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軍旅題材影視劇,或者說諜戰題材影視劇,似乎無不例外地具備一個要素,那就是愛情故事,比如《亮劍》、《永不磨滅的番號》、《我的兄弟叫順溜》、《偽裝者》、《黎明之前》等等,當鐵骨碰上柔情,也是喜聞樂見的動人劇情。
但,被迫吃狗糧的同時,卻也感嘆兒女情長實在有些拖沓冗長,而近年來卻橫空出世一部軍旅電視劇,沒有驚豔的女主,沒有動人的愛情,一幫大老爺們的愛恨情仇,鐵血鋼骨,卻意外獲得一致好評,成為軍旅題材中唯一一朵沒有女主參演的奇葩,它就是《士兵突擊》。
那麼為何《士兵突擊》敢於放棄噱頭多、看點多的愛情元素,放棄美女明星的天然優勢,演繹一部純男人之間的感情?
97年進入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蘭曉龍第一次真正體驗到了部隊的生活,他甚至和士兵同吃住,同生活,或許沒有真正參軍入伍是他一輩子的遺憾,所以他將自己的軍旅夢和熱血情變成了一臺話劇,一部不止普通老百姓看了會流淚,真正參過軍的老兵都會嚎啕大哭的話劇《愛爾納·士兵突擊》。
在全軍巡迴演出過後,這部話劇引起巨大反響,領導普遍認為劇中許三多不屈不饒的精神和「不拋棄不放棄」的臺詞讓部隊官兵更多地思考自身的價值,還進一步增進了戰友的情誼。
2003年,導演康洪雷機緣巧合看了《愛爾納·士兵突擊》,看完感動得落淚,他找到編劇蘭曉龍,蘭曉龍只說了一句話:「這部話劇我寫了5年了,等著有人來拍成電視劇」,康洪雷一邊用手擦乾還殘留的淚跡,一個感動說到:「不給錢我都拍!」
於是電視劇版《士兵突擊》就這樣開拍了。
但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這部劇裡沒有愛情故事,如果說三多是兵王,是戰鬥英雄,那按照人們固有觀念,英雄得有美人配啊?況且你沒有愛情故事,女性觀眾肯定也不會買單,要知道部隊裡大多數是男性,所以《士兵突擊》話劇版能反應強烈,如果改成電視劇,還是沒有愛情故事,肯定會水土不服,難以獲得大量的女性觀眾。這至少就少了一半的觀眾預期。
但蘭曉龍和康洪雷都堅持不改劇情,不設女主角,不拍愛情故事,拍《士兵突擊》只為那一份軍旅夢、男兒情。沒有女觀眾就沒有吧,要是都為了收視、為了賺錢,那遠方的夢想和詩,應該由誰來追逐?
但,開拍後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起初只有八一電影製片廠因為《士兵突擊》在軍隊內部的影響較大而出資,但作為軍隊的製片廠,每年的經費都是有限的,這點錢尚不足以支撐《士兵突擊》拍完,沒有資金肯定就要爛尾了。
好長一段時間因為資金問題而失眠的康洪雷想到了一個人,「也許他能出資」,於是康洪雷帶著厚厚的劇本敲開了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的辦公室。
「我這裡有一個好本子,寫部隊,寫士兵的那些故事」康洪雷眼神堅定地說到。
隨便翻了幾頁劇本,王中軍立即籤了一張支票,「你只管拍,錢不夠再來找我!」
康洪雷只用了7分鐘就讓曾是一名偵察兵的王中軍回憶起部隊的生活,而王中軍慷慨的不是錢,是曾經的戰友情和從軍夢,兩人互相成就了對方。
於是快速開機,拍攝,05年終於在全國上映,讓人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原本打算放棄女性觀眾的《士兵突擊》,竟然在獲得大量男觀眾的基礎上,出其不意地獲得了更多女性觀眾的認可,確實是「有心插柳柳成蔭,無心插柳柳也成蔭」。
也許連蘭曉龍也搞不明白為什么女性觀眾也如此喜歡一部純男人的軍旅片,在瓊瑤劇盛行,《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青青河邊草》風靡國內的大環境下,《士兵突擊》卻能殺出一條路,還能掀起一股軍旅熱,或許情深之至,無非性別吧!男兒的熱血情懷同樣也能打動女性。
其實拍攝過程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劇中的靈魂人物許三多的選角上卻出現了很大問題,劇中的許三多是那種木訥、傻氣的形象,而且是一個原本非常可憐的人,從父親的嚴厲對待,到新兵連沒有一個人認可他,這種自卑感和失落感,沒有一個前來競選的人能演出來的。
而直到王寶強出演的電影《天下無賊》上映,那個傻根的形象被解放軍總政的領導李洋看到,並馬上推薦給康洪雷,這部劇才有了轉機,但王寶強接到邀請後卻立即拒絕了。難道那個時候王寶強這麼高傲?
正因為《天下無賊》、《盲井》裡的出色表現,讓全國觀眾都記住了這個木訥、自卑、傻氣的人物,王寶強卻很苦惱,雖然靠著傻根這種角色讓他有了知名度,但他的夢想是拍武俠片,不然他數年的少林寺苦練功夫豈不是要荒廢,他不甘就這樣局限於這類角色,而據康洪雷的大概描述許三多又是一個可憐人,如果演了許三多,王寶強認為無法再擺脫這種形象,也更難實現自己的武俠夢。
但此時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出現了,那就是徐帆,王寶強是在拍《天下無賊》的我過程中認識了徐帆,而王寶強敬業的拍戲態度和吃苦的精神讓徐帆看好這個傻小夥,王寶強非常敬重這位影視界的前輩。
徐帆語重心長得給王寶強講述自己的演繹經歷,並以一個老前輩的經驗,勸王寶強接《士兵突擊》,因為演員最幸運的是得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最不幸的是害怕掉入一個固定的角色,真正的好演員從來就不應該懼怕觀眾對自己的定性,因為好演員會通過自己的作品來呈現出更多的姿態。
於是王寶強答應參演《士兵突擊》,他相信這個老前輩的建議。而事實證明王寶強確實再適合不過許三多這個角色了,那種最初可憐巴巴、迷離失落的眼神,到最後堅毅不屈、篤定不移的眼神,王寶強把許三多演活了,而許三多成就了王寶強更遠大的演藝事業。
為什麼不需要愛情元素,這要從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環境進行分析。
真正的部隊男多女少。
真正的沙場只有鐵血鋼骨,那些一邊談戀愛,一邊踏著正步的電視劇狗血劇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為什麼?
因為軍隊永遠是一個紀律嚴明的集體,沒有正規的秩序,人再多、裝備再優良也只是散沙一盤,正如當年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但軍中紀律卻極差,從散亂掛在艦上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後來日軍發動進攻時,這些散兵居然連衣服都顧不上穿。
如果在《士兵突擊》中安排一個身材好、臉蛋漂亮的女主,那麼就完全變味了,充滿汗水的操練場絕對不能容忍香水的味道,那破壞了軍隊的嚴肅,也擾亂了正軌的秩序,所以要拍得真實,要無限接近真實的部隊生活,是絕對不能安排愛情的。除非在部隊之外,或者那個女主角是比男人還要男人的存在。
許三多的人設難以安排愛情故事。
三多最初可憐的模樣,從最初許三多被他父親叫「龜兒子」,到三多參軍入伍第一天朝著路過的坦克投降,到最簡單的向後轉會蹩腳跌倒,這是一個絕對的loser,正如連長高城說的:「每一個兵我都會去找到他的優點,但在他身上我沒有看到一個優點」。
從三多的性格來看,最初的靦腆、懦弱,還有點口吃,他不像《亮劍》李雲龍威風凜凜,也不像《利刃出鞘》中何晨光功夫了得,在他的世界中,沒有撩妹這個詞,就連二哥讓他去買黃書他都是鼓足萬分勇氣,連看一眼都不敢,所以三多的人設是不可能強硬安排一個女主來搭戲的。
劇情發展,以及精神塑造,會被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毀掉
《士兵三多》要解釋的精神內涵有哪些呢?
有「不拋棄不放棄」,就算身處絕地,就算無可逆轉,就算必死無疑,但危難中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是你的戰友,這是部隊最珍貴的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戰友情是僅次於服從命令的第二大生存原則。
有「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三多看似笨拙的處事方法,卻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追求積極的生活狀態,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不知疲倦,釋放壓力。
有「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像抓住一顆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後你才發現他抱住的已經是一顆參天大樹了」,三多極盡努力地想要做好每一件事,也許這些事對於成才、對於吳哲是舉手之勞,但他卻要花費數倍於常人的努力和時間,不僅是因為他「笨」,更多的是一種認真的態度,他奮力抓住每一件事,所以他才能逆襲人生,成為兵王,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既不如成才、也夠不著吳哲,只有做三多,才能逆襲人生,或者就乾脆平凡一生,要麼就無限沉淪,成為一個永遠墜落的loser。
《士兵突擊》所有的劇情都在為講述一個又一個樸實簡單的道理而鋪墊,而所有的精神內涵只能由三多慢慢呈現,倘若來一個漂亮的女主角,我們是要看三多木訥的表情還是笨拙的講話,這麼嚴肅的問事情恐怕要被拍成一部喜劇片了。
雖然劇中沒有一個女主角,但卻不會讓人感覺過於刻意,康洪雷和蘭曉龍沒有刻意避開女性角色,這也恰恰拍出了真實。
家鄉的漂亮女孩。在三多還沒有參軍前,有過一段朦朦朧朧、羞羞答答的感情,一個背著背簍的青澀女孩,在與三多偶遇後,含情脈脈,顯然兩人是認識的,但感情僅僅停留在好感,而這段戲最主要的作用是展現了三多靦腆、含蓄的性格。
車站裡投來崇拜目光的姑娘。在三多通過體檢以及家訪被選中後,在人潮湧動的車站準備登車時,一個兵哥哥小迷妹看著一身軍裝的三多,充滿了崇拜,但三多不敢抬頭對視。
小賣部的老闆娘。伍六一在老A選拔中被淘汰,還徹底廢了一條腿,面臨退伍時,三多和成才去小賣店給伍六一買補品,出現過一個老闆娘。
毒販的人質。這是整部劇中最漂亮的女配角了,而且也是戲份最多的女配角,被毒販劫持,三多奮力營救,卻不料這個女人質也是毒販,三多本能的一個橫擊肘誤殺了這個女人。而第一次殺人經歷也讓三多留下心理創傷。
總結:《士兵突擊》要講述的精神內涵,要發生的故事情節只能由一群鐵血男兒來演繹,加入愛情元素和美女主角不但多此一舉,還會起到反作用,所以不需要女主角,不需要愛情。
視客影院,好劇好推薦,歡迎關注討論劇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