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那些值得刷八百次的理由,你知道嗎?

2020-11-08 趴牆頭陪你看大戲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影院息影,有多少人,把年後第一次院線觀影留給了《八佰》?又有多少人,刷了一遍又一遍?這部影片當初你看哭了嗎?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於2020年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八佰》的主創陣容非常強悍。導演管虎,是第六代導演裡的領軍人物。攝影曹鬱,是殿堂級的攝影大佬。很多大牌明星,都位列其中,或重點描摹,或倉促露臉——王千源、張譯、姜武、李晨、鄭愷、姚晨、黃曉明、歐豪、杜淳、魏晨、劉曉慶、李九霄、辛柏青、侯勇、俞灝明、黃志忠、唐藝昕、梁靜……

除群星薈萃之外,《八佰》在技術手段上,同樣頗具顛覆。經費投資,高達5.5億,是「亞洲首部IMAX全程拍攝的戰爭大片」。不管是戰場呈現,還是戰鬥展現,《八佰》都在工業化水準上做到了極致,為國產戰爭片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片中出現的建築,全都1:1復刻原型。劇組不但動用20萬平米的面積挖出了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還在河兩岸搭建了200畝建築。從布景、質感到運鏡、音效,全都是看得見的大片水準。

影片沒有一味地弘揚英雄主義,而是為小人物立傳,讓觀眾看到他們的惦念,怯懦和成長。《八佰》正是這樣的一部很接地氣的影片。

電影由四行守軍背後的故事一一揭開,在殘酷戰爭面前這些鐵血戰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怯懦、有牽掛、有猶豫、有仇恨。有情有義的戰士們拼死戰鬥與個人故事交織,令無數銀幕前的觀眾潸然淚下。

正如山東兵所說「誰沒有家,誰以前不是種地的。」這群衝鋒陷陣在前線的每一位士兵背後都有一個關於家的故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英勇無畏的精神令人動容。

《八佰》最為人稱道的,是片中的群像處理。

在短短幾天的戰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華民族的覺醒、不屈和血性。

《八佰》的故事,是從幾個底層士兵開始的。他們要麼被人潮衝散,找不到自己原來的隊伍;要麼對戰爭沒有概念,以為自己只是來打掃戰場的保衛兵;要麼是未成年的孩子,帶點天真無邪;要麼是文職出身,對作戰避之不及…影片從他們引入,帶出了一種「自上而下」、「以小見大」的特殊視角。

在國產戰爭片裡,我們很少能夠看到這麼鮮活、這麼卑微的小人物。他們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有懦弱、有恐懼,會怕死、會貪生。他們害怕殺戮,在危險面前,他們會條件反射地逃跑,會挖空心思地逃到租界。

而《八佰》要讓觀眾見證的,就是這些散兵遊勇從懦弱無能到捨生取義的角色裂變。

比如,端午(歐豪 飾)從剛開始試圖逃跑的逃兵變成後來誓死護旗的英雄。又或者,老鐵(姜武 飾)從剛開始不敢拿槍的「瓜慫」變成後來英勇就義的英雄。正是這些前後反差,促成了他們從普通人變為英雄的遞進式轉變。

在各種英雄傳說裡,平民英雄一直是最感人的一類。因為一個普通人在不經意間做出的英雄舉動,往往更容易讓人落淚——他們本不是英雄,甚至從沒想過要當英雄,但命運使然,讓他們走上了意想不到的道路,最終達成了我們想做卻不敢做的英勇事跡。

這段英勇壯舉,並非編劇杜撰,而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正如管虎所說,「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一場直播秀」。直到今時今日,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依然保留著這一幕。

見慣了大場面的何香凝(姚晨 飾),都不由暗暗感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和影片中百姓一樣,作為觀眾的我們,同樣深受感染,淚目不已。

正因如此,所以早前觀看《八佰》時,有不少人都說:一定要帶紙巾,肯定會哭的。

值得一提的是,《八佰》的血腥鏡頭很多,尺度也比較大。所以不推薦家長帶10歲以下的孩子觀看,就算和10~15歲的孩子一起觀看,家長也一定要注意引導。

總體來說,《八佰》不但喚醒了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拍出了中國人骨子裡最熱血的民族精神。它用影像提醒我們:吾輩當有報國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自上映以來,《八佰》持續刷新2020的票房新紀錄,超過8080萬人次的觀眾走入影院觀看《八佰》,目前累計票房已突破31億,位列中國內地影史票房第9位。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對整個電影市場大盤的回暖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已突破130億,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而其中《八佰》貢獻超過23%,登頂2020年全球票房冠軍。

相關焦點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下面只談談筆者看完影片《八佰》,又看了一遍《八百壯士》(1975年版)之後的幾點感受。《八百壯士》(1975年版)將淞滬會戰濃縮於影片之中,敘事更加宏觀具體。而《八佰》只是重點描繪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慘烈的戰鬥場面,並賦予每個角色人格化的標籤,讓人物角色更加生動鮮活。對比兩部影片,也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在個別橋段的處理上,《八佰》顯得有點太過刻意。
  • 四刷《八佰》,48幀的《八佰》
    這回《八佰》發行了十多個的院線版本,有普通IMAX,有CINITY,還有48幀。4刷過後感覺影片的整體更加統一了,節奏的處理非但不是有問題而且是很精彩的!03 人物再就是說姜武的老鐵轉變太突兀,這個就更離譜了,群像電影《八佰》的情節很密集,信息量也很大,但這不是忽略影片關鍵情節的理由。
  • 《八佰》與《八百壯士》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疫情過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絕對要數《八佰》,《八佰》上映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了,票房成績也比較樂觀,成為了拯救電影市場的救市作品。《八佰》講述的是在1937年發生的真實故事:服從於國民黨的800名戰士在蘇州四行倉庫拼盡全力抵擋日本人的襲擊。關於這個故事,其實早在1975年就有一部叫做《八百壯士》的老電影已經拍過這個題材,所以很多網友都會將《八佰》與《八百壯士》用來做對比。
  • 八佰延長上映,這部電影值得二刷嗎?
    近期,電影《八佰》確認公映密鑰延期一個月,將延長上映至2020年10月21日,橫跨國慶檔。該片自8月21日起正式公映,目前上映至21天,票房即將破25億。這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或者二刷?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談談它的場面與情節設置。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八百壯士》是丁善璽執導的劇情影片,於1975年上映,柯俊雄、林青霞等主演。其講述了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率領四八○ 青年軍官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 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的後來事
    《八佰》終於上映了,據說國內點映日日新高,好評如潮,票房收入可觀。跟臺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是導演的功底和意圖。尤其是對很敏感的送國旗掛國旗的史實,既不能迴避還不能過分渲染,也算是煞費苦心。
  • 八佰,值得期待的
    管虎新作《八佰》今日即將上映,值得期待的一部片子。》可以說是很具有代表意義的片子,不是為了票房的垃圾片,也不是那些你情我愛的狗糧片,是需要承受很大壓力才能慢慢看完 看幾遍才能看懂的為數不多的好電影。 《八佰》也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故事。咱不看演員帥不帥,不看劇情改編水平,也不看道具後期處理怎樣,就看在國家危難之際,不畏一切,勇敢獻身的精神。
  • 《八佰》我推薦的理由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八佰》真的值得一看。我推薦的理由特別簡單,這部電影展現了國民黨八佰壯士氣吞山河臨危不懼的精神,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侮的偉大篇章。看完後你會熱血憤張,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 推薦你看《八佰》的四個理由
    在營銷這場戰役當中,《八佰》經歷了起起伏伏。很少有如此大製作的華語電影,由於涉及不可描述原因,而取消上海電影節開幕影片放映,同時改檔、撤檔、假裝定檔,又突然空降。在《八佰》上映之前,觀眾心裡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改動大嗎?爭議情節和鏡頭還保留著嗎?然後看著朋友圈少數人的「牛逼!激動!」和另外少數人的「過譽。」飢餓營銷也不過如此了。
  • 《八佰》:一部擔負得起電影復興的硬核大片,值得二刷種草
    昨天二刷了《八佰》,感動依然在,淚水依然飛,這真的是一部值得二刷種草的硬核商業戰爭大片。 《八佰》根據歷史題材改編,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戰爭場面的激情,讓人全程飽含熱淚,一刷看《八佰》我感動的哭了,二刷《八佰》我還被感動哭了。看到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等戰士將炸彈綁在自己身上,變身人肉炸彈,報著自己的名字和家鄉跳下去的那一幕,眼淚就不由自主的流。這畫面這場面太悲壯了,他們血肉身軀喚醒了國人的鬥志,正如姚晨那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 討論《八佰》的電影手法可以接受,但是批判八百壯士,絕不認可
    《八佰》這個電影取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尾聲——四行倉庫保衛戰。主要講述了謝晉元率「八百壯士」(實際上是400多人,為了迷惑敵軍詐稱800人,以下還是叫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激戰數日,抵禦日軍侵略的故事。四行倉庫保衛戰可以說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個戰場,它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士氣。
  •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 電影《八佰》今日公映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 「看哭了」成為關鍵詞電影《八佰》今日公映本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八佰》今日公映。該片的首波口碑已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看哭了」成為被大家頻頻提到的關鍵詞。有觀眾說:「到了淚點哭得發抖,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更有觀眾表示:「周圍人哭成一片,終於明白為什麼座位上要放紙巾了。」
  • 《八佰》get不到點?這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帶你了解真正的《八佰》
    拋開電影其中的深意不談,《八佰》從製作上確實是一部值得看的戰爭片。但上網一看,其實大家對《八佰》的爭議也是蠻大的,就連一起看的同伴,也直呼get不到淚點。究其原因,我想知道點近代史的人都發現了,《八佰》並沒有把堅守四行倉庫的英雄故事拍全……影片中一直單獨的用犧牲精神的戰鬥去表達了「八百壯士」抵禦侵略的英勇無畏,卻一直不談這場悲劇的核心,也使得影片故事中所表達的精神顯得「無力」,這也似乎確實讓有些人get不到點。
  • 看完《八佰》,不必二刷
    今晚迫不及待地,幾乎是跑步前進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八佰》。 正襟危坐,懊悔沒有穿著軍服來支持,準備熱血沸騰,準備淚流滿面,準備二刷三刷… 可是觀影之後,雖然也流下了致敬先烈的淚水,身綁炸藥與鬼子同歸於盡的陳樹生烈士、保衛戰的勝利、孤軍後來的悲慘結局、謝團長被漢姦殺害才是浩氣永存的史實,八十三年後因為「八百壯士」這幾個字坐在影院裡熱血澎湃流淚敬禮的觀眾是來致敬這些歷史的。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電影《八佰》上映兩個多月,三十多億票房一掃疫情陰霾,更讓我們了解到那個年代,先輩們守護河山的慘烈和悲壯。全世界的圍觀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電影《八佰》值得一看嗎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日想跟各位聊聊最近一部現象級別電影《八佰》,相信很多小夥已經看過這部這部電影了吧,小編最近忙所以才等到今天才去看這部電影; 9月6號據燈塔專業版顯示,電影《八佰》在正式上映的第17天,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達6273.2萬。
  • 二刷《八佰》,影片中的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今夏最催淚的影片當屬《八佰》,即使因為疫情的關係影院並未完全敞開售票,也依然無法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如果說第一遍看《八佰》,完全是被八佰壯士們血戰到底所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淚下;那第二遍再看,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悟其中那些頗有深意的細節。
  • 《八佰》一刷看震撼現場,二刷看細節,這些動人細節你發現了嗎?
    《八佰》值得深挖的細節太多太多,背後都是動人的情感和深刻的隱喻。 一、貫穿全片的「趙子龍」趙子龍這個形象,前期一直出現在小湖北的幻想裡。護國,也是倉庫中「八百壯士」的使命。這場戰役,不只是「八百壯士」的戰役,而是全部中國人的戰役,只要身體裡流淌著國人的血液,內心都會有種激蕩與凝聚,都不會置身事外。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34;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34;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34;(大概這個意思,原話不記得了),偵探君今天就講一下
  • 關於《八佰》,你應該知道……
    01關於《八佰》,你應該知道>《八佰》上了,票房很炸。10年籌備,40次改稿,足足耗時8個月拍攝,1比1還原真實戰場……這種程度的籌備工作,早已讓很多人對《八佰》期待不已。而當他們扭轉了這場本不被看好的戰役局勢之後,心生敬意的同胞們敬稱其為「八百壯士」。四行孤軍浴血奮戰,堅守4天4夜,擊退了日軍十餘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