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自放出確切的上映時間後,就引來了大批群眾的圍觀,尤其是網上流傳的那一段視頻花絮,導演管虎在機位旁抹眼淚,這讓很多人對這部名叫《八佰》的電影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對這個能讓導演都能感動得流淚的男演員在本片中的精彩表演產生了極大期待,而這個演員就是張譯。
1978年出生的張譯,今年42歲了,是從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走出來的。那年,他28歲,而王寶強才24歲。雖然他年紀比王寶強大,但是卻沒有王寶強有名,因為王寶強在演《士兵突擊》的時候,就已經憑藉電影《盲井》和《天下無賊》獲得了好幾個大獎。而與《士兵突擊》中的另外一個演員李晨相比,雖然兩人一般大,但是李晨早在1997年就已經憑藉《十七歲不哭》出道了。
因此,在演員這個職業上,從《士兵突擊》才開始起步的張譯,有點老了,而且這部大火的電視劇似乎也沒能捧紅他。
2018年,張譯在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上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是一個不像演員的演員」,然後還表示「有郭德綱老師在,我就踏實了。」如果說後半句是刁侃,那前半句就是大實話,因為從外形上看,張譯真是太普通了,長得有點愣和憨,土味兒比較重。如果把他跟其他男演員一對比,說實話,他還有那麼一點點磕磣。
因此,在這個流量為王,花樣美男層出不窮的娛樂圈裡,張譯無法成為粉絲們四處追逐的偶像,他迷不到少女,也糊弄不了師奶。
然而,幸好,他懂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既然無法像黃曉明一樣往霸道總裁的方向發展,那就踏實演戲吧。而且,他還挺「不入潮流」的,甚至都沒去最近幾年一直大火的真人秀節目上露個臉,而是一直本分地只限於做個演員。換句話說,在擠破頭想要獲得流量和曝光的時代,他有點反常。
然而,反常也有反常的好。因為流量多了,曝光率高了,某一天跌下來的時候,就會摔得很慘。從《士兵突擊》中走出來的諸位仁兄應該都有這種體會。比如,王寶強最高光的時刻應該就是他的那場轟動全國人民的網上離婚事件,然而結局又是什麼,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還有李晨,他最高光的是時刻除了高調戀愛就是參加真人秀了,但是結果呢,除了送他一個外號「大黑牛」,喜獲一枚「渣男」的榮譽稱號外,對他的演員道路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幫助。陳思成也曾高光過,也是因為他的出軌事件。
而演員張譯,之所以沒被流量和娛樂八卦羈絆,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子,並且還一直在堅守了下去。也正是因為這種堅守,他在演員而不是明星這條路上越走越順,並憑著本事去收穫各種「演技炸裂」這個其實比獲得任何大獎都更有價值的標籤。
比如在電影《親愛的》中他扮演的是個丟了孩子後,準備生育第二胎,但卻要被迫先承認第一個孩子已經死亡的父親。張譯成功把握拿捏住了人物的情感進程,成功把觀眾帶入了戲中,尤其是這段哭戲,讓人看幾遍哭幾遍。
又比如在電影《追兇者也》中,他飾演的是一個笨拙得讓人只看到心酸的殺手。看著他四處奔波、灰頭土臉的樣子,作為觀眾,我真的笑不起來,只覺得他很可憐。而張譯的表演,完全符合這部荒誕的黑色喜劇電影的調調,他顛覆了我們的想像,用他的方式演出了一個小人物的悲哀,一個被時代的洪流所拋棄的可憐蟲。
再比如在電影《紅海行動》中,雖然臉也是那張臉,但人的魂變了,整個人的氣場都不一樣了,因此你不覺得張譯的形象是千篇一律的,你也不會想到他在其他劇中扮演的那些角色,那一刻,張譯就是英雄,就是硬漢。
一句話,「演技」才是一個演員的正確上位方法。而張譯這些年之所以能夠在各種大片中頻頻露臉,靠的就是這種本事,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他都是一名實力擔當,而導演需要的不是也是這樣的演員嗎?
以下張譯的代表作品:
2006年《士兵突擊》:電視劇,豆瓣9.4分;
2009年《我的團長我的團》:電視劇,豆瓣9.5分;
2009年《生死線》:電視劇,豆瓣8.7分;
2012年《北京愛情故事》:電視劇,豆瓣7.5分;
2014年《親愛的》:電影,豆瓣8.4分;
2016年《追兇者也》:電影,豆瓣7.8分;
2017年《雞毛飛上天》:電視劇,豆瓣8.2分;
2018年《紅海行動》:電影,豆瓣8.3分;
2020年《八佰》:電影,豆瓣評分7.9分(剛上映,後期會有變化)。
而張譯這些年獲的獎其實也不少:
或許真是因為顏值和演技的巨大反差,很多人雖然認識張譯這張臉,也誇過他的演技,但是都不覺得他紅。
對此,我想說的是,一個真正的演員,只要有戲拍,而且還能拍出水平,牛到那種能讓導演都能看哭的,即使他真得達不到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紅,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活在作品中的演員,一定會比活在人設中的演員強,因為作品會不朽,而人設卻會經常倒。
歡迎大家評論,關注我,一起分享好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