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領導不發朋友圈?擺架子裝低調?這2種心態,才是真正原因!

2020-12-19 騰訊網

為什麼?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底下有個評論說:現在領導也都不發朋友圈了,別人都忙著自我增值,哪還有空刷朋友圈發些沒營養的朋友圈。

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優秀的朋友柳柳。

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

到了當天晚上她才回復我:「不好意思啊,最近真的太忙了,又要處理公司的事還要參加線上的課程,忙完都大半夜了,真的沒空看手機。」

優秀的人都忙著越來越優秀,而有一部分無所事事的人只能每天盯著手機關注別人的生活。

我回想了身邊那些做領導的朋友,他們都不怎麼發朋友圈,實在要發也是一些關於公司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新聞,很少看到關於生活動態的新聞。

有人會說肯定是當了領導就擺架子裝低調。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領導並非是裝腔作勢,我採訪了幾位朋友,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1、精簡好友,減少無用社交

我曾看過朋友的微信,兩個號都加得滿滿的,我調侃說:「你這人脈比微商還豐富啊。」

朋友搖搖頭:「只是加了一群沒用的人,有的連話都沒說過。」

當領導的,忙著出席各種會議和聚會,為了積累人脈和資源自然會加很多人,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這反而成了累贅。

你發一條朋友圈,會有無數個人給你點讚和留言,你要回復都得浪費很多時間。

所以乾脆就不發了,慢慢淡出別人的視線。人脈是很重要,但是並不是靠一個微信號一條朋友圈維繫人脈。

只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你若盛開花香自來。

就像汪涵說的,當你刪除了沒必要的好友之後,你整個人都會輕鬆,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當你不再沉浸於朋友圈的「社交」後,你會更加享受生活,減少無用社交,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自我提升上,這樣得來的人脈才是最有用的。

所以領導不發朋友圈,有時候也是為了避免麻煩,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

2、避免「領導效應」,以免生誤

娛樂圈中,有「明星效應」,鹿晗站過的一個垃圾桶都會有無數粉絲追捧跟風去打卡。

在職場上,同樣也會有「領導效應」。

這也導致人過分關注領導,牽一髮而動全身。

我就經歷過一次,我們的經理周五晚上發了一條朋友圈:「又是難過的一個月,什麼事都不省心,月底任務沒完成,心累!」

我們部門的小群裡瞬間就炸鍋了。

同事A:「領導發的朋友圈什麼意思,他是不是故意發給我們看的?」

同事B:「這不是在提醒我們周六要加班嗎?這是在考驗我們的自覺性啊。」

其實我是一臉莫名其妙的,又沒有下發加班通知,我們在瞎想什麼,有時候過多揣測領導也不是好事。

周六加班,領導根本就沒來,有同事發了朋友圈說:「又是被迫加班的一天。」

同事忘記屏蔽領導,領導直接打來電話:「你們都在加班?上周說了讓你們周末好好休息,下個星期有硬仗要打,誰讓你們周六就加班的。」

領導這才知道,自己的一條朋友圈引發了員工無數的遐想。之後就很少看到他發有關於情緒發洩的朋友圈了。

所以領導和員工之間還是存在差距的,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也要分場合,發朋友圈也要格外注意影響。

其實不僅僅是領導發朋友圈少,作為我們普通人也要學會克制。

多花點時間學習、閱讀自我提升,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自然會有人記得你,朋友圈刷出來的存在感是一時的,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領導不發朋友圈?擺架子裝低調?
    我看到一個關於優秀的問題:為什麼優秀的人不把他們的朋友圈發出去呢?下面有一條評論:現在領導不送出朋友圈,別人忙著自我欣賞,沒時間刷朋友圈送出一些沒有營養的朋友。它讓我想起了我身邊的一個好朋友劉流。我回想起我身邊的那些領導朋友。他們不經常發出他們的朋友圈。他們真的想發一些關於公司的消息或是一些新聞。他們很少看到有關生活動態的新聞。有些人會說,當他們是領導人時,他們必須擺架子,低調行事。是真的嗎?事實上,領導並不是假裝的。
  • 你的領導總不發朋友圈,是在擺架子裝低調嗎?
    隨著微信的普及,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各種體會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觀察到,領導很少或是根本就不發圏。是擺架子在那裡裝低調呢,還是有其它什麼原因呢?而當你刪除了沒必要的那些雜七雜八的好友、不再沉浸於朋友圈的「社交」之後,你會因為減少無用社交,反而整個人都會輕鬆起來,你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你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到自身提升上來,這樣你再得到的人脈才是最精的、最有用的。所以說,領導們不發朋友圈,有的時候也是為了避免一些麻煩,他是在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
  • 為什麼領導都不怎麼發朋友圈?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女人,大多是這三種「心態」,你是哪一種?
    然而,你卻發現她幾乎很少更新朋友圈,你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女人不喜歡發朋友圈,每個人思想各異,或許,每個女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女人,大多是這三種心態,你是哪一種?
  • 越不愛發朋友圈的人,為何越值得深交?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
    朋友圈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一片淨土,這裡遠離喧囂,可以盡情的發洩,沒有人會管你,更不會影響到別人。很多人都說那些越不愛發朋友圈的人越不值得深交,在我看來是不認同的。我認為,那些越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就越值得深交,為什麼呢?其實無非是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
  • 不常發「朋友圈」的,大多數是這4種人,很準!
    但如果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很少,甚至從來不發朋友圈。這樣的人,我們根本難以對其有任何了解。這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某種障礙。其實,想要了解他們並不難,不發朋友圈的,基本上都是這4種人,很準。
  • 你還不知道為什麼我發了朋友圈而不回你的微信?
    ● ● ●你還不知道為什麼我發了朋友圈而不回你的微信?
  • 不喜歡發朋友圈男人,往往都是這五種性格
    面對生活中的那些小幸運,我們已經可以用冷靜的心態去面對了,不會那麼急於展示急於炫耀了。微信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社交工具。有些人總是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天要發十幾條朋友圈。但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人,他們基本上都不喜歡發朋友圈。
  • 為什麼職務越高的領導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主要有3點原因,非常準
    朋友圈也已經成為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個窗口。不知道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領導的職務越高,往往越不喜歡發朋友圈。有時候一年也都不會發一次。這是什麼原因呢?局長就在辦公會上,不點名的情況下,讓大家都注意自己的朋友圈,不要把朋友圈當成發洩個人情緒的場所,尤其是領導幹部,更是代表單位的形象。從此,這個副局長就再也不發朋友圈了。局裡所有正科以上領導幹部,都引以戒,也不敢輕易在朋友圈表達個人想法了。
  •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很準,別不信在現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人人都已經離不開使用微信等社交網絡通訊工具軟體。而對於網絡上和別人交朋友,也是越來越家常便飯。可以說微信朋友圈就是一個新的社交方式的體現。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徵?看看你是第幾種
    但她從來不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當下的幸福生活,而是好好的經營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內心特別的從容。 為什麼有些人過得很好,卻不喜歡發朋友圈?就曉蘭的情況來看,是因為她沒有什麼自卑感,她過得很幸福,無需和他人攀比和炫耀。對於她來說,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實在沒有必要公諸於世。 除了這種情況以外,還有哪些原因導致一個人不喜歡發朋友圈?
  • 為什麼你不發朋友圈了?
    請勿重複加群之前公眾號推過一篇「你為什麼不玩百度貼吧了」  但這個問題的很多答案都是圍繞貼吧這個產品本身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連朋友圈也不發了。為什麼你不發朋友圈了?在這個問題下,人們的答案更多的關於自己。反正對於我來講,不發朋友圈就一個原因 : 裝逼要麼就裝一個大的,要麼就不裝。
  • 淡出朋友圈的人,多半是以下幾種心態
    現在,我十天半個月不發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成為了常態。打開手機,第一件事不是看朋友圈,而是隨便看看視頻或者一段文字。偶爾也會在微信裡找人聊幾句。從當初熱衷於發朋友圈,到慢慢淡出朋友圈,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理變化?我想,大概是以下幾種心態吧。01「我行我素」的心態,不想被朋友圈困住自己。
  • 越是不發朋友圈的人,為何越值得深交?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
    越是不發朋友圈的人,為何越值得深交?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微信朋友圈是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一個地方,這裡堪稱一片淨土,平時無法對別人說的話,都可以發洩出來。就相當於是自己的內心空間,只是能夠被大家所看到。有些人,稍微有點不如意,或者是什麼開心的事情都會在朋友圈裡分享;而還有一些人,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將自己內心的秘密暴露在眾人面前。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底下有個評論說:「別說是優秀的人了,現在都忙著自我增值,哪還有空刷朋友圈、發些沒營養的朋友圈。」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朋友。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
  • 格局越高的人,越不喜歡在朋友圈發飯局照片,背後原因是這3點
    格局越高的人,越不喜歡在朋友圈發飯局照片,背後原因是這3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和人的交流不再局限於一些細小隱私的場合,而是更多地選擇一個開放式的熱鬧的場景。而且在這基礎上,現在很多社交都是在酒桌或者是飯局上面完成的。畢竟在中國這個人情關係 社會,飯局上和酒桌上說事情更加能夠讓人帶入進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提到飯局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是要發生什麼事情一樣。在生活中,我們也非常喜歡和那些格局高的人交流。格局高的人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可以學習和仰慕的對象。
  • 為什麼網盾極風雲人不愛發朋友圈了
    為什麼自從我們進了公司,當起了網盾極風雲兒,某一天突然就不發朋友圈了?答曰:主要是為了不帶壞領導,也為了不讓領導發胖。一、我們部門最近剛搬進了新的辦公室。「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她還把這些當成了口頭禪。這小丫頭一天能說上起碼二十個「個斑馬」,不傳染才奇怪了,感覺辦公室裡同時有二十個斑馬在肆意破壞。直到這種口頭禪作為評論發到了大家的朋友圈底下。然後!被領導看到了!於是領導也被傳染了!
  • 不喜歡發朋友圈,無非這幾種人,最後一位不能交
    微信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用來分享日常,工作的平臺了,很多人喜歡發朋友圈。甚至一天可以發很多條,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先發個朋友圈,給朋友圈的人先看。但是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幾個星期幾個月都不發朋友圈,很難看到他們發朋友圈。
  • 真正的好女人,不會在朋友圈發這四種動態
    如今通訊軟體發展得越來越好,大家常用的微信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的內容也各不相同,發自拍的,發風景照的,發生活常識,發心靈雞湯的,發吐槽的……有時候根據一個人所發的動態,就能看出這個人是怎樣的人。而真正的好女人,不會在朋友圈發這四種動態。
  • 情商高的人,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難怪經常有貴人相助!
    情商高的人,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難怪經常有貴人相助!現實生活中,情商高的人是比較吃香的,大家都比較喜歡這麼一類人。因為他們不僅僅很會說話,也很會處理事情,能讓大家都感到比較愉悅。很多人都經歷過不停的跳槽,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心儀的公司,要麼是薪酬方面,要麼就是公司氛圍不對,而且有些人也是因為職業規劃不同所以找工作經常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其實,高情商有時候就看見了人們的需求這一面,他們會將一些適合人們崗位的工作發布到朋友圈,這樣不僅是讓大家在心裡對他們感謝了一番,而且他們也能多去了解一下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