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芃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大家好,我是來自北師大藝傳19級碩士生李楚芃,《2019年韓國電影創作現象觀察》這篇原文已經和我導師張燕老師發表在《電影評介》上過。非常感謝學院和亞影中心這個平臺以及各位老師,能讓我在這裡分享交流自己的拙見。
以1919年連鎖劇《義理的仇討》公映為影史起點,2019年韓國電影迎來了百年慶典。在此重大歷史節點上,全年韓國電影市場狀況良好,不僅以年度觀影總人次超過2.2億突破2013年的歷史最高紀錄,另一方面國產片與進口片娛樂競爭力有突出表現。湧現出《極限職業》《寄生蟲》2部超過千萬觀影人次的超級賣座大片,韓國電影的多元創作格局繼續良性推進,一方面以動作片、犯罪片、喜劇片等為引領,形成了2019年突出的商業類型版圖;另一方面獨立藝術電影和女性電影創作景觀個性化呈現。不僅創作數量保持良好的積極態勢,且產出多部摘得各大國際電影節桂冠的佳作。
2019年可謂是韓國電影在獲得世界認可、拓寬受眾市場的裡程碑。客觀而言,儘管2019年韓國電影諸多表現可圈可點。但韓國電影產業仍內蘊著市場兩極化狀況嚴重、藝術電影市場萎縮、海外市場拓展與影響力明顯減弱等不容忽視的危機因素,亟待有效調整和解決。
接下來,我會分為三部分向大家介紹2019年韓影創作概況。
(一)
類型電影多樣化,動作、犯罪、喜劇相對突出
2019年,韓影人面對前一年國內低迷市場積極調整,整體創作景觀呈現類型電影多樣化的特徵,尤其是動作、犯罪、喜劇三類影片相對突出,作品數量共佔比一半以上。動作類型片主要與戰爭片、災難片、犯罪片融合,整體創作呈現多元探索的「跨類型」方向。
《鳳梧洞戰鬥》和《長沙裡:被遺忘的英雄們》這兩部戰爭片皆根據真實戰事改編而成,主體故事遵循客觀史實,但或多或少因主旋律色彩都在細節處理上有神化我方、醜化敵方的刻畫,尤其是對於人物以及群像的描畫仍囿於只有男性角色和臉譜化塑造。2019年正值韓國獨立運動一百周年,《鳳梧洞戰鬥》的創作在此時顯得更為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兩部災難動作片《極限逃生》和《白頭山》都在傳統災難片敘事模式上有所創新。《極限逃生》同時加入喜劇片和愛情片的元素,儘管片中設定有多處漏洞,但由於影片中微觀設置貼近生活,雖仍有小人物逆襲成英雄並抱得美人歸的塑造套路,但不乏視聽新意,這正是其拿下2019年韓國市場票房中本土電影第三好成績的原因所在。
隨著韓式商業大片的類型探索與發展轉變,以及現實題材創作偏好,韓國犯罪動作片的創作趨勢凸顯,兼具現實意義和美學內蘊。《極限職業》《逃組》《女警》三部影片都是聚焦於警察群體中的小人物,這些主角都有著高於職位的能力,卻因為堅守正義而被迫因年齡或性別為藉口受到輕視、調離原崗,這些社會職場中常發生的現象容易引發觀眾共鳴。而創作團隊更是賦予這些人物警察職位以及正義追求,使影片更具熱血、正能量的觀感,也貼合當下韓國諸多社會新聞事件頻發的輿論趨勢。
揭露政府腐敗問題和黑幫犯罪問題一直都是韓國影人創作源泉之一,促成了犯罪片在韓影創作數量佔比高的現象。2019年,這兩類題材的電影不斷湧現,數量較多,但質量良莠不齊。不論是虛構還是建立在真實事件上進行藝術化處理,不論是批判公檢系統還是諷刺政府官員的貪汙腐敗、扭曲黑白,都試圖揭露國家政治體系、國家權力機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性中陰暗面。
相較而言,黑幫犯罪題材的指向性和針對性要弱一些。《姐姐》《請尋找我》圍繞一個惡性案件,受害者親人或自己因此走上復仇之路,同時也暗諷了警察的缺位和不可信。《惡人傳》組成警匪搭檔合作,最後黑幫頭目被感化自首,達到了理想化的完滿結局。暴力美學作為韓國犯罪片、動作片的一大視覺標籤,在以上影片中均有體現,血腥場景也依靠鏡頭語言變得浪漫詩化。
喜劇片中愛情喜劇《最普通的戀愛》與《柳烈的音樂專輯》成為2019年裡的新式愛情片代表。對愛情故事去童話化或成為韓國愛情喜劇片新趨勢,以貼合觀眾當下的情感需求。
據本人不完全統計,2019年韓國已公映商業影片超過半數為劇情片,且類型多為「混搭」的雜糅風格,比如《極限職業》和《女警》的類型元素甚至涵蓋了喜劇、動作、懸疑、犯罪四類,對觀眾而言新鮮的臺詞風格和劇情框架,使得影片備具娛樂性和商業價值,韓國影片也藉此完成市場回溫。
(二)
獨立藝術電影的女性風景,兩性導演共同書寫女性
原本藝術電影大勢發展韓國,在近兩年來電影的市場萎縮走勢低迷,加之當下韓國乃至全球的女性平權運動,以及對性騷擾、性侵犯事件等社會問題關注不斷。韓國獨立影人依然在國內外商業大片夾縫中保持創作積極性,尤其以《蜂鳥》為代表的女性主義電影,還創造出一道獨立藝術電影的女性風景。不論是表達職場平權、性騷擾訴求,還是對於同性情感的開放平等態度,這些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獨立藝術電影應運而生。
《蜂鳥》是80後新人導演金寶拉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處女作,在世界各大電影節包攬27大獎項。故事聚焦的是一名初中女生的日常生活和煩惱。同樣關注青少年兒童的還有女性導演尹佳恩繼2016年《我們的世界》後的新作《我們的家園》,影片關注三個小女孩的無助和互助。兩部影片中的女孩們都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早熟又留有童真,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中學會獨自成長,代際間的隔閡同時產生。《我們的家園》與《蜂鳥》清冽的影像風格相比更為濃烈,兩部影片的場景和故事都非常生活化,而正在迷茫中成長的孩子們不僅有導演的個人體悟,也正指代著韓國有著類似經歷的各代女性孩童。女性敘述不僅源自韓國女性影人的自覺性和自發性,以兩位獨立藝術片導演張律和洪尚秀為代表的男性導演也在關注女性、書寫女性。張律導演和洪尚秀導演都保持著以往平均一年一部的輸出頻率和自編自導的創作方式,保有實驗精神,專注描繪女性故事,敘寫女性內心世界。兩人分別在2019年創作或製作《福岡》和《逃走的女人》,還有新銳導演樸齊凡的處女作《房子的故事》。這3部電影風格較為類似,故事均關注於一位成年女性的情感生活,所有的行為都基本發生在日常的生活場域中。而相較於洪尚秀每部影片中較為固定單一的故事場景,張律作品中主人公總在結伴尋找某物/某人,故事在「不斷行動」中漸次推進。《季節與季節之間》和《致允熙》兩部影片同為關注女性同性題材的電影,唯美克制的影調將女性間的情愫刻畫得細膩入微。兩位導演都不約而同地凸顯了這份感情的朦朧和清澈,既沒有刻意浪漫化也沒有妖魔化,這份出於平等視角描繪出的平淡感更顯珍貴。同時,每一位女性角色在故事中所獲取的自我認同正代表著當下韓國社會中女性意識的自我覺醒和主動反抗。還有結合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歷史題材電影《抗拒:柳寬順的故事》,和紀錄片《金福童》同樣關注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彰顯韓影人的人文關懷精神。
(三)
類型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兼備,兼收口碑與票房
整體來說,2019年韓影有部分類型電影很突出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模式化的敘事和人物塑造。尤其是幾部偏向於生活化的電影,藝術性與商業性兼備。
2019年備受東亞探討的《82年生的金智英》,作為女性導演金度英首次執導的長片,改自原名小說,金度英在這個代表韓國最普通的30歲家庭主婦或女性形象中融入自身體驗和感悟,這部電影的出現順應了當下愈演愈烈的平權運動思潮。雖為一部類型電影,兼具藝術電影的藝術性。並借理想化結局抒發了韓國女性乃至全球女性的美好願景——拒絕職場性騷擾、呼籲產假、實現性別平等。
值得一提的三部犯罪片《白小姐》《證人》和《小委託人》,以及關注祖孫關係的家庭片《天衣無縫的她》,市場口碑與票房反饋都可圈可點。視點均聚焦於兒童,主角設定皆為「一大一小」,並且劇情走向也都是放下各自誤解、互相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富有人文關懷精神。四部作品的運鏡、構圖、色調以及配樂都柔和舒適、協調統一,尤其是小演員們自然流暢的演技為影片增色不少。
2019年韓影史迎來百年慶典,整個韓影業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來致敬百年。通過致敬影史影片影人,暢想未來新百年。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