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全球!好一杯福建茶!

2020-12-23 閩南網福建

福建,中國茶的半壁江山。福建之茶 聞名全國!閃耀全球!今天!敬您一杯福建茶!

「融匯山海風,蘊藏巖韻香」

在福建大街小巷是茶店,家家戶戶備茶具,是客進門即泡茶,男女老少會品茶。

許是中國人骨子裡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福建是聞名遐邇的茶葉之鄉。

福建有著1600多年的產茶歷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明清時期創製了烏龍茶、紅茶、白茶及再加工的花茶。沸水入壺,懸壺高衝,深綠色的茶葉悠悠散開,清香撲面而來。

如果說,歷史和文化是福建的華章,那茶則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

在福建這片土地上,有世界紅茶始祖正山小種;有「七泡有餘香」之譽的安溪鐵觀音;有被國家博物館尊列為第036號藏品的武夷山大紅袍;有「一年茶 三年藥 七年寶」的福鼎白茶;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福州茉莉花茶……正是福建這些名優茶種,品質特徵各具特色,享譽世界。

在福建,閩南一帶更有著「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傳統。閩南人更是喜歡用小杯品味「功夫茶」;

在福建,閩北也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熱情好客的閩北人則更喜歡使用大碗來飲用擂茶;

在這裡,品茶亦是一件趣事,早上和晚上都無茶不可,對於茶的依賴程度到了用「痴迷」一詞來形容!

武平松花寨生態茶莊園 東南網記者 吳雅藝攝

茶在福建是件正派事,是事業,是生活,是情懷,是信心。不到福建,你很難相信這裡的人們,是將茗茶視為「靈魂食物」與「舌尖鄉愁」的。

「好山好水好生態,自然產好茶」

茶香、水秀、山綠,這是福建人最自豪的自然生態。

福建森林覆蓋率超過2/3,連續41年居全國首位,全省主要河流優良水質比例、主要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均超過95%。在這裡,山水交融,雲霧繚繞,氣候溫潤,是茶葉生長的家鄉。

2019年,全省茶葉全產業鏈產值近1200億元,茶葉出口2.4萬噸,金額4.55億美元,佔全國茶葉出口額的22.5%。一脈茶香成就了這裡,從此享譽中外。

「閩茶,福建的驕傲」

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製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

閩茶,是東西方古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福建茶葉聞名遐邇,出口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

17世紀的萬裡茶道,以福建武夷山市為起點,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全程約4760公裡。到19世紀中期,茶道延長到13000多公裡。

閩茶,在「一帶一路」中亦發揮著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福建多次組織重點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閩茶海絲行」。2019年,中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上,福建7個茶葉區域品牌入選「2019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排行榜」。

如今,茶產業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省現有茶葉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3家,34個茶葉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

2020年上半年,福建茶葉出口克服全球疫情影響,逆勢增長,出口1.18萬噸,同比增長4.9%。在全省茶葉主產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葉收入佔比超 40%,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產業支撐。

福建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生態茶園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並且,福建堅持茶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弘揚,現有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坦洋工夫丹桂茶製作技藝等17個茶葉類項目列入省級非遺項目。培育了茶葉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6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2人,推動豐富多樣的制茶工藝星火相傳。

懂得與自然相處的福建,正不斷創造茶的傳奇,遇見茶香演繹茶事。就在今天,福建再次綻放她的高光時刻。

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

11月30日,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

為助推海內外茶文化交流互鑑,同時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助力中國茶產業拓展海內外市場,今日上午,以「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多位茶界專家學者、6個國家駐華使節、12個國家在閩外國友人、20多個國家在閩華僑華人和海外茶商代表,以及兄弟省份茶商代表和嘉賓等近200人齊聚榕城,共品香茗,以茶為媒,開啟了一場精彩的國際茶文化盛宴。

開幕式現場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有何亮點?

此次論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僑聯共同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茶葉學會支持舉辦。

論壇包含開幕式、主旨演講和「茶農的幸福生活」「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海外傳播」3個分論壇,此外,論壇還配套舉辦了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福州宣介、「海絲茶韻」文藝演出、茶藝品鑑會等活動。

論壇吸引了眾多國外嘉賓參與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直擊現場

福州市非遺項目傳承人董雅萍為參加活動的留學生現場剪影。東南網記者 鄧春花攝

參加活動的外國留學生在現場欣賞拍攝中國傳統工藝品。東南網記者 鄧春花攝

今天每個福建人都要為福建茶鼓掌喝彩!

看杯盞茶心,品茶香物語。我們期待著越來越多的福建茶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福建茶品牌響徹中華!

相關焦點

  • 一杯福建茶 閃耀全球
    福建之茶,聞名全國!閃耀全球!今天!敬您一杯福建茶!熱情好客的閩北人則更喜歡使用大碗來飲用擂茶;在這裡,品茶亦是一件趣事,人們都已形成了早上和晚上都飲茶的習慣,對於茶的依賴程度到了用「痴迷」一詞來形容!
  • 面對一杯上好的茶
    冬天走到深處時我輾轉在異鄉的南嶺北麓收一些落在梅蕊裡的雪晨曦臨幸過的雪煮一壺清澈透明的水看得見過往的水泡一杯輝映著時光的茶氤氳著禪意的茶有茉莉的味道有祁紅的色彩還有玫瑰的容顏>我享受到一段恬淡閒適的光景從杯中冒出的每一縷芳香都會深入精神滌蕩心靈融化亙古以來的傷在唇間盤旋的每一種滋味都能呼應世道方圓
  • 網際網路新銳獨立茶品牌「 ORITEA 樸茶」,一個用心烹製每一杯好茶的...
    時代車輪往前滾動,茶品亦然  多數年輕人不愛喝傳統功夫茶,店家就將經營方向轉向創意調配茶。  拒絕香精,拒絕奶精,拒絕一切添加劑,「ORITEA樸茶」追求的是徘徊在唇舌之間的天然茶香。  創意調配茶,基底茶全部都是十個小時冷泡萃取出來的。
  • 「無需破浪的人生,只需一杯茶家的茶」
    然而,21歲的時候,她隻身到臺灣求學,與茶結緣,人生從此因茶而美。她曾跑遍各大茶山,用腳步丈量茶的天地;後來,從臺灣來到北京,創辦「晚香」、「茶家十職」,讓越來越多人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中國茶。一路走來,對小曙老師來說,茶不止是茶,更是修行的法門,魅力的源泉。每當這時,茶的價值便體現出來——茶提供了面對生活、生命的思考與收穫。
  • 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貴州七茶 一杯好茶敬世界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第70周年,也貴州茶產業崛 起的爆發點,走向全國的關鍵時刻。自2013年公司成立 以來,貴州七茶負責人龔子焯帶領團隊全國參展,已經在全國26個省40多個城市參加茶葉博覽會、農產品展銷會、酒類博覽會、糖酒會等市場推廣活動360多場,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招商,為「貴州茶走向全國」 打下堅實基礎。讓更多的人了解貴州茶,愛上貴州茶。
  • 室町品茶:一杯好茶 溫暖冬季
    (建議wifi下觀看)天氣越來越冷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如果能夠喝上一杯暖暖的奶茶,那真是太幸福了。
  • 愛喝茶的人都想喝一杯好茶,什麼才是好茶?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經常聽茶友說希望喝一杯好茶,在不了解對方喜好的時候,什麼才是好茶?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先講一個自己經歷過的小故事,看看好茶的概念在每個人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福建,廣東的遊客喜歡烏龍茶,覺得綠茶,黃茶不夠味,不夠香。喝普洱的人群只覺得普洱的口感醇厚,生津回甘強。外國客人最喜歡的只有紅茶,喝到烏龍茶的時候,伸出舌頭表示這是什麼?難以接受。茶,依舊是那六種茶,沒換過。
  • 《金瓶梅》裡一杯茶
    《金瓶梅》裡一杯茶《金瓶梅》是一部反映明代後期社會百態的長篇小說,其中有關飲食生活部分,其繁豐和細膩程度,足堪與《紅樓夢
  • 新式茶飲探索者,一杯好茶讓時間慢下來
    SM二期黃寶石三樓新開的新式茶飲「際淵的茶」,代表著源遠流長的茶文化,用最好的茶底做出的健康美味茶飲,值得一試。一杯好茶,首先要精選原材料,際淵的茶的每一葉茶葉,始於茗茶之地,人工採摘和挑煉,去除粗葉,留下的都是最精華的,再接受上百次的精心調配與組合,保留了茶味本身的香、甜、醇。對好茶有追求的您,可以直接店內挑選禮盒裝茶葉,不管是自己喝或是送給同樣好茶懂茶的朋友都不錯。
  • 沒有植脂末,才是一杯正經好奶茶的底線
    上班累了來一杯,逛街渴了來一杯,在家無聊也來一杯,哪怕是初雪的時候,也要買一杯刷爆朋友圈……喝奶茶的時候,我們喝的不只是奶茶,是享受時光,是排遣寂寞,是人如此容易滿足,也可能是大型「凡爾賽」。但,首先,你得喝得健康才行啊!
  • 一杯「茶走」,唔該!
    要說最想念香港的什麼,毫無大志地說,應該是一杯港式奶茶吧。年初的時候,有一次和猴子鑫去芝加哥中國城的一家港式餐廳吃飯,驚喜地發現菜單上竟然有奶茶,趕緊喊來服務員再三確認:「這個奶茶是港式奶茶嗎?不是臺灣奶茶哦?」。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毫不猶豫地點了一杯。結果喝了兩口就再也不想碰了,既沒有茶味也沒有奶味,如同糖水一般。也許只有香港的奶茶才能喝到香港的味道吧。
  • 如何泡好一杯水仙茶
    漳平水仙屬於烏龍茶,茶性平和,是漳平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福建省漳平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漳平水仙茶餅耐衝泡,細品有水仙花香,而且喉潤還好,且回甘優秀,擁有多種有點,那麼具體如何泡好一杯漳平水仙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準備工作:一隻110ml左右的蓋碗(白瓷蓋碗為佳)、公道杯、茶杯、茶巾、茶濾。
  • 民宿好似一杯茶
    說到民宿,如果將它比喻成一種美好事物,我覺得更像是一杯茶,不同的民宿所打造出來的味道也各有不同。茶,不以外觀美醜進行區分,合口感、潤心境、宜健康便是好茶,伴著身邊的山泉清水,秘瓷器皿,主次坐定,品茗交談,彼此並無鴻儒白丁之分,隨心隨願即是生活的美好——這便是民宿最獨到的味道所在。
  • 喝了20年茶,好喝的烏龍茶到底選哪個?聽聽福建人怎麼說
    喝了20年茶,好喝的烏龍茶到底選哪個?聽聽福建人怎麼說福建人愛喝茶,閩南一帶的喜歡喝鐵觀音,而福建福州這邊的喜歡喝武夷巖茶。近幾年,烏龍茶除了直接飲用也開始多方位的開發,比如加入各種的水果製成的水果茶,這類茶更適合當下的年輕人,他們追求茶香,講究新穎,而傳統的泡茶更適合中老年人,因為只有靜下心方能品味出茶的滋味,但是年輕人對於甜蜜生活的追求,也讓他們更喜歡這類水果茶了,今天我就測評2款市面上的水果茶,一種是CHALI茶裡蜜桃烏龍茶,還有一種是其他品牌的白桃烏龍茶。
  • 一杯穿越時空的水果茶.
    誰也沒料到,把他拉出深淵的,是那一杯鳳梨水。「那香味一聞就會流口水。」許多年後,那祖母的鳳梨水,依然讓他心之神往。於是,他開始孤獨的尋味之旅。這杯水果茶,在市場上難逢對手,也被稱作「水果茶鼻祖」,味道可見一斑。祖母的味道之所以動人,也因為純手工熬煮。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復刻兒時味道的一芳,卻摒棄效率和銷量,很多加工方式依然堅持傳統。黑糖粉圓,一個人要專門熬製三個小時,粉圓沾滿黑糖香氣,渾然一體,軟糯爽滑。
  • 老韓 · 叄茶 | 一杯估計連張愛玲都想要嘗一口的茶.
    作為一個胡建人(科科,福建)人,嘴裡似乎天生長了一層過濾,喝不了次茶更別說香精兌水。不忙的時候,她會拿出一整套齊全的茶具八件套。選一碟自己喜歡的茶葉,認真地一泡、兩泡、三泡地烹煮起來。振保雙手捧著杯,只是喝不進嘴去。他兩眼望著茶,心裡卻研究出一個緣故來了。嬌蕊呢,低著頭,輕輕去揀杯中的茶葉。揀半天,喝一口放肆地把一條腿橫掃過去,踢得他差一點潑翻了手中的茶……
  • 曼斯菲爾德的文學人生如「一杯茶」,好的小說是氣味濃鬱的
    「在曼斯菲爾德的詞彙簿裡,這個『一』是永固和孤絕的,就像一種和時間的較量和對抗,她不自覺地寫下了諸多時間感強烈的小說。」今晚的夜讀來自作家宋烈毅所寫的《曼斯菲爾德的「一杯茶」》,他從曼斯菲爾德對於「一」的執著走進了這位作家短暫的一生,進而談到了關於好小說的標準。
  • 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領略茶道的魅力《茶之書》
    午後陽光和煦,坐在窗邊,沏上一杯茶,再捧上一本書。頓時覺得心怡神曠,通體輕盈。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好茶,美好的午後時光也不過如此!煎茶:在水一沸的時候加入鹽,二沸的時候將茶投入,三沸的時候,倒入一勺冷水讓壺水平靜下來,這樣做就可以讓水重獲生機。此時倒茶品嘗,不僅感嘆,此物本應天上有!唐朝詩人盧仝留下詩句來讚美茶飲:「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 閩茶產業一年一度的盛會——2020年福建茶業經濟發展年會將於2021...
    據介紹,這一系列榜單,涵蓋了茶區、茶企、茶人、茶品及茶市,有廣度,也有深度。年會期間,還將舉行閩茶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論壇,廣邀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茶企業家,齊聚一堂,高屋建瓴,共商閩茶產業發展大計,堪稱閩茶「達沃斯」。「世界茶業看中國,中國茶業看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