦載飛彈替代艦載飛機,執行各種作戰任務。
  • 俄專家:中國在造彈射型殲教9,可在航母甲板上彈射起飛
    而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則是驕子中的驕子,這主要是因為航母相對於陸地機場而言,其尺寸面積極為狹小,想要在如此狹小的面積上成功起降戰鬥機,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技飛行,被譽為"在刀尖上跳舞",所以艦載機飛行員是從陸基戰鬥機飛行員中百裡挑一,甚至千裡挑一的說法毫不為過。若不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精英飛行員,連參加艦載機飛行員選拔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