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一般來說,銀行和個人客戶之間的關係是不對等的。銀行變著花樣出各種套餐,消費者被小利誘惑往裡鑽,結果往往是消費者糊裡糊塗,銀行賺了大錢。如果能利用銀行的漏洞賺錢,這個人就是奇才了。
臺灣就有這樣一位奇才,名叫楊蕙如,是一位姑娘。
2005年,楊蕙如利用臺灣電視購物頻道「東森購物臺」的消費優惠,以及一家銀行中信銀的信用卡優惠,付了9600元新臺幣的會費,向親友借了600萬新臺幣,然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短短一年的時間,竟然賺取了上百萬新臺幣。
楊蕙如一邊賺錢,一邊通過媒體曝光自己的發財秘笈,搞得銀行狼狽不堪,自己則名聲大噪,被臺灣民眾奉為卡神。
不但能賺錢,還能把自己打造成卡神,這樣的人才就被民進黨大佬謝長廷發現了。
2008年1月25日,代表民進黨參加臺灣大選的謝長廷高調宣布,聘請楊蕙如擔任競選總部網絡執行長,負責網絡營銷及經營工作。
雖然那一次選舉,謝長廷輸給了馬英九,但是楊蕙如的命運從此改變,從經濟轉向了政治,從卡神變成了民進黨的網軍。
當然,楊蕙如做夢也沒有想到,她有朝一日會墮落成為一名網絡殺手。
2018年9月,日本關西地區因颱風造成重大災害。相關國家和地區緊急安排撤僑。大陸方面行動迅速、連臺胞也一同救助。臺灣派駐日本的機構則行動遲緩,被臺灣網民罵翻。臺灣派駐日本的代表謝長廷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謝長廷對於楊蕙如是有知遇之恩的。眼看老長官被輿論撻伐,自己這些年又練就了一身網戰本領,楊蕙如挺身而出,申請到經費開始營救謝長廷。這一次,卡神出手大方,給自己的手下每人每月1萬元新臺幣的報酬。在卡神及其同夥的精心策劃、巧妙引導下,臺灣網民被帶往另一個方向,將怒火發洩到了謝長廷的下屬、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身上,罵他是「黨國餘孽」、「爛就是爛,爛到該死的地步」。
蘇啟誠是職業外交官出身,一世清白、潔身自好、視名譽重於生命。面對網絡上潮水般湧來的辱罵和恐嚇,9月14日,蘇啟誠憤然自殺。
直到一年多以後,2019年12月2日,臺灣檢方才把案件偵查完畢並以「侮辱公務員及公署」的罪名起訴楊蕙如。
逼死職業外交官雖然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民進黨培養的網軍,戰鬥力實在是非常彪悍。
民進黨的網軍有一個外號,1450。這個外號的起源,是臺灣農委會以一年1450萬新臺幣的預算對外招募網絡工作人員。
這也說明,民進黨培養網軍,很捨得投入。
民進黨的網軍最近幾年展現出強大的輿論引導力,並在臺灣歷次大小選舉中得到淬鍊,成了百毒不侵的怪獸。網軍橫行帶來的最惡劣的後果,就是直接推升了兩岸民意的對抗。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也讓人感覺十分心寒的結果。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的民意是友好互動的,大陸民眾尤其羨慕臺灣的民風樸實。不但韓寒寫文章稱讚,大陸還有一家媒體出了一期專刊,主題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不到十年的功夫,最美的風景變了。
而新冠疫情的爆發,則加速了兩岸民意的互相厭惡和對抗。
疫情剛爆發時,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第一時間宣布禁止口罩出口。這是一項明顯針對大陸的出口管制政策。
為了儘快讓滯留在武漢和湖北的臺胞返鄉,2月3日,第一架包機以春節加班機的形式,運送臺胞返回臺灣。飛機剛落地,臺灣網軍就開始挑刺,先放出風聲,稱這一批臺胞中有陸配和陸配的子女;然後又稱這一批臺胞中有患病者,搞得臺灣民眾大為緊張。
接著,臺灣竟然有11萬醫護人員連署,反對接滯留湖北和武漢的臺胞返臺。
回到陸配的問題上,臺灣當局的做法是絕情的。
兩岸婚姻中,大陸姑娘嫁給臺灣人多,大陸男士娶臺灣姑娘少,所以,臺灣所謂的「陸配(大陸配偶)」,主要指的是大陸新娘。這些大陸新娘和她們的子女,相當一部分沒有取得臺灣的戶籍。這個問題,責任不在陸配,而是落戶的程序太麻煩。以陸配在大陸生的孩子為例,要想取得臺灣戶口,首先必須先在臺灣待滿4年,才能申請長期居留,之後再待滿2年,才能取得臺灣身分證。而長期居留有名額限制,每年只有300個。臺灣「陸委會」一位處長說:「依照過去的經驗,可能排隊就要排個6到7年,才能取得居留。」也就是說,一個兩岸家庭的孩子,如果是在大陸出生的,即使按正常程序走,至少也要6、7歲之後才能落戶臺灣。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架包機中有部分陸配和子女,引起臺灣網軍鼓譟、部分民眾不滿。接著,2月11日開始,24小時之內,關於陸配和子女能否回臺灣問題,臺灣相關部門接連4次發布政策,一次比一次嚴格,直到最後規定,只要沒有入籍臺灣的陸配和子女,目前仍滯留在大陸、香港、澳門者,一律不得進入臺灣。
於是就發生了小明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兩岸家庭,父親臺灣人,母親大陸人,兩個孩子。母親已經取得臺灣戶籍,姐姐在臺灣出生也有臺灣戶籍,只有老二小明因為在大陸出生,還沒有取得臺灣戶籍。這家人一直在臺灣生活。春節期間,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到大陸省親,返臺時碰到疫情,結果就在臺灣的機場遇到了麻煩。臺灣相關機構說,母親和姐姐有臺灣戶籍,可以入境,小明不可以。
小明的父親心急如焚,四處求救,其中就求到了國民黨籍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那裡。作為議員,羅智強只能發出呼籲和質詢,卻無法提供實質性幫助。這個事情的結局,是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在機場等待了一天一夜之後,小明被迫搭機返回大陸。
這個故事在臺灣社會引起很大的反響,被媒體稱為「小明之亂」。為了平息「小明之亂」,臺灣衛生防疫部門主要官員陳時中親自出馬,在記者會上撂下狠話,「選非臺灣國籍就要承擔!」
陳時中的意思是,自己釀的苦酒,含淚也要咽下去。誰讓小明當初沒把戶口落在臺灣呢?
網軍的喧囂、醫護人員的絕情、臺灣當局的冷漠,不但讓大陸網友憤怒,臺灣媒體也看不下去了,指出這種人為撕裂家庭、讓未成年子女與父母分離的做法已經突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
滯留武漢和湖北的臺胞遲遲不能返臺,臺灣當局又快馬加鞭啟動參與世衛組織的工作。在島內口罩依然不足的情況下,臺灣給美國每周贈送10萬隻口罩;臺灣還向多個國家和地區贈送抗疫物資;蔡英文帶頭,在多個國際媒體上發表文章,宣傳臺灣的疫情防控做得好;通過相關安排,有好幾位國際級的大牌明星發文,盛讚臺灣的防疫。
臺灣當局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參加5月份舉行的世衛大會。
已經被蔡英文降服的國民黨這一次完全站在了民進黨這邊。
5月4日,國民黨公開發表四點聲明,支持蔡英文當局參與世衛組織的一切行動。國民黨希望大陸拋棄打壓臺灣的傳統思維,不要因為兩岸政治扞格而忽視臺灣人民的健康權,以及臺灣人民參與、回饋國際社會的願望。國民黨也呼籲民進黨當局要設法面對及處理兩岸關係的癥結,窮盡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爭取參與或重返世衛組織,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放棄。
對於臺灣當局試圖參與世衛組織的種種行為,國臺辦多次發表嚴厲的聲明,指臺灣當局置臺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於不顧,卻在以疫謀「獨」。
在試圖參與世衛組織的過程中,臺灣上了美國的戰車,利用網軍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發動攻擊。譚德塞忍無可忍之下,公開反擊臺灣當局。
5月18日,世衛大會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不出所料,臺灣被拒絕與會。
美國國務院通過臉書發布了一則更像是新聞報導的消息:「Taiwan has been denied attendance at WHO meetings as an observer since 2017 following pressure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face of COVID-19,there have been growing calls for Taiwan to attend the upcoming World Health Assembly, beginning May 18.」(自2017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壓力下,臺灣被拒絕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組織的會議。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情勢下,越來越多的聲音支持臺灣參加將於5月18日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相較於美國國務院的平鋪直敘,臺灣媒體的評論則沒有那麼客氣了。5月18日,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的社論稱:「在國際社會臺灣固然可自稱『政治實體』,但實際上有如NGO,接近『非政府組織』。這樣的身份定位如何能與眾多中國大陸的邦交國結成抗中聯盟?世衛組織參與的挫敗,該像一盆冷水,澆醒昏聵的頭腦了吧?」
因為新冠疫情和世衛組織的問題,大陸與蔡英文當局的梁子結得更深了。有臺灣媒體感嘆,疫情可以過去,兩岸回不去了。
兩岸真的回不去了嗎?
1月11日,蔡英文贏得大選當天發表講話,稱「我要特別強調,我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所做的承諾,不會改變。但兩岸雙方都有責任,致力於確保臺海的和平穩定。
今天,我要再次誠懇呼籲對岸當局,『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是兩岸要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能夠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徑。
和平,就是對岸必須放棄對臺灣的武力威脅。
對等,就是雙方都互不否認彼此存在的事實。
民主,就是臺灣的前途要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
對話,就是雙方能坐下來談未來關係的發展。
我也希望北京當局可以理解,民主的臺灣、民選的政府,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兩岸的相互尊重及良性互動,才符合彼此人民的利益與期待。這場選舉的結果,就是最清楚的答案。」
蔡英文的此番表態,軟中帶硬,給外界的印象,似乎她要緩和兩岸關係。
但是,因為疫情的爆發,兩岸關係反而變得更差了。這是為什麼?
有兩種解釋:第一,蔡英文有心無力,她一手催大的網軍力量太強大,尾大不掉;第二,蔡英文1月11日的講話,本身就是虛的,她實際上也沒有打算改善兩岸關係。
明天(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將要就職,展開她的第二個任期。
她將發表一份什麼樣的演說,格外引人矚目。有輿論指出,蔡英文明天的演說,決定了未來4年兩岸關係的走向。
在此之前,4月25日,民進黨大佬沈富雄已經做出了預測。他對大陸方面喊話說,蔡英文有四大牽制,就職演講用不著太期待。
沈富雄說,現在的蔡英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第一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牽制,蔡不能比川普對待大陸更好或是更友善;第二是臺灣獨派,現在是以準「副總統」賴清德為代表,蔡英文不能去惹他們;第三是支持蔡英文的網軍,這些網軍現在很勇,她也不能講跟網軍背道而馳的話;第四是蔡政府還受到印太聯盟的牽制。
沈福雄說,這四大牽制把蔡綁住,所以蔡的就職演說,應該就是提及對等、尊嚴、和平等基調,意思是指兩岸不會老死不相往來,兩岸的門隨時都打開,但她會講一些大陸不會接受的條件。
沈富雄今年81歲了,做過四屆「立委」,目前仍活躍於臺灣媒體圈,屬於老薑一枚。他的話,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當然,這依然擋不住外界的好奇心。
明天的蔡英文,關於兩岸關係,到底會講出什麼樣的話呢?
(「臺海風雲40年」系列刊發完畢。有關兩岸關係重大事件,經濟觀察報將繼續以「臺海觀瀾」的形式進行評述,敬請讀者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