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上海】一起來品嘗一下,上海老克勒的早餐生活

2021-02-27 守白藝術

在上海," 老克勒 " 這個詞彙幾乎無人不曉。那種源自海派文化的對生活情調的細緻追求,從祖輩身上發端,直到今天依舊映射著這個城市骨子裡的精緻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切追索。

老克勒們對生活的要求始於一頓豐盛而有腔調,極富形式感的早餐。培根吐司、白脫麵包、英式早餐茶是清單上必不可少的名詞。對於這些見過世面,擁有極強的現代意識和紳士風範的 " 老克勒 " 而言,這樣一頓早餐,是與世界聯結的起點。或者,換句話說,一頓考究的西式早餐,恰恰證明了老克勒們真實鮮活地站在世界中心。

1930年的早餐

陳丹燕《上海的金枝玉葉》中,曾描述老上海名媛戴西回憶中的上海三餐,傭人們忙前忙後,老爺、太太和小姐通常在廚房享用早餐,如同英劇《唐頓莊園》裡的場景。在寬大的廚房中,與父親(一位真正的上海老克勒)一起,上海的貴族小姐享用的是西式的早餐,Ham Omelette(火腿蛋卷)、Bacon & Eggs(煙肉蛋)、Toast(烤吐司)搭配新鮮 Butter(黃油,上海話稱之為 " 白脫 "),最後再喝上一杯咖啡或是正宗的 English Breakfast Tea(英式早餐茶)。悠閒的歲月這樣拉開序幕,民國的那些女神,比如張愛玲、宋美齡、唐瑛等人,幾乎都是從這樣一頓早餐開始活色生香的每一天。

你可能無法想像 1930 年代上海的現代化程度,恰如鄔達克造出每個房間均有抽水馬桶和冷氣及供暖的新式公寓房子。歐洲人用餐必不可少的 Butter(白脫)、Cream(奶油)等配料已在上流社會普及,絕非稀罕之物。一些被本土化的上海西點諸如蝴蝶酥、摜奶油蛋筒、哈鬥(裹了巧克力脆皮的泡芙)等,也運用了這些食材,加以創新偶得。上流社會那些留過洋的少爺小姐、從歐洲、美國前來淘金的大班們,把各種西方文化移植到這個城市,逐漸形成了安穩的體系,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須。

當然,比起這些創新產物,一頓熱量豐富,元氣滿滿的西式早餐則不需要做什麼改良地被 " 老克勒 " 們全盤接納。在文藝界也不乏一些忠實的 " 粉絲 ",如錢鍾書和楊絳夫婦。當年楊絳陪伴錢鍾書赴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英文系留學,租住在離牛津校園不遠的公寓中。不善廚藝的楊絳每每享受著錢鍾書一手打造的早餐,烤土司配白脫,火腿蛋卷和英國茶,那時他們喝著英國最受國民歡迎的 Lipton,偶爾加些牛奶製成奶茶。少年夫妻最甜蜜的日子,在英式早餐的熱氣中流淌。後來回到國內,他們也沿襲了這樣的早餐習慣,沒有 Lipton,就用各種紅茶自己調出適宜的口感。直至八十多歲,錢鍾書每天起來必然要喝英式早餐茶,邊喝茶邊曬著太陽讀著手中的書卷,這習慣植根下來,成為一生的喜好。

早餐的花樣經

在時光的流動中,越來越多的早餐選擇潮水般湧來。拿著飲食文化考證的篩子篩選之後,總有幾個經典的名稱留存下來。Ham Omelette(火腿蛋卷)、Bacon & Eggs(煙肉蛋)、Toast(烤吐司)、還有美國人大愛的 Pancake(薄烤餅),至於煙肉蛋三明治作為兩種經典早餐的結合,升級得很有道理。不論從營養學的角度、還是口感方面綜合考察,都堪稱絕佳選擇。

  

Ham Omelette(火腿蛋卷)

西式蛋餅,又稱歐姆蛋、煎蛋卷或奄列(粵語)。做法是先加進蛋汁,在煎熟的雞蛋圓餅中間放入火腿及其他餡料(如切丁的番茄、蘑菇)並將煎好的圓形蛋餅對摺成半圓形,之後加入迷迭香等香料提升口感。

Bacon & Eggs(煙肉蛋)

通俗來說,煙肉蛋即是培根炒蛋的意思,做法非常簡單,將蛋汁倒入鍋中,接著加入培根,也可將培根換成三文魚丁、雞肉等食材,配合蔬菜出鍋。新鮮美味。

Toast(烤吐司)

吐司是最尋常的西式餐點,但如果只是將切片吐司送入嘴中未免太不精緻。考究的西式早餐必要將吐司放入烤箱(吐司機)烘烤片刻後,塗抹黃油或果醬享用。

  

Pancake(薄烤餅)

薄烤餅是一種以麵糊在烤盤或平底鍋上烹飪製成的薄扁狀餅。常於上層塗放、填塞奶油、果醬、水果、糖漿或肉食等配料及餡料。在美國有時會用玉米澱粉做薄烤餅,洋芋粉做的薄烤餅在很多歐洲國家也很流行,如德國和波蘭。

簡單的西式早餐,製作起來並不複雜。雖已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但在某個早晨,享用這樣一份早餐,仿佛就又回到了時光裡,生活就像紙片一樣和舊上海的太太小姐、老克勒們重疊在一起。上海,還是那個上海。

(文章來自於網絡,轉載註明)

我們關注海派文化,我們關注藝術,我們關註上海,我們關注愛,也希望你們能關注我們,我們是「守白藝術」

我們在上海市泰康路210弄田子坊4號-2等待您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一起來品嘗一下,上海老克勒的早餐生活
    那種源自海派文化的對生活情調的細緻追求,從祖輩身上發端,直到今天依舊映射著這個城市骨子裡的精緻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切追索。 老克勒們對生活的要求始於一頓豐盛而有腔調,極富形式感的早餐。培根吐司、白脫麵包、英式早餐茶是清單上必不可少的名詞。對於這些見過世面,擁有極強的現代意識和紳士風範的 " 老克勒 " 而言,這樣一頓早餐,是與世界聯結的起點。
  • 夜上海·味道|上海老克勒打卡攻略
    若丹[申之魅]上海老克勒打卡攻略逛南京路 住南新雅 吃遍老字號 上海的哪條路最被人熟知?無論是上海市民或者海內外遊客,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南京路。目前南新雅酒店擁有390餘間客房和套房,既有復古典雅的,也有簡約時尚的,滿足不同生活品位客人的選擇需要。酒店貼心地設計了多條食玩線路,結合通用抵用券教您用好這些「券」,既能輕鬆地遊玩上海多個經典景點,又能品嘗到各家老字號的地道美食,優惠力度空前,不妨前去一玩。
  • 一個上海老克勒,他的語言是爵士樂
    在這個64歲的老克勒身上,你能看到他被爵士洗禮過的優雅和獨特腔調,就如同他唱的那些歌,餘韻悠長。01說是逃避生活,卻別有闖勁「這個好!」見朋友拿來冰啤酒,田果安朗聲說道。四月,上海春意漸濃。如果爵士樂有它的季節氣質,眼下或許剛好。
  • 上海早餐文化之鍋貼
    上海的早餐品種很多,豐富多彩。比如眾所周知的「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美味可口,飽腹感強,經久不衰,深受喜愛。老上海還會告訴你,原來的「四大金剛」是指大餅、油條、老虎腳爪和饅頭,後來才換成了豆漿和粢飯,這就是文化的演變。
  • 海派「老克勒」,消失了嗎?
    但旁邊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可不是什麼藝術家,人家是正經的『老克勒』!」 那什麼是老克勒呢?在木心和王安憶等人的筆下,老克勒是一群有著精緻生活和儀式感的老上海人,他們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著裝、飲食非常考究,還特別有情趣! 但時過境遷,老克勒的形象已經漸漸模糊,關於這個群體的資料更是乏善可陳,而要想遇到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上海菜的秘密,老克勒都勿一定儕曉得
    上海菜的秘密,老克勒都勿一定儕曉得 2020-03-01 1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漫步上海 ||思南公館, 「老克勒」的弄堂
    今天,帶領大家穿越到90年前的上海灘,去「看看」那個螢屏外的民國上海,「老克勒」的弄堂——思南公館。當時別克在國內大城市中可謂紅得發紫——1929年,人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銷售辦事處。1930年,上海登記入冊的車輛中,每六輛中就有一輛是別克。1935年,它已在中國25個城市建立了經銷商網絡,5年後甚至有了8個流動的汽車維修站。那個年代,別克是中國政界要人、商賈巨富的首選座駕之一。
  •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個不夜城,上海夜色撩人記
    享樂主義的上海,外灘的洋房裡、陸家嘴的高樓上和頂級料理餐廳中的西裝革履;南市街頭黑暗料理檔務停治的豪車;武定路酒吧中,吧檯上威士忌杯中的球冰漸漸融化;安福路咖啡館裡,手衝壺中的熱水正在滲過濾紙萃成咖啡。自開埠後,上海一度成為「遠東第一大都會」,享樂主義的種子便在上海落地生根、茂密成長。
  • 去處|上海最香的旅行線路 你一定不要錯過-常德公寓 上海開埠 上海...
    原標題: 去處 ||上海最香的旅行線路,你一定不要錯過  上海最香的是什麼?仔細想想,多數人的答案都會是咖啡。周立波在他的海派清口裡生動展現了上海人「喝咖啡」的文化 ——「阿拉上海人是吃咖啡長大的」。無論是老上海還是新上海,喝咖啡都是生活中抹不去的步驟。體驗上海咖啡香,不如這樣走走:
  • 上海早餐文化之生煎饅頭
    上海早點心中的生煎饅頭,絕對屬於老少皆宜,深受喜愛的美食。在上海話裡習慣將生煎稱為「生煎饅頭」,對於外地的朋友來說這很有意思事,為什麼明明有餡料不叫包子而叫饅頭呢?這是因為上海話裡將所有的包子都稱為饅頭,比如肉饅頭、菜饅頭、豆沙饅頭等等。在原來的漢語中就只有饅頭的叫法,包子是胡人帶入中原後的叫法。
  • 上海人骨子裡的驕傲
    而那些被他們傳奇化了的克勒們,劫後餘生,也都還散落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等待著……把自己的故事、上海的故事,講出來。 終有一日,尋找克勒傳奇的人和想把克勒往事講出來的人相遇,大家因茶而起,圍茶而聚,聚起了一扇門:克勒門。 在克勒門,「老克勒」不再是一個縹緲的傳奇,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具體的人。
  • 城市早餐地圖 | 上海人的早餐吃什麼?
    一頓滿足的早餐,它的能量絕不僅僅只是飽腹,更是開啟一天好心情的加速器。提到早餐,便不得不說一說對三餐都十分講究的阿拉上海寧。過去的上海老弄堂,一到早上絕對嗲,冒著熱氣的粢飯糰、油條大餅、小餛飩,還有穿著睡衣也要整整齊齊的老上海人,構成了上海早晨亮麗的風景。城市早餐地圖今天打卡上海,看一看魔都都有哪些值得一吃的早餐吧!
  • 上海早餐工程升級 布局全市「規劃大網」
    原標題:上海早餐工程升級 布局全市「規劃大網」   一頓熱乎乎的早餐,是城市煙火氣的最直觀體現。
  • 發現| 梧葉隨風輕輕語:小馬路訴說「老克勒」的傳奇過往,約你品...
    『沒到過寶慶路3號, 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在上海的老外圈裡曾流傳這樣一句話:「沒到過寶慶路3號,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這裡也流傳著一段有關於上海「老克勒」的往事。作為周宗良的外孫,「老克勒」徐元章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
  • 「老克勒」帶你吃遍經典炸豬排,不花1分冤枉錢!
    炸豬排,是上海小吃的靈魂人物之一。它不但代表著老上海西餐,也是小年輕為之「蜜汁驕傲」的特色小吃。那一口金黃酥脆,伴隨著「咔擦」一聲,咬到了柔軟的肉塊,沾一點辣醬油,瞬間滿血復活!卡路裡、愛和滿足……一起湧上來!今天帶大家走訪的這幾家炸豬排,有老字號的,有街邊坊間名品的,經」老克勒「們驗證,口碑好,幾代傳承,零踩雷!
  • 這家「饅頭店」,竟然改變了上海早餐江湖的版圖
    其實巴比在上海走紅之前,上海人的早餐榜單上,饅頭不怎麼排得上號。豆漿油條大餅粢飯「四大金剛」、泡飯澆頭面生煎餛飩,無論哪個拉出來,都比饅頭更有存在感。但沒有一家做中式早餐的門店,能像巴比這樣,白手起家,從一家平平無奇的路邊饅頭店,迅速成長為遍地開花的上市企業。說巴比改變了上海早餐江湖的版圖,這句話不為過。
  • 上海酒店打折、買就送,攜程、驢媽媽推出多重優惠
    酒店58層樓的Flair頂層餐廳酒吧是上海知名的網紅露天酒吧,可飽覽外灘及陸家嘴美景。在直播間,酒吧經理介紹了兩款最受歡迎的雞尾酒——清晨玫瑰與瓶裝手工雞尾酒。主播可可品嘗後表示,這兩款雞尾酒都清涼可口,十分適合夏日暢飲。
  • 據說這是能把上海人叫醒的12種早餐
    給你的早餐留出一點時間吧。今天,吃啥就來懷懷舊,為你搜羅一番上海的經典早餐~這家弄堂小餛飩在靜安別墅裡待了三十多年,人氣不減當年,堪稱靜安別墅的靈魂!老闆性格直爽,熱情得讓你覺得是在自家吃東西~地址:黃浦區雲南南路71號(近金陵東路)、人均:16元年糕團也算是老上海的經典早餐,可惜如今已經不太常見了。開在四川北路上的那家虹口糕團廠是最早最老的一家,也是最正宗的一家。
  • 上海最貴的23樣東西,帶你看看上海「天價」生活
    很多人都說 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 但你知道上海最貴的23樣東西都是什麼嗎? 這就帶你看看上海的「天價」生活
  • 原來會講上海話,就等於會講英語了?
    原來會講上海話,就等於會講英語了?>問了一下現在的上海小年輕都不知道水泥地的讀法了生活君來告訴你,讀作水門汀它是 cement的音譯也就是水泥的意思09開司米,也就是山羊絨線衫它來自於英語Kashmir