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八佰》,影片中的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2020-09-11 閔卿雲

今夏最催淚的影片當屬《八佰》,即使因為疫情的關係影院並未完全敞開售票,也依然無法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
如果說第一遍看《八佰》,完全是被八佰壯士們血戰到底所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淚下;那第二遍再看,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悟其中那些頗有深意的細節。



下面我就來分析影片中那些草蛇灰線的細節。


一、為什麼是大學教授夫妻?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八佰》,應該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獄」。一條蘇州河,分開光影和黑暗。


一邊是焦土廢墟、槍炮連天的四行倉庫,一邊是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的租界。


租界裡的人都穿著體面,閒適自得,打麻將的打麻將,看唱戲的看唱戲,他們是大上海中產階級的代表。


教授夫妻一出場的時候,一個在拿望遠鏡觀看對岸戰局,一個還在跟牌友打麻將。這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戰爭對他們最大的影響就是:丈夫的學校停課了,薪水不發了。


所以,他才能閒來無事拿望遠鏡觀戰,他畢竟是個知識分子,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歸是有些家國情節的,不管政見如何,不管對當局對態度如何,對國事總有一份關心。


影片剛開始,教授作壁上觀,正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們對國家前途迷茫的寫照。後來教授拿槍參與到戰鬥中,代表著知識分子階層的覺醒,認清救國不能光靠學西方的思想,終究還是要以血肉之軀誓死抗爭。


再看教授夫人,牌友抱怨了一句「四平路的房子租不出去」,她就嘟囔「房子在法租界,日本人不敢打過去」。


教授夫人代表著小市民階層,一個不關心國是的太太都知道日本人不敢惹英法,這一處細節把「弱國無外交」體現的淋漓盡致。
有人說《八佰》過度美化國軍,其實並沒有。

日本人為什麼不敢打租界?
西洋各國軍事觀察團為什麼敢大剌剌在天上飛?
租界裡的市民在國破家亡之際為什麼還能偏安一隅?

還不是因為英法列強是強者,而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國家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底氣。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為了說服謝團長,提到:布魯塞爾會議延期召開,四行倉庫繼續抵抗下去沒有意義。


而布魯塞爾會議延期召開,是因為比利時首相的貪腐事件。比利時不過一個西歐小國,連英法這樣的列強都算不上,二戰中還被德國佔領。


就這樣一個人口不過一千萬、面積還沒有海南省大的、離中國萬裡之外的小國,就因為他們的首相貪腐,國民政府成百上千熱血軍人付出生命,希望能取得國際社會同情,制裁日本的計劃就淪為泡影。


何等荒謬!何等諷刺!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國際舞臺的基本邏輯依然是弱肉強食那一套。


八佰壯士抵抗得越慘烈,就越能反襯出國民政府的無能,當時中國的貧弱,也越發能讓我們珍惜:如今的盛世來之不易。


教授夫妻從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到熱淚盈眶舉槍抗擊的參與者,體現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從抱有獨善其身的僥倖心理到憤而醒悟、燃起家國之情的轉變。



二、為什麼是蓉姐和刀子?


賭場老闆蓉姐和刀子,在《八佰》的群像中代表了江湖兒女。


蓉姐剛出場的時候,鏡頭掃過賭場華麗的旋轉樓梯和奢華的室內陳設,刀子憂心時局問她要怎麼辦,蓉姐在房內逗弄孔雀,淡淡回覆:「這些都不要你操心」,甚至連頭都沒有回。赫然是一個獨善其身的亂世梟雄形象。


然而當鏡頭再往下掃,牆上掛著一副軍人的畫像,不知是什麼人但從刀子對著畫像鞠躬來看,這位軍人大概率與賭場老闆蓉姐有關,極有可能是父兄長輩一類的人物。


雖然影片並未明示蓉姐的身世,但最後有一個片段是:蓉姐砸開保險箱,拎著兩箱嗎啡出門。這也從側面映證了蓉姐可能出身軍人之家,或家中有人參軍,否則即使是賭場老闆,又幹嘛要囤這麼多嗎啡呢?


再來看刀子,影片一開始,他攔在租界門口,漫不經心地看著如潮水般湧進的難民。

面對「逃兵」的苦苦哀求毫不動容,這是他作為「流氓」的本能;
面對渾水摸魚的賭客好勇鬥狠,這是他作為「打手」的本能;

這樣一個刀口舔血討生活的小人物,在看到軍人捨身炸鋼板陣之後,單膝跪地,對青幫大佬立下生死狀:

「巴蜀商會滬江堂小輩刀子情願!弟子從小就跑得快,願意一試。」



刀子可能不懂什麼民族大義,但軍人的捨生取義讓他有種「同類感」。混江湖,講的是一個「義」字,可以掉腦袋,但不能沒尊嚴。


刀子是無數江湖兒女的縮影。他們出身草莽,不一定讀過多少書,懂多少大道理,但心中自有血性。



不得不說,導演選角真絕。刀子的扮演者李九霄有一半彝族血統,是四川涼山人,演一口四川腔的刀子算是本色出演了,他把刀子的三分不羈兩分熱血一分輕蔑演得淋漓盡致,好一個「快意恩仇、我行我素」的江湖兒女。



教授夫妻,蓉姐和刀子,一對體面文化人,一對草莽江湖人,他們在《八佰》的群像中代表的是「轉變」,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同樣受到感染,同樣被點燃了保家衛國的火種,正好呼應了謝團長說的「作為種子去叫醒身後這四萬萬同胞」。


三、騎馬的武生為什麼反覆出現?


歐豪飾演的端午,在影片中三次以濃墨重彩的武生形象出現,在無垠的荒原上兩軍對壘時,橫刀立馬。

前兩次武生都面目模糊,只是橫刀立馬,對面的陣中卻旌旗獵獵。第三次,我們終於看清了武生的臉——那是端午。也是在第三次,武生終於策馬衝向了敵軍。

武生是一個意向,結合全片來看,應該是端午心中「趙子龍」的形象。李晨飾演的山東兵齊家銘告訴端午:「趙子龍和關老爺不一樣,他(趙子龍)護著國呢。」這句話深深地印在端午心底。

可以說,影片每一次從現實的四行倉庫轉到幻象的武生,端午的心境都是一次轉折

從最開始被動捲入戰爭中、只想遠遠逃開的普通人;

到被戰爭裹挾其中,被動應戰;

再到被同袍的犧牲、同胞的抗爭所鼓舞,奮起殺敵,捨生取義。

武生的形象每出現一次,端午就離「趙子龍」近一分。



其實,「戲臺」的元素是貫穿全片始終的。

「天堂」——租界那邊有燈紅酒綠的大戲臺、錦衣華服的明星,倉庫裡有戰士犧牲,對岸的戲臺卻唱得激情滿滿。因為現實太殘酷了,現實中中國軍隊節節敗退,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只有在戲臺上才能找到「強漢盛唐」的影子,只有在戲臺上才能看到「趙子龍橫掃長坂坡」的英姿。

「地獄」——四行倉庫同樣也有戲臺,齊家銘隨身攜帶趙子龍的皮影,並在「最後一戰」前演給同袍們看。這是激勵,亦是誓言——要像趙子龍那樣血戰沙場,護衛家國。

租界的戲臺光明環繞,倉庫的皮影戲簡陋陰暗,但正是陰暗環境裡的軍人,在守護著對岸民眾的光明。

最後,當戲班的人為八佰壯士衝橋擂鼓的時候,看客和軍人融合了,八佰壯士們點燃的火種也終於燃燒了。


四、白馬為何反覆出現?

歷史上的名馬很多,漢武帝鑿通西域所求的汗血寶馬,唐太宗的昭陵六駿,周穆王的八駿,為什麼影片偏偏要使用白馬呢?

因為趙子龍的坐騎就是白馬,《三國演義》描述趙子龍「白鎧銀槍,騎一匹白馬」

「趙子龍」在影片中反覆出現,歐豪扮演的武生形象,銀槍白馬,就在暗喻「護著國」的趙子龍;第四天晚上臨撤退前,山東兵齊家銘演皮影戲,「半世飄零」「漢室中興」更是直接用趙子龍的故事點題。

趙子龍是英雄形象,是影片的虛線;謝團長等八佰壯士,用生命抗戰,是影片的實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理想和現實交融,趙子龍騎著白馬,謝團長也騎著白馬去見日軍大佐。


更不用說,日軍大佐那匹馬是黑馬,一白一黑,一正一邪,對比簡單直接,視覺衝擊強烈,正好隱喻邪不壓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正義性。


《八佰》的視覺場面堪稱史詩,然而在視覺之外,影片的種種細節也堪稱良心,值得反覆品味咀嚼。好片值得二刷!


相關焦點

  • 《八佰》一刷看震撼現場,二刷看細節,這些動人細節你發現了嗎?
    《八佰》值得深挖的細節太多太多,背後都是動人的情感和深刻的隱喻。 一、貫穿全片的「趙子龍」趙子龍這個形象,前期一直出現在小湖北的幻想裡。他對趙子龍的崇拜,在和戰友的三言兩語中就能體現出來:關二爺那是兄弟義氣,趙子龍護著國呢!護國,也是倉庫中「八百壯士」的使命。
  • 為影片《八佰》中那群普通人流淚時,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通過之前的兩輪點映,《八佰》已經積攢下超強口碑。昨天上映首日《八佰》就票房就突破3.66億,為它走進影院的觀眾也近1000萬人次。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一場戰爭並不是那麼起眼。在歷史書籍上,或許只是寥寥數筆,一段話幾個數據就可以帶過。但四天四夜是怎麼堅守過來的?數百人是如何進行這場看起來結局早已註定的戰爭的?他們當時心態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或許永遠無從知曉當時的細節了,雖然無法還原歷史,但還是被他們的精神感動。
  • 電影《八佰》憑藉什麼能火?你又看懂了嗎
    大家好我是小黃鴨,熱播電影《八佰》想必大家都看過,即使沒看過在短視頻平臺,應該也能刷到該劇的花絮短片「抱炸彈跳樓和日軍同歸於盡的陳樹生、為送電話線不畏生死的刀子、冒死送旗的楊惠敏」是否都歷歷在目,除了一波又一波的眼淚,你真的看懂這部劇了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們所不知道的。
  • 《八佰》播出爆火,「小鮮肉」沒拉胯,這些細節只有二刷才能看到
    但《八佰》中的年輕演員們,這一次卻都可圈可點。,還按1:1的比例挖了一條250米長53米寬的「蘇州河」…難嗎!值嗎?看過電影的觀眾們也會異口同聲地說,值!《八佰》就衝幕後臺前的這些故事、就衝片中的細節,就衝電影的質量
  • 《八佰》中的幾個細節和寓意你注意到了嗎
    國慶檔大片《八佰》下映不久,近日線上陸陸續續都可以觀看了,小哈忍不住又刷了一遍,電影中一些細節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小哈來分享一些自己觀影時注意到的幾處細節及寓意。這個細節足以證明八佰拍攝的用心和當時美國的強大。
  • 看完《信條》覺得《八佰》穩了,再看上座率,《八佰》真的穩了
    不過凡是稍微在劇本上用心點兒的片子,觀眾在二刷三刷時總能捕捉到一些新的細節,但這並不能成為普通觀眾非得在上映期二刷三刷的理由。如果你非得追問我是否明白劇情裡面蘊含了什麼科學道理,那也大可不必。和大多數觀眾一樣,我們都不是科學家,能看明白電影的設定並跟著電影的節奏看明白劇情發展就行了,背後的原理懂或不懂本來就不必強求。
  • 《信條》豆瓣8.2分,單日票房超八佰,這部燒腦劇你看懂了嗎
    最近上映的新電影是越來越多了,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這部進口大片《信條》,上映以後,我們看到今日的單日票房已經超過了《八佰》。而對於這部電影,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網友評價說:《信條》看完了,真爽,劇情和朋友討論交流大概是悟了吧,別的東西感覺還得腦瓜裡過一遍 ,大男主大衛華盛頓演技的確是這些年黑人演員中非常優秀的一個
  • 四刷《八佰》,48幀的《八佰》
    這回《八佰》發行了十多個的院線版本,有普通IMAX,有CINITY,還有48幀。4刷過後感覺影片的整體更加統一了,節奏的處理非但不是有問題而且是很精彩的!03 人物再就是說姜武的老鐵轉變太突兀,這個就更離譜了,群像電影《八佰》的情節很密集,信息量也很大,但這不是忽略影片關鍵情節的理由。
  • 二刷《八佰》,解讀20個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超過兩億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今天影片正式上映,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或聽到不少有關它的評價了。電影沒有美化國民黨,也沒有描寫孫元良,因為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八佰》的重點。
  • 看完《八佰》,不必二刷
    今晚迫不及待地,幾乎是跑步前進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八佰》。 正襟危坐,懊悔沒有穿著軍服來支持,準備熱血沸騰,準備淚流滿面,準備二刷三刷… 可是觀影之後,雖然也流下了致敬先烈的淚水,對影片卻只有失望。
  • 《八佰》,那些值得刷八百次的理由,你知道嗎?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影院息影,有多少人,把年後第一次院線觀影留給了《八佰》?又有多少人,刷了一遍又一遍?這部影片當初你看哭了嗎?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於2020年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
  • 沒看懂這些,就別說你看完了《八佰》,看懂了管虎
    這種震撼的視聽體驗,讓有不少觀眾看完《八佰》出來,直誇《八佰》是近些年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聚焦小人物,呈現平民骨氣不只是《八佰》,看過管虎以往執導作品的觀眾都會發現,他的鏡頭無一例外地總會聚焦於社會現實中的小人物的命運起伏,常常還帶有強烈的反思符號。《八佰》呈現的是戰爭之中小人物的本能反應。
  • 二刷《八佰》,解讀20個「細節」和10個隱藏「彩蛋」
    4億大關了,《八佰》成為今年首部爆款電影已成毋庸置疑的事實。 而營造出這種眾生相靠的是各種細節上的用心,《八佰》在細節上無疑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細節。 1.《八佰》為什麼不是《八百》 管虎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取名為《八佰》,原名叫做《八百啟示錄》,也叫過《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把「啟示錄」這三個字用在這部電影的名字中,有點向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的意味。
  • 二刷之後多說幾句《八佰》
    昨晚二刷的激麥版八佰也再次驗證了我的打分,按八佰我的影廳選擇順序是:GT---新一代激麥---杜比影院---普通數字IMAX---普通影廳因為八佰是IMAX原生電影,儘管這回也發行了杜比視界版本,但這回看八佰我把新一代激麥放在了杜比影院前,如果不是原生IMAX電影,我一般會把杜比影院排在GT之後、新一代激麥之前,杜比影院和新一代激麥的距離不像與一般普通IMAX那麼巨大,當然說這些都是在影廳設備維護良好的前提下
  • 二刷之後多說幾句《八佰》
    昨晚二刷的激麥版八佰也再次驗證了我的打分,按八佰我的影廳選擇順序是:GT---新一代激麥---杜比影院---普通數字IMAX---普通影廳因為八佰是IMAX原生電影,儘管這回也發行了杜比視界版本,但這回看八佰我把新一代激麥放在了杜比影院前,如果不是原生IMAX電影,我一般會把杜比影院排在GT之後、新一代激麥之前,杜比影院和新一代激麥的距離不像與一般普通IMAX那麼巨大,當然說這些都是在影廳設備維護良好的前提下。
  • 解讀《八佰》十大重要細節
    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本來就眾說紛紜,存在很多種說法,而《八佰》在採用一種相對可信說法的基礎上,藝術化地再次創作,它不是還原歷史的教科書,它的重點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眾生相,守軍和蘇州河對岸「隔岸觀火」的各層百姓,共同構造了這個淞滬會戰大背景下的眾生相,今天耿耿就為大家找到了電影中的十大重要細節
  • 《信條》不敵《八佰》,票房下滑嚴重評分暴跌,觀眾水平不行?
    自從進入9月檔期後,院線熒幕變得越來越熱鬧,除了即將上映的《花木蘭》備受關注外,目前尚處於熱映中的兩部電影,佔據了熱門話題榜,分別是諾蘭執導的《信條》和管虎的作品《八佰》。58%,而亞軍《信條》票房佔比僅有26%,諾蘭的票房號召力要敗給管虎了嗎?
  • 該貶還是該褒,你真的看懂《八佰》了嗎?
    最高領袖謝晉元帶領小組率先渡橋,前方戰友中槍倒地,他二話不說把人扛起背上,整整二分之一的身體被受傷戰友遮蓋住,這是要救人,還是找個擋槍的肉盾牌?到達終點後謝晉元反身又回去救人(怎麼想的,難道不是活一個算一個嗎),中槍跪下後在子彈穿梭的橋面上愣了許久,快速奔跑的戰士都不停被擊中,他發愣的過程卻一槍沒挨到,最後還被戰友救走了。
  • 《八佰》:一部擔負得起電影復興的硬核大片,值得二刷種草
    從一月份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之後,到《八佰》的8月21日上映,整整經歷了八個月,這八個月是煎熬的,中國電影太難了,中國電影人太難了,即便七月中下旬電影院開始復工,新片大片上映的少之又少,我們又整整經歷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才迎來這樣一部可以擔負起電影復興的硬核大片——《八佰》。
  • 八佰延長上映,這部電影值得二刷嗎?
    近期,電影《八佰》確認公映密鑰延期一個月,將延長上映至2020年10月21日,橫跨國慶檔。該片自8月21日起正式公映,目前上映至21天,票房即將破25億。這部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或者二刷?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談談它的場面與情節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