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對待乞丐?

2021-02-18 隨手傳福音

走在大街小巷甚至地鐵裡,都可看見各種方式的乞討者,許多人是避而遠之。可能因為聽了太多假乞丐的行騙,導致人們不敢再獻愛心。基督徒如何對待乞丐呢?

有一位專門服事弱勢群體的舒亞弟兄,他曾在一教堂門口總是看見同一個乞丐,他每次都會換取一些零錢在口袋裡,然後給這個乞丐,本著基督徒的愛心舒亞弟兄一直這樣做著。然而當面對那些行騙的乞丐時,舒亞弟兄坦言需要禱告,求聖靈的光照和帶領,基督徒也需要有分辨的智慧。

另有一位顏明弟兄在博客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曾經跟一位姐妹說到乞丐的問題。他說,有時候我們在路邊經常會碰見一些人向你乞討,貌似很慘。很多人覺得會受騙,覺得那些人好吃懶做,用那種方式騙錢。不法的事情增多,許多人的愛心就漸漸冷淡了。因為你被騙太多次了。所以,每一次有乞丐或流浪漢或有需要的人向你提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心裡第一個反應就是他是不是騙子?有時候施予又不甘心,自己在心裏面嘀咕是不是被騙了?不施予又覺得良心上過不去,有時候還假裝看不見,冷漠相對。其實這些他都掙扎過。

有一次,當他遇到明顯是騙子的乞丐向他要錢時,心裡就很不想幫助。可有時候因為很難分辨,心裡特別糾結。他就在神面前禱告:「主啊,我施予的時候覺得不甘心,可是我不施予的時候又覺得良心過不去。神啊,我到底該怎麼辦?」那一次神給了他一個非常清晰的答案。神讓他突然想明白一件事:「當你施予別人的時候,其實你是向我負責。當我看見你的這一個行為,你所施予是基於憐憫,你的心我看得見。至於對方是不是騙你,或者說他是不是一個騙子,其實你根本不需要去分辨。因為他若是騙子,他也是向我負責。」

頓時他覺得神一下就給自己解開了這個東西,他就在心裡想,「我施予或者我給出去,我到底為了什麼?如果我是為了自己的感覺,如果我是為了得人的榮耀,或者說,我只是覺得因為我是個好人,那我覺得這些在神面前都不算數。最重要的是因為當我施予的時候,是因著耶穌基督在我裡面,因著我愛他。因著神憐憫我,所以我也當憐憫人。」

這樣他突然一下就想明白,他覺得神給自己一個特別清晰的答案就是,「即或你被騙了,那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你並沒有損失多少。但是你在神面前,你的這份心是神所紀念的。而且也是出於愛神的緣故,你才去愛這個人。他就算是騙子,難道他不值得去愛嗎?神也愛他呀。所以,我覺得他是不是騙子不是我去衡量的,也不應該我去判定。因為他若是騙子,神會管他的,我只需要在神面前負責我自己。」

所以從那之後,他再也不會因為給還是不給而糾結,真的像主耶穌所說的,「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借貸的,不可推辭。」不要怕吃虧,有時候只是一塊錢,但心裡會說,我為什麼給你?我憑什麼要被你騙呢?感覺自己心裏面的正義感還挺重,其實神給我看見那個正義感就是自義。我定他的罪,我是誰呢?我並不比他好多少。其實他的實際狀況你也不了解。

朋友,你有沒有想過神給你一個機會榮耀他。這本身是一份多麼大的尊榮,甚至是一份多麼美好的信賴。

《聖經》裡有這樣一句話:「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神會借著我們做許多很美好的事情,不要塞住你憐憫的心。在這個過程裡面不單是我們的神得榮耀,而且我們自己在這個過程裡,都會得到主的更新。那個生命的長大和經歷,是多少錢都換不回來的。那一瞬間當神在你的旁邊,他真的看著你,然後對你說:「是的,你做對了。」那一種的肯定是世界上任何的尊榮都無法比較的。尤其是你有行善的能力,你又能夠給予,這是神給你莫大的恩典。

也許你看到有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甚至你看到路邊有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記得我們的主耶穌告訴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而且不單單是金錢上,有很多方面,時間、陪伴等等,盼望主祝福我們,也讓主的祝福通過我們分享給我們身邊的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隨手傳福音,點擊右上角按鈕

或者

然後「查看官方帳號」,再點擊「關注」,將來即可接收到隨手傳福音的最新消息。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歡迎轉發給朋友、微信群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就有可能幫助到別人,哪怕只有一個人。

隨手傳福音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suishouchuanfuyin),伴隨弟兄姐妹隨手傳福音。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發現了嗎:回複數字可以索取信息。比如,回復「24」,查看《奚秀蘭:用歌聲頌揚耶穌的愛》。再比如,回復「61」,查看《信耶穌有什麼好處》。(注意:要在輸入法為半角狀態下回復純數字,不要帶標點、空格。)

你回復其他數字,看看會收到什麼?歡迎發截圖過來。或許下一篇信息裡,就採用了你的截圖。

有很多朋友發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精力所限,恕不能一一回復。但是,我們相信關於信仰方面的基本問題,如果你仔細閱讀以往推送的圖文信息,是足以解決你的疑惑的。所以,請多多發送數字索取信息吧!

如何將「隨手傳福音」推薦給好友?打開「隨手傳福音」→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點擊「推薦給朋友」→點擊「更多聯繫人」→在朋友名單裡依次打鉤→確定。

掃描以上二維碼即可關注隨手傳福音,掃描方法: 點二維碼圖片能進入大圖並保存到手機,然後在微信「掃一掃」中,選擇「從相冊選擇二維碼」可快速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對待同性戀?基督徒有沒有可能錯了?
    基督徒當如何對待同性戀人群?對於這一話題,國內牧者曾有過不多的探討,筆者也曾為此寫過短文,談及基督教信仰對同性戀是不蒙神喜悅的認定,以及一個喜歡同性者在蒙恩得救之後必須與這一喜好對抗。然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正視,那就是我們對待同性問題的態度,是不是有可能是錯誤的,就像基督教在歷史上曾經為奴隸制背書,基督教會曾經支持販賣黑奴,教會領袖曾經逼迫進步科學家那樣?
  • 基督徒該如何正確的對待金錢?
    這是一個「談錢色變,談性形變」的社會,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只有靠著基督守住內心的純正,才能無愧於神。仰望神的供應在約伯記中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其實使我們艱難中得幫助、生命中得供應的不是金錢,而是上帝的恩典。
  • 基督徒面對不公平對待時該怎麼辦?
    基督徒面對不公平對待時該怎麼辦?我們內心渴望他人公平對待自己,或者是更多偏愛自己。但事實與現實呢?不管是在家庭中,或是在職場中,甚至是教會,或許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不公平的對待。那我們又該如何調整與面對呢?
  • 基督徒如何看待性自由
    基督徒如何看待這個時代「流行」的性自由觀念?這個問題這兩年在中文網站上有好幾次成為爭議熱點。在因為浙大「婚前守貞」培訓、陳冠希「豔照門」和演員孫海英炮轟同性戀等事件引發的熱議中,基督教「落後」的性觀念都受到非基督徒的批判和抨擊。當然,基督徒跟非基督徒之間的性觀念的衝突不只是在中國有,在美國和西方也同樣是很容易引起「文化戰爭硝煙」的公共議題。
  • 去掉王子的「乞丐思維」
    再次深入想想,心裡難過的想哭,因為我又何嘗不是一個這樣的乞丐。在認識主以前,我陷在世俗的追名逐利裡,佔一隅勞苦工作地方,憑著一點點的教育技能,早出晚歸辛勤做工,不過是滿足衣食住行。想要通過自己更多的辛勤做工,來獲得更多的工價,好讓自己的人生有個保障,滿足自己的肚腹之欲。生活不溫不火,就在世俗的大洪流中隨波飄蕩,沒有方向,不知來處,不知去向。與那個乞丐有何不同?
  • 乞丐變王子
    我打電話,向教會的帶領人Simon求救。電話那頭,Simon立刻答應了。他剛剛探訪人回來,已經很晚了,非常疲倦。但聽到我打電話給他,還是拖著疲倦的身體,開車趕過來。於是我們合力,將老乞丐拉到公共浴室去洗澡。那浴室的人見是個癱瘓的乞丐,心裡就有點瞧不起。浴室的老闆,高傲地靠在沙發上看著乞丐。乞丐也怒罵老闆。場面一度混亂。這個浴室做事很不厚道。
  • 乞丐王子
    我生下來就是乞丐,只因父母雙目失明,在那個時代,瞎子沒有選擇的機會,除了行乞,父母別無生計。我和兩個哥哥、弟弟、妹妹,生下來就是小乞丐,跟別的小孩不一樣。這讓我們有極重的自卑感。三歲,母親帶著我到街上行乞,遇到了澳門明愛中心仁慈的陸神父。他不像其他善長仁翁,只給我們施捨幾個小錢,他問明我家的境況,知道我們的困境後,便義不容辭地為父母安排兩個大兒子進學校寄宿。
  • 注意,注意,注意基督徒對待'耶穌的像'你是怎樣理解的
    倘若一個人在教會待久了,參加教會聚會也有多年,每次聚會都不缺席,也很喜歡聽自己喜歡的講員講道,可這些是不是就確定自己是真基督徒了呢?我看不盡然,需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喜歡來教會總比不來教會好,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僅僅是喜歡來教會,而是要來到主面前;喜歡聽道總比喜歡聽歌喜歡看節目好,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僅僅是喜歡聽道,而是要行道,知行合一,聽道是知識,行道才是生命,聽道是為了行道,也只有行道才是真的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基督徒如何看待星座和算命?
    星座與性格是現代人很普遍接受的一種文化,很多人也相信星座與命運,甚至還有基督徒不清楚這方面的《聖經》立場,只把它當科學看待,也會參考這方面的信息。那麼,如何看待星座文化?聖經的觀點,對我們又有哪些提醒?星座算命,不過如此與命運有關的事情都有其準確性。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太5:14-16)」基督徒在這世界中就如一臺戲,是演給世人與天使觀看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展現世人面前,如同一幅畫。我們在飾演著不同場合的不同角色,但每一個角色所要彰顯的就是基督,世人稱我們為基督徒,也都在看著我們如是如何行的。我們到底有沒有把這個基督徒的身份演活?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有沒有活出光的特質?
  • 【深度】基督徒該如何看待萬聖節
    每年圍繞萬聖節的話題都會給基督徒帶來諸多困擾。基督徒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萬聖節?本文將從它的來源、影響及屬靈的原則三個方面分析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充滿爭議的節日。 一、萬聖節的由來
  • 基督徒如何管理壓力?
    關於如何處理壓力,他講到每個人抗壓的能力大小都有所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壓力績效高峰」,他引用林書豪NBA籃球獲勝的例子進行了講解。林書豪在NBA全場比賽臨近結束17秒的時間,平靜安穩,將球投了進去,為比賽取得了勝利。《聖經》中《以賽亞書》30:15說,「……,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基督徒在工作上的成功在於相信神的主管和掌權,相信神的同在,與神合一。
  • 90後牧者談:基督徒如何與非基督徒談戀愛
    2、這樣,我們就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就是弟兄姐妹常常和非基督徒談戀愛了。這是個蠻複雜的問題,很難一刀切,總要憑著愛心冷靜的看待這個現象。無論是哪一種婚姻,人們總能找到一堆幸福的案例去支持它,也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反例去駁斥它。
  • 基督徒當如何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思考中發現,人與人的、親子之間的問題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理解不夠引起的,那麼基督徒與我們天父之間的關係,是否也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理解不夠甚至誤解引起的呢?不能否認的就是,我們的天父對我們是非常的了解。聖經在詩篇中記載:「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 如何過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不久前有位聽友特別來信請教,怎麼樣過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 基督徒的九種福樂,你也有嗎?
    就像乞丐一樣,一無所有,有的只不過是從主那裡領受來的,對神來說自己完全破產,心靈中做「乞丐」的人有福了。並非為離世的人哀慟,乃是為自己的罪哀慟,為世界的局面哀慟。人知道他內心有罪,令神的心傷痛,與神的交通受到破壞,他能為自己的罪痛悔。在主面前為罪痛悔的人,才是快樂的人。溫柔,意即不抵抗世人的反對,甘心忍受。溫柔的人不願奪取人家的權柄,而願意將之放棄。
  • 聖誕前夕,自殺同志基督徒的追思禮拜
    「Terry是一個不被接納的同志基督徒,他甚至是不被家人接納的兒子,因為他是同志。在他承受這麼多壓力、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後,連一個正式的告別禮拜都沒有。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為Terry舉辦告別追思禮拜,也紀念所有在這一段時間,因著臺灣基督徒所帶領的迫害的風潮而離開的、無論是不是基督徒的同志朋友們,我們一起紀念他們,也獻上我們的致歉。
  • 新時代的道德危機,基督徒如何應對?
    當面對這些道德危機,應該令所有的基督徒深思反省,審查自己的生命,悔改自己的罪。基督徒應該是給教會帶來造就的,給弟兄姊妹帶來祝福的,而不是給教會抹黑、傷害肢體的。所以針對道德危機,我們應該常常警惕,不要給自己留下破口和漏洞,無論在教會生活還是信徒的個人生活中都時刻保持著警醒、謹慎,免得入了迷惑。
  • 基督徒如何走出不冷不熱的屬靈光景?
    在《聖經》啟示錄裡描述了神不喜悅不冷不熱的老底嘉教會,對於基督徒也如此,當我們對神不冷不熱時,會被神從口裡吐出來,失去祝福。那如何走出不冷不熱的屬靈光景,這是每個基督徒應當思考的問題。在《裡外更新》這本書中,作者對於基督徒不冷不熱的狀態有非常清晰具體的描述,並給出了改變的建議和方法。
  • 同性戀+基督徒?
    我們是誰,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這都包含在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基督的關係這個問題中。 這段經文在身份形成的問題上比腓立比書3章更強有力。在哥林多後書5章,我們看到人們過去的身份被用一種激烈的方式抹去,它是通過耶穌的死開始的,並在他的復活中被完成。在哥林多後書5章中,我們用來作為我們身份形成要素的一切,那一切定義我們的事物,都完全被基督的能力塗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